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长“体验”过程,发展学生的“量感”
2022-06-24王雪艳
王雪艳
摘 要:“量感”类似于“数感”“方向感”“空间感”等,是一种直觉、感悟,是一种心理感受、内在感觉,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物质属性进行感受、体验;对单位量、标准量进行感受、体验;对累积量、叠加量进行感受、体验等,拉长学生的“体验”过程,发展学生的“量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 物质属性 “量感”
“量与计量”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量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应然之举。“量”是指对物体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属性的感性认识,“量感”类似于“数感”“方向感”等,是一种直觉、感悟,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内在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空间感、时间感、轻重感、大小感等,都属于量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量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当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时,“量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二者之间的桥梁。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拉长学生的“体验”过程,发展学生的“量感”。
一、在“物质属性”体验中激发认知需要
学生“量感”的形成,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机制不同,后者靠记忆与思维,前者固然也与记忆和思维有关,但是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感知。只有经历了充分的感觉与知觉,学生才会形成切身体会。这种体会形成的认识,经过学生的思维加工之后进入记忆系统,那么在新情境中,学生就可以将这种认识调出来,与新的事物发生相互作用,这样“量感”也就形成了。
“物质”的外在属性是学生产生“量感”的根源,“量感”的形成过程就是对物质属性的感受、体验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物质的属性。物质的属性非常多,包括大小、多少、轻重、粗细、长短等。一般来说,对物质某一方面属性的感受,不仅需要观察,还需要操作,展开具身性认识。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实践。
感“量”是“量感”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尽管学生的“量感”属于心理层面的内容,但却离不开外在的实践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量感”的形成是一个由外而内实践体验内化的过程。例如,对于一个长方体的物体,如果教师引导学生着眼于这个长方体的轻重,就会帮助学生建构质量的“量感”;如果教师着眼于这个长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会帮助学生建构体积的“量感”;如果教师让这个长方体“运动”,就会帮助学生建构时间的“量感”等。换言之,对于同一个物体,着眼点不同,所研究的物质属性不同,那么学生就会得出不同的“量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物质的大小、轻重、多少、运动快慢等,并将其融入生活中。如此,学生就会用“量”的眼光观察物质,用“量”的思维考量物体。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感受、体验就能从无意识走向自觉化,形成经验判断,进而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上获得一种感觉判断,形成一种“量感”。
对物质属性的感受、体验所获得的“量感”通常是模糊的、不准确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测量。只有通过测量,才能逐步矫治、修正学生的“量感”,让学生的“量感”从模糊走向清晰、走向精准。值得注意的是,对物质属性的直接感受,有时会出现“量感”的偏差。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质量概念时,教师就不能仅让学生看,而是要将看与“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大小相同的物体质量不一定一样大”的观念。
二、在“单位标准”体验中建构认知模型
学生“量感”的形成不仅在于学生对物质属性的感受、体验,更在于学生对“单位量”“标准量”模型的清晰把握。任何一个量都有“单位量”“标准量”,如“1千克”“1秒”“1平方厘米”等。引导学生形成精准的“量感”,必须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计量单位”认知。
“单位量”“标准量”的认知是学生整个“量感”建立的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说,“单位量”“标准量”的“量感”,就是学生的“量感模型”。在对一个物体的物质属性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于“单位量”“标准量”来进行对比、思考、想象,所以“单位量”“标准量”是学生量感建立的重要载体、媒介。帮助学生建立“单位标准”,并且进行充分的体验,实际上是为了让学生在运用“量感”的时候,有一个可以比较的基准,因为量感的运用,本质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比较的基准越清晰,比较的效果就越好。
“单位量”的建立要求十分精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单位量”“标准量”,往往依赖于一定的测量仪器。比如,质量单位“1千克”“1克”可以借助于天平、电子秤等;时间单位“1分”“1秒”可以借助于电子秒表;长度单位“1厘米”“1分米”可以借助于直尺;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可以借助于学生的学具等。
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精准认知“单位量”“标准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测,然后应用相关的仪器进行测量验证,从而让学生对“单位量”“标准量”的认知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此外,教师还可以用“参照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单位量”“标准量”的感知。
三、在“累加测量”体验中深化认知
“量” (liàng) 起源于“量” (liáng),这是学生量感形成的充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建立“标准量”“单位量”的认知,更要引导学生测量。“测量”就是“看被测量对象中包含多少个测量单位”,也就是测量单位的累积叠加过程。测量有助于学生形成“累积量感”,“累积量感”能深化学生对量的认知、体验。
当下,有些学生的量感比较模糊,归根结底就是学生的测量数量和质量比较单薄。很多教师只是在教学新的量时才让学生测量,而后便常常是“空对空”的说教。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形成对某些量大小的记忆,而不能让学生形成对量的切实的、切身的感受、体验,因而自然难以形成“量感”。培养、发展、提升学生的“量感”是一种“以身感之、以心验之”的活动。
例如,在教学“认识秒”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如“读书一分钟”“跳绳30秒”等,让学生获得对时间的感受,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感”。有了“累积测量”的过程,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单位量”“标准量”作为“参照量”,而且可以以几个固定的“节点量”作为“参照量”。比如“一袋面粉是20千克”,学生就可以将相关的物质的量和一袋面粉进行比较;“一桶纯净水是20升”,学生就可以将相关的物质的量和一桶纯净水进行比较;“课间休息是10分钟”,学生就可以将相关的时间感受与课间十分钟进行比较等。在“累加测量”的过程中,学生能建立多维度的“参照量”,这些参照量是学生建立“量感”的重要基石。
通过多次测量形成的多维度的“量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量感”层级。同时,有了多维度的参照量,学生对物质的量的属性的感知、感受与体验就会从模糊走向精准、清晰、理性,学生的“量感”就不再单一、片面,而是变得多维、全面、丰富。学生就能超越不着边际的猜测,走向合情、合理、合规、合度的猜测。
总之,“量感”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一种素养。在培养学生“量感”的过程中,教师要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引导学生参照估测、精准测量,同时将“量感”的培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对“量”的估测、猜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不断猜想、思考、实践等,才能让学生“心中有量”“手中有量”“眼中有量”,有效生成学生的“量感”。
参考文献:
[1]曹俊.基于量感的“計量单位”教学新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16(32):41.
[2]张芹.“量感”不应成为数学教学的盲点——以低年级“计量单位”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6(9):31-33,37.
(作者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巷道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