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络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患者失眠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2022-06-24张艳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针刺统计学临床

张艳国

(抚顺市中医院工伤科,辽宁 抚顺 113000)

神经衰弱是一种神经症的诊断,患者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状态下,易出现精神兴奋及脑力疲乏状态,常伴情绪烦躁、易怒、睡眠障碍[1]。其中患者广泛易出现失眠表现,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睡眠间歇、总睡眠时间减少等。西医常通过抗焦虑、抑郁及助眠药物治疗为主,虽可有效助眠,但长期服药依赖性显著,戒药后病情反弹。抚顺市中医院神经内科通过对神经衰弱性失眠患者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联合针刺治疗方案颇有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纳入病例60例,均来自2019年7月—2020年7月抚顺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接受治疗的老年神经衰弱性失眠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研究病例通过信封法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分布60~78岁,平均年龄为(70.8±6.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年,平均病程(3.7±1.4)年。对照组30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分布60~79岁,平均年龄为(70.9±3.5)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2年,平均病程(3.8±1.5)年。通过统计学分析软件对2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纳入试验研究。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临床精神医学》[2]中的神经衰弱性失眠诊断标准:以失眠为主要症状,包括不同程度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醒后入睡困难、多梦、醒后疲乏、日间困倦等。上述症状每周至少发病3次,病程超过1个月。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心肾不交型不寐:心烦失眠,不寐,心悸易怒,头晕耳鸣,神志紧张,伴焦虑、抑郁,口心烦热,口干津少,舌质红、苔少或薄苔,脉细数。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通知书。排除标准:(1)严重的肝功能不全的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4)近期接受过神经营养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关理化检查,完善脑电图等检查,除外其他脑组织或神经病变。监测患者每日饮食结构、二便情况,记录患者每日心率、血压、体温、脉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内科基础疾病对症用药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之上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方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H.Lundbeck A/S,注册证号H20171104,0.5 mg)0.5 mg,日2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舒络针刺法治疗方案,选穴:四神聪、百会、神门、三阴交、安眠、太阳、申脉、照海、肾俞、心俞穴。四神聪向百会穴方向刺入0.3寸,心俞、肾俞向脊椎方向斜刺3 cm,三阴交直刺3 cm,太阳、安眠斜刺0.5 cm,申脉、照海直刺1.25 cm,针刺穴位得气后,均捻转补泻法,补法为主,频率小于60次/min,行针10 s后留针30 min。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1.5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研究病例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估患者临床体征变化情况,包括精神压力、情绪调节、社交能力、自理能力、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舌脉等方面。(2)睡眠障碍评分:通过应用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进行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计分方法:量表共有10个条目,包括入睡时间、间歇次数、间醒时间、总睡眠时间等,每个条目采用0~4分五级评分法,总分范围为0~40分。当划界值取14.5分时,特异度为99%,灵敏度为97.9%,误诊率为1%,是较为理想的区分失眠症患者和非失眠患者的指标,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3)总睡眠时间:通过应用德国万曼多导睡眠图监测仪监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监测时间≥8 h,包括脑电图等,根据患者快速眼动睡眠及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统计夜间总睡眠时间。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х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睡眠障碍评分低于治疗前,总睡眠时间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睡眠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老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s)

表1 2组老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及社交压力的增加,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而导致失眠症状日趋增多[4]。经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全世界患有失眠病的人群占15%左右,而我国约有10%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短期内存在或经历过失眠症状的人群亦高达45.5%。临床可将失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失眠,其中原发性失眠病因不明确,可因心理、生理性或特发性、主观性失眠。临床上发现均可溯源为某事件长期影响患者大脑边缘系统,导致大脑功能性紊乱、失调,稳定性的改变可影响边缘系统功能的失衡,最终出现大脑睡眠功能紊乱。继发性失眠可由机体疾病、精神障碍或滥用药物等引起,常出现睡眠呼吸功能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因素,也可由此类疾病与失眠造成因果关系。目前随着社会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失眠病在高龄人群中发病率更为突出,60岁以上人群中出现睡眠障碍症状的比例可高达47.4%[6],老年患者长期睡眠障碍或睡眠质量下降可严重影响机体多项系统功能紊乱,可诱发免疫功能降低、心脑血管及消化系统疾病。老年患者长期精神状况不佳亦可提高意外摔伤的发生率,失眠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西医治疗常单纯应用苯二氮卓或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物,虽可有效助眠,但多数患者停药后失眠症状反弹、复发,或长期服药后出现药物耐受、依赖,日间因服药导致昏沉、精神及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作用,临床效果不佳。老年患者单纯依靠西药治疗,上述症状尤为突出,长期服药不仅增加了高额的治疗成本,亦增加老年患者的治疗痛苦。

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不寐”“郁证”等范畴,历代医家通过辨证脏腑与气血之间关系,认为本病主要因心神失养,肝气郁结,上扰清窍,肾阴亏虚,虚火上炎,灼伤心血[7]。心肾不交而水火不济。《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曾记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通于冬气”,指出肾脏以收藏为生理特性,天亮阳气生发、发散,入夜后阳气收藏纳里,心肾之阳收纳好,睡眠状态亦会改善,昼夜交替、心肾之责更替运作,有始有终。心肾各司其职,则水火共济、阴阳调和,若二者功能失常,则肾水无以制约心火,心火不能温煦肾水,心肾不交,心火上炎清窍,扰动脑府而失眠,造成上热下寒之病机。百会为任督二脉之源,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汇之所,通达阴阳经脉,贯通周身气血,可提升、可降逆。颠顶之穴深系脑髓、脏腑,针刺百会、四神聪等腧穴可助心肾阴阳互藏互交,且针刺头部诸穴可缓解头皮紧绷、紧张状态,对患者神经衰弱所致精神紧张治疗效果显著。头皮及头面部肌肉放松、迟缓,可显著促进睡眠质量及缩短入睡时间。因此,头面腧穴针刺不仅可调节患者头皮及头面部肌肉放松、迟缓,亦可显著降低患者精神状态的紧张及焦虑水平,从而缩短入睡时间,并延长其有效睡眠时间。神门为心经腧穴,照海为肾经腧穴,配合脾经之穴三阴交,同为阴经交汇,可滋肾水以促睡眠,搭配神门、心俞亦可降心火以宁心安神。而且,申脉、照海司属阴阳跷脉,其中阴跷脉可主导机体休眠,阳跷脉调节人体日常活动,阴阳跷脉贯通、平衡,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诸穴配伍结合西药口服,起到调节大脑功能、安神养心、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消除病患紧张、焦虑等负面精神状态,此治疗方案临床助眠效果及远期愈后水平,临床助眠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本研究显示了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舒络针刺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针刺统计学临床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清明的雨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