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广彩文化,开发校本课程

2022-06-27陈菁蕾

学习与科普 2022年21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传承

陈菁蕾

摘要:广彩是岭南传统手工艺,也是广东省政府重点推广的广府文化项目之一。我校把广彩文化引入美术课堂,与原美术课程结合,开发出具有广雅特色的校本课程,成为我校博雅立人课程体系的亮点,有效传承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校本课程还有助于学生建立传统文化价值观,有利于教师提升教研能力,促进课程的多元化发展。在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培训教师,夯实课程基础;立足课堂教学,用简化工艺、整合教材、创设融合课程和引入广雅文化 等方式搭建课程体系;还通过“专家引进来”和“学生走出去”的方式拓宽了教育空间;最后通过多种宣传平台向社会各界展现我们课程成果,扩大传承效益。

关键词:广彩;传承;校本课程

一、广彩文化及其传承

(一)广彩文化概况

广彩亦称“广州织金彩瓷”,是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后烧成的一种工艺品,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闻名于世,是广州地区闻名遐迩的民间工艺品牌“三雕一彩一绣”中的“一彩”。

广彩生产始于明代,到清代进一步发展,并在乾隆年间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典范。当时广东人从景德镇运回瓷胎,在继承传统彩绘艺术的基础上,采用民间图案纹样,又吸收了西洋画技法、色料。

广彩在三百多年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曾经是中国对外贸易瓷器货物的主角,是清代广州的靓丽名片,甚至享有“世界官窑”的美称,受到国际友人的喜爱,畅销世界各地。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中国社会动荡,外贸萎缩,整个行业的生产一落千丈,广彩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

(二)广彩文化传承

近年我国开始重视传统手工业的传承。2008年6月7日,广彩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家大力推行非遗保护的政策下,广彩工艺作为岭南古老的传统文化,通过展览、庙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将更有利于对广彩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在广东,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作为地方课程得以开发。由此可见,民间美术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依托现有的教育体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校在国家非遗保护政策的大环境下,在“博雅立人”课程体系的核心思想指导下,积极推动广彩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广彩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意义

广彩文化是广彩艺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某种程度上折射了发展过程中岭南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特点,诠释了当地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趣味。

笔者认为,广彩校本课程的开发绝不能停留在文化表现形式的延续上,还要将广彩的文化价值转化为育人价值,有效提升师生的艺术修养、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丰富美术课程形式,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具体来说,广彩校本课程有以下三方面价值。

(一)有助于学生建立传统文化价值观

在广彩校本课程中,学生既可以了解到广彩文化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经济贸易等方面知识,还可以欣赏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创作来体验这种富有特色的艺术。知识传授、艺术欣赏与创作三方面的结合使广彩文化的传承落到实处、深处,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热爱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觉肩负起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二)有助于教师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美术教师肩负着课程开发的任务,需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有目的地调查、研究广彩文化背景、艺术价值、行业现状、创作方法等,并且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整理,设计出适合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与具体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法等。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课程开发路径,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能力。

(三)有助于課程的多元化发展

一方面,广彩文化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美术教程进行整合,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新课程。另一方面,广彩课程不仅仅停留于广彩瓷绘制技法的模仿,还从综合鉴赏、创意实践等多方位、多角度进行,为课程增添不同的课题、教学形式、教材教具等,丰富我校美术教学资源的储备。两方面的做法都使得我校的美术课程发展更加多元化。

三、广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随着新一轮美术课程改革的推进,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的确立,学校拥有了更多的课程自主权。广彩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为本校博雅立人课程体系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为广彩艺术的活态传承作出了贡献。笔者将从“教师培训”、“常规课程”、“活动课程”、“展示评价”四方面阐述广彩课程的开发。

(一)培养教师队伍,建立课程基础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提升教师能力水平是课程开发的重要基础。为了掌握广彩工艺,笔者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先“自培自导”,“恶补”专业知识,充实自身;聆听专家讲座,了解广彩历史及发展方向;参加师资培训,掌握广彩工艺制作流程;走访民间艺人,了解广彩的故事及现状。总的来说就是多了解、多实践、多请教、多发现,目的是经过教师的经验总结而设计出更适合本校学生的广彩课程。

笔者虽有扎实的专业绘画功底,但通过学习,也深感不易掌握。如颜料的运用,由于广彩采用的是矿物质颜料,所以上色环节就有很多讲究。初学者先学习水调釉彩,以清水调和研磨好的釉色干粉使用,以填色、描线、点色装饰广彩图案。《赵国垣广彩论稿》[1]中提到:填色时要注意厚薄统一,否则烧成时的色泽会浓淡不一。涂色时没掌握好水与颜料的比例、上色的速度、运笔的方法等,都会造成成品上的颜色显示不均。填色时应先用毛笔调好笔肚含色的厚薄度,再用笔锋轻拖至边线再回笔反拖,使颜色在图案块面均匀。

