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部地区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2022-06-24谢阿红

高师理科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六省高质量数字

谢阿红

中部地区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谢阿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基于中部六省2012—2019年的经济数据,通过熵权法测算得到中部六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中部六省2012—2019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呈均匀增长态势,中部地区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持续稳定的影响,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市化进程水平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作用.

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指数;熵权法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关键的转型时期,经济从追求高速发展阶段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阶段.2020年新冠疫情引起了全球经济的巨大波动,各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但我国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核心经济体,其中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支撑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的有力支柱.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数据显示,我国在2020年的数字经济规模已经高达39.2万亿元,占国民经济总值的38.6%.疫情之年,数字经济在艰难中逆势增长,为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发展数字经济对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关键性意义,“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及新业态,壮大经济发展”等内容;“十四五”规划的战略目标也强调区域发展应从发展先进地区转到扶持落后地区,如继续推进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战略规划.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中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如何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否有效推动中部六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实践性意义.

国内关于数字经济方向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数字经济的内涵界定、数字经济的评价以及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创新等的关系方面.

关于数字经济的内涵,学者多认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是数字化信息及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推动一系列经济活动的高效开展.赵剑波[1]等提出当前的数字经济已经包含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及产业治理等方面;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中提出了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除赵剑波提出的3个方面之外还包括数据价值化.

关于数字经济的评价,王洋[2]等对国内外数字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各评价体系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构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万晓榆[3]等基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了一套我国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数字经济的发展效应中增添了数字化治理与数字知识型人才供给2个指标.

关于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创新等的关系,肖远飞[4]等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数字经济的提升有利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这一中介变量影响高质量发展,且此类中介机制具有区域异质性;沈运红[5]等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产业水平、数字创新科研这3个因素有助于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但是数字创新科研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

当前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定义的研究,较为主流的学术观点是将其定义为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而更高效、更绿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各个学科也有自己的学术定义,从微观和宏观经济层面,将区域产业结构及国民经济的高质量作为衡量高质量发展的因素.社会学维度将经济高质量发展解释为整个社会全局的进步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发展理念视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方面度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现有文献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流研究有两大方向,其一是对省级及区域或国家层面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类研究;其二是从产业结构、环境规制、能源结构、信息化水平等多维度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研究,唐晓彬[6]等对中国省域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时空测度,发现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同时经济稳定发展、生态环境水平及社会发展对省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在扩大;程晶晶[7]等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构建了我国各省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区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日益显著的结论.针对其他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郑明贵[8]等研究证明了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能源结构可直接以及在产业结构调节下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有众多学者研究关于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李梦男[9]等证明了数字化贸易能够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是因为数字贸易可以减少资源损耗,减少污染排放;宋洋[10]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在动力及外在表现的影响,提出可利用机制层面创新增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王娟[11]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的发展驱动了核心经济结构的升级;丁志帆[12]从微观到中观,中观再到宏观的层面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内在机制;郑嘉琳[13]等利用交互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从实证角度研究了数字经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成效与作用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的影响过程中,环境规制与城市化存在门槛效应.

学界在数字经济评价、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影响因素研究、作用机制等方面成果丰硕,对丰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具有理论推动作用.然而,当前关于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重复性研究过多等问题,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第一,研究范围上,多是从国家层面宏观性分析,从区域视角进行针对性研究的相对较少;第二,政策启示上,并未结合研究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给出具体针对性建议,所给建议呈现宏观化、泛化等特点.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以弥补区域研究缺失、政策建议泛化等方面的不足为目标,构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探索区域数字经济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1 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测度

1.1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测度体系构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及共享”的发展理念[14],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这5个步骤.基于此,本文在响应时代主题的前提下,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角度选取了12个二级指标作为中部地区(山西省、江西省、安徽省、湖南省、河南省和湖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测度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中部地区数字经济高质量测度指标体系

创新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实现创新能够获得经济发展的先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投入产出角度选取了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和科学技术支出2个指标,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可以衡量省内的创新性产出,科学技术支出表明了各个省份对创新技术的投入程度.

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等.在此选取了产业结构协调指标和城乡协调指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表示产业结构协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表示城乡协调指标.

绿色发展是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旋律,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营造美好的人民生活环境的关键.在此主要从绿色环境治理投入、资源利用与节约及环境治理成效3个层面衡量绿色发展,采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指标衡量绿色环境治理投入,电力消耗总量指标衡量资源的利用与节约,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标衡量环境治理成效.

