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2022-06-24陈少勇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陈少勇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指导学生初步认识信息技术手段、熟悉电脑常用基本办公软件以及简单网页搜索、信息检索等内容的课程。优化课程作业设计,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教材中的信息技术知识点,能够使学生真切地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当中。文章主要分析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的相关优化策略,以期为后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课堂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学习环节,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而言也并不例外。并且,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注重实践与操作的课程,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则能够增强其操作技能与实践方法的锻炼,更好地对所掌握的技术应用理论形成深刻记忆,进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增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本文主要从设计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生活化作业以及创新型作业分析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中优化课堂作业教学。

一、设计基础性作业

课堂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点的有效手段,并且在教学作业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地了解到自身对课程理解所存在的不足,以便于自行查漏补缺。此时,教师则可以设计相应的信息技术基础性作业,贴合课堂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对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完成基础性作业时,也可以重新回顾课堂上所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点,特别是对于一些在课堂上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通过基础性作业练习,学生则能够直接实现信息技术应用技巧的巩固,进而为后续的课程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完“搜索引擎查信息”相关内容后,则可以为学生布置“探索福建”的课堂作业,引导学生应用百度搜索引擎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信息查找,从而进一步了解身处祖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而在学生课后作业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在搜索过程中,搜索栏下面的不同选项,如资讯、视频、图片等按钮能否帮助找到不同形式的信息;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与福建相关的信息,应该如何选择下一项浏览内容?当想要快速地了解福建的风光或地理信息内容,在搜索时是否可以调整关键词?要如何调整?由于上述作业内容与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所讲解或演示的内容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故而当学生自主练习时他们也可以回想起教师教学课堂上所强调过的重点内容与上网注意事项,此时,不仅有效巩固了教材中要求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更能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发散自身信息技术知识,并促进自身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有效提升。

二、设计拓展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主要是指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教材中所要求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与实践方法的基础上,对教材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延伸、拓展而设计的作业。在拓展性作业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自身所掌握的内容来实现自身的想法,此时,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能够进一步感悟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使用魅力,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而信息技术素养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在拓展性作业中则能够强化知识巩固,增强其信息技术学习体验,并充分认清自我,不断地探索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师在“文字处理初体验”课程上,则可以以“Word软件”为例,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成精美班级小报”的作业,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所教学过的“建立、编辑文档”“设置艺术字”“插图”“设置字号”“段落排版”“自选图形”“页面布局”等内容来制作属于自己的班级小报。在内容选择上,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构思主题,并且插图、小报样式上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自由发挥。在这一拓展性作业中,学生既可以通过练习来巩固学习到的知识,又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创作出富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三、设计生活化作业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经历较为有限,故而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基本学情,同样地,在设计作业时也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从另一角度上说,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学科,学生所掌握的每一项信息技术实践操作技能也都是为了未来的生活与学习所服务,那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实践水平,教师则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地为学生设计生活化作业。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完“巧用表格做统计”的相关知识点后,则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道生活化的作业“你们有记录零花钱的习惯吗?在学习完本节课知识后,是否可以运用电子表格来记录的零花钱使用记录?”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会开始尝试运用电子表格来记录自己每天的花费,而在作业过程中,学生也不难发现,在同一个电子表格中可以轻松地实现多份电子档案的记录,例如在同一个表格中,可以通过添加“工作表”来记录不同月份的零花钱使用记录;在表格中,也可以利用自动计算的功能,如“自动求和”便能够自动计算出所选中的数据之和;另外,为了使得零花钱花费记录一目了然,还可以插入数据图,如折线图、条形图等自动生成图表……在这样的生活化作业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将教材中的信息技术知识点与生活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以生活事件对信息技术知識进行相应的应用解释,那么学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意义。

四、设计创新型作业

设计创新型作业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与热情,使其能够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完成作业,进而熟练地应用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促进其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升。例如当教师为学生讲解完“混排图文美版面”课程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PPT和Word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输入汉字和插入图片的方法,制作一张具有个人风格的交友名片或个人名片;又或者是在“制作校园生活主题相册”活动课上,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了相应的活动任务后继续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班级生活主题相册”“家庭生活主题相册”“生日派对主题相册”“六一活动主题相册”……让学生自由地设计不同主题的相册,并且按照自己的喜好对不同的图片进行编辑、润色及排版。在这样的创新型作业中,由于学生自由程度较高,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非但不会感觉到作业的负担,更是在自身兴趣与爱好的驱动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这样的作业教学无疑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与练习体验。从另一角度上看,在创新型作业中,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进而提升创新思维。

对于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加强对作业的优化设计,通过基础性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教材中所提及的基础知识与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内容;借助拓展性作业,教师则可加强锻炼学生自身信息素养,满足不同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需求;而利用生活化作业,能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最后,为学生设置创新型作业,更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优化作业设计,以此增强学生课程学习体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葛雪莲. 优化课后作业设计、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效[J]. 学苑教育,2020(18):92.

[2]刘立. 优化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的策略[J]. 新课程导学,2017(S2):17.

[3]江燕. 探究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后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法[J]. 新课程导学,2017(25):47.

(责任编辑:汪旦旦)

* 本文系2021年泉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混合学习环境下学生作业有效管理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QJYKT2021-02)研究成果。FB5E4584-9B31-4EFA-B577-D686742CC93D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