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
2022-06-26周洋刘丹桐
周洋 刘丹桐
[摘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重要政治任务,更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求。推动大学生学好党史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引领青年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进力量。目前,高校党史教育面临教育场域“缺场”、教育反馈“缺失”、教育形式“一次性”等困境。上海师范大学依托红色寻访活动,充分发挥上海本土红色教育资源优势,遵循“知、情、信、意、行"五步骤,构建“沉浸式”“体验式”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模式。以“紅色寻访+线路研学”“红色寻访+金课开发”“红色寻访+接力授课”三阶段实践路径,提升大学生党史学习的内生动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22)02-007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要抓好青年党史学习教育,着力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党史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情操涵养双重作用,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是要立足学校、学段、学生实际,把握学生特点,创新青年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确保学习效果入脑入心。本文将从新时代青年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和困境入手,以上海师范大学“红色大寻访”青年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模式为例,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模式。
一、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浅析
党史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过程。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促进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开展,高校思政课程也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在历史上经历的每个事件都能给人以深刻启迪,党史中传达的精神和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十分重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在塑造青年品质和促进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合性。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历史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统一,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性和感染力的重要基石,也是促进立德树人任务高效开展的重要途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方面能引导大学生弄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另一方面可引领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思政教育要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上所积累的宝贵财富,寓于革命历史文物、文艺作品、建筑遗址之中,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整合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可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党史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有助于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传承。
二、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然困境
为了解当前上海各高校青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现状,本次调研面向上海36所高校的大学生,共采集993份有效数据。整理发现,目前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多以校内思政课程、专题讲座、主题阅读活动、实践活动为主。93%的学生对本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情况表示满意,认为形成了良好的校园风气,但在形式方面仍有可优化之处。经分析梳理,本文将从教育场域、反馈、形式等三方面,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模式探索寻找着力点。
(一)教育场域“缺场”,青年与党史学习产生距离感。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是吸收了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概念,引入思政教育课程形成的复合名词,可理解为围绕思政教育实践而存在的关系空间。而场域主体、文化资源和时间要素构成了高校思政教育场域。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要考虑到其与文化资源间的时差因素。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具有时间久远、空间广泛、区域差异、内涵崇高等特点。由此客观上造成,当代青年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容易与党史学习教育资源间产生时间差、空间差、理论差等隔阂问题。大学生因缺少对过往历史的真实体验感,容易造成教育场域“缺场”,从而减少精神共鸣。78%的大学生希望未来在党史学习中,有更多新技术、新形式方面的探索。
(二)教育反馈“缺失”,大学生缺乏党史学习动力。在党史学习教育系统中,反馈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教育过程各环节起调控作用。为保证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操性、及时性,目前大中小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多以调研报告、征文、观课感想、新媒体作品等形式呈现。多数学校仅以评选出优秀作品为终点,结束本阶段的党史学习教育,并未对成果进行深入挖掘,未对学生党史学习的知识获取程度、个人认知差异、态度指向做充分调研和反馈工作。37%的学生认为,过分强调撰写学习报告,会存在“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式”现象;16%的学生认为,相关实践活动安排较少,导致学生将党史学习教育简单理解为配合教师完成学校思政教学任务。
(三)教育形式“一次性”,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有待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强调,上海要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党史学习条件,其红色资源具有丰富内涵性、历史植根性、地理接近性的特点,为上海高校党史学习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调研了解到,各校组织的寻访实践活动多为一次性外出,局限于游览参观的单一形式,未呈现出学习的连贯性,从而造成学生获得感较低。43%的学生愿意在团队中充当安逸的游客角色,将红色寻访视为外出放松的春游。事实上,处在学历教育阶段的青年由于平时所要学习、考核的学科科目本身较多,党史学习仅被压缩在思想政治课程或讲座中。此外,大学生红色寻访还存在缺乏专业教师指导、教育内容“碎片化”等问题,常态化机制还有待完善。
