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谚语在文化上表现的差异性分析

2022-06-26万嘉欣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0期
关键词:差异性

万嘉欣

摘要: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在发展过程当中承载着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内涵。而对于谚语来说,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最为言简意赅的语言表现形式,同时也被人们称之為“民族文化的精华”。从这些内容我们也可以充分感受到,针对中日两国谚语的对比与研究,能够进一步剖析中日两国在文化以及价值观上所表现出来的异同之处,进而更好的进行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关键词:中日谚语;文化表现;差异性

引言: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长期发展过程当中进而创造出来的重要文化结晶,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其发展过程当中能够更加全面的反应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文化等特点,在这过程当中,谚语大多都会从古代遗址流传至今,并且在表达上虽然都是通过日常的琐事以及生活的现象进行展现,但是也承载着民族独有的胜过习俗以及价值取向,凝结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教训以及寓意这里,并且在文字表现上非常的精炼而且耐人寻味,堪称是语言的重要精华。中日两国自古以来交流密切,文化上一衣带水,民族间相似的生活经历和观点意识,使得一些谚语表现出共同的文化内涵;但由于在地理位置、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文化上也有极大的不同,各自拥有独特的谚语和其反映出的价值观。本文将通过中日谚语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差异。

一、生活方式上有所不同

在日本的许多的谚语表现当中都会与出海方面有关,这主要是由于日本这个地区主要分布在岛国,整个海岸线长达30000km,并且沿海还有许多良好的港湾,海洋渔业极为的发达,并且日本还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地震现象出现非常的频繁,所以在许多的谚语当中也都会出现与火山、地震等相关的一些内容。

而对于中国的汉语谚语来说,则许多都会与农业或者是气象有关系,例如:“白露早来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等,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大陆在农业资源之上非常的丰富,而且从事农业的人口也相对比较多,由此,人们在长期进行农业劳作的过程当中也都会创造出许多这方面的谚语。除此之外,中国幅员辽阔,而且地形相对比较复杂,各个地区的人们由于受到地理环境以及地理条件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会导致其会在发展中形成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另外,在中国的东南沿海等地区,人们大多从事一些渔业的产业,也会因为这些地方的关系创造出与渔猎相关的一些谚语,反应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生活风貌等等。

二、语言艺术表现上的不同

不善于表达或者明确自身的意愿、想法往往是日本人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日本人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大多都会迁就自己周围人的一些意见,很少去直白的表明自己的某些看法,而且还会经常的去使用一些较为暧昧的表达方式,也只有确定了其他人的一些想法之后,自己才会谨慎的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或者看法。

与他们所不同的,中国人往往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虽然中国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会常说“祸从口出”,又或者是“言出必失”,针对一些巧言令色之辈也会表现出一种批判的态度,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民族之间的迁移与融合,进而使得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非常的频繁,这就成为了各个民族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语言上的交流形成情感之上的交流,促使信息的交流更加的便捷。

三、表达习惯上的崇“大”与尚“小”

“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前差万别”。这一谚语则是两个国家表达同一种内容的两种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从中我们也可以充分看出,其能够反映出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非常“大气”的表达习惯,以及日本人所注重的“细腻”的这样一种审美特点。这也与中日两国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往往地大物博,而且幅员辽阔,这就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造就了中国人非常善于吟咏自然万物的一种特殊的习惯,表达事物的时候大多都是从整体或者宏观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促使整个表达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及概括性的特点。而对于日本来说,整个面积非常的狭小,由于整个生存空间比较小,日本人则比较擅长观察或者是挖掘事物当中的一些细节,并且从其微观或者是局部的角度来描绘整个事物,进而在语言的表达方面会倾向采用更加直观的意向来进行表达,例如:动物的形象等等。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中日两国言语所展现出来的不同方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日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并且差异性的表现往往是在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之上的。谚语和民族在特定的环境当中、风俗习惯以及历史背景当中都会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由此,在针对中日谚语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则应当把握其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才能够更好的运用谚语,并且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针对两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作为日语学习者来说,不仅仅需要将日语的理论学习放在主要的位置,而且还需要通过特殊的媒介,更好的了解其文化的历史等内容,进而从最原始的内容当中来探究二者之间的区别,并且能够为自身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也为进一步促进自我语言表达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浅析谚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A]. 郭莉.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 2001

[2]《中英谚语对照手册》(漫画版)[A]. 刘燕华.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4年第1期(总第22期)[C]. 2014

[3]苗族谚语试论[A]. 杨世章.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1989

[4]谚语——一种民俗文化的审美形态(摘要)[A]. 王勇卫.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2

[5]试析翻译英汉谚语的跨文化现象[A]. 聂思林.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6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6]浅谈布依族谚语[A]. 吴定川.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1997

[7]福建民间药物谚语的医药文化内涵[A]. 罗宝珍.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8]动物在英汉谚语中的比喻性用法及其审美比较[A]. 谢友福.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 2001

[9]并列式八言谚语的考察[A]. 李广瑜.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 2004

[10]从客家饮食谚语看客家文化的多元性[A]. 温珍琴.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 2005

猜你喜欢

差异性
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管窥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意拳与形意拳的差异性研究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