开放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当前构建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对外开放是国内与国外经济沟通的关键路径,充分利用市场与对外开放获取的优良经济资源,将对经济高水平发展起到支撑作用.选取外商投资企业数及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个指标衡量开放程度.

共享发展注重人民的公平公正,是实现中华民族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所在.选取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居民消费水平2个指标度量各省份内的共享发展水平,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可以体现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居民消费水平体现了居民的生活状况.

1.2 数据来源

基于指标体系,选取了中部六省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15],数据来源主要为EPS数据库、国研网及中经网数据库.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及居民消费水平这3个指标均缺失了2018年和2019年数据,在此利用线性拟合插补法对指标的缺失值进行插补.

1.3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测度方法

为防止主观赋值所带来的计量偏差,采用熵权法[16]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指标进行赋权.

熵权法的具体步骤为:

变异系数为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得分为

1.4 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测度

基于所搜集的中部六省的指标数据,利用熵权法对所有二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计算得到中部六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见表2)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趋势图(见图1).

表2 中部六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

图1 中部六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趋势

由表2及图1可以看出,中部六省2012—2019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呈均匀增长态势,个别省份(湖南)中间年份略有起伏性变化,除2015年外湖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一直处于中部省份的领先地位,山西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处于中部六省的较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湖南省2015—2016年的经济高质量指数大幅降低,其内在原因在于湖南省2016年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相比2015年降低了62.73%,说明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环境治理需要持续性的投入,才能使得经济处于健康发展的水平.

山西省2012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为0.188,2019年为0.250,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7年间仅增长了32.98%;安徽省2012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为0.202,2019年为0.623,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7年间增长了208.41%;江西省2012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为0.087,2019年为0.548,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7年间增长了529.89%;河南省2012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为0.128,2019年为0.645,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7年间增长了403.9%;湖北省2012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为0.180,2019年为0.869,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7年间增长了382.78%;湖南省2012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为0.117,2019年为0.537,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7年间增长了358.97%.

仅就7年间各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幅来看,江西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幅最大,这可能与江西省近些年来扩大开放领域、积极招商引资及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工程、金融等方面的合作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及安徽省7年间的经济高质量指数增幅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只有山西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速较慢且水平较低,这主要与其经济发展方式有关.山西省是国内著名的采煤大省,煤炭产业为其重要的经济发展来源[17],而采煤与炼煤等生产过程都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程度的污染,尽管山西省政府自2012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治理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文件,但治理成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与缓慢性.因此,山西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中部六省中仍处于落后地位.

就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绝对值来看,湖北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一直位于中部六省的领先地位,一方面湖北省的创新动力充足,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湖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相较于中部其他省份都具有领先性,这与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中部六省2012年和2019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一级指标评分结果见表3.

表3 中部六省2012年和2019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一级指标得分

由表3可以看出,除开放指标外,其他4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值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湖北省和湖南省5个维度的经济得分均是增加的,说明湖北省积极贯彻实施国家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18],从各个方面提高了发展速度与质量;湖南省也在积极致力于提升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这也促进两省成为中部崛起战略支柱性省份.

2 中部地区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2.1 基准模型设定

为研究中部六省数字经济水平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建立面板回归模型

表4 面板模型指标信息

核心解释变量数据由财新智库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指数》获得,其主要从数字经济产业化、数字经济融合、数字经济溢出水平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4个维度构建了38个三级指标,对中国各省的数字经济水平综合评价后,得到数字经济指数;控制变量由EPS数据库搜寻得到.

将基础变量进行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2 模型结果

对控制变量中的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支出进行取对数回归,并采取逐个

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方式,由Stata16.0回归可得到基准模型结果(见表6).

表6 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回归结果

注:因变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别表示<0.1,<0.05,<0.01,括号里面为值.

由表6可以看出,从(1)~(7)的模型中,随控制变量的逐个增加,核心解释变量数字经济指数的系数始终都是在10%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中部地区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持续稳定的影响,即区域数字经济水平的提高将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控制变量层面,由第(7)个模型可知,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市化进程水平(城镇人口占比)及地区人才储备(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口)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支出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关系,且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地区人才储备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城市化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性较低,可能是因为城市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影响滞后性;相比之下,外商企业投资总额/GDP的回归系数为负的,说明外商企业的投资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些负面影响,如严重的环境污染等.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中部地区数字经济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传统文献多以地区GDP的绝对值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经济的增长,“十四五”规划强调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快全国及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19].因此,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构建了中部六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测度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得到中部六省2012—2019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选取财新网发布的数字经济指数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从城市化水平、外贸发展、地区企业创新、地区人才储备和政府财政等层面选取城镇人口占比、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GDP、规模以上企业R&D支出、普通高校在校人数/总人口、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建立基准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中部六省数字经济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助于推动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以上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总体而言,中部六省2012—2019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呈均匀增长态势.就7年间各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幅来看,江西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幅最大,山西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速较慢且水平较低;就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绝对值来看,除2015年外湖北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一直位于中部六省的领先地位,山西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中部六省中仍处于落后地位.

