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办主题校报提升学校生涯教育工作品质

2022-06-25王梁王焕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生涯教育

王梁 王焕轶

摘要:创办编辑主题校报是有效的生涯教育工作途径,有助于创设文化、锻炼师生、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报纸的内容设计和风格设计互为表里,相互依存,都须精心处理。通过把报纸建设成资源整合的纽带、展示才情的舞台、创新实践的平台这三种策略,不断提升主题校报的办报水平。

关键词:主题校报;生涯教育;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19-0064-03

近年来,生涯教育在各高中学校得到了蓬勃開展,专题讲座、专门课程、主题活动、校外实践,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产生了良好效果。我在学校负责一部分生涯教育工作的设计与实施,其中一项内容便是编辑纸质的学校生涯教育主题报,迄今已编辑了十余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现将此分享如下。

一、创办编辑生涯教育主题校报的背景和意义

我校的生涯教育主题校报全称为《镇海中学▪梓荫河畔》(以下简称《河畔》),创刊于2017年12月。之所以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推出这样一个举措,最主要是从2014年下半年浙江省试行新高考以来,我校与浙江省其他高中学校一样对学生生涯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工作,但与省内一些先进学校相比,我校的生涯教育工作还处于一个比较分散无序的状态,大多为各相关部门和教师在原先工作基础上的改造拓展,大量生涯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梳理整合,本身的品质也亟须提升,缺少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

作为学校生涯教育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之一,我在课程开发开设、活动组织及学习借鉴兄弟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觉得办一份面向全体师生、家长的生涯教育主题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时学校生涯教育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尤其在对学校生涯教育资源的系统整合和品质提升上能起到牵引作用,假以时日,可以成为我校的一个工作品牌。

我们坚持采用纸质报纸的形式,似乎与当下传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媒体形式逆向而行。但我认为,一直是校园文化建设载体的校报校刊依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而且在文化积淀、阅读体验、特定范围内的传播深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加之很多高中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他们上网机会也很少,纸质报纸更能方便学生的阅读与收藏、交流。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一下,也许多年以后,这些学生还能翻到在时光中泛黄的这份《河畔》,然后会回忆起他们当年这段风华正茂的葱茏岁月。

总之,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并相信这份生涯教育主题报有助于创设文化、锻炼师生、整合资源、凝聚力量,通过一定期数的积累,必将推动我校生涯教育工作显特色、上档次、出品牌。当然,更大的意义在于很多学生将从中汲取有益的成长营养,成就更为精彩美好的人生。

二、生涯教育主题校报的内容安排和风格设计

对于一份主要面向师生的报纸来说,读者的阅读口味要求会比较高,要让他们能够接受,报纸的面子和里子都很重要,要充分考虑并满足他们的阅报需要,为此,我们对报纸的内容安排和风格设计进行了精心处理。

(一)内容安排

《河畔》生涯教育主题报分“综合”“师说”“生事”“博览”四版,每个版面由多个栏目组成,这些顶层设计在创刊之前筹备阶段就基本确定,在编报过程中对一些栏目又做了调整。

头版为“综合”版

主要刊发学校整体层面的主旨思想、一段时间内的生涯教育工作新闻、生涯教育工作的特色举措等文章。主要栏目有“校长寄语”“生涯教育工作简讯”“图片新闻”“综合新闻”等,“校长寄语”刊发校长撰写的关于校训、培养目标、育人规格、教育模式、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文章,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传递学校的育人理念,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成长方向。“图片新闻”“综合新闻”一般刊发学校某个阶段发生的与生涯教育相关的重要新闻,一般性的生涯教育工作相关新闻(包括学生个性化成长取得的成果等)则以一句话新闻的形式纳入生涯教育简讯。当然,本版还会根据需要临时增设一些栏目,比如“创刊词”“学校生涯教育资源一览”等。总的来说,这是一扇最直接让人明了我校生涯教育整体工作的窗口。

二版为“师说”版

主要刊发教师们撰写的对学生的生涯规划、学业规划、高中生活和人生发展、成长成才具有指导价值的各类文章,现设栏目主要有“学科与生涯”“育人心得”“成长指导”“学业指导”“生涯智慧”等,前几期还开辟了“生涯规划战略思维”“多元升学通道”两个栏目,对一些基本的理念和信息作了全面呈现。这个版面的文章一般篇幅都比较大,每篇约1500字,旨在让教师将某一问题讲深讲透,每期安排3~4篇文章。

三版为“生事”版

主要刊发在校学生和广大校友的生涯实践、思考、体会等方面文章。主要栏目有“校友生涯访谈”“校友生涯(成长)故事”“梓荫华年▪成长纪”“高中回眸”“校友点击”“校友说(大学、专业)”“学子说”等,本版文章的撰稿主要由校友、在校学生和编辑部完成,生涯访谈或成长故事的文章篇幅较大,为每期的主打内容,其中生涯访谈由编辑部安排专人采写整理,校友生涯故事由校友撰写。

四版为“博览”版

本版属于文摘版,主要刊发跟生涯(规划)教育、自我探索、人生发展、高中学习(生活)、学业(专业、大学、职业)、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相关的各方面文摘,要求短小精悍、生动有益,科学性、前瞻性、经典性、指导性兼具,我们刊发的每则资讯篇幅一般在300~1000字。本版来稿均为荐稿,会注明出处,也接收精美的插图来稿。

