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矢志创新的“屯里人”

2022-06-27国能京燃热电公司

企业文明 2022年5期
关键词:热电电厂工作

“这些年轻人养成了创新的习惯,对他们来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意味着创新点。他们通过创新,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公司各项任务,保障机组安全生产,创新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谈到GAT青年创新工作室的年轻人时,国能京燃热电公司(以下简称:京燃热电)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崔志敏脸上洋溢着自豪的表情。

京燃热电位于北京东郊的高安屯,GAT取自“高安屯自动化技术”的英文首字母。 2016年8月, 一群自称“屯里人”的年青人组建成立了GAT青年创新工作室,这是一支扎根电厂生产一线的青年队伍,崔志敏亲自出任工作室的主管领导。自成立以来,在集团公司各级党委及京燃热电公司党委的正确带领下,GAT青年创新工作室彰显青年担当,贡献创新力量,坚持“三动”(需求驱动、跨界联动、主观能动)的理念,积极探索生产和管理创新,为公司提质增效、培养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

GAT青年创新工作室现有主要成员24名,成员平均年龄33岁,其中35周岁以下员工占比63%。这里并没有职级与部门差别所带来的隔阂与壁垒,这里到处都是青春汗水挥洒留下的痕迹。所有成员都把这里当作一块专心搞创新的小天地,你一笔,我一划,共同妆点创新的画卷。

工作室带头人王雨田现年33岁,是一名海归研究生,担任公司主控制室四值值长以及信息分析诊断中心主任工程师。刚来到京燃热电时,作为新人他需要做很多基础性工作,但即便是再简单的工作,他都在不断思考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完成档案管理工作时,为避免录入失误,王雨田写了一套电脑程序,可以自动进行文件内容整理归类;在管理部门考勤时,他发现运行倒班存在特殊性,考勤汇总耗时长且漏记、多记、错记的情况时常发生,为此他利用编程技术,开发了一套针对运行人员的考勤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随着类似的小程序越来越多,同事们渐渐发现把工作交给他效率就会有显著提高,他也逐渐对生产运行、预算管理、考勤管理、项目管理都有了自己的认识,面对问题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同时在思考中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为了更好地利用公司的数字化资产,让数字创造价值,他用业余时间跨专业学习计算机编程,自主开发了20多项生产软件,比如“电气负荷查找助手”“化学指标智能监督管理系统”“基于IDSS的燃机负荷偏置决策系统”“历史参数精准对标系统”等,提升了电力生产运行管理水平。作为工作室带头人,王雨田带领团队促进公司智能化发展,不断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得到了公司同事的一致好评。创新加速了他的成长,2020年,王雨田荣获国家能源集团颁发的“青年五四奖章”;2021年,他又荣获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颁发的“中国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公司信息分析诊断中心主任程伟也是工作室里的一名核心成员。2004年从华北电力大学热功专业毕业后,他先后参与了国能盘山电厂的生产、国能印尼爪哇电厂的建设以及国能京燃热电的建设。“立足岗位、担当奉献”是程伟的座右铭,2013年6月29日,已在印尼驻守半年的他,连家都顾不上回就赶到京燃厂报到。此后,程伟和厂里的技术人员一起,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国内各地,博采众家电厂之长,并根据建设需求进一步创新发扬。在华能山东日照电厂,程伟发现该厂在办公区覆盖了WIFI信号,这在当时尚属新潮的尝试。在他的建议和参与下,京燃热电建立起覆盖全厂地上、地下各个角落的无线网络,为今后信息化电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在上海外高桥电厂学习时,程伟发现该厂员工可以通过手持终端实现上岗开票电子化操作,但设备笨重,使用不方便。回厂后,他发挥拓展性思维,将电子开票系统接入移动通讯,员工在自己的手机上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简单便利,推广使用后得到全厂干部员工的一致好评。在他的影响下,GAT青年创新工作室的创新火焰也越烧越旺。2021年,他被评为“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国家能源集团“一防三保先进个人”。

主控制室副主任王亚平,是GAT青年创新工作室的一员创新猛将。他历经徐州电厂、陈家港电厂、京燃热电,从煤机到燃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业务技能。2014年,在机组调试期,京燃热电遇到一个机组APS启动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汽机冷态摩检结束后,无法自动升速至中速暖机转速。在咨询厂家后仍无解决办法,王亚平就自己摸索,查逻辑,并在仿真机平台上根据当时工况不断模拟操作,经过一遍遍逻辑筛查和模拟操作后终于找出症结所在,最后提出了根本性的解决方法,在下一次的APS启动过程中一举全程通过,成功解决了疑难问题。通过孜孜不倦地付出,他赢得了同事的钦佩与公司的认可,获得了“国家能源集团劳模”“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等荣誉称号。

