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7-10-25殷慧宾
殷慧宾
【摘 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教学开展实践操作的有效方式。本文从项目式学习的逻辑起点谈起,分析了项目式学习的本质、特征和活动流程,提炼了项目式学习的六大教学策略,最后结合具体实例对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探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10-0043-04
在我国中高考新一轮改革的背景下,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重新被关注和应用。泰山出版社(2015版)信息技术教材,就以项目式学习理念为主导,采用项目、微项目、专题三级体系进行编排,以信息需求为主线,建立模块单元的长期项目任务,学生以项目计划书为指引,分步实施各个微项目,并在完成作品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近年来,威海地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该教材积极推进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探索,积累了一些实施经验,形成了一些理性认识。
项目式学习的逻辑起点:从教学模式定义谈起
项目式学习的逻辑起点,是项目式学习的上位概念,它是一种教学模式。所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我们通过教学模式的定义探寻项目式学习的本质、特征和流程。
1. 从理论基础看项目式学习的本质
项目式学习的三大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杜威强调“以经验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发现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就是依靠发现”。三大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在知识的获取方式上,项目式学习更強调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在知识的建构方法上,项目式学习更强调知识体系归纳式建构;在知识内容获取上,项目式学习更强调知识的真实性。通过启示我们看出项目式学习的本质就是要解放学生,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的深度学习。
2. 从结构框架看项目式学习的特征
项目式学习在宏观上应突出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根据美国学者托马斯博士对项目式学习的判断标准,我们做了进一步探究,项目式学习在结构框架层面应具有“四大要素六大特性”,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式学习“四大要素六大特性”
项目式学习主要由项目、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四大要素分别表现出真实性、学科性、建构性、自主性、问题性和产品性六大特性。项目即是课程,表现出三大特征:学科性、真实性和建构性。项目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要与学科核心概念相结合,学生通过项目的完成建构出学科知识体系。活动是指学生采用一定的技术工具和研究方法解决面临问题时所采取的探究行动,表现出三大特征:真实性、自主性和建构性。在活动设置的真实情境中,学生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情境是指支持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环境,情境的创建要符合真实性、学科性和问题性。创建的情境要基于学科的真实问题,以便驱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结果是指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所学会的知识或技能,结果一方面要表现为学生建构内在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要形成外在的现实产品,要表现出建构性、学科性和产品性。
3. 从活动程序看项目式学习的流程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从活动程序来看则突出了有序性和可操作性。项目式学习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学生整个探究过程,我们划分出了“三阶段六小步”的学习流程,如图2所示。
项目式学习主要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其中细分为选择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制作作品、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六个小步。具体到每一小步分别对应着学生具体实施活动和教师的项目解读指导。
项目式学习的应用驱动点:六大教学策略
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需要经过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多个环节推动实现。其中,教学策略是驱动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落地的重要枢纽。在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我们提炼了项目式学习的六大教学策略,如图3所示。
图3 项目式学习六大策略
1. 微课自学
微课自学应用在项目式学习时,要遵循一定的策略,我们采用了WSQ框架,即观看(Watch)、总结(Summary)和提问(Question)。学生可以灵活使用暂停和后退按钮来观看视频、学习知识并记录笔记,最后用谷歌在线或智慧教育平台记录学习总结。教师可以要求所有学生针对所学内容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该问题可以是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关于概念的理解。
2. 学案领学
学案在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中一般表现为项目学习单,其具有指南针的作用,可以有效结合项目探究与学科核心概念的融合度。项目学习单一般包含项目指南、项目任务、自我测评、项目建议以及项目反思等部分。项目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要注意不同探究主题对应不同的项目探究类型;项目内容要有微课等学习资源并提供对应链接;项目学习单的应用要进行提前预告,让学生有一定的知情权,并提供一定帮助等。
