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高考语文浙江卷文言文试题管窥
2022-06-27胡春英刘斌
胡春英 刘斌
内容摘要:十八年来,浙江卷文言文紧贴语文的起点,非常重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考查。浙江卷文言文既具有极为完备的选材逻辑,也具有典型的题目命制特色。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浙江卷应该继续秉持优良特点,保持自身特色,又要兼顾新课标的命题导向。
关键词:浙江卷文言文 高考语文 命题 特点
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题到明年(2022年)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2004年,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浙江省高考语文卷应时而生。近二十年来,高考语文浙江卷(以下简称浙江卷)在语文教学、学业评价、升学等方面展现了丰厚的浙江样本,具有鲜明的浙江特色。其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形式更是独树一帜。
一.文章甄选的逻辑
我们先看历年的浙江省高考卷文言文选文:2004年的《许逖传》(节选自《宋史》),属于传状文(史传),字数约为750;2005年的《书褒城驿壁》(唐·孙樵)与2006年的《蚊对》(明·方孝孺),同属于杂记文(人事杂记),字数约为700;2007年的《王定国诗集叙》(宋·苏轼),属于序跋文,字数约为520;2008年的《白居易传》(节选自《唐才子传》)属于传状文(散篇传记),字数约为680;2009年的《宝绘堂记》(宋·苏轼)属于杂记文(台阁名胜记),字数约为520;2010年的《胡叟传》(节选自《魏书》)与2011年的《张文瓘传》(节选自《新唐书》)属于史传,字数约为560……浙江卷中试题选材的文质兼美自不必多言,这从上表中的篇名和作者就可看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较为突出的特点。
(一)典范性与时代性,导向人文价值
典范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高考材料选文的重要参照。典范性就是文章在遣词用句、谋篇布局、逻辑修辞、语体风格及思想内涵等各方面都应当堪称典范,既可以作为考查学生的例子,又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例子。而时代性就是文章能迁移到当代社会生活,具备现代的意识。从上表可以发现,考试文本的时代以唐宋为主,其中唐宋散文占据了三分之二。唐宋的散文多素有定评,更何况选文又经过命题专家、审题专家的层层把关,应该是极具代表性。例如近十年(2012-2021)的散文从结构到语言风格,到论证说理,都可以作为典范来细读。
(二)难度中上,凸显个体志趣
高考文言文的命题材料应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学习基础。难度太高,既会耗费学生在考场中的时间,更会打击考生的自信心,产生挫败感;而难度太低,一目了然的文章,则丧失了考查的价值,无法形成真正的梯度。褚斌杰教授在《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中将古代文章分为十大类:论说文,杂记文,序跋文,赠序文,书牍文,箴铭文,哀祭文,传状文,碑志文,公牍文。[1]其中最能凸显文学情趣的当属杂记、序跋、赠序类文体,同时,这些文体又多以议论生发而让读者产生畏难的情绪。
对照全国卷的传状类文体中的生动的故事情节、多次出现的官职和人名、不多于700字的語段等选材特点,浙江卷的文言文不得不蒙上了一层“难以卒读”的影子。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浙江卷文言文的难度较全国卷大很多,要做出内容理解和翻译题,需要比较高的文言文素养。但是,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是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的。
(三)关照教材,有根有源
结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5)中的文言文课文,我们可以进一步把握选材的特点。五册教材共有文言文23篇,人物传记4篇(《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渔父》),游记1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论、说、表、疏、书、序、记、志等文体共10篇(《师说》《〈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六国论》《谏太宗十思疏》《陈情表》《项脊轩志》《报任安书》(节选)《兰亭集序》),赋3篇(《赤壁赋》《阿房宫赋》《滕王阁序并诗》),诸子6篇(《劝学》(节选)《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逍遥游》(节选)),即囊括了高考所有的文言文本类型。反过来说,高考所有的文言文本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其对应的类型。
二.题型与题目的设置特点