(二)风格设计

把十余期《河畔》排放在一起,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清新、雅致、明快、镇中范”,这也是创刊之初定下的格调,庆幸的是,文印公司的美编基本上实现了原初的意图。

报纸采用铜版纸全彩印刷,精度高、质地细腻,报头、版头的主要元素和着色每期保持一致,报头右侧为学校胜景之一——梓荫河的唯美照片,经过虚化和形状处理后作为报头压题图片,各元素的着色以大红、青绿、天蓝为主,大红根植镇海中学的红色基因、红色根脉、红色教育,青绿代表青春、葱郁、朝气,天蓝寓意未来、梦想,与生涯教育的指向吻合。各个版面的内容也做到图文并茂,字体、字号、行间距、分隔线、栏目LOGO等的处理上也充分考虑版面设计的美观性和阅读体验的舒适性。

内容设计和风格设计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精心的版式设计和精美的印刷制作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而内容上的丰富多彩和精挑细选则能让读者愿意静下来细细品味,汲取有益的营养。在这个信息爆炸和多元媒体时代,形式和内容同样重要,我们在编辑报纸的时候极力追求一种由表及里又由内而外的生动活泼、精彩有料,从多数读者的反馈来说,我们实现了相当部分的目标。

三、提高生涯教育主题校报质量的若干策略

(一)把报纸建设成资源整合的纽带,组建具有整合力量的编委会,打造较为专业的编辑部

一份校报要编出来、编得好看、编出品质,要产生影响力、号召力、感染力,学校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组室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这种系统合力我们是借助一个编委会来加以凝聚的,这个编委会设置了总编、主编、执行主编,集中了教科所、教务处、政教处、校务办、团委、信息中心、校友办、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年级组、各学科组等支持部门,实际上相当于成立了一个升级版的学校生涯工作领导小组,这些人员和部门的名单我们都打在每一期的报眉上,既是一种肯定和激励,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促使相关人员和部门积极主动、协同合作为每一期报纸的出炉承担相应的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编委会领导下设立一个编辑部,主要成员是具体负责生涯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生涯规划教师等。这些编辑的素养要求是具有基本的生涯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具有相当程度的主题策划、栏目设计能力以及较为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要求是能够对学校教育、校园生活、学生风貌、社会发展和时代脉搏能够怀有好奇与敏感,并能在正确的价值趋向、广博的专业视野和高雅的审美趣味的融会整合中创造出较高品质的校园媒体作品。

(二)把报纸建设成展示才情的舞台,吸引更多师生、校友加入作者队伍

“内容为王”,这是办报的根本,我们这份报纸,除了四版外,全部采用原创稿,而作者队伍的来源也很清晰,即教师、学生和校友。所以如何吸引更多人加入,如何点燃他们的创作激情,如何提高他们的稿件质量和创作水平是我们办报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我们总的思路是把报纸建设成师生和校友展示才情的舞台,形成媒体与作者的良好互动。首先,我们大力宣传、推广报纸,把报纸发放给每位教师、每个班级以及部分校友、家长、教育同行,增加报纸和作者、作品的知晓度和存在感。其次,我们通过精心策划、设计和编辑,增强来稿的针对性、可读性与报纸的美观性,尽可能附录作者的生活照片、个人简介、生涯履历等,让相关作者得到一个较为立体的展示,这既是对作者的激励,也无形中施加一定压力,驱动他们在创作中更加用心投入、精益求精。

此外,我们还注重对作者的培训,一方面,我们在约稿、编稿过程中反复沟通交流、修改斟酌,自然渗透报纸的价值追求、内容要求等;另一方面,还通过适时举办生涯教育规划专题培训、阅读与写作专项培训,组织诸如“校友生涯故事”征集、“学科中渗透生涯教育案例征集”等活动,为广大师生、校友提供更加精准具体的参与视角和切口。

(三)把报纸建设成创新实践的平台,持续深入开展和总结学校生涯教育工作

报纸的源头活水一方面来自作者的多元參与,另一方面来源于学校相关生涯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报纸在反映、记录、总结、提炼的过程中对学校生涯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引领作用,我们学校这些年的不少生涯教育活动恰恰是在编委会和编辑部的推动下开展的。

这些对生涯教育工作的推动见于多个方面、多个层面。既有价值引领、全面渗透的,如我们深入推进镇海中学“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审美力、自治力”“五力”校本化核心素养培育;也有课程建设方面的,如新开设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的“大学志愿填报”“‘ 三位一体’和自主招生”“如何选科、选课、选考”“有效学习策略”、素质拓展、学科拓展、学科竞赛等相关校本课程;还有活动建设方面的,如每年放寒假前的高校校友“情系母校”活动,具体、鲜活地呈现不同高校的方方面面,又如积极组织参加宁波市科技新苗培育计划;“高(中)大(学)对接”方面的,如设立“镇中科技人文大讲堂”,海内外著名高校的领导、教授和招办主任不定期来校宣讲、做学术报告,我们还与上海问向教育和省生涯教育发展联盟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借助专业力量开展生涯测评、师资培训、课程建设等一系列转型升级工作。

编辑/卫 虹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生涯教育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探讨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家校携手,共筑和谐育人环境
民汉合宿下加强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途径探析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