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A4T车轴热处理工艺改进

2022-06-27吴晓飞王凯军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调质车轴淬火

吴晓飞, 王凯军,刘 彬,张 涵

(1.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2.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4)

1 研究背景

2000年以后,火车轮轴速度为200 km/h的915KKD型快速客车车轮和50RD3A、50RD4A客车车轴的开发,以及在国内成功生产制造出符合EN标准的合金钢调质车轴[1-6],代表了当时我国轮轴制造的最高水平。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近几年动车组用EN4T调质车轴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还增加了组织的要求,而前期的材质及锻造工艺基本不变,从而对热处理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难点体现在满足性能的基础上,组织也需达到要求,尤其是解决由于锻造等带来的后期混晶现象。为满足轮轴的快速发展,同时使动车组EA4T车轴的热处理工艺在全国始终具备先进性的要求,本文研究热处理工艺和热装炉方式对车轴的力学性能、热处理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的影响。预期在工艺稳定的前提下,生产持续稳定进行,一次合格率达到99%以上。

2 研究对象

动车组车轴材质为EA4T,化学成分见表1。车轴尺寸大小为φ234/134 mm×2146 mm,约690 kg,EA4T车轴轮廓尺寸如图1所示。动车组EA4T车轴性能要求:Rel≥420 MPa;Rm≥650 MPa;A≥20%;Z≥60%;Aku (20 ℃) 四个试样平均值≥71 J(冲击试样缺口深度为2 mm);组织中铁素体含量≤15%。轴坯试样非金属夹杂物及热处理后晶粒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 EA4T车轴化学成分(质量分数,%)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A4T axle (mass fraction, %)

图1 EA4T车轴轮廓尺寸(mm)Fig.1 Outline dimension of EA4T axle

表2 轴坯试样非金属夹杂物及热处理后晶粒度Table 2 Non-metallic inclusions and grain size after heat treatment in axletree specimens

3 问题分析

1)冲击韧性的高要求及均匀性,可通过调质前增加正火进一步细化晶粒[7],并在淬火过程中提高车轴淬火过程的冷却速度,提高冲击韧性值及均匀性。现有生产设备仅有淬火油槽和淬火水槽,EA4T车轴现有调质工艺的淬火过程采用水淬油冷的双液淬火方式[8]。鉴于此,可适当延长水淬时间的淬火方式提高EA4T车轴的淬火冷却速度。

2)为保证EA4T车轴的加热和淬火冷却均匀性,车轴在料盘上的摆放需设置合理间隙。若设置的间隙过小,加热和冷却过程不均,容易产生局部软点;若设置间隙过大则影响装炉量,进而增加热处理生产成本。因此,需改进车轴热处理过程中在料盘上的摆放方式。

4 工艺改进

4.1 水淬油冷工艺优化

原有的水淬油冷热处理工艺曲线如图2所示,包括奥氏体化、双液淬火、高温回火三个过程,奥氏体化工艺为650 ℃保温2 h后加热至约880~890 ℃保温4 h,水淬1 min油冷时间50~55 min,高温回火工艺为600 ℃回火12 h。但出现组织不均匀,个别冲击韧性不满足技术要求,一次合格率仅有95.3%。

基于以上分析,在调质前增加一次正火,以致于均匀组织、细化晶粒。同时在调质时延长水淬时间至4 min,以期提高EA4T车轴的冲击韧性和产品合格率。车轴材料为EA4T,含碳量较低,有一定的合金含量,长径比较大,若在水中冷却时间长会有加剧变形的风险,而在水中冷却时间太短起不到强韧化效果。因此,对其水淬油冷工艺的水冷时间进行了探索,改进后的热处理工艺如图3所示。

图2 原水淬油冷热处理工艺(水淬1 min)Fig.2 The original water quenching and oil cooling heat treatment process(water quenching for 1min)

图3 正火+强水淬油冷热处理工艺(水淬4 min)Fig.3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f normalizing and strong water quenching oil cooling (water quenching for 4 min)

4.2 制定取样方案

结合EA4T车轴的技术要求,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冲击试样)测试、组织和晶粒检测的取样位置见图4。取样位置:在轴端加长位置,取样中心沿圆周方向上距离表面15 mm处、1/2R处和1/3R处。

4.3 结果分析

EA4T车轴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见表3。由表3可知,EA4T车轴经原水淬油冷处理后冲击韧性波动较大,且个别试样的冲击韧性低于技术要求值。经正火+强水淬油冷处理后,冲击韧性得到明显改善[9],所有试样的冲击韧性均满足技术要求;EA4T车轴经正火+水冷时间为4 min的水淬油冷工艺处理后,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匹配最佳,且冲击韧性均匀性好。

图4 取样位置Fig.4 Sampling location

表3 EA4T车轴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及冲击韧性Table 3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mpact toughness of EA4T axles after heat treatment

EA4T车轴热处理后的晶粒度和组织见表4。由表4可知,正火+强水淬油冷提高了其晶粒度等级。EA4T车轴经原水淬油冷工艺处理后在1/2R处获得的组织主要为铁素体+贝氏体+少量索氏体,这是导致其强度较低和低温冲击韧性离散的主要原因。EA4T车轴经正火+强水淬油冷处理后,组织主要为均匀的索氏体组织,见图5,因此其冲击韧性值离散度低[10]。

4.4 批量生产验证

EA4T车轴实际热处理生产采用正火+强水淬油冷,按每件间隔150 mm装架,制作专用工装带“V”缺口的长条。经反复试验,采用每件工装盘上装五层,每层装9件的装炉方式,沿车轴长度方向每隔350 mm架一长条工装,整体加热、冷却,提高装炉量,如图6所示。经过跟踪确认,热处理后的车轴变形均可控制在余量范围内,且性能合格。实践结果表明,EA4T车轴各项力学性能和组织满足要求,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95.8%提高至99.1%。

表4 EA4T车轴热处理后晶粒度和组织Table 4 The grain size and microstructure of EA4T axle after heat treatment

图5 1/2R处试样金相组织Fig.5 Microstructure of sample at 1/2R

表5 试样非金属夹杂物Table 5 Non-metallic inclusions in sample

图6 车轴工装图Fig.6 Axle tooling drawing

5 结论

本研究对EA4T车轴热处理工艺和热处理装炉方式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车轴的力学性能和生产效率。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改进调质工艺,提高了EA4T车轴的冲击韧性及冲击韧性的均匀性,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95.8%提高至99.1%;

2)通过优化车轴的热处理装炉方式,大幅提高热处理生产效率;

3)为获得满足性能要求的EA4T车轴,在淬火的过程中应避免大量贝氏体及铁素体组织的出现;

4)采用优化的正火+强水淬油冷热处理工艺,可细化晶粒,且优化EA4T车轴的机械性能强塑性的最佳匹配。

猜你喜欢

调质车轴淬火
基于Fluent软件的往复折流式调质池的特性数值模拟优化设计
鱼雷罐车车轴断裂失效分析
水溶性淬火介质KR9180在弹条扣件淬火中的工艺试验
淬火介质浓度对45钢淬硬层深度及组织性能的影响
高品质生产
实战“淬火”
45钢调质硬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发动机曲轴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发展趋势
关于调质工艺的几个关键点(续完)
浅谈车轴尺寸的检测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