浙江卷文言文考查以“言”为主,分为四道题:实词、虚词、断句、翻译。分值为16-17分(2017年以前翻译7分,全题总分19分)。考查文言知识,应该既要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还要考虑到学生立足于语境对陌生文言现象的推断能力。2004年到2009年,客观题居多,延续了之前全国卷的考查传统,如内容概括、词类活用、句子省略成分补充等题。在2010年之后,题型固定了下来,一直延续至今,且主观题和客观题分值大致相等。在题目的设置方面,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重文言基础,“虚”“实”结合
对比全国卷或他省的高考语文卷,我们发现,单独考查实词和虚词是浙江卷文言文阅读的特色。其他省的高考语文卷早已将实词题目代之以文学、文化常识,虚词题更是直接删去,另外增加了一道文章内容分析和评价的主观题。从文化背景、文化精神等方面命题当然具备其优点,但浙江卷“实词”“虚词”的命题也有其内在的逻辑。
文言文,按照古人所说的,“言之成文”,“文以载道”,“言”“文”“道”三者层层递进。章太炎先生更是直接将文学定义成文字:“何以谓之文学?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所以说,“文辞之本,在乎语言文字,未有不识字而能为文者也”。并且,今天学生阅读文言文最大障碍不是别的,恰是词义,特别是古代常用词的常用意义,这些本应成为常识的词义却阻碍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因此,对于实词常见义项的考查是及其必要的。例如,2021年《答谢景山书》实词题中的“特唱于人”,其中的“唱”本义就是“倡导”,“唱”是“倡”的古字,学生了解古今字的概念之后,就明白“唱”没有“赞扬”的意思。
虚词在汉语言中的作用巨大。古人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柳柳州所由发哂于杜温夫者邪!”这充分表明虚词在文章中的功能。因此,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也是考查文言文阅读教学最基本内容。不能否认的是,对某个语境中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会产生分歧,例如:2017年《上池州李使君书》虚词题的“儿之成,则可待乎”,“之”存在两解的情况:试卷对这个“之”的理解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根据必修五的教学参考的翻译:“这孩子的成功”和《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记叙文卷》的译文:“这个孩子的功成名就”,“之”又是结构助词“的”。但这并不是说虚词的考查没有命题价值。例如一些杂志上分享的新高考命题,前四道题仍然沿用了浙江卷的形式[2]:
1.苏轼的《石钟山记》全文;2.俞樾《春在堂随笔》200字;3.《地理知识》1979年第5期《湖口石钟山》260字。(具体略)
(1)考查实词;(2)考查虚词;(3)考查文言句式;(4)考查句意。(具体略)
(5)依据所给材料,概括古人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缘由,持相应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6)甲乙两文中都有针对别人观点的反驳,试摘出其中两处,注明所反驳的观点和反驳者的依据。
(7)石钟山已经成为著名旅游胜地,假设你是导游,所带的是一个高中生文化游学团队,你会重点为他们介绍什么内容?
(8)苏东坡强调凡事要“目见耳闻”才能作出判断,但甲乙两文中涉及的几个人都有目见耳闻的亲身经历,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二)强调语法语境和语言技巧赏析
浙江卷特别重视语法。无论是实词题还是断句题(主观题的形式),都重视考查学生依据语法和语境对某个实词或句读的推断能力。例如,2010年《胡叟传》实词题中的“鸠率僧旅”,“鸠”的义项很偏,必须结合“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的语境才可以推断出;2016年《琅嬛福地记》实词题的“开门肃茂先入”,如果能够辨明这句话既是连动句又是兼语句,那么就能够明确“肃”绝不是“恭敬的样子”(形容词),而是动词(引导),那么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老人)开(门)引导(茂先)进入。
文言文的核心价值在“文言”,紧贴“言”的内容,将其作为主要的考查内容,这是浙江卷的逻辑。那么,怎样体现“文”在浙江卷文言文中的地位呢?这就完全依据在“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题这个“螺蛳壳”里的选项表述了。在这一题中,浙江卷除了考查内容的理解之外,还有一项常年不变的内容——语言技巧,如“语言整散结合”“铺陈手法”“逐层辩驳”“语言洁净简要”“叙事委婉曲折”等语言赏析的表述总是在最后一个选项中出现。对照全国卷的四个选项都是文本内容的对照,浙江卷的这种对语言技巧性的表达,更加侧重考查学生对文学的敏感度和欣赏力。
三.追求逆向与理解下的文言文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要能够“创设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3]。由此,我们尝试从“情境”的角度,创设实词、虚词义项的运用情境,构建文言的生活情境,以活动引领知识记忆,弥补知识和情感熏陶的关系,尽力让学生形成文言文的思维。
(一)言语情境——词义的逆向化积累
在新课标的第八个任务群中谈到,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3]。文言词汇、文化常识的积累一直以来就是文言文学习难的症结,尤其是文言词语的义项辨析。长久以来,积累文言词语都依靠卡片的方式背诵,单这种形式,只关注了卡片的条理,缺乏最终的目的,即如何确定学生理解了这些积累?教师的评估证据除了考试之外还有什么方式?
