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2022-06-24李平
李平
摘要:目的:对比了解口腔正畸治疗对于牙周病所致前牙位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牙周病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结果:单一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中无效、有效、显效、见效率数据分别为7(16.28%)、26(60.47%)、10(23.26%)、36(83.72%),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3(6.98%)、20(46.51%)、20(46.51%)、40(93.02%)(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口腔正畸治疗能够提升牙周病所致前牙位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口腔正畸;牙周病;前牙移位;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2--01
前言
牙周病作为口腔科常见病症类型,其主要优于口腔卫生欠佳、长期感染所致,在牙周病病程中,牙齿位移是并发症种类之一,是优于长期牙周病变所致齿间稳定性欠缺,逐渐松动、并且造成咀嚼功能缺失的症状,相比单纯性牙周病,齿位移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更大,此次调研希望通过对比了解正畸治疗对于牙周病所致前牙位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86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与观察,所有选取案例均为2020年1月致2022年1月期间收治患者,使用奇偶数法将所有患者分别納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性占比58.14%(25例),女性占比41.86%(18例),最低龄患者28岁,最高龄患者66岁,平均(46.18±9.37)岁,牙周病程最短者8个月,最长者26个月,平均(17.04±4.24)个月;观察组43例患者中男性占比55.81%(24例),女性占比44.19%(19例),最低龄患者27岁,最高龄患者67岁,平均(46.52±9.14)岁,牙周病程最短者7个月,最长者26个月,平均(16.94±4.31)个月;已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确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进行后续分析工作(P>0.05),患者本人均知情同意研究内容,议题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经X线片、血常规、口腔症状表现综合判断符合牙周病及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临床诊断标准患者[1],治疗依从性良好、有随访意义、且配合随访及复查患者,资料完善度良好者。
排除标准:既往正畸治疗史患者,既往口腔外科手术治疗史患者,系统功能不全或障碍、器官功能衰竭、局部恶性病变、正畸治疗禁忌症、精神疾病既往史、语言沟通能力欠缺、口腔外伤史、颌面口腔形态先天异常患者,其他原因所致前牙移位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牙周病对症治疗,包括口腔及局部清洁、病变组织清理、牙根周修复以及抗感染用药;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牙周病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口腔正畸治疗,首先通过曲面体层摄影了解并分析患者口腔情况,并制定对应调整方案,正畸依托材料选择直丝弓进行矫正,根据个体治疗方案粘黏托槽,磨牙托槽粘于颊面,钛镍丝排列固定,多曲弓压低施力,橡皮链结扎,后续根据个体情况安排随访及复查频率,期间抗生素治疗同对照组,直至感染症状消失。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无效-治疗1个月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检测水平仍超出正常值范围,疼痛、出血等症状、前牙位置及形态未见改善,咀嚼功能仍缺失或部分缺失;有效-治疗1个月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检测水平复常,疼痛、出血等症状可见部分改善,前牙位置、形态以及咀嚼功能改善效果欠佳;显效-治疗1个月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检测水平复常,疼痛、出血等症状基本消失,前牙位置、形态以及咀嚼功能改善良好[2]。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8.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及整合统计,%作为数据体现形式,x2检验,P<0.05表示对比项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通过对两组牙周病所致前牙位移患者的治疗与比对观察,发现正畸治疗对于患者前牙形态改善具有显著改善效果,而通过改善口腔牙齿位移情况能够进一步辅助炎症治疗效果提升,其主要原因在于调整齿间咬合以及咀嚼功能后,使上下牙以及病牙之间稳定性提高,减少病变牙间隙空间对于改善感染以及预防复发具有正面前显著的效果,结果部分见效数据亦可体现其临床应用效果,但通过对所有案例的回溯分析发现,观察组治疗见效率与患者治疗复查依从性同样具有较高相关性,优于正畸治疗复查频率以及治疗周期较常规牙周病对症治疗周期较长,所以部分对疾病认知程度较低的患者对于复查的依从性及配合度较为欠缺,另一方面正畸治疗相比常规治疗的治疗费用更高,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率相对较低,在实际案例治疗中可尝试通过提高患者疾病以及治疗认知程度、科普性讲解改善患者观念[3]。
综上所述,对牙周病所致前牙位移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口腔正畸治疗对于口腔症状以及牙齿位置形态复常具有正面改善促进效果。
参考文献:
[1]宁姗姗,周黎黎.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及对探诊出血率影响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7):33-34.DOI:10.16269/j.cnki.cn11-9337/r.2018.27.020.
[2]黄雪梅,徐星,张群娣.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4):80-81.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4.044.
[3]Huang Yi zhi,Zhu Yan ru,Yan Ying.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anterior tooth displacement caused by periodontal disease[J]. Medicine,2021,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