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
2022-06-27张云姗
张云姗
摘 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项目式学习是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综合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等。将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与项目式学习有机融合,使项目式学习在线性流动的“课堂”中开展,提升項目式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科学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1]。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国家立足于世界之林的保障。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实践性的课程,具备科学素养是学生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科学素养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学生想要学习一些必备的科学知识,掌握一些基础性的科学方法,透过科学现象了解本质,就需要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并且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到生活当中,灵活处理实际问题以及日常事务,提高能力。
(一)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以完成项目任务或解决现实环境中的问题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结果等方面的提升。学习态度方面,学生从被动参与者向积极的探索者、主动参与者转变,充分激发了学习的内驱力;学习方式方面,项目式学习不再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更接近生活实际、注重以科学知识综合运用的项目为引导,组织学生展开学习;学习内容方面,项目式学习主要围绕某个项目研究课题开展,学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利用了学科内甚至是多学科的学习知识,促进了学生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学习结果方面,项目式学习更加注重科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生根据项目活动中的收获,创作形成一定的作品,如研究报告、模型建立、宣传小报、情景剧等。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的培育。而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的特点就在于围绕一个整合学科知识的问题开展的探究式学习,既注重学生科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更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从而成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对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提供的支持
1.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
“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是生生、师生、教师与家长之间学习、交流和合作的一个平台,是在网络环境支持下,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表格等形式进行的学习。[2]学生可利用个人账号登录,并建立自己的学习空间,形成学习成长记录。“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可为师生、家校、社会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资源为驱动的学习、交流网络空间,促进教与学的全面互动。
2.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对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的支持
传统线下课堂的项目式学习具有探究活动时空受限、教学管理能效不高、学习资源不够丰富、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等问题。将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与线下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利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对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开展小学科学目式学习,使教师和学生在线性流动的“课堂”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提升项目式学习的深度和宽度,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为项目式学习提供的支持详见表1。
二、基于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模式设计
本文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切入点,立足于传统项目式学习实施的实践成果,基于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对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的支持,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由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三个环节构成,具体实施步骤详见图1。该模式充分发挥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优势,对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师生以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为依托,开展项目式学习探究活动,进行多种基于信息处理的行为操作,借助多样化的信息学习工具设计、制作完成项目作品。
(一)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作为项目式学习开展的基础与保障,要求教师在研读教材与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现有科学课程进行重构。教师基于项目活动的内容,设计项目具体的探究内容、制作微课、组织加工学习资料、利用多媒体形式创设项目情境、设计驱动性问题等,为项目的开展做好前期的工作准备。
(二)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包含明确任务、制订计划、探究活动、作品制作与汇报展示五个步骤,是项目式学习的中心环节[3]。教师组织学生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中进行项目实施前期的交流讨论,通过查阅情境资料帮助学生初步解读项目驱动性问题,并在线下课堂通过组织“开题课”进一步明确项目任务。在确定项目的过程中,学习者可利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内储存的信息为开展项目做好充足准备,再由小组协同合作制订项目计划。教师提出项目的活动要求与成果的展现形式,小组协作利用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汇总项目的核心知识图,制订解决项目实施的计划方案。小组成员通过交流、讨论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工具,逐步完善项目学习具体步骤、任务导图等内容。在项目活动探究过程中,师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等相关活动。并借助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协作交流工具、认知工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等,开展项目式学习的信息交流、分享、整理活动。小组利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实时动态整理资源,创建交流答疑室,围绕不同主题研讨交流,教师在线跟踪学习过程中及时指导和答疑。最后,项目协作小组需要利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交流协作平台进行项目活动过程细化,并对活动成果做出阶段性的汇总与完善,利用多种信息化工具制作项目作品,并在人人通空间发表最终的项目成果。
(三)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主要包括交流评价和总结修正。项目式学习的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家长、教师等利用平台提供评价工具,多维度地对学生参与项目活动、掌握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等的提升情况,及项目作品的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的协调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学生根据自己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互评。教师汇总分析各维度评价结果形成学习者最终的评价报告。学生根据评价报告修正作品后在人人通空间发表最终的项目成果。
三、基于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国际化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养人才。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则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实施来实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校育人的总目标,而学科项目式学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有效形式。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为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一)创设真实、丰富的项目式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态度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科学态度不仅包括教学的三维目标,还应包括学习科学的内在动力和学习兴趣。《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原动力,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项目式学习是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的一种学生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丰富多种媒体形式,为学生呈现出模拟真实情景的探究情境,从而打破时空的限制。多媒体打造的丰富的学习情境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兴趣,为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打好基础。以“城市内河调查及治理对策”的项目研究为例,通过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发布学生生活的城市内河图片和资料,创设项目式学习情境,再进一步抛出驱动问题。学生在学习空间中浏览情境资料,通过了解源于生活实际的真实问题,发现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引起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也会被激发。
(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有力的工具支持,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研究者指出学生核心素养应具备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具备多向互动功能、信息处理工具和丰富的活动资料。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信息技术水平、处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养成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手段,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在“制作一个弹性玩具”的项目学习中,学生首先学习利用Excel整理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的原始数据。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最后将数据发布后进行交流与讨论。在平台功能使用方面,学生也不再局限于下载学习资料,通过利用思维导图、模型制作、演讲汇报等方法将思维和想法可视化。学习者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多媒体网络与工具,借助数字化手段进行活动探究,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
(三)搭建生生、师生实时交流互动平台,提升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利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支持的交流工具与协作平台进行小组交流协作,小组成员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互助互勉,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活动动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指导,从而提高小组协作的效率。组内其他成员补充说明的形式,学生之间讨论热烈,相互帮助和督促,避免有些学生不积极或不参与讨论,紧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研究,创建小组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素养网络环境,为突破时空限制的混合式学习创造了条件,实现实时、智慧、高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升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多维度提升了學科核心素养。
(四)运用多元智能评价体系,促学生科学思维发展
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能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资源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管理。学生在学习空间中进行自我评、小组自评与互评。[4]教师、专家和家长等都能对学生项目式学习的过程和成果做出评价。教师整理评价结果形成各小组和每个学习者最终的评价报告。学生结合教师的评价报告进行反思与总结。学生通过交流归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构的知识,反思自己在项目参与、交流协作中的表现,最终使其科学思维在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五)拓宽探究领域,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项目式学习所选取的研究课题,主要源于与学生学科知识关联密切的社会热点问题,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与课外学习相关联,回归到社会这个更广阔的领域中。为了解决这些与社会紧密关联的项目问题,学生需要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些社会问题。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的问题,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的决策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得到提升,切实落实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所倡导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教师的授课不应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引导获取探索知识的方法比收获知识本身更重要。基于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更加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只是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种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创新精神。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发挥小学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云辉,黄梅.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说作文”教学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1).
[2]张青.广西农村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与运用现状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3]张文兰,张思琦,林君芬,等.网络环境下基于课程重构理念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2).
[4]唐雅慧.网络环境中项目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