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众创空间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
——基于CiteSpace 的可视化分析

2022-06-24

铜陵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众创热点创客

夏 爽 吴 杨

( 1.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2.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一、 引言

随着创新2.0 时代的到来, 各种创新载体应运而生, 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创业范式,得到了重视与发展。2015 年,国务院文件《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明确指出,加紧开发一批覆盖面广、开放性大、成本化低、便利性强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即众创空间。 随后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被反复提起并逐步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要求。 在国家政策支持的背景下,众创空间在中国的发展加快,逐渐成为政府、企业、高校等设立的对象,并吸引了大量实践者和学者们的研究。

国外对众创空间的研究要早于国内,最初是从关于创客与众创空间的解释分析开始。 克里斯·安德森最早研究创客及其行为[1]。 随后Bauwens 进一步解析了创客运动的行为[2]。 Troxler 在Bauwens 的基础上将创客运动定义为大众创新[3]。Jeremy Hunsinger 认为众创空间是从互联网领域延伸到线下的共享场所。Nick Farr 将众创空间区别于学校和工作以外的学习场所[5]。随着众创空间在国外的不断发展,对具体众创空间的研究也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 如Kera 对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的创客空间进行研究[6]。Lindtner 对上海及深圳众创空间进行研究[7]。 诸多国内学者对于众创空间的研究大致从三个角度展开:一是创客角度。研究主要集中在创客创新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如刘志迎、孙星雨、徐毅研究了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表明了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创新行为[8]。 付志勇从创客的教育和实践的角度出发,证明了众创空间的理念和模式可以为创新创业提供支持[9]。二是平台角度。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台知识要素和价值共创两方面。 如卫武、赵璇研究了众创空间服务平台开放度对在孵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表明了平台开放度对在孵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有正向影响[10]。 胡海波、卢海涛等以案例的方式探究了平台视角下众创空间价值共创的实现机制[11]。 三是生态系统角度。 研究主要集中在演进和模型两方面。 如张玉利、白峰基于耗散理论探究了众创空间的演进[12]。 裴蕾、王金杰通过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概念模型,说明了众创空间是一种次生生态系统并作为接口功能嵌入创客与多种创新主体间[13]。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之前,就已有学者对众创空间进行了摸索式探究。 随着创新浪潮席卷全球,学者们对众创空间的研究更是不断丰富,许多学者以不同视角和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 但总体而言, 尚未深入系统地梳理众创空间研究现状和热点, 关于众创空间综述性文章更是少之又少。 基于此,本文主要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众创空间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 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未来国内众创空间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一)数据来源

在CNKI 数据库中搜索中文文献时选定主题和关键词为众创空间,为了所选文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定义期刊类别为核心期刊和CSSCI, 发现国内对众创空间的研究是从2015 年开始,因为在2015 年的政策引导和市场虹吸的双重作用下,众创空间的发展得到了有利的条件,引起了学者们对众创空间的关注。 因此本文选取2015-2021 年共296 篇期刊文献。

(二)研究方法

管理学类研究综述的方法逐渐从单一定性描述转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以文献计量方法撰写的综述类文章在国内外主流期刊上越来越多地涌现。 文献计量学是一种在科学领域和学科之间以及跨科学领域进行测量和绘制科学交流的被广泛接受的科学方法。 文献计量方法能够客观地呈现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趋势等,但只是提供整体的概况,无法深入洞察该领域的研究细节。 所以,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国内众创空间研究的现状及热点综述。 其中,文献计量法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分析, 内容分析包括文献总量和结构分析以及中心文献和综述类最近文献解读。

CiteSpace 软件是一种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软件。 其结果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因此可以使结果更加直观。 近年来,CiteSpace 软件构建的知识图谱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中。 如周橙旻、赵晗肖等基于CiteSpace 知识图谱对中国适老智能家居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14]。 王海军、金姝彤利用CiteSpace 知识图谱全景展现了颠覆性创新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及演化趋势等[15]。 基于CiteSpace 知识图谱对撰写综述性文章方面起到的强大作用,故本文采用CiteSpace 分析软件来构建知识图谱,对国内“众创空间”领域研究现状及其热点进行梳理及归纳,以此得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并作出总结。

三、 可视化分析

(一) 国内众创空间研究现状分析

1.文献总量

众创空间文献研究总量整体呈倒“V”趋势。根据中国知网(CNKI)文献年代统计结果,绘制如图1 所示的发文总量图。 国内学者们对众创空间的研究在近五年兴起,发文量经过两年短暂的增长后,逐渐呈现下降趋势。 中国知网检索呈现从2015 年以来研究众创空间的文献,2015 年以前众创空间的概念尚未提出,相关的理论基础尚未形成。 国内对众创空间的研究是从2015 年开始并逐渐增多, 发文量从2015-2017 年起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从2015年的32 篇增加到2017 年的65 篇, 增加了一倍有余。 这个阶段之所以发文量增加是因为国内积极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得“创客空间”向着“众创空间”发展,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推动了文献数量的增加。 2017-2020 年呈现缓速下降的趋势,截止检索时间,2021 年的发文量为43 篇, 按照当前的文献量变化趋势, 国内未来众创空间研究趋于向高水平发展。

