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叶天士“肝-胃”理论防治化疗恶心呕吐研究*

2022-06-24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叶天士叶氏胃气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潘彦君 姜 苗△ 翟昌明△ 刘振梅(北京 100700)

提要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CINV)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及文献研究发现,胃气上逆为CINV发病的基本病机,肝胃功能失和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代医家叶天士在其《临证指南医案》中多有肝胃不和导致脾胃-肝胆系疾病的论述,后人称之为“肝-胃”学术思想。本文即通过对CINV病机及叶氏“肝-胃”学术思想的分析与梳理,探讨泄肝安胃法在CINV防治中的应用。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其在遏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副作用。其中,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在70%~80%接受过化疗的肿瘤患者都会出现[1],且长期的呕吐还可导致水电解质失衡、营养缺乏,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甚至会推迟患者下一次的化疗时间,延误治疗进程,降低疗效。

关于CINV的治疗已有相关专家共识指出:在应用高致吐性化疗方案前可采用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和神经激肽(NK)-1受体拮抗剂的联用方案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但即使按照指南进行预防治疗,仍有30%的恶心呕吐未获得满意控制[2]。并且应用止吐药物常出现的便秘、嗜睡、疲乏、头晕头痛、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止吐功效强、副作用少的新型止吐剂。

中医中药在CINV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被证实[3]。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订中西医结合个性化止吐方案,已成为CINV治疗的发展趋势[4]。

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及文献研究发现,胃气上逆为CINV发病的基本病机,肝胃功能的不燮和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代名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多有肝胃不和导致脾胃-肝胆系疾病的论述,后人称之为“肝-胃”学术思想。本文即通过对CINV病机及叶氏“肝-胃”学术思想的分析和梳理,探讨“泄肝安胃法”在防治CINV中的应用。

1 当代中医对CINV的认识

中医学中并无CINV的相关记载,根据患者症状,可将其归为“呕吐”“痞满”“哕”等病证范畴。关于呕吐的起病,《诸病源候论·呕哕病诸候》云:“呕哕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5]表明邪气侵袭胃腑,使腑气不得降,上逆致呕是呕哕的基本病机。当代中医学术界认为,化疗药物可视为“药毒”及“药邪”,为外来药物侵袭肌体,而后克伐脾胃,使脾胃运化失职,气机逆乱,胃气上逆而发为CINV。

2 叶天士“肝-胃”学术思想

叶天士(1666—1745年),名桂,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医家,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和治疗开辟了新径。著作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

《临证指南医案》为叶天士门人辑其晚年医案而成,较全面地展示了叶氏的诊疗思路及用药方法。在该书《木乘土》《呕吐》《胃脘痛》《泄泻》等诸多篇章中,叶氏都论述了“肝胃同治”的学术思想,如:“盖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议两和肝胃”(《木乘土》),“病属厥阴顺乘阳明,胃土久伤肝木愈横”(《胃脘痛》),“夫胃为阳土,肝属阴木,腑宜通,肝宜柔宜凉,治胃必佐泄肝,制其胜也”(《泄泻》)等。仔细品味叶氏论述可发现,其从脾胃、肝胆2个系统中,重点提炼了肝、胃这2个脏腑,专门强调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并将其推广应用于多种脾胃、肝胆疾病治疗中,后人将其归结为“肝-胃”理论[10]。

中医认为,人体内各脏腑系统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调控。叶氏提炼出的“肝-胃”的关系本质上属于肝胆系统和脾胃系统的延伸,肝与胃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11]。

生理上,肝居右胁,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同居中焦,二者解剖位置相邻。且肝胃经脉相连,《灵枢·经脉》即云:“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在生理功能上,肝主疏泄,胃主通降,二者一升一降,升降相因,肝之疏泄可助胃之通降,胃的通降功能正常又可以防止肝之疏泄太过。《素问·经脉别论篇》提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素问·保命全形论》又提到:“土得木而达”,胃土养肝木,肝木得生;肝木疏胃土,胃气得发,二者相辅相成。叶氏认为“阳明胃土,独挡木火之侵辱,所以制其冲逆之威”。若“胃土大虚,中无砥柱,俾厥阴风木之威横冲震荡”,而诸病发生。