(2)中部地区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持续稳定的影响,即区域数字经济水平的提高将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市化进程水平及地区人才储备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关系,外商企业投资总额/GDP的回归系数为负,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呈负向影响.

3.2 建议

(1)注重中部区域内的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推动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20].由研究发现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忽略绿色发展的省份其地区经济发展将受到巨大负面影响,山西省的经济发展与其原先粗放型发展方式有关,山西省政府虽加快了环境治理的步伐,但相比中部其他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绿色经济发展,同时因地制宜地制订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与蓝图,发挥地区优势;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促进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也一定要严格审核外资企业的落户资质,避免成为外资企业的“污染避难所”.

(2)提升数字经济水平,助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21].数字经济水平对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关系,数字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将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创新与融合,因此地方政府应积极发展地区的数字化水平,提高本省数字经济水平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对周边省份的辐射效应与带动作用.湖北省是中部地区数字经济指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的省份,湖北省在推动省内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时,应响应“中部崛起“战略目标,以自身带动中部其他省份的发展,加快中部区域高质量发展.

[1] 赵剑波,史丹,邓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0(11):15-31.

[1] 王洋,于君.区域数字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竞争情报,2020,16(5):38-46.

[3] 万晓榆,罗焱卿,袁野.数字经济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视角[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6):111-122.

[4] 肖远飞,周萍萍.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介效应和面板门槛效应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3):68-80.

[5] 沈运红,黄桁.数字经济水平对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2008—2017年面板数据[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3):147-154.

[6] 唐晓彬,王亚男,唐孝文.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11):44-55.

[7] 程晶晶,夏永祥.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我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21,40(6):153-160.

[8] 郑明贵,曾健林,曹天琦.能源消费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产业结构的中介作用和人口红利的调节作用[J].阅江学刊,2021(3):85-101,132.

[9] 李梦男,陈兵,王斐玉.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关系评价[J].商业经济研究,2020(11):108-111.

[10] 宋洋.经济发展质量理论视角下的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19(11):102-108.

[11] 王娟.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配置和战略选择[J].宁夏社会科学,2019(5):88-94.

[12] 丁志帆.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现代经济探讨,2020(1):85-92.

[13] 郑嘉琳,徐文华.数字经济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区域异质性视角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8):148-151.

[14] 王凯,姚正海.五大发展理念下高质量发展评价及驱动因素研究:以徐州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37(5):566-573.

[15] 李梅.外商直接投资对中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检验[J].国际商务,2010(5):78-85.

[16] 刘帅.五大发展理念视阈下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0(1):88-92.

[17] 王鑫哲.山西省煤炭上市公司并购及其绩效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6.

[18] 陶璇,戴强.安徽省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8,7(6):64-68.

[19] 蔡之兵.“十四五”规划需要坚持六个维度[J].中国国情国力,2020(10):18-21.

[20] 刘勇,李仙.中部崛起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J].金融经济,2019(15):12-15.

[21] 许彧.人力资本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

Research on digital econom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central China

Xie A′ho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3,China)

Based on the economic data of the six central provinces of China from 2012 to 2019,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 of the six central provinces is calculated by entropy weight method,and a fixed effect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in the central region on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 of the six central provinces from 2012 to 2019 shows an even growth trend,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in central China has a significant,sustained and stable impact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government general public budget revenue and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entral region;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digital economy index;entropy weight method

1007-9831(2022)05-0016-07

O29:F49

A

10.3969/j.issn.1007-9831.2022.05.004

2021-10-2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星联芒果基金项目(13)——湖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谢阿红(1998-),女,安徽阜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研究.E-mail:xieahongft@163.com

猜你喜欢

六省高质量数字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答数字
西迁赞歌·东情路——东北地区西迁民族美术作品北方六省巡展作品选登
数字看G20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基于熵值法的中部六省数据分析
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部六省的省际面板数据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