人才的汇聚成就了工作室的发展,而工作室的发展同样培养了众多人才。如今,GAT青年创新工作室从最初7名成员发展到现在24名成员,覆盖了运行、诊断、维护等不同部门,涉及電气、热控、机务、信息、财务等各个专业。工作室以老带新,以点及面,鼓励引导青年员工高效、高质量地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青年人在承担项目或参与攻关的过程中发掘自身发展潜力,寻找自我价值,逐渐成为创新项目的主力军。在工作室的带动下,青年人已经把创新作为一种习惯,京燃热电也逐渐培养出一套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的良性机制。

在国家对创新工作高度重视、大力引导的背景下,GAT青年创新工作室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京燃热电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创新土壤,更离不开公司全体成员对创新思想的深度认同以及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激励下,京燃热电形成了“需求驱动,跨界联动,主观能动”的文化氛围。

京燃热电党委借力“四史”学习教育提升干事创业动力,用我党“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理念教育引导员工,在思想深处注重解決问题和创新思维。党的指导思想为创新把薪助火,工作室的各项创新工作也因此水到渠成。京燃热电对创新研究效果只做正向激励,不做负向考核,不强求成功率,而且只要需求存在就持续给予优化空间,给创新工作营造了宽松的环境。这一政策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得到执行,为工作室成员鼓足了信心,也让他们不惧任何挑战。

京燃热电团支部对青年员工进行正向引导,将团青工作与青年创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年轻员工在创新的道路上进行职业目标规划和成长路径规划。团支部与GAT青年创新工作室合力为公司的创新发展培养生力军。京燃热电团支部书记张帆,也是GAT青年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初的“元老”之一,对越来越多加入到创新队伍中的一线员工,他耐心引导、积极鼓励。在他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京燃热电联合循环发电供热机组在2020年电联燃气发电机组能效对比竞赛中荣获“4A级机组”称号。同时,张帆参加的项目先后获得7项省部级奖项和12项公司级奖项,本人撰写的科技论文先后获得北京电机工程学会等多个协会奖项。

京燃热电在创新工作中切实保障人、财、物及各方面的需求,为工作室配置智能化硬件和软件设施,使其具备学习交流、科技研发、成果展示等功能,并对厂内系统提供开放的数据资源,配置可供职工自主开发的相关软件资源。所以,无论是在工作室的小环境,还是在公司的大环境,GAT青年创新工作室成员都能放开手脚,没有后顾之忧。

GAT青年创新工作室在做好内部人才培养的同时,还注重创新交流,与兄弟电厂、集团内部专业单位、高等院校、研究院以及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分享创新经验,让成员开阔眼界和视野,为实现新的创新提供必要的养分。工作室先后组织华为、百度等企业来厂交流,组织人员参加电力行业智能智慧建设论坛,赴上海外高桥电厂、艾默生公司参与科技研讨,参观考察联想总部,同众多高新技术科技公司开展智能智慧建设线上研讨。GAT青年创新工作室的青年们就在这样开阔的环境中汲取营养,培养创新技巧,从一开始的“怕”问题,变为了现在的“盼”问题。

GAT青年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京燃热电创新文化的载体。随着技术创新成果展、课题攻关讨论、新技术研发交流、流程优化研讨等活动常态化开展,越来越多的职工从日常工作问题入手,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大胆进行改进,他们在学与思中接触创新、习惯创新、实践创新,为全公司营造出“创新人人参与,创新成为习惯”的良好氛围。

GAT青年创新工作室在成立的5年多时间里,累计开展创新项目8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7 000多万元,推广创新项目至行业内20余次,荣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一等奖”“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电力行业创新应用金牌成果”等重大奖项,并在2021年荣获由中央企业团工委颁发的“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

“为国家建设世界一流智能化电站,让电力生产人员确保安全生产,成长成才,实现自我价值。”这已成为京燃热电党员立足岗位的初心与使命。GAT青年创新工作室的年轻人在党的关怀下茁壮成长,通过开展一个个项目,收获一份份成就,积累了充沛的创新经验,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变得越发的自信。他们立足问题,鼓足干劲,向“无人值守”前进,向“运行倒班”宣战,开启“燃气智能发电平台”建设的新篇章,也书写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GAT青年创新工作室时刻保持着敢于创新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地对待每一个任务、每一项课题,竭尽全力把科技创新应用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保障生产安全性,优化生产经济性,提高工作效率,在电力生产事业中凝心聚力、绽放绚丽风采。

猜你喜欢

热电电厂工作
福州热电两台660MW热电联产工程核准获批
世界上最大海上风电厂开放
用Citect构造电厂辅网
不工作,爽飞了?
热电转换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新型热电制冷装置的实验开发
热泵在热电联产中的应用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