图1 国内2015-2021 年众创空间研究发文总量

2.文献结构

在核心期刊和CSSCI 数据库中,选取发文量前6的期刊(如图2 所示),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划分的期刊类型进行筛选, 发现A、B 类期刊中众创空间研究的发文量为0。众创空间研究的文章大多发表在B 类期刊以下,整体水平有所欠缺。

图2 核心期刊与CSSCI 数据库不同期刊发文量

(二) 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创客”“创客空间”“众创”等词语的不断涌现, 越来越多的企业及政府机构也开始关注众创空间领域, 并逐渐受到重视。 在此背景之下,本文以“机构”作为检索对象得出众创空间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的知识图谱。

国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如图3 所示), 其中Nodes(节点数)=148,Links(连线数)=0(节点代表机构,连线代表合作关系)。

图3 国内众创空间研究机构知识共现图谱

整理图谱中节点最大的前十个机构 (如表1 所示),从表格及图谱中可看出高校是研究众创空间的主力军,各大科研高校之间的联系非常少,多数作为单一的独立个体对众创空间展开研究。 由图表可知,发文机构最多的五大机构分别是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8 篇、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5 篇、安徽大学管理学院3 篇、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3 篇、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3 篇。总体来说,各大机构对“众创空间”的研究缺乏合作,独立性强;从各大机构所处的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武汉、广东、南京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对国家政策落实较早且较好, 为众创空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表1 国内众创空间高发文机构表

(三)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随着众创空间研究在国内逐步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投身到研究中。 本文以作者为节点类型进行合作网络分析, 得到众创空间研究领域内作者的知识图谱。

国内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如图4 所示), 其中Nodes(节点数)=219,Links(连线数)=141(节点代表作者,连线代表合作关系)。

图4 国内众创空间作者知识共现图谱

由图4 可知, 所选取的文献中对于众创空间研究的国内学者达到133 位, 但是缺乏较为突出的代表人物。 统计高产核心作者可知,研究期间李燕萍、陈武、 卫武等学者在众创空间研究方面的发文量较多,其中李燕萍11 篇、陈武7 篇、卫武4 篇,其他学者在此阶段发文量相对平均为2、3 篇。 通过研究发文量排名靠前的学者的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章可知,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对众创空间的演进与影响因素上。 如李燕萍、陈武从众创空间的内涵、特点、功能和机制出发, 阐述并构建中国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模型[16]。 卫武通过研究全国31 个省市国家级众创空间,发现中国众创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呈现“东多西少”的状态,并根据影响因子的不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17]。 通过研究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可知,张楠、朱慧、刘志、王连峰、安小米、王涉、宋刚、张海博、王璐存在着明显的合作关系,马小惠、刘广、刘志兵、阮锦强之间,黄哲、李志刚、项振海之间也存在着合作关系。 另外,李燕萍和陈武,雷良海和贾天明等存在着少许的合作。 除此之外,其他作者之间的几乎不存在合作,大多是独立进行研究。 检索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查找国内学者以众创空间为主题,通过进一步研究被引量最多和发表日期最新的期刊文献可以大致了解目前对众创空间的研究热点。其中被引量最大的文献题目为从创客空间到众创空间: 基于创新2.0 的功能模型与服务路径[18],被引量为317 次。 发表日期最新的文献题为众创空间平台组织竞争力的结构、测量及对创业者参与度的影响研究[19],发表日期为2021 年6 月。 通过精读以上两篇文章可知,众创空间的服务路径、 平台竞争力等方向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四) 众创空间研究热点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内容的缩影, 可以反映其热点程度。 通过对关键词分析可以了解和把握众创空间的研究热点。

1.众创空间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分析

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 得到2015-2021 年国内众创空间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5 所示),节点数为274 个,连线为361 条。

