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2022-06-26高明鸿
高明鸿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初中数学教学中也要不断的改革创新,作业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减政策下,也要不断的革新,以此更好地发挥作业的有效性。但是也要能够认识到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重点阐述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相关措施,以此更好的发挥作业的作用,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双减;初中数学;作业优化;措施
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在对作业的设置时,要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需求、发展特征、接受水平等,从作业的数量以及形式等方面进行考虑设计,通过对作业的数量有所缩减,提升作业的质量,从而有效地发挥作业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作业之中,在作业当中有所收获,灵活的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作业当中合作,强化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基于学生个性需求,设计作业
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能够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此,在双减政策下,作业的设计要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扬长避短,激发学生在作业当中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个性化的题目,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学生需要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性质有所掌握和理解,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在结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置相关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一元二次知识的理解,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设置实际生活当中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引导学生灵活的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解决,激发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兴趣。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布置少量的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激发学生参与到其中的兴趣,然后再增加数量,提升学生的作业效率。在设置作业题目的基础上,为设置学生设置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基于自己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也能够更好的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二、设置适宜量的作业,优化作业设计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大多是采用题海战术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题目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但是由于学生过多的进行机械的练习,会导致学生思维存在固化,并不能灵活的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最终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为此,在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对作业数量的控制,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作业题目,灵活的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以此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因式分解》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对学生的问题解决分析能力进行培养。为此,在设置因式分解的作业题目时,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为了达到以上教育教学目标,教师要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因式分解知识所具有的重要性,以此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布置作业内容时,可以再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设置相应的题目,引导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认知。通过在做作业的过程当中,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并且也能够灵活的掌握因式分解具体应用的方式方法,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以此,教师为学生设置因式分解相关的综合题目,通过综合题目的设置,能够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也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通过循序渐进设置作业的方式,不仅能够极大的减轻學生的负担,也能够提升学生的作业当中的灵活性。
三、基于小组合作,设置多元化作业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本身对于学生来说本身枯燥乏味,为此,在作业的设置当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对内容进行创新,引导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作业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为此,在数学作业中,可以为学生设置小组合作的探究形式,在小组合作当中,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进步,从而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也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获得成就感,喜欢上数学知识的学习,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设置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此,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的设置中要注重设置多元化的形式,丰富种类,提升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初中数学知识内容比较丰富,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强化学生对作业的联系,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内容,深化对知识的认知,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内容时,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设置多元化的作业形式,改变传统以文字形式的作业内容,可以让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知和理解。可以让学生做剪纸画,结合轴对称图形的形式,强化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将知识与自身实际生活相互融入融合,以此更好的提升作业的有效性。通过设置多样化作业内容,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到作业中的兴趣,优化作业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总结
总之,在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的设计要能够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设计,以此更好的提升学生参与到作业中的兴趣,也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作业当中有所收获,提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为此,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能够再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设置作业内容,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个性,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从而更好的优化作业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谷晓波.基于“双减”背景的初中数学教学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35(06):171-174.
[2]韩锦平.“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差异化作业设计探索[J].数学之友,2021(06):57-58.
[3]李晓婧.“双减”背景下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初中数学作业的实效性[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12):51-53.
[4]陈明东. 基于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探究[J]. 新时代教育,20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