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机制研究
2022-06-26张梦晴
张梦晴
摘 要:志愿服务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一环,但目前存在工作热情难以持久、参与归属感弱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引入社会心理学中著名的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潜在影响因素,并对其参与志愿活动提出预测及假设。通过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建构一个适配度较好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志愿服务长效育人路径,试图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困境,实现高校实践育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大学生;志愿服务
一、当前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现实困境
1.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难以持久。大学生在初次加入志愿服务活动时充满热情活力,但是若长时间没有被组织安排,热情也会随之逐渐消退。而且,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逐渐普及,更是对志愿服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网络和手机占据了大学生的课余,使得他们没法常态化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2.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有待完善。因为大学生志愿者受到其性质的限制,所以基本上都是无偿的,再加之高校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其志愿服务组织也无法给予志愿者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而且,各高校缺乏对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系统完善的培训,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识和素质难以得到真正提高。
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影响模型构建
本研究通过引入社会心理学中著名的计划行为理论,从而探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潜在影响因素,并对其参与志愿活动提出预测及假设,从而在此基础上构建参与路径,试图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困境。
计划行为理论是Ajzen于1985年基于理论行为理论发展而形成,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行为由个体的行为意向界定;第二阶段,行为意向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因素共同决定;第三阶段,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感由其他外生变量所决定。三个因素对行为产生了正相关的影响,即态度越积极,其受到的客观压力和对个人的控制越大,行为意向也会更加强烈,使得执行该特定行为的可能性也变大。
三、研究问卷设计与分析
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构建,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因素,通过研究问卷方式,将相关因素进行归因分析,探求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因变量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程度,自变量为影响志愿活动行为意向的三个要素,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
首先,把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这三个较为抽象的概念表述为较为具体的因素,再按照其关联度进行归因,最后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建立模型。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态度方面,将其定义为个体对志愿服务行为的评价,从两个层面进行了划分。一是工具性评价(有价值-无价值,有用-有害),一是情感性评价(喜欢-厌恶,愉快-痛苦)。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观规范方面,将其定义为来自外部的社会压力,从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是亲近他人规范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程度,一个是公众道德规范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程度。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觉行为控制方面,将其定义为会影响志愿行为的外部客观因素,从内部控制信念和外部控制信念两个方面进行测量。内部控制指个体感知到完成某行为的信心因素,即个体自身能力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程度。外部控制指个体感知到的可能会影响行为发生的外部因素,即外部客观因素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程度。
其次,将“平均每学期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和“每次参加志愿服务的平均时长”作为测量指标,从而判断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程度。根据天津市一星至五星等级志愿者评定规定,总服务时长达到100小时评定为一星等级,即每学期平均服务时长约为12小时,以此作为界定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有序多分类变量。标准取“每學期参加志愿服务超过4次,且平均参与时长4小时以上”,达到的即为持续性志愿服务参与行为,赋值5; “每学期参加志愿服务3-4次, 且每次参与时长达3小时”赋值4;以此类推。研究根据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实际,将个人特征变量引入,作为控制变量,主要按照政治面貌、性别、年级和担任职务等因素进行分类。
四、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1.理念创新,增强志愿服务育人引领成效
一是将自助的理念引入志愿服务,将个体的发展作为基点,同时使助他和助己相契合。围绕为人服务的宗旨,坚持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工作气氛。二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领,无论是课堂上的内化体系引领,还是校园内的文化体系引领。
2.制度建设,提供志愿服务育人政策保障
一是学校层面,共青团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组织,应该根据国家的规定和要求,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实践方式,做到对于不同层级的志愿服务有章可循,从而保证志愿服务的规范性。二是学院层面,将志愿服务纳入评奖评优、综合测评等体系,细化学校相关政策,严格执行落实,明确责权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冰,章晓懿.政治效能感,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3(03):137-144.
[2]王昱.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向与行为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D].西南交通大学.
[3]曾粤兴,魏思婧.构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赋权-认同-合作"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00(010):169-176.
[4]张冰,朱小磊.大学生持续性志愿服务行为影响因素[J].当代青年研究,2018,356(05):62-68.
[5]张红霞.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00(001):152-156.
[6]孟珍伟.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作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v.38(S2):36-39.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创新举措研究基地(天津工业大学)2021年度大学生‘实践育人工作创新举措’专项课题——高校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路径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项目编号:YB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