病理上,因二者位置相接、经脉相连,故病易互相波及,《灵枢·经脉》即曰:“足厥阴肝之脉……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从五行相关性分析,肝木可克伐脾土。肝脏功能异常导致的肝阳过亢、肝气郁结、肝气化火等,都会横逆侵犯脾胃,即张仲景所谓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此为木盛克土。而胃土发生疾病时,也易遭受木气相克,从而加重病情,《素问·阳明脉解》云:“足阳明之脉病,……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 ……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此为土虚木乘。

叶氏书中既有“肝风鸱张,胃气必虚”“肝风内扰,阳明首当其冲”等木盛克土证,也有“阳明胃虚,肝阳化风愈动”“土气衰弱,木风愈动”等土虚木乘证。在“肝-胃”理论中,肝居主导地位,故而在治疗过程中,“治胃必佐泄肝,制其胜也”。

而呕吐的发病同样涉及肝胃两脏腑,治疗常需肝胃同治,即在降胃之逆气的同时,亦需降肝之冲气。观览叶天士治呕诸案,可以看出在叶氏理论中,“肝-胃”功能失和是呕吐发生的重要病因。《临证指南医案·呕吐》指出:“其所以不降而上逆呕吐者,皆由于肝气冲逆,阻胃之降而然也。”治应“以泄肝安胃为纲领”,推而广之,可将此法应用于CINV的治疗中。

3 “肝-胃”学术思想在CINV防治中的应用

肝为厥阴风木之脏,体阴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主升主动, 肝升胃降,肝胃之气相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呕吐一证病位在胃,但与肝脏密切相关。早在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就指出:“气逆而呕者,多因郁怒致动肝气,胃受肝邪,所以作呕。” 十分尊崇叶天士的清代温病大家吴塘,显然深受叶天士的影响,他在《温病条辨》中也再次强调:“其呕吐哕痞,有时上逆,升者胃气,所以使胃气上升者,非胃气也,肝与胆也,故古人以呕为肝病”。

肿瘤患者或因疾病所致,或因治疗衍生,临床表现出诸多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外,许多患者在确诊肿瘤后心理压力骤增,容易产生愤怒、恐惧、焦虑、悲伤、孤独等不良情绪,且常常伴有顽固性失眠。这些身心因素的累积,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剧着肝郁证的产生。经治患者如果既往CINV控制不佳,往往产生较重的心理阴影,在下一次化疗开始之前即发生恶心呕吐,相当于西医的预期性恶心呕吐[12]。

故而除了化疗药物直接对脾胃的戗伐外,肿瘤患者常因多种精神因素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引动胃气上逆,该病机在CINV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牛倩倩[13]通过对中医中药治疗CINV的文献进行统计研究,得出与病位相关的证候要素,其排名前5的分别为:脾、胃、肝、胆以及半表半里;而气虚证及气滞证分别占病性证素分析的第1、2名,且均在超过55%的病例中存在,印证了“肝-胃”功能失和在CINV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CINV在中医虽为“药毒”所致,但根据其症状仍不离呕吐的范畴,故可宗叶氏之法治之。观《临证指南医案·呕吐》所载方药,治法多着眼于厥阴肝木与阳明胃腑,叶氏门人华岫云将其总结为:“泄肝安胃为纲领,用药以苦辛为主,以酸佐之”。 叶氏乌梅丸以及椒梅汤、连梅汤、减味乌梅丸、人参乌梅汤、加减人参乌梅汤等即为泄肝安胃法的常用方剂。叶氏乌梅丸源于仲景,但有所不同,组成为:川黄连、川楝子、川椒、生白芍、乌梅、淡姜渣、当归须、橘红。其方义在《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芮案中有详细论述,其大要是:胃属六腑,凡六腑以通为补;乌梅得少阳生气,不唯酸收,亦可开可泄;苦寒之品黄连、川楝子,得乌梅则酸苦泻热,得生姜、川椒、当归之辛则可辛开苦降、通痞散结;白芍酸寒,可泄土中木乘。全方泄厥阴、通阳明以泄肝安胃[14]。