不同的广彩颜色有不一样的用色技法,如大红厚涂会发黑、大绿厚涂容易冰色等,不同位置的线条勾勒有不同的讲究,如人物皮肤需用浅线、近景需用深线等,教师需反复训练,琢磨、吸取教训,把经验转化成知识点和重点授予学生。

(二)立足课堂教学,课题引领深入

我校的《核心素养视阙下“广彩”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探索》研究课题是省级立项的课题。在课题的引领下,课题组成员共同研究,集思广益,对广彩课程作出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而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设计,调整教学策略。最终的成果如下。

(1)简化广彩工艺

我校广彩课程的实施对象是初中全体学生,学生的美术能力比较薄弱。而传统广彩制作工序繁多,若按照实际标准实施教学,难度太大,应适当降低工艺难度。具体做法是使用较小尺寸的瓷器,绘画范围缩小可使学生容易描绘出稳定的短线条,填涂出均匀的小色块;使用研磨好的釉色干粉,学生直接用水调和颜料上色,节省课堂时间,简化上色步骤;禁止调色,由于矿物质颜料不能随意调配,为避免颜色的相互影响,操作时控制颜色数量,让学生在指定的色彩里学习同类色和对比色的搭配。简化后的工艺使学生更易上手。

(2)整合美术教材

我们根据广彩的艺术特点,对原有美术课本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重组,使广彩艺术与原有的美术教材内容有机整合起来,搭建出新的教学框架。这个教学框架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体验。例如我们将岭南美术出版社的《笔墨情趣》、《花卉与纹样》、《装扮生活·吉祥幸福》列入广彩课程体系。《笔墨情趣》为广彩课程中的工笔白描打好基础;《花卉与纹样》训练学生图案纹样设计能力;《装饰生活·吉祥幸福》培养学生文化创意理念。类似的单元系列课程把广彩的工艺难度分解,保证学生每个单元学习的深度和连贯性,使他们的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3)创设融合课堂

广彩包含了岭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们在开发广彩校本课程时,注重创设适合本校学生的融合课堂,增添具体的文化情境和地方文化元素,如堂上提供相关素材(照片、纪录片、实物、史料等),创作时建议学生了解并选择具有岭南特色的风景(如荔枝湾涌景色)、食物(如岭南佳果等)、传统文化活动(如划龙舟、舞狮等)作为构图元素,美术课堂融合了地理、生物、历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人文性、研究性、拓展性、多元性、发展性于一体,使课程更饱满生动,学生透过绘画广彩了解了岭南文化,培养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达到传承文化的效果。

(4)引入广雅文化

广雅是一所具有130年历史的传统名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风景如画的校园景色。设计广彩画稿时,我们常引导学生选择具有广雅文化的元素作为创作题材,如广雅的校训(务本求实照壁)(图1)、校园景色(冠冕楼)、历史人物(张之洞雕塑)等,学生通过校园的元素进行提取,从表象中寻找内涵,激发其对校园文化的热爱,在创作广彩的同时树雅志、培雅兴、拥雅技、展雅范,培养“有雅味”的广雅人。

(三)丰富课程活动,构建合作体系

校本课程的实施如果仅局限于学校内部,忽视了外面的社会,那么很难真正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鉴于学校资源的匮乏,我校与国家级广彩传承人许恩福工作室建立合作关系,解决了学校教育空间比较狭窄这一问题。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学校采取“专家引进来,学生走出去”的策略,邀请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教学。

“专家引进来”,我们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瓷烧制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许珺茹老师到校进行专家讲座。许老师是工艺美术师、陶瓷手绘高级技师,掌握着广彩瓷烧制的整个工艺流程和关键技艺,她除了从事创作,还在广彩历史研究和宣传推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她非常关注当今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和发扬。这次讲座,许老师特意带来了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广彩瓷器让学生近距离欣赏。学生通过聆听许老师专业的解说,了解了广彩的历史、构图特点、装饰纹样的发展变化等,他们对广彩有了初步的认知,同时对眼前精美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搭建宣传平台,展现课程魅力

在广彩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还用多种宣传方式展示课程实施过程与成果。首先,我们在学校官方微信增设“立艺美人”专栏,推送关于讲座、课堂教学、课程成果的专题报道,图文并茂,及时向同行传播广彩校本课程资讯,向家长分享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活动过程,让社会各界了解我校的办学特色;其次,在校园设置多个展示的地点,如美术室、艺术长廊、会议室等,定期更換优秀作品,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和信心;最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界举办的非遗设计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2),如2020年第五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我校多位学生的参赛作品获奖,并得到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展览的机会。这样的活动放大了我们传承广彩文化的社会效益,并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大力支持。

四、结语

在国家大力倡导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我校积极开展广彩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两学年的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传统的广彩艺术走进现代教育体系是个庞大的工程,我们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融合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开设课内外相结合的创新美术教学形式,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同时,我们还应深入了解和尊重广彩工艺自身的传统和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让师生发挥自由个性,培养探究精神,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将广彩文化的精髓真正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赵国垣.赵国垣广彩论稿[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传承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