APP下载

基于OBE的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2022-06-28段亚敏李华中宋泽峰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成果监控

段亚敏,李华中,宋泽峰

(河北地质大学 研究生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一、引言

1.人才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1]

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酝酿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地积累,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性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在我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体现出卓越的能力,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的数据,1978年,我国拥有普通本专科毕业生16.5万人,到2019年增长到758.5万人,增长了44.97倍,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9.78%,而随着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数量的急剧增长,对于人才质量的担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OBE的发展过程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是Spady等人于1981年率先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经过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我国自2013年开始应用OBE理念引导工程教育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果。OBE理论是对教育实用性和教育成果重要性反思的成果,是一种卓越的教育模式,对于当前的教育质量改进具有应用价值。

3.OBE的主要内容

OBE强调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教育最后取得学习的成果;OBE侧重于衡量学生的能力而非知识;对学习成果进行清楚的聚焦、提供每个学生达成学习成果的机会、引导和促进学生更成功地学习、教学的反向设计等是OBE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设计

1.地质教育引入OBE的动机

人口、资源、环境是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也是决定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在我国92%的一次能源,87%的工业原料,70%的农业生产资料都取自矿产资源[2],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地质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先行性的工作,地质人才的培养是开展地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状况,国家兴建了五所地质院校,培养了大量地质专业人才,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崭新的阶段,地质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诸多方面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地质人才培养如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如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地质教育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OBE为提升地质教育质量、满足时代需求提供了契合的理论与方法。

2.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设计

(1)明晰最终成果。最终学习成果是OBE实施的终点,同时也是OBE反向设计的起点,最终学习成果需要通过设定一定的绩效指标来体现。[3]地质类专业OBE的最终成果应当既能正确反映新时代国家、社会的要求,又能反映学生的自身特点;既能弘扬地质文化,又能传承地质精神;既能反映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又能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李廷栋院士提出的地质调查研究实践、专业领域相对稳定、充裕业务工作时间、科学素养教育、理论与创新教育、全球科学视野等内容为地质类专业明晰OBE学习成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2)进行教学设计。地质类专业教学设计需以地质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为根本,在对地质类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分析与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地质类专业的培养方案,设定具体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努力将最终学习成果所体现出的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结构间构建清晰的映射关系,最终成果的每种能力结构都有明确的课程内容予以支撑。

(3)设计教学方法。OBE强调学生的实际收获而不是教师教授的多少,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接收,强调教学过程的输出而不是输入,强调个性化教学而不是共性教学。[4]因此,地质类专业实施OBE过程中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创新,定位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灌输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讨论式、研究式、项目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成果,以丰富而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被动地、盲目地学”向“主动地、目标明确地学”转变。此外,在教学方法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为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给予学生证明所学、展示成果的机会,以阶段性成果促使学生向更高标准努力。

(4)教学评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的评价对学习成果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这些都不是OBE教学评价的核心所在,OBE教学评价的核心是最终学习的成果。[5]而这种聚焦于学习成果的评价强调的是学生自我的比较,即OBE强调评价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自我参照标准,OBE的评价结果不具备可比性,因而不能用于进行学生间的比较。地质工作是一种应用性极强的工作,学生的实践能力极其重要,因而,在对地质类专业进行评价时应当将能体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实践、竞赛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以学生参与地质竞赛和地质实践能力的提升考量其学习的成果。

3.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流程

(1)反向设计。以OBE理念为指引构建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需要以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对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成果等进行反向设计,制定与地质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实践与竞赛相匹配的衡量标准,以各衡量标准和最终学习成果为阶段与最终目标,分析达成目标所需的条件和努力的方向,构建出系统的、闭环的、循环改进与不断提升的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正向实施。地质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以国家、社会的现实情况为背景,以学生需求与弘扬地质文化、传承地质精神为目标,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通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的科学设计,充分的教学计划与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创新、教学成果等的科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成果、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等的达成评价与分析,整改策略的制定与持续改进策略的实施,进而对培养目标、课程设计与教学形成正向的、及时的反馈,以反馈促进其质量的不断提升;此外,通过社会评价对学校办学目标的反馈,衡量学校办学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进而对学校办学目标进行调整,使学校办学目标紧紧围绕并始终满足社会需求。

(3)全过程管理。以OBE理念为指引构建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需要对教学实施全过程的管理,构建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结果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将教学过程与标准进行对照,对教学结果达成情况进行评价,衡量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达成存在的不足,通过积极的反馈与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4)持续改进。以OBE理念为指引构建的质量监控体系,体现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闭环”的特征,即通过监督功能及时发现偏差,通过对产生偏差原因的分析和对偏差的调控与纠正,促进系统的改进,通过监督、调控、改进的首尾衔接,构建了互为输出与输入的关系,为系统的持续改进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一个完善的闭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持续地改进地质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促使培养目标与社会、国家需求更加匹配,以保障其始终与培养目标相符合。

以OBE理念为基础的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流程

三、结语

OBE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模式为我国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OBE对于成果的聚焦,达成性的评价,对质量的监控与持续改进等为地质类专业教学的不断创新与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以OBE理论为指引,构建了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的“闭环”体系,分析了OBE理念指引下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全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的运行流程,为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地质类专业教学创新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与策略的指引。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成果监控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冬奥项目训练监控方法的研究——TRIMP、sRPE在短道速滑训练监控中的应用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GPS/DR/GIS技术在基于GSM—R列车监控系统中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