此为叶氏治疗厥阴犯胃之呕逆常法。除此之外,他对种种病情变化,提出了系列的应变方药:若肝胃不和,内热郁结者,用泻心汤方类;肝阳强犯胃者以左金丸清肝;若胃虚肝逆者以旋覆代赭汤法补中镇逆;若胃阳虚衰而肝木不甚亢者,专以四君子汤法理胃阳;若肝胃阴虚,肝风扰胃者,以炙甘草汤法滋养阴液、熄风镇逆;若久病肝肾虚衰,冲气上逆致呕者,需以温通柔润之剂填补下焦[15]。将“泄肝安胃”之意蕴于多个处方中, 自成体系。

故而在CINV的防治过程中,当遵叶氏之法,治胃腑以温通之剂,平和为要;而肝则因内蕴相火,需辛畅、苦抑、酸柔、甘缓、寒热并用,总不离乌梅丸法,共达条畅肝胃气机以止呕之目的[16]。

基于中医学“治未病”和现代医学指南预防给药的治疗理念,建议患者在化疗前一周即可开始服药,法不离“泄肝安胃”。此外,还应注意疏导患者情绪,及时纠正、解除患者焦虑、抑郁和悲观等不良情绪,做到身心同治。

4 典型病案

赵某,女,63岁,2022年2月确诊为原发性肝癌IV期,伴肺转移,行FOLFOX4方案化疗。首次给药后,患者恶心感强烈,频繁呕吐胃内容物。进食或饮水后立即呕吐,连日不能进食,呕吐清水胃液。主管医师予甲氧氯普胺及托烷司琼注射液静脉输注后,患者呕吐改善不明显,并感到胸口、食道憋闷,仅能侧卧倚靠床挡休息,体位变动或稍用力便诱发呕吐。眠差,需口服2片艾司唑仑助眠,但易醒,常彻夜不眠。平素情绪敏感多虑,时常向医护争辩,善太息,小便色黄,大便干,舌淡嫩无苔,脉弦滑。现代医学诊断:(1)原发性肝癌;(2)化疗相关恶心呕吐。中医诊断:(1)肝积(肝癌);(2)呕吐。证型:肝郁化火,胃气上逆。仿叶氏泄肝安胃法,治以疏肝降火、和胃止逆。处方:乌梅10 g,黄连6 g,川楝子3 g,白芍10 g,代赭石20 g(先煎),旋覆花10 g(包煎),吴茱萸3 g,生姜20 g,麦冬15 g,人参10 g,粳米15 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分服。药后患者呕吐次数明显减少,胸中憋闷感消失,食量渐增,晚上可睡眠4 h左右。继服7剂,呕吐逐渐停止。

5 讨论

CINV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既可以为化疗药物直接刺激胃肠道肠嗜铬细胞,或作用于延髓呕吐中枢及刺激催吐化学感受器引起,也与部分患者的以往经验、心理因素有关。此外,化疗诱导的胃排空延迟和胃肠道黏膜炎在CINV的病理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7]。当前西药并不能完全缓解CINV,且伴有诸多不良反应,而中医中药基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在CINV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应用前景。

基于叶天士“肝-胃”理论,CINV的发病虽也涉及多个脏腑,但肝胃不和,木盛克土或土虚木乘在CINV的发病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故可效仿叶氏之法,通过药物性味配伍以泄肝安胃,调节中焦气机,恢复胃通降功能而止呕,这一思路对于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CINV的方法也或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叶天士叶氏胃气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A New Leaf Litter Toad of Leptobrachella Smith,1925 (Anura,Megophry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China with Supplementary Description of L.oshanensis
胃气足 活百岁(上)
叶天士棋子治病
胃气足,活百岁
叶天士巧借蚊叮治天花
商水县邓城中和堂研究
叶天士拜师谦学
医学家叶天士治贫
香砂消胀汤治疗胃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