图5 国内众创空间关键词共现图谱

对关键词频次排序并标明中心度值 (如表2 所示),结果表明: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创客、创客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创新、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等的中心性和频次都处于前列位置, 这些关键词都是众创空间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 从图5 和表2 可看出,在研究期间, 受检索词 “众创空间” 的影响,“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创客” 的频次位于前三位, 其中“众创空间”的频次达到248 次,且其中心性更是高达1.47。 “创新创业”与“创客”的中心性也相对较高,说明国内探索众创空间领域常与创新创业、 创客等联系在一起。 创业生态系统、创新与创新创业教育在频次和中心性的位列都在相近位置, 表明学术界对创业生态系统、创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方面的关注较为持续和稳定。 综合图表可以看出,国内众创空间领域的研究热点总体可分为三大板块:(1)关于众创空间的内涵、成因和演进的研究,如关键词“创新创业”、“创客”、“创客空间”、“众创空间”等;(2)关于众创空间的生态建设的研究, 如关键词 “创业生态系统”等;(3)关于众创空间平台与服务模式的研究,如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等。

表2 国内共享经济关键词信息统计表

2. 众创空间研究热点关键词聚类分析

通过对众创空间研究聚类分析,本研究共得到7个聚类(包含文献个数大于10),聚类序号从0 到6依次为创客、创客空间、创新创业、价值共创、创客、创新、高校。

图6 国内众创空间领域热点聚类

(1)聚类号0、4:创客。创客是众创空间的主体和实践者。 付志勇指出,创客之间的有效互动孕育了一种合作性的学习行为, 进而催生了作为一种承载创客们合作的实践平台,即众创空间。 创客成为众创空间的重要主体, 因此吸引了大量学者对创客展开研究,为众创空间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2)聚类号1: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是一种开放性平台,为创客提供创新创意分享的空间。 曾建勋指出建设众创空间的关键一步是发展创客空间[20]。

(3)聚类号2:创新创业。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以来,促进创新型初创企业发展,构建双创支撑平台(即众创空间)载体便成了第一要务。 在双创政策的推动下,众创空间得到了快速发展。

(4)聚类号3:价值共创。价值共创是众创空间的核心体现。 随着众创空间和价值共创研究的不断深入, 互以双方为视角的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如胡海波等以众创空间的视角研究了价值共创的实现机制[21]。

(5)聚类号5:创新。 创新是众创空间的必然要求。 万众创新带动了众创空间的发展,发展众创空间是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6)聚类号6:高校。 教育部曾明确指出:“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高校建设运营众创空间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四、 众创空间未来发展趋势

(一) 趋势判断依据

共词分析可以明晰众创空间理论研究的热点领域, 在前文对国内众创空间研究热点分析的基础之上,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 搜索众创空间综述类文献, 选取标准为最近5 年发表在高质量期刊的文献且内容要涵盖了不同领域。 文献具体选择结果参见表3 所示。

表3 最新综述类文献一览表

(二) 研究趋势

1.理论框架

从文献共被引分析结果来看, 众创空间的理论框架仍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对众创空间领域的研究是从创客及创客空间演进而来的, 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众创空间相关理论在不断完善。 特别是对众创空间的多理论研究,如将组织结构论、竞争优势论、系统动力学等相关理论与其结合, 从多个方面对众创空间进行分析,不断加强对众创空间的理论建设,未来众创空间的理论研究将更具解释力。

2.模式研究

模式研究仍是研究重点。 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现阶段国内对众创空间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行、盈利、组织三个方面。 研究方法大多是采用在不同理论视角下进行模式划分或基于空间实践运行情况进行区分各种模式。 且目前对众创空间模式的研究尚在摸索中, 所以未来这一方向仍是学者们的关注的焦点。

3.多视角下的发展策略

众创空间的多视角下的发展策略仍是研究重点。 从理解和概念化众创空间的角度来看,将众创空间的研究置于新时代创新创业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进行探索是当前和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随着创新2.0 时代的不断发展, 双创要求也有了新的内容,研究空间、资源、主体等视角下的众创空间发展策略成为了众多学者们关心的话题。 当前众创空间地域、行业发展极不均衡,在功能、服务、运营等方面仍不完善, 而开发多视角下众创空间发展策略的意义便在于能够弥补这些现状的不足。

五、 结语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众创空间研究文献的梳理,得出以下结论:

(1)众创空间文献研究总量整体呈倒“V”趋势,从2015 年开始增长,2017 年达到顶峰, 在这之后呈直线下降的趋势且整体文章水平有所欠缺。

(2)从发文机构和作者合作网络来看,高等院校是众创空间的主力研究机构, 然而各大科研高校之间的合作非常少;国内学者之间的合作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研究团队的规模人数相对较小,尚未形成紧密的学术共同体。

(3)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创客、创客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创新、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等都是统计年度内的研究热点。 关于众创空间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众创空间的内涵、成因的研究,众创空间的演进与生态建设的研究,众创空间平台与服务模式的研究。

(4)通过以上的工作总结后,本文认为,众创空间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未来可以从理论框架、模式研究以及多角度下发展策略等方面完善众创空间的研究。

猜你喜欢

众创热点创客
热点
热点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结合热点做演讲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成都值得推荐的20家大型孵化器与众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