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患儿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的浓度及临床意义

2022-06-27李星云江德勤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通路炎症血清

李星云,江德勤,周 宏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四川 64300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病理改变特点的急性出疹性疾病,好发于5 岁以下儿童。KD常累及心血管系统,20%~25%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且经免疫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in G,IVIG)治疗后仍存在3%~5%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瘤,KD 已成为小儿后天心脏疾病的首要风险因素[1-2]。目前,超声心动图仍为KD 并发CAL 诊断的主要方法,但其诊断标准可能比实际CAL 程度低。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2,sST2)为新型心血管病生物标志物,可通过ST2/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3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及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3];有部分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sST2 浓度异常增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4]。但目前sST2 在KD 并发CAL 早期诊断的研究尚无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sST2 浓度在KD 并发CAL 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2 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55 例KD 患儿的临床资料,KD 诊断符合2005 年日本厚生省制定的KD 诊断标准[5],CAL 诊断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的诊断标准[6],且排除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细菌及病毒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恶性肿瘤;对IVIG 治疗耐受患儿。其中无CAL 组99 例,男53 例,女46 例,年龄(2.64±0.71)岁;合并CAL组56例,男29例,女27例,年龄(2.75±0.68)岁。根据KD 冠状动脉病变分级标准[7]将CAL 组患儿分成冠状动脉扩张亚组30 例、小中型冠状动脉瘤亚组15 例及巨大冠状动脉瘤亚组11 例。同期,选取本院体检科健康检查正常儿童30 名为对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68±0.65)岁。3 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儿童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1.2 方 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24 h 内给予IVIG 治疗,即予2 g/(kg·d)冻干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博雅生物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80009)冲击治疗,30 mg/(kg·d)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口服。收集所有患儿及对照组外周静脉血5 mL,乙二胺四乙酸抗凝,3 000 r/min 离心3 min 后取血清层,-20 ℃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sST2 浓度,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R&D 公司。并检测KD 患儿白蛋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血小板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指标,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内径。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2.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KD 合并CAL 风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sST2、CRP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各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研究对象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非CAL 组和CAL 组患儿血清sST2、CRP 浓度和WBC 计数、ESR 均显著增高,而血清白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CAL 组与CAL 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组研究对象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

表1 3 组研究对象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非CAL 组比较,1)*P<0.05

2.2 血清sST2 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将CAL 组患儿血清sST2、CRP、白蛋白浓度及WBC 计数、血小板计数、ESR 等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T2(OR=1.637,95%CI:1.242~2.067,P<0.001)、CRP(OR=1.041,95%CI:1.005~1.135,P<0.05)均为KD 合并CAL 的独立危险因素。经Pearson 进一步分析发现,sST2与CRP 呈正相关(r=0.864,P=0.026)。

2.3 不同冠状动脉损伤程度患儿血清sST2 浓度比较

冠状动脉扩张亚组、小中型冠状动脉瘤亚组及巨大冠状动脉瘤亚组患儿血清sST2 浓度、冠状动脉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CAL 程度患儿血清sST2 浓度及冠状动脉内径比较 []

表2 不同CAL 程度患儿血清sST2 浓度及冠状动脉内径比较 []

2.4 血清sST2 诊断KD 合并CAL 的效能

血清sST2 诊断KD 合并CAL 的ROC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43,诊断临界值为73.57 μg/L,CRP 诊断KD 合并CAL 的AUC 为0.706,诊断临界值为58.73 mg/L,sST2 与CRP 诊断KD 合并CAL 的AUC 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图1。

图1 血清sST2、CRP 诊断KD 合并CAL 的ROC 图

3 讨论

KD 为免疫介导的急性血管炎综合征,CAL 为KD 最常见的并发症,以冠状动脉扩张多见,部分可发展为冠状动脉瘤[8],从而诱发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严重影响患儿预后。KD 并发CAL 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造成漏诊和延误治疗[9]。因此,早期诊断CAL 显得尤为重要。sST2 为心肌损伤、心肌纤维化和心脏重构的新型生物标志物,2014 年被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10]用于心力衰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有学者认为sST2在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早期识别和冠心病危险分层中具有重要价值[11]。为此,本研究探讨sST2 在KD 并发CAL 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合并CAL 的KD 患儿血清sST2 浓度较未发生CAL 的KD 患儿及健康儿童显著增高,且随着CAL 严重程度的增加,sST2 浓度呈显著增高,提示血清sST2 浓度与KD 并发CAL 存在密切关系。sST2 可以由IL-33 激活,并受控于机体的免疫调控中。ST2 基因编码的蛋白有跨膜型ST2(ST2L)及sST2 两种亚型,ST2L 与IL-33 配体结合可促进Th2 型免疫反应,发挥抗局部纤维化及巨噬细胞形成的反应过程[13];sST2 亦可特异性结合IL-33 配体,从而阻断IL-33/ST2L 信号通路介导的生物学作用[14]。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sST2 与CRP 为KD 并发CAL 的独立风险因素,且二者呈正相关;而ROC 分析结果显示,在预测KD 并发CAL 中sST2 的AUC 为0.843,与CRP(AUC 为0.7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sST2 在KD 并发CAL 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何非等[15]研究表明,随着冠心病患者Gensini 积分的增高和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的增加,血清sST2 浓度增高,且与二者呈正相关,与本研究的结果较为一致,这些均提示sST2 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CAL 时慢性炎症被认为是促进斑块形成的关键因素。死亡原因为KD 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的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损伤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结构完全破坏,内膜纤维化,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聚集。研究发现,IL-33/ST2L 信号通路能抑制动脉壁慢性炎症,增强动脉斑块稳定性,减少心血管内皮损伤[16]。而sST2阻断了IL-33/ST2L 信号通路,进而阻断了该通路的心脏保护机制。载脂蛋白E(ApoE)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研究证实,外源性注射IL-33 能诱导辅助性T1 细胞(促进促炎因子合成,启动炎症反应)向辅助性T2细胞转化,降低机体辅助性T1 细胞因子,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缩小[17]。反之,注射sST2 可加速载脂蛋白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竞争性抑制IL-33/ST2L 通路,使辅助性T1细胞占优势,并增大斑块体积[18],加重CAL。另一方面,IL-33/ST2L 通路对心血管机械牵张力能作出灵敏的应答。CAL 后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心肌组织血流功能不足,心肌细胞机械压力增加,进而刺激心肌细胞和纤维细胞表达sST2。

综上所述,血清sST2 与CAL 密切相关,可作为KD 并发CAL 的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但是由于KD 在早期主要是血管炎症造成血管的病变,冠状动脉还未梗死,心肌处于急性炎症期,本研究只是发现了急性炎症期sST2 的异常升高,其作用机制及其是否为炎症期的特异性指标尚需要更多实验证实。同时,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可能导致结果产生偏倚,有待扩大研究样本、多中心深入研究,为KD 并发CAL 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通路炎症血清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细胞增殖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
通路快建林翰:对重模式应有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