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2-06-24夏风鸣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夏风鸣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让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来改善学生的小学生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获得真知。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

当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学校的教育理念也都进行了创新改革。在素质教育中,由于年龄的问题,单靠学生是不能有效建立小学基础知识架构的,因此,要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来提升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教师不能一味地看重学生学习成绩,而是要全方位地发展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还能通过这些内容来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构建,以此影响学生。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年龄小好奇心重的特点,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以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奠定基础。

一、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重视

目前,我国很多的小学的课程管理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注较少,就导致了该课程每两节课时间的时间跨度安排较大,教师无法对两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做充分结合,这在极大程度上对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顺利开展进行了阻碍。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很多的小学教师都没有充分地进行认识。

因此,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开展时,老师多让学生进行自习或自由活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普遍不高。

(二)教学模式落后

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缺失科学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依然采用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严重缺失。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落后,以及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导致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普遍不高。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工作时,很多小学教师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特点进行充分结合,导致课程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学质量与效率普遍不高。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措施

(一)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夯实学生基础

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的方式,也是主要的教学地点。老师在课堂中来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开展,要让学生对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掌握,让其在考试、生活中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是较为丰富的,例如自然数、整数等基本概念、从简单到复杂的计算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来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丰富,并在日常生活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好地解决和处理,这样可以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采用综合实践活动来丰富教学过程,应用合理的设计教学活动看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夯实,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将各种数学知识运用进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教师对“小数乘法”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的了解来创造相关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对整数乘法的意义进行回顾: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单运算,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对0.2×5的意思进行表达。也可以通过对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将意见统一,随后推出代表来发表意见,让全体同学共同交流。

(二)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数感

对学生的数学素养,首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对数学思维和意识,并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数感出发来对学生展开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提高。而数学意识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如果具备较高的数学意识能力,那么就能通过数学学习的方式来对数学思维形式进行一定的完善。随后将自身的数学思维在实践教学进行应用,来对数学素养进行更好的培养。而数感主要表现在感觉上面,在目前综合实践活动培养数学素养的过程中,数感是较为重要的,也是教師应该投入更大的力量来实现的教学目标。但对大量的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数学意识后,才能保证对数字与运算中的敏锐度,也能拥有较为强烈的数感。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知识来发现生活中数据的特点、数量关系、数学问题等方面。教师如果只是通过空洞、乏味的数学知识来对学生教学,学生很大程度上就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这种教学方式的质量也比较差。由于数学是小学学科中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因此,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合理使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数感,让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全面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任何问题与数学知识建立起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培养数学素养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较为活跃,因此思维能力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中,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头脑灵活性比较强,对任何的新鲜事物都有着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教师应对小学生这一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并从学生的心理方面出发分析,因为这些都是对任何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打开学生思考大门的一把钥匙。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比较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来激发,但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教学中的情况来对问题情境进行创建,这样不但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还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以此来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师在对“毫升”一课进行教授时,可以通过需要创设的相关情境,来对“动物酒量大赛”的现场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设置。教师设置让不同的动物使用不同容量的杯子喝酒,然后询问学生:大象总计喝了3杯酒,老虎总计喝了6杯酒,那么老虎就一定比大象喝的多吗?大象喝的一杯酒与老虎喝的几杯酒是相同量呢?这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认识计量单位的意义以及不同量具的不同量,还能让学生了解学习他们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使用这种较为欢快的方式来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喜欢对数学的学习,从而可以更好地提升数学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三、结语

小学教师要对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与实际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解决,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来优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学工作,在丰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丽琴.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应用的教学法则分析[J]. 考试周刊,2020(06):87-88.

[2] 黄邦宁. 微课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1(02):72.

[3] 吉孝民. 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J]. 科技资讯,2020,18(13):130,132.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