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教育情怀,成就学生梦想

2022-06-28苏镜元

中国教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科精神学生

苏镜元

由于全市教育资源优化布局调整,黄石四中从2019年秋季停止招生。2021届高三成了黄石四中最后一届学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学校撤销影响,又是湖北省首届参加新高考的学生,很多学生在学习心理、学习态度、生活态度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困顿感,对自己、老师、学校缺乏信心。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积极走进班级,深入学生群体,帮助学生走好人生中最美好的这段青春之路。

在关爱鼓励中帮助学生走出阴影

复课后校园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但第一堂课并未给我带来久违的兴奋—学生面对老师显得有些陌生。在当天的教学反思中,我认为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摸底,掌握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分组与学生进行了交谈。我先从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学习、感悟谈起,等学生敞开了心扉,再把话题转到学科学习上。伴着我的启发诱导,辅之随机插入的学科问题以及学生的自我剖析,我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经过一天的促膝长谈,我把了解的情况进行了分类,结合学科教学特点,认真制订了线上与线下教学衔接方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复课后的教室里,学生戴着口罩,保持适当距离,课下都是自个儿玩手机,课堂上也没了往日的朝气与活力。于是,我找到几个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发起“讲述我们身边的历史”活动。有的学生通过初中印发的黄石历史知识资料;有的学生通过听身边的长辈讲述;有的学生通过网络积极搜索资料,汇集整理成文字,在每堂课前5分钟轮流讲述。有讲新冶钢历史的,有讲西塞山的,有讲元华煤矿的,还有讲家族发展演变的。虽然水平参差,但可以看得出来学生精心准备,台下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使课堂逐渐有了活力。当校园里可以摘下口罩的时候,我又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体育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学生们重新树立了学习的信心,焕发出了青年人应有的精气神。

在精准帮扶中助力学生成就梦想

这一届学生是湖北省首届参加新高考的学生。他们先要参加合格考,再参加高考,面临双重压力。第一次非选科目合格考结束后,很多学生没有通过,甚至有几名学生所考科目全都没有过,班级弥漫着紧张、惶恐、颓废的气氛。这几名学生以及我任教学科的“困难户”在上课的时候要么把头埋在堆得高高的书堆里(估计是在玩手机),要么就是趴在桌子上睡觉,不管老师怎么提醒,油盐不进。

试卷出来后,我第一时间把它打印出来组织学生来了一次小演练,并迅速完成批阅,大部分学生都在及格线附近,我趁势在班级进行了鼓励,让大家卸下思想包袱。对那些“困难户”,我采取了“精准帮扶”,每周三、周五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开小灶”。当他们听不进学科知识时,我就從一些基本的文本阅读、书面表达等方面入手;当他们觉得理论知识乏味时,我便从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入手,把学科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月的艰辛付出,在合格考中,我班一次性全部通过历史学科的考试。收到那些“困难户”在查到成绩后第一时间发给我的一条条“老师,我过了!!!”信息时,我深深感到:教育的过程是苦的,但教育的果一定是甜的。

合格考一次性全部通过带给学生巨大的鼓舞,但进入高三的起点考试又把他们的自信打入了低谷。我深知,新高考对学生而言是个严峻的考验,如何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吃饱、吃好?经过综合评判,我把学生分成了A、B、C三组,每组各选一名小组长,根据不同的基础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每周分别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关心与辅导,每月都评出每组的“进步之星”。学生在各自的组内学习、评比找到了归属感;能够完成相对应的学习任务,得到老师和组内同学的夸奖,找到了成就感。分层教学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凝聚到学科学习中,学生的进步也很明显,每天早自习在我进入教室之前教室里已是书声琅琅。在八市联考中,我班历史学科平均分超过全校平均分4分,学生们对高考充满了信心。

在党史学习中积极锤炼学生品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立德树人中的优势,积极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为学生系牢人生第一颗扣子。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全国上下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我以此为抓手,精心收集图片、影像史料,制作课件,以专题形式为学生讲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积极践行初心使命的风雨历程。

我梳理了我党从一大建党到十九大的历史,让学生完整地了解党的历史、党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党的优良传统、党的政策和策略的发展轨迹,以及在革命实践中铸就的精神品格,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特区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让学生透过百年党史,感受到正是依靠中国共产党人构建的精神谱系,才实现了数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国家梦想。

我与学生一道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在抗击1998年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20年新冠疫情等事件中描绘的一幕幕刻骨铭心的画面,看到了一面面党旗在凝聚人心、汇聚民力、众志成城中的伟力,感受中国共产党在大风大浪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使命担当、为民情怀。

在这个特殊时期与学生一道回顾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最坚强领导力、最可靠的主心骨作用,让学生们深刻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情实感,坚定“四个自信”,激励学生不断砥砺自我品格、增强本领,为实现最美中国梦添砖加瓦。

教育最动人的时刻是生命与真善美的相遇。虽然这届学生面临新高考又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但作为一名坚守到最后的党员老师,我始终怀揣一颗丰盈的仁爱之心,在学生懵懂困惑中为他们点亮明灯,在学生困顿艰难时向他们伸出援手。虽然黄石四中随着这届学生的毕业将成为历史,但作为一名坚守到最后的党员老师,我始终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立德树人,热忱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极锤炼学生的优良品格,让他们在学校幸福快乐地学习生活,在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中绘就属于自己的美丽图画。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第七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学科精神学生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赶不走的学生
拿出精神
“超学科”来啦
学生写话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