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认同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发展趋势的影响

2022-06-27王玉龙张智慧赵婧斐

大理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认同感个体满意度

王玉龙,张智慧,赵婧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面临青春期生理变化、学习、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1〕,心理健康正遭受着巨大的挑战。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是个体依据自身所构建的一定标准对自己持续一段时期或大部分时间的生活状况进行的总体性认知评估〔2〕,是衡量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性指标。

青少年幸福感在初中阶段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Proctor 等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西方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呈略微下降的发展趋势〔3〕。有关中国青少年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即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从初一到初三在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在具体的变化趋势上又略有不同。例如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在初中三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4〕,也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生活满意度是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5〕。这里可能既和研究调查的具体时间有关,也与研究对象所处的年代有关〔6〕。鉴于目前的青少年在初中阶段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本研究假设,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在初中三年呈下降趋势。

爱国是个体对自己祖国所怀有的一种强烈的真挚感情,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民族性和强烈的时代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国家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国家的政治结构、精神价值等的主观认知以及由此形成的忧患意识和国家自豪感等主观感受〔7〕,是爱国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衡量爱国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个体的身份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群体认同,那些对自己所处群体有着积极评价的人比那些消极评价的人有更高的自我认同,以及更强的归属感。群体认同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有关群体认同与个体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诸多研究的证实〔8〕。Tasdemir 在研究中发现,群体认同对生活满意度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9〕。Wakefield 等调查 3 829 名苏格兰和意大利被试,发现对自己所在群体的认同越高生活满意度就越高〔10〕。国内针对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的研究也显示,文化认同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11-12〕。为此,本研究假设,国家认同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并能明显缓解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下降趋势,即爱国会带来幸福。

此外,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还受家庭背景变量的影响〔13〕。研究发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1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青少年感到生活的优越性、对未来充满憧憬,他们的幸福感水平明显高于家庭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和较差的青少年〔15〕。而家庭居住地不同的青少年在生活满意度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研究显示,农村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高于城市〔16〕。可见,在考察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家庭背景的可能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对其从初一上学期到初三上学期进行追踪研究,应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的方法,考察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在初中阶段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认同对生活满意度发展的影响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湖南省怀化和韶山两个地区的9 所中学抽取初中一年级的青少年作为被试,对其进行连续3 年的追踪调查。为了排除刚入学时适应新环境的影响,第一次调查时间为初一上学期的12 月(记作T1),回收有效问卷1 136 份,第二次调查时间为初二上学期的10 月(记作T2),回收有效问卷1 066 份,第三次调查时间为初三上学期的10 月(记作 T3),回收有效问卷 956 份。将 3 次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最后参与分析的被试882 名。其中,男生 463 人(52.5%),女生 419 人(47.5%);初次测试的平均年龄(12.20±0.49)岁。样本的年均流失率在6%~17%,流失原因主要是由于转学、请假、拒绝参加问卷调查等。收集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男生=0,女生=1)、居住地(城镇=0,农村=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其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由父亲、母亲的职业和受教育水平合成。

(二)研究工具

1.生活满意度量表

采用Huebner 于 1991 年编制的原量表〔17〕。该量表用于测量青少年的生活满意感,共7 个项目,采用5 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要求青少年对其整体的生活满意程度做出评价,分数越高,则表示总体生活满意度越高。分别施测3 次,各次施测间隔1 年,施测程序保持一致。本次研究的3 次测量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 0.70、0.73、0.66。

2.国家认同感量表

刘森林借鉴公众态度调查方法建构了态度测量量表,根据得分的高低判断其政治价值观取向〔18〕。国家认同感量表包含个人的国家身份认同和国家荣誉感及责任感等内容,共5 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从“1-很不符合”到“5-很符合”,分数越高,表示国家认同感越强。本次研究的3 次测量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1、0.68、0.74。