众所周知,语言的积累必然是在言语情境之中实现的。理想的状态下,一个义项依据一个情境,但会带来记忆的负担,因此在这种方式的积累之下,学生依然容易忘却。因为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到语言建构和运用中去,無法在重新建构中获得对改义项的整体体验,因此这种记忆可能既是无效的,也是虚假的。
而创设语境,强调自己针对义项,对义项进行语境容纳,强化体验性,活动感,让学生在为义项的言语情境的写作之中,加深对义项的感知。例如“解”常用的义项有七个:①分割动物的肢体;②把系着的东西散开;③分解,融化;④调节,排解;⑤消除;⑥解释;⑦理解,懂得。其中,义项①是本义,其余是引申义。那么,我们将这些义项进行梳理,创设出“解”的言语情境:
庖丁,解( )牛者也。宋人携从者缚牛夜至,时庖丁解( )衣欲睡。天寒地冻,冰皮未解( ),黯淡无光,庖丁怒斥其人。从者见其言切,解( )之,色乃稍解( )。遂止,杀其牛,解( )之,二人俱解( )。
这样,既解决了评价的问题,又具备活动的特性,比单纯强调记忆、积累有效得多。
(二)课文支架——句式的理解性运用
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运用。在英语学习时,学生普遍会存在“运用”的意识,他们会背诵许多英语的句式,会有意识地将这些句式模仿到自己的写作之中。但在汉语中,尤其是文言文中,绝大多数学生都缺乏模仿运用的意识。因为在平时的评价之中,我们通常都强调用准确的白话文对译试卷中的文言文,而没有用文言文对译白话文。单向的输出会导致熟悉的“陌生感”,“我们知道它,但谁也不会看见它”,这样导致即使考查课本中的字词句,学生生也往往出错。“逆向化”是新课标中的一个热词。因此,我们借用这个概念,将常规的“文白对译”逆向为“白文对译”,侧重学生的“陌生化”体验,让学生把课本中的文言文“活”起来:
(1)张XX同学这么美,她家里人知道么?(回顾《邹忌讽齐王纳谏》和称谓类的文化常识。)
(2)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话可说。(回顾《六国论》和“赞”的词义)
(3)高XX读书少,你不要骗他。(回顾《项脊轩志》,“莫之夭阏者”)
(4)天天玩游戏,就是不读书。(回顾《寡人之于国也》,“屈豪杰之流”,“极娱游于暇日”)
(5)你再逼我就死给你看!(回顾《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译文】(1)同窗张君XX美甚,其家大人知否?(2)此言得之,吾不能赞(刊)一词。(3)高君读书不效,君莫之欺。(4)轻庠序之教,屈娱游于乐。(5)君必急我,请得以颈血溅汝。
(三)融通生活——文化的逆向化实践
文言文教学不能缺失中国传统文化。正如朱自清所说:“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4]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同样,文言文的命题也应该有文化内容的考量。文言文的“言”在当今社会中使用的概率极低,但是文言文最核心的“文化”“文学”部分,却显然是哪怕再历经百年依然葆有活力与魅力的部分,这些也将成为我们当代人思考学习的源泉。正如因此,像全国卷一样,将文化的内容纳入考查范围,这就是浙江卷凸显新课程理念的方式之一。
近几年的浙江语文高考的文言文体裁,以书序居多,如《上池州李使君书》《颜太初杂文序》《宗子相集序》《上曾子固龙图书》《答谢景山书》。书序文札等文章是一种偏向于应用性的文体,常常会存在古人专有的称谓礼仪与文化,例如“启”“顿首”“足下”“辱”“奉览”“惠教”等词,自呼己名(襄、世贞、辙)表示谦虚等用法。那么,我们大可以将这些书信中礼节性的称谓和格式生活化。例如《答谢景山书》中有许多古人书信的文化和专有词,可以挑选出作为日常请假条、便条、信件的用语。当这样的语言训练成习惯了之后,自然而然就能走近古人的语言,进而理解其语言文字,欣赏其文章内容,渗透其文化境界。
参考文献
[1]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张慧.期待高考古诗文阅读考查题型创新[J].语文建设,20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9.
[4]朱自清.经典常谈·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