3. 小组互学
小组互助教学策略主要为分组策略和讨论策略。分组形式我们以3-6人为主开展讨论学习,或者以4-8人为主开展项目任务探究学习。在分组标准上采用自愿分组和个人积分排序分组相结合的形式。讨论策略一方面要求在开展讨论前,学生要进行了自主学习并有一定的思考;另一方面要求注重奖罚的应用。奖励实行积分制和可视化,达到一定积分可以兑换上网时间;对不能完成探究任务的小组实行一定的积分扣除。
4. 评价促学
评价促学应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对学生探究的深度和广度有精准判断,在深度方面需要教师课堂经验的积累,在广度方面可以采用“问题牌”的策略,各小组将探究问题制作成“问题牌”,探究完成一个问题,就翻倒一个“问题牌”,教师通过翻牌的数量来定量判断学生探究情况。教师结合学生的探究情况,判断出学生学科核心知识的建构情况。最后,针对学生探究的不足,进行及时评价补位,完善学生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学习。
5. 作品导学
作品导学策略实行“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是小组展示作品,由组内一位成员进行展示,再由该成员指定组内另一名成员进行补充;第二步是组间交流,由其他组的一位成员自由提问,由展示组成员进行回答交流;第三步教师主导交流,由教师根据交流展示情况,指定一位学生进行补充或者由教师进行补位指导学习。通过作品展示交流导学策略使学生进一步完善探究任务,建构知识体系。
6. 平台辅学
平台辅学主要指智慧教育平台辅助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智慧教育平台为依托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探究,其主要作用是能够有效提高项目探究效率。平台辅助教学策略主要为汇集资源、收集疑问、分享经验、交换方法和服务课堂。一是可以高效获取主题式微课资源;二是可以利用平台进行答疑交流,有效提升教学水平;三是可以利用平台进行快速评价,及时进行反馈,并且可以利用平台进行学科经验的分享。
项目式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本文以《轻松创建自媒体》为应用实例,阐述项目式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流程和具体策略。《轻松创建自媒体》是泰山出版社(2015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第三单元“用自媒体发布作品”中微项目1的内容。本节利用QQ空间的图文说说和腾讯微博创建作品,采用分组选题的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团队写作、教师点拨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打造属于自己的高品质QQ空间和微博,同时通过展示作品,相互交流评价,让学生建构知识,提高信息素养。《轻松创建自媒体》项目学习设计如表1所示。
1. 选择微项目专题,组成任务小组
学生首先通过观看微课“自媒体介绍”,建立对自媒体的认识和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概括出自媒体的种类和特点,并指导学生在“我想对你说”和“动动手转起来”两个专题中做出选择。组成任务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和教师根据学生积分调配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初一的孩子,本次小组的规模控制在4-6人。
2. 制定项目任务,进行小组分工
本节课制定项目任务的线路图为:小组集体讨论、制订行动计划和最终作品形式→小组成员分头收集所需资料→小组成员汇合,与其他组员一同分享自己所搜集到的資料→经过小组成员集体协作,完成小组最终研究产品。各小组成员根据需要分派任务,既要有个人独立部分,又要有协同作业部分。每组各指定一名成绩优秀、责任心强、有一定领导能力的学生做负责人,并协调、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3. 活动探究
活动探究要在问题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开展,可行性问题解决方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并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来修改和优化方案。在实施解决方案时通常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需要随时收集反馈信息,经常反思,对解决问题方案作必要的修正或调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组织协调小组活动,监控活动的内容、进度和效果,对需要帮助的个人和小组提供资源、技术、方法上的帮助,同时给予学生有关问题解决方法与协作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指导。
4. 作品制作
在泰山出版社(2015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每个微项目都是一个微作品,也是整个单元项目作品的一部分,比如《轻松创建自媒体》本身就是探究QQ说说和腾讯微博的一个微项目,也是《用自媒体发布作品》整个项目的一部分,所以作品制作环节通常与活动探究环节是融为一体的。通过作品制作,学生将项目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系统地、完整地、精炼地表达出来。作品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幻灯片、网页、课件等。
5. 交流成果
各小组利用不同形式来呈现、展示他们的成果和研究过程。为更好地发挥小组激励作用,本节施行了“奖惩积分制度”,每组都有基础分5分,对交流成果积极有效的小组,实行加分奖励,不理想的小组进行扣分,有效实现了奖惩结合。为了使奖惩更加有效,对达到20积分的学生,可以兑换自由上网时间,实行了奖励可视化,增强同学们积极性。
6. 活动评价
评价的出发点应当是促进学生个人和小组的进步,而非单纯判断学习者成绩的高低。本节课自评环节由每位学生通过“问卷星”开展自评,寻找差距和不足。组内互评环节通过组内交流专题思维导图,评价组内成员知识建构情况。组间评价实行的“捆绑评价”,通过与交流成果环节相结合,基本流程是:由组内加分权重较高的成员进行成果交流,并由该组其他成员进行展示补充,然后再由其他组成员自由对该组的交流进行评价,最后由老师根据展示交流情况对该组进行评价。
本节课通过基于真实项目的学习方式,学生体验了创建一个自媒体(QQ说说或微博)的全部过程,在实践中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和创新等技能,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了知识建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达到了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