(三)数据分析步骤

首先,采用SPSS25.0 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录入与整理,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考察国家认同感、生活满意度在3 次测查中的相关关系,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描述生活满意度在3 次测查中的发展变化图。然后采用HLM6.06 构建无条件模型,考察生活满意度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添加控制变量(家庭居住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考察家庭背景变量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构建含有国家认同感的条件模型,以考察国家认同感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发展趋势的作用。

(四)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由于本研究的变量都是由被试自我报告得来的,故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效应。本研究通过正反向计分和异时异地测量等进行程序控制,并对收集的数据采用Harman 单因子检验,对3 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分析。结果发现,在3 次测量中,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总数依次为4 个、3 个、4个,且第一个因子的解释变异量分别为25.40%、30.04%、35.79%,均小于40%的临界标准,表明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三、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分析

为了检测国家认同感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在发展过程中的两者关系的稳定性,本研究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如表1 所示,在 T1、T2、T3 的测量结果中,国家认同感、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区间分别为 0.17~0.32、0.26~0.42,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T1 的国家认同感与 T1、T2 的生活满意度相关性显著(r11=0.12,P<0.05;r12=0.08,P<0.05);T2 的国家认同感与T2、T3 的生活满意度相关性显著(r22=0.09,P<0.05;r23=0.08,P<0.05);T3 的国家认同感与T1、T3 的生活满意度相关性显著(r31=0.08,P<0.05;r33=0.18,P<0.05);表明青少年的这两个变量水平从初一到初三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存在一定的关系。此外,家庭居住地与T3 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T1、T2、T3 的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的区间为0.08~0.10,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T2 国家认同感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

表1 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

(二)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为了考察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发展性,本研究采用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在初中阶段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2,1762)=9.59,P<0.01,η2=0.98。多重比较发现,T1(3.17±0.71)显著大于 T2(3.07±0.73)和 T3(3.07±0.66),而 T2 与 T3 间的差异不显著(如图 1)。

图1 初中生生活满意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三)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无条件线性增长模型

为了检验初中生生活满意度是否存在个体间水平的变异,在进行HLM 分析前,首先构建以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的无条件均值模型,即零模型。结果显示,跨级相关系数(ICC)=组间变异/(组间变异+组内变异)=0.17/(0.17+0.32)=0.35,τ=0.17,χ2=2 281.36,df=881,Ρ<0.001。零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见表 2),生活满意度的总变异中有35%的方差变异是由于个体间的差异造成的,即不同的青少年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本研究的数据适合用多层线性模型来分析。

鉴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所得的时间变化趋势图大致为线性变化,因此构建了无条件线性增长模型,以进一步探索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在初中阶段的发展趋势。第一层方程表示个体内变化,第二层则是检验个体间变化的方程。具体方程可表示为:第一层:Y(生活满意度)=π0+ π1×(时间)+ r;第二层:π0=β00+μ0,π1=β10+μ1。结果显示(见表 2),从初一上学期的首次测试到初三上学期这一段时间内,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得分存在显著的下降趋势(P<0. 01),其斜率系数为-0.05。从随机效应部分可知,截距和斜率在青少年个体之间的变异非常显著(P<0.001),方差分别为 0.23 和 0.03,这说明生活满意度在初中生之间差异显著,生活满意度的发展轨迹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表2 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无条件线性增长模型

(四)生活满意度发展趋势的家庭居住地差异

为了探讨这种个体间差异的影响因素,需进一步分析个体变量特征对其生活满意度变化的影响。预分析表明,性别对生活满意度发展的预测作用不显著(P >0.05),而家庭居住地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有预测作用。因此,定义条件模型,以考察青少年在家庭居住地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