三、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路径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上海党史学习教育中强调,党史学习要做“实”做“活”。百年党史内容丰富且厚重,要使大学生能够从党的百年征程中充分汲取力量,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模式尤为关键。上海师范大学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实践项目将红色资源特点和受众需求加以充分考虑,提出“红色寻访+”理念。其要义即按照党中央学习党史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上海本土红色教育资源优势,遵循“知、情、信、意、行"五步骤,以“沉浸式”“体验式”的创新模式,不断提升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热情和主动性。基于“红色寻访+”理念,上海师范大学构建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党史学习的一体化逻辑体系,形成“横向跨学科,纵向跨学段”的大中小学党史学习教育“共同合作”的外部框架,实现大中小学的联动;以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加强红色教育形成内部框架,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红色寻访+线路研学:整合资源,化点为线构建立体化教育场域。“红色寻访+线路研学”是指,组建“百支红色寻访队伍”,按照制定的10条任务线路前往上海百余个红色地标或场馆开展“沉浸式”学习,构建“嵌入式”党史学习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模式。以抗战精神与探寻初心作为贯穿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精神主线,上海师范大学将《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一书作为关键学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围绕建党时期的重大会议、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设计推出“建党的旅途”“共青团的足迹”“荣耀的召唤”“思想的光辉”“隐蔽的战线”“永恒的凝望”“文学的繁荣”“创刊的历程”“奋进的歌声”“工人的力量”等10条学习体验线路和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给予大学生组团实地研学的选择性。“线路研学”路径聚焦教育场域“缺场”问题,针对大学生主体与党史事件间存在的时间差,有效整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鼓励大学生跳出课本、走出课堂,自主深入城市空间,真正用脚去丈量红色土地,用心去体会革命气息。
首先,在实施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要利用好党史上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特别是要利用好上海作为“初心之地,红色之城”的资源集聚性,贴近青年需求,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提升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其次,积极与红色文化资源所在地政府开展理论研究方面的合作,专门开设“主题化”实践路线以供学生组团前往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使大学生对党史的认识从不连续的点状学习达到串成一条主线的集中学习,促进青年知行合一。最后,在大学生群体中营造浓厚的“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氛围。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将红色记忆、国家记忆转化为个人感受,建立个体与群体、公共空间以及群体空间的共情关系,打造立体化教育场域。
(二)红色寻访+金课开发:深度学习,持續加热催生鲜活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红色寻访+金课开发”是指,“百支红色寻访队伍”依托上海师范大学成立27年的品牌社会实践项目“爱心学校”(包括寒暑托班在内的校社合作公益第二课堂),发挥寻访团队成员的学科专业特长,将寻访过程中的所学所思所感转化为“百堂红色党史微课”,自聘师资、自设课程、自编教材,辅以儿童绘本、红色模型搭建、原创音视频等多元形式,构建新媒体时代下的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传播链。“金课开发”直指教育反馈的“缺失”问题,为此上海师范大学充分听取“00后”大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建议,在满足学生乐于“走出课堂式”党史学习的心理,发挥青年主体作用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加热、深化。“红色金课”以“集聚”方式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首先,在实施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充分调研群体特点,消除传统模式下由于教育成果转化形式“死板”而导致青年内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其次,引导大学生发挥专业特长,运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多学科“跨界联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阐释、情感体验、价值引领进行统一思考,深入学习感悟革命先辈的光辉历程,在思考创作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后,深度融合红色文化资源,以情感体验代替机械化、口号式的学习方式。鼓励青年在创新成果形式中将有“历”可依、有“理”可循的党史故事、党史人物作切入点,灵活运用教育手段,有效传承红色文化。
(三)红色寻访+接力授课:成果输出,打造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模式。“红色寻访+接力授课”是指,“00后”大学生将“百堂红色党史微课”带到“百所爱心学校”,为“10后”学生讲党史故事。在寒暑假期间建立系统性、常态化授课机制,覆盖上海各区寒暑托班、爱心学校,用最鲜活的红色资源打造精品化、特色化“红色微党课”,促进青年和少年的良性互动,加强党史学习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同时,为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开展,上海师范大学利用新媒体宣传主阵地拓展传播力度,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了“研学一条红色路线”专栏,下设“红色线路回顾”“红色场馆简介”“带着问题去寻访”“青年回音”“讲一堂红色故事党课”等5个专栏,吸引大学生参与,以交互性特征将党史学习教育推进纵深。
“接力授课”路径关注教育形式“一次性”的痛点,以“接力”形式使大学生与中小学生接轨,让学习成果“不停留”,输出党史微课中的红色力量,使大学生在提升个人政治素养的同时促进红色教育资源代代相传。从成果产出到接力授课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自觉接受、内化、外化,充分落实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科学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体系的重要要求。
首先,在实施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重点关注大中小学青少年党史学习“断层”现象,引导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成果进入中小学校园,实现“跨学段”联动。其次,鼓励大学生在成果传输中既要客观准确地讲述党史故事,又要融入青年主体寻访的感悟,使课程更加生动、更有温度,进一步达到情感认同与输出。最后,利用好新媒体传播方式,以多样化的媒介手段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传播途径,以传播行为的个性增强红色文化的灵活性。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常学常新的工作,需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者把握青年发展规律,对之常抓不懈。当前看来,高校党史学习“线路研学、金课开发、接力授课”教育三阶段实践模式的实施有声有色有实效,使大学生融行于知,让党史教学不拘泥于传统讲座式、课堂式的传统形式,开启了边走边看、边学边讲的学党史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