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情景剧联合PBL教学法在中医骨伤教学中对学习效率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2022-06-24战玉华战玉红王旭梅
战玉华 胡 莹 战玉红 王旭梅※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门诊,辽宁 沈阳 110004;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医科,辽宁 沈阳 110004;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6医院药剂科,辽宁 丹东 118000)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的一门临床专业课程,实践性强,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高[1,2]。近年来,随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着力地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践,更加注重对医学人才多元化的培养,这一转变更加符合我国医学教学的目的与发展需求。心理情景剧是在精神和心理医学教学过程中,将生活情景或临床案例改编成心理剧,通过角色扮演呈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3],而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是指在临床课程中,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这2种方法在医学教学中均表现出良好效果[4,5]。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心理情景剧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应用于中医骨伤教学中,以期为临床教学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大学64名中医骨伤科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全日制五年制中医骨伤专业学生,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旷课次数≥总学时总数15%的学生。按照抽签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名。观察组:男19名,女13名;年龄18~24岁,平均(21.10±1.00)岁。对照组:男17名,女15名;年龄18~25岁,平均(21.36±1.21)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取LBL教学模式,以教师授课为主,根据教学大纲备课,主讲师课堂讲授中医骨伤专科知识,采用板书书写、传统PPT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观察组:采取心理情景剧+PBL教学法,具体实施如下:
1.2.1 讲述知识重点 观看病例视频 数分钟讲述病理分型与诊断要点,播放一段有关临床病例视频,以此模拟临床情景,包括受伤姿势、伤后临床表现等,指导学生重点观察伤后体征和表现,结合所学诊断要点判断病理分型。
1.2.2 设置应观察与思考问题 给学生布置任务,如需观察的重点和应思考的问题,让其带着问题观察和学习,如教学中在学习桡骨下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技术时,教师给学生布置如下需思考问题:(1)在手法复位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正骨手法及其作用是什么?(2)固定垫放置原理是什么?(3)桡侧板与背侧板的放置为何需超过腕关节?(4)复位固定后,医嘱有哪些?带着问题去学习,既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2.3 通过视频中的病例模拟临床情景(1)骨病患者,设计自己对所患疾病的医学术语存在不同理解,扮演者反复询问,以考查学生能否耐心且细致地采用非专业术语向患者清楚解释;(2)脱位患者,设计其功能活动受限、剧烈疼痛的症状、情绪不安,考查学生是否能安抚患者情绪,把握骨折发生原因、特征及如何复位;(3)骨折患者,设计其急躁情绪、痛苦表情、答非所问,偶有出血或呼吸困难,考查学生是否会给予患者适当关怀和安抚,并及时准备外固定材料(扎带、夹板、固定垫、三角巾、绷带、上肢托板、棉垫、外敷药物等)、正骨复位、触诊检查骨折移位情况、牵引矫正重叠移位、端挤提按矫正侧方移位、小夹板固定包扎、扎带松紧度调整、肢体远端血运检查等;(4)筋伤患者,设计其精神抑郁,且反复发作,考查学生是否能准确给予功能锻炼指导,指导筋伤反复的预防方法。
1.2.4 学生实操和演练 8人一组进行练习,学生均亲身经历操作,达到操作动作规范熟练;演练实操中,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根据模拟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施术体位、正骨手法、正骨力度及夹板固定位置,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观察,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矫正,并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多次实操演练,使学生获取法从心出、手摸心会、手随心转的实践感知,进而形成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1.2.5 剧情评估和总结 教师对情景剧进行一一裁定,并对其加以分析和总结,对于不当或不足之处,教师给予正确性示范指导。
1.3 观察指标(1)教学结束后评估2组学习能力,参照刘芳彤[6]设计,改良编制中医骨伤科学生学习能力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沟通能力、学习主动性、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伦理素养、自我管理能力,采用0~5分的6级计分法评估,评分越高,则个体相关能力越强;(2)教学结束后评估2组临床操作能力,采用中医临床操作能力评估表(25分制表),从四诊合参(5分)、病史采集(5分)、中医诊断(5分)、读片(5分)、中医治疗(5分)5个方面评估学生的中医骨伤临床操作能力,评分越高,则学生临床操作能力越强;(3)问卷调查学生对带教教师和实操安排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学生根据自身感受与获益程度进行满意度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3.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х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 观察组沟通能力、学习主动性、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伦理素养、自我管理能力等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 (±s,分)
表1 2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 (±s,分)
2.2 2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带教教师、实操安排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名(%)]
2.3 2组学生临床操作能力比较 观察组四诊合参、病史采集、中医诊断、读片、中医治疗等临床操作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2组学生临床操作能力比较 (±s,分)
表3 2组学生临床操作能力比较 (±s,分)
3 讨论
中医骨伤是一门专业性强且涉及面较为广泛的临床学科,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超强的动手能力[7]。在校学生未踏入临床,学生与医师的身份转换一直是医学生的重要问题,且以往传统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记忆型为主,学习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水平[8]。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培养临床操作能力,成为中医骨伤教学的重要课题。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由加拿大Mc Master大学于1966年首创,属于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新型教学方法。目前,国外的1700余所医学院均已采用PBL教学方法,同时也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新型教学的改革趋势[9]。本研究将其应用于中医骨伤教学中,同时考虑,目前,临床工作中,不仅注重医师的专业能力,医师对病患心理的把握和疏导也同样重要,在救死扶伤的同时,需对患者心理和情绪进行安抚,以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水平。由此,本研究在PBL教学的同时,结合心理情景剧教学,心理情景剧教学是在心理与精神医学教学过程中,将生活情境或案例改编成心理剧,以角色扮演形式呈现,PBL这种较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我国遵循的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思想是一致的,中医骨伤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同时强调以团队合作形式将复杂、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通过解决实际、复杂的问题,学习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进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操作能力,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心理情景剧教学中,通过编写剧本、剧情表演,还原真实案例场景,使学生充分感受患者心理,合理应对与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与操作能力;而教师的评估和点评,能有效纠正剧情扮演中的矛盾与冲突,引导学生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和紧急状况,培养其临床应对能力。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以往传统教学以教师授课讲解为主,学生通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足,同时缺乏实践操作机会,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受到一定影响。而本研究采用新型教育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情景教学,学生置身于情景模拟中,能协助其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含义,学会正骨、固定等手法选择和规范性操作技能,这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此外,该种教学模式,使被动变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充分掌握有关学习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满意度。
综上所述,教学并无定法,尤其是对医学教学的研究是教师永恒的话题,心理情景剧+PBL教学法作为新型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更有效地促进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在我国医学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