模型1 的结果表明(见表3),添加了家庭居住地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两个人口学变量至模型后,截距和斜率的方差变成0.22 和0.03。从固定效应部分来看,在截距上,家庭居住地在农村对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的截距有边缘预测作用(β=0.10,P=0.069),居住在农村的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初始水平高于居住在城镇的;在斜率上,家庭居住地显著负向预测生活满意度的发展趋势(β=-0.073,P<0.05),即家庭居住地能明显减缓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下降速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截距上有显著差异,系数为0.01,说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也越高;但在斜率上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说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生活满意度的发展趋势没有影响。

(五)国家认同感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发展的影响模型

为了考察国家认同感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发展趋势的预测作用。在模型1 的基础上,加入首次测试时的国家认同感,构建模型2,用来解释斜率和截距之间这种变异,从而分离出国家认同感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发展趋势的单独贡献。结果表明(见表3),与模型1 进行比较,模型2 中的截距和斜率的方差分别减少了2.7%和4.0%,表明国家认同感能够解释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个体间差异的部分原因。

表3 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结果

续表3

从固定效应部分来看,国家认同感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截距和斜率的预测效应显著(P<0.05)。这表明,初一时国家认同感较高的青少年在2 年后的生活满意度也更高;同时也表明,对于第一水平斜率,国家认同感对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的下降速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即国家认同感高的个体,生活满意度下降越慢。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从初一上学期到初三上学期有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从初一到初二下降显著。以往研究也发现了相同趋势,但在本研究中,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下降拐点提前到了初二。这与所谓的“初二现象”是一致的〔19〕。究其原因,学业压力可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一项针对初中生学习生活质量的研究显示,学习压力最大的是初二学生,与初一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与初三年级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二学生的学习效能感与初三学生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初一学生;初二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初一和初三学生;厌学情绪有随年级升高而增长的趋势〔20〕。初中学业压力骤增提前至初二也可能与近几年初中生的升学政策有关,因为随着分流政策的出台,相当一部分的初中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而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进入职业学校是学业失败的标志;承受这种压力的不只是学生,也包括家长(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家长),从而迫使他们必须提前进入高强度的学业竞争状态。本研究发现,家住农村对初中生活满意度下降趋势的负向预测作用也可能和农村青少年在学业成绩的压力上远低于城市青少年有关。本研究还检验出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上有显著差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水平高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这与以往研究〔14〕一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青少年往往面临着物质匮乏,在课余时间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提早感受到更多社会压力,这可能会降低他们的生活满意度〔21〕。此外,青少年身心剧变带来的消极情绪增多、亲子冲突加剧等问题也都会对初中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产生消极影响〔1〕。

本研究还发现,青少年初一时的国家认同对初三时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对生活满意度在初中阶段的下降趋势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表明国家认同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在以往研究中,主要关注青少年生活的微观环境(如家庭、学校、朋友、自我、生活环境)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22〕。近几年才开始从社会认同的角度考察群体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8〕。根据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青少年阶段的主要心理发展任务是完成自我同一性,而国家认同是群体认同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个体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国家认同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自尊的发展〔23〕。作为自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尊是影响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内部心理资源,自尊水平越高的个体对自己的欣赏、重视、认可或喜欢的程度也越高,生活满意度也越高〔24〕。因此,国家认同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生活满意度在初中阶段的下降趋势,可能与其有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关。由此可见,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促进自尊的发展,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本研究虽以中国部分地区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但获得的结果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例如一项以中国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为被试的纵向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的整体生活满意度呈下降趋势〔25〕,国外的一些相关研究也发现从青春期开始,个体生活满意度有下降的趋势〔3〕,而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度也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11-12〕。这意味着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在初中阶段的发展存在某些共性,而对国家的认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过,关于这一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普适性,还需进一步确认。在未来的研究中,在抽样中应进一步考虑样本的广泛性、人格特点及其文化背景等,在研究设计中可采用干预实验等方法,以便更为准确地揭示爱国对青少年幸福感发展的影响机制。

总之,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从初一到初三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国家认同对这一下降趋势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国家认同水平越高的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下降的速度会越慢,即爱国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幸福感。

猜你喜欢

认同感个体满意度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