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中的视觉平衡
2022-06-26许倩倩敬慧莎
许倩倩 敬慧莎
摘要:视觉平衡是设计中的心理反映。设计理论研究与设计心理学研究密不可分。
关键词:艺术设计;视觉平衡;设计心理学
前言
视觉平衡是设计中的心理反映。设计理论研究与设计心理学研究密不可分。在艺术设计过程中,视觉形式总是伴随着心理反射而产生的,现代设计思维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心理。设计概念所表达的形式和心理诱导是现代设计的美学基础。它深化了设计的物质功能和实用功能,将心理反映与信息传递紧密联系在一起。
“平衡”一词在物理学中是指: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各种力能够相互平衡,那么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这个定义也适用于视觉力量的平衡。每件艺术作品都有一种相对平衡的力量。例如,根据曼顿·鲁斯(Manton Ruth)的实验,找到视觉风格基础的最简单方法是围绕风格移动框架,直到风格与框架平衡。当两者达到平衡时,框架的中心与样式的中心重合。
视觉平衡和物质平衡之间也有一些区别。例如,为舞者拍摄的表演图像可能看起来极不平衡,即使在录制时舞者的身体处于平衡位置。虽然站在沈阳和平广场上的毛主席塑像在视觉冲击方面是一件完美的作品,但当我们放下塑像的右手时,我们会发现两只手臂的长度是不同的,因为塑像的底座很高,导致能见度很低。无论是视觉平衡还是物理平衡,它都意味着同样的真理:当它达到暂停状态时,其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独特的分布状态。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平衡的构图来说,其形式、方向和位置的元素之间的关系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至于整体的必然性可以在其每个组成部分中表现出来。然而,一个不平衡的成分是不同的:它看起来是随机的、短暂的和微弱的。该作品在观众看来尚未完成,希望进一步修改和编辑。这样,艺术品的意义就变得非常难以理解。
一般来说,艺术家总是想表现一种不平衡的现象。绘画中的不平衡总是反映在平衡中。从表面上看,这种说法似乎是矛盾的,正如说混乱只能通过和谐来反映,分离只能通过团聚来反映一样。
影响视觉平衡的因素是重力和方向
重力由构图的位置决定。在一幅画中,如果其组成部分位于整个构图的中心或在中心的垂直轴上,那么它们的结构重力比远离主轴时要小。重力也取决于大小;如果其他因素相似,物体越大,其重力越大。对于颜色,红色比蓝色重,浅色比灰色重。
和重力一样,方向也是影响平衡的重要因素。因为方向和重力一样,也受位置的影响。构图的每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可见的物体还是隐藏结构的一部分,都应该有其引力来拉动周围的物体,并影响周围物体的方向。
我们一直认为平衡是消除模糊和不对称的一种手段。事实上,对平衡的一般看法和解释是:艺术家追求平衡的原因是平衡本身就是人们所需要的。然而设计的主要意图不只是为了获取平衡或和谐的形式关系,它传达的内容才能最终决定选择何种形式,以平衡它的功能。例如在彩陶纹样中,常常是曲线和直线并列运用,这种强烈的形式对比格外引人注目。平衡的原理在设计形式的构成中是核心。若纹样不平衡,则以色彩的輕重达到平衡,或以文字达到平衡,或者以局部的调整来达到平衡。高超的设计总是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任何设计的元素都可构成作品中的不平衡,但往往设计中的奇、险都是借助不平衡的这一手法来实现的,如形态、明度、色彩、空间的不平衡等,设计中只要突出其中一个方面,就会有险意,就会产生较强烈的形式感。因此,视觉平衡与不平衡的因素,为现代设计思维、设计心理、设计形式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参考文献:
[1]郭茂来.视觉艺术概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00.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长沙,2004.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北京:,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