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探讨

2022-06-26王森胡青山高田泽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8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法学教育

王森?胡青山?高田泽

摘要:法律专业院校是培养法律人才的基地,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是法律行业的一股力量,作为一名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养成和学习法律专业知识一样重要。当今我国法律专业的学生对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我们要树立法律职业作风,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考核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标准,内外兼修,打造一批批好的法律人才培养更多法学知识扎实、法学技能过硬、法律职业道德强的髙素质法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

一、法律职业道德的内涵

法律职业道德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则是从事法律行业的个体的道德品性。具体而言,法律职业道德规范是具有明显的客观性以及社会性的,它要求我们要严格遵守社会中的伦理道德及伦理规范,这也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法律这一职业的崇高尊严及地位。而后者则是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和选择性的,它是法律职业者个人的品质境界、道德观念、品性及情操等充分体现。法律工作者是法律的维护者和捍卫者,只有具备了崇高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坚持真理,自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二、大学法学教育中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意义

(一)有效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手段

我国出名的法学专家孙晓楼先生曾经在他的书中指出法律人才一定要具备社会常识、法律道德及法律学问,才可以有效地对法律进行运用、改善,最终对其进行执行。一个比较优秀的法律人才一定要具备较高的法律道德水平,如果其不能够具备法律道德,那么他的法律学得越精,就越会去玩弄法律,从而做一些触犯法律以及自身道德底线的事情。另一方面,从事法律行业的人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的职业功能,也使得法律职业道德能够逐渐发展成为与法律知识、技能及其思维方式一样重要的一种维护法律职业的有力条件。总之,一名合格的法律职业者必然要经过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课程的培养,因此,大学法学教育中在对法律人才进行培养的同时,必须要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工作置于与法律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同等重要的位置,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将其体现出来。

(二)弥补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欠缺以及弊端

当今在我国大学法学教育中,对于其职业道德方面教育是最为匮乏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法学教育中往往只侧重于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简单传授,并不重视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工作。因此,学生个人对于法律的目标以及意义等众多问题的探索都会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的引导;第二,很多高校的法学教育中关于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开展时间比较晚,因此其发展还不够成熟;第三,从事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整体师资力量目前来看仍不能满足该教育的要求。

(三)有利于培养社会法治意识

法律职业的共同体是推动一个国家法治取得发展的强有力的力量,而其中的法律职业道德以及法律实践都会对社会法治意识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使一个国家的法治进程建设受到阻碍。一个国家如果缺乏必要的法律信仰,那其法治建设就无从而谈。所以,高等院校的法学院作为一个我国培养综合型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必须要深刻贯彻落实对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加强社会法制意识的培养力度,进而推动我国的法制化建设的进程,实现我国长远发展。

三、高校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被忽视

很多法律专业院校都比较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而忽视培养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大学四年全部学习理论知识,一部分学生和老师都不重视培养法律职业道德素养,根本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而实际上,法律职業道德和学习法学专业知识,两者紧密相连。因此我们不仅要扎实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培养法律职业道德,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批复合型的法律人才。

(二)对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认识不够深入,停留在理论学科层面

高校的法律职业道德教学和本科的理论课程教学,在形式和内容上基本上是相同的,法律职业道德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根本无法体现出它的特点和价值。一部分学生和老师,还是把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当成是普通的理论课程,只是把他当成一项教学任务来完成,作为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手段。

四、培养高校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确立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为了提升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课程中的份量,就需要把与法律职业道德有关的课程列入到专业课当中,和刑法、民法等具有同样的地位,从而有效引导全国各大高校进行法律人才的培养,明确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培养我国的法律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

当前,我国进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整体力量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状态,对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而言,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手段等都与法学专业的其他课程有所区别,这就要求相关教师要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才能够有效开展该课程。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加强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通过采取学校对教师的培训以及教师的自我提升两种手段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得该建设的进程和建设的力度都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三)完善和创新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模式

各大高校要根据本校培养法律人才方案为依据,遵守法律教学方案,中西结合从而来提高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不断完善和创造新的教学模式。结合本校的传统文化,根据老师素质、再结合办学特点,运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采用启发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模式,从而不断完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传播方式。

五、结语

总之,高校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工作是具有艰巨性和长远性的,而法律职业道德以其自身独有的优势能够不断推动着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建设。因此,法学专业的相关教师必须注重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不断探索,并能够注重自身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这样一来才能最终实现学生法律职业道德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符馨月.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如何强化法律职业道德教育[J].速读(下旬),2018,000(003):37.

[2]阳娇娆.初探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J].法制与社会, 2019(17):203-204.

[3]左卫霞.高校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今日中国论 坛,2013(07):118-119.09B6138C-7461-443D-B8E0-0E8F6940FA61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教育法学教育
论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素质的有效培养
高校法学教育职业化改革研究
浅谈加强公路行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有效衔接的路径探索
试论法律职业精英化与法学教育大众化的关系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人民调解技巧》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成人法学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