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与研学融合发展的思考
2022-06-24喻峰傅安平
喻峰 傅安平
摘 要:研学旅行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形式,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非遗”项目,已进入研学旅行的视野,形成“非遗”与研学的融合,在推进“非遗”的传播传承创新方面形成新的路径。本文从“非遗”与研学的发展、“非遗”与研学融合的价值、当前“非遗”与研学融合存在的问题、“非遗”与研学融合的路径及对策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非遗” 研学 融合价值
随着文旅融合的进一步深入,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的文旅融合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简单融合、肤浅操作的现象。如何在融合中做到有深度、有宽度、有广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近年来,研学旅行以波澜之势,在旅游界形成了一股热浪。作为以旅游为载体,以实践育人、生活育人为目标的研学旅行,强调立德树人,以优秀的文化陶冶人的情操,培养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非遗”与研学在内容、形式上有很多共识,如何从产业的视角理解“非遗”和研学融合的价值,开拓融合的路径、创新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究的话题。
一、“非遗”与研学融合的价值
(一)教育教化的价值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是以旅游为载体的生活实践教育,是在生活中获得教育教化的手段和形式,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非遗”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样的类型,为研学提供体验类、教育类资源,丰富了研学的课程。从这一意义上说,“非遗”与研学融合,构筑了教育教化体系,对中小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与“非遗”融合的研学,不仅提升了青少年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提升了人们的人文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强了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为他们的文化自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非遗”的工匠精神,对青少年专注、坚韧、细致、责任等品格的磨砺有深远的影响;三是“非遗”传承的使命感,有助于培育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
(二)传播传承的价值
丰富多彩的“非遗”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保护“非遗”,就是延续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以“非遗”为内容的研学活动,就是让更多人关注、热爱、传播、传承中华独有的传统文化符号,体悟传统文化中凝结的“中华精神”“中华审美”,这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同时,“非遗”的地域性和乡土文化,能带给学生文化自信。
(三)创新发展的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和活态性应始终受到尊重。”“非遗”是在实践中传承的,注重把技术、艺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这一实践是能动而有创造性的。因此,“非遗”的传承是积极而惠及长远的,我们要在“非遗”中寻找我们的文化DNA,展现中国当下审美的状态,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研学为“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平台和途径,为“非遗”带来了潜在的客户、传承人和传承团体,推进了“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的工作,同时“非遗”的创新发展为研学提供了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能推进研学的良性持续发展。
二、当前“非遗”与研学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知与时间的冲突。研学面向的是中小学生,学生对于“非遗”了解不足,而对传统的形式又充满好奇。解决不足、满足好奇最好的办法是时间,可惜在很多研学活动中,“非遗”项目的体验仅仅只有1小时到半天不等,仅是其中有特色或差异化的课程之一,而不是主体。
二是容量与数量的冲突。为了时间和安全的考虑,目前的研学旅行都是整年级或整个学校同时举行,活动人数由百人到千人不等,这么庞大的队伍进入“非遗”空间,必然拥挤,分段分批次进入在所难免。为缩短时间,多以走马观花式参观或以简单体验为主。
三是课程设计与成本的冲突。作为“非遗”研学的课程设计,不同于一般研学课程,除了熟悉课程设计的程序,还要对“非遗”项目传承人和项目程序进行深刻了解,才能找到课程的亮点和特色,找到可体验、可展示的内容,在短时间内打动研学的学生。但在实际操作中,课程设计者多不懂“非遗”,没有时间与传承人充分沟通,再加上一些“非遗”体验活动的耗材多,这势必会提高研学活动的经费,一些学校为了减少家长的担忧,避免节外生枝,在研学课程选择上会回避掉一些高成本的“非遗”课程。
四是课程落地与专门人才的冲突。方案设计者是少数人,而落地执行者是多数人,少数人的思想如何让多数人接受并贯彻执行是一个难点。由于研学指导教师对“非遗”项目的感情浅,认知不足,使得落地执行大打折扣。多数“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会做不会说,也难以胜任研学指导教师的工作。如何培养既懂“非遗”又了解研学的专门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提供一定量的“非遗”研学专门人才,才能让“非遗”项目成为常态化的研学课程。
三、“非遗”与研学融合的路径及对策
一是理念融合。“非遗”与研学最大的共同點是公益性和教育性。从这一理念出发,才能达成理解和共识,这是融合的起点和基础。当然这一理念的达成应该是主办、承办、协办、学生、家长等多方思想的统一。
二是“课项”融合。在课程设计中,将研学课程与“非遗”项目融合,形成“非遗”研学课程。课程设计要有个性、有特色,首先要盘清家底,依据研学特点编制“非遗”主题产品谱系,形成模块式课程资源;对应学生需求,设计个性化、定制化、情感化的“非遗”研学课程;继而精选、重组、优化,将差异化的“非遗”课程串起,形成“非遗”主题的研学线路。“课项”融合推进研学课程与“非遗”项目在课程、线路、师资、空间、研发等相关条件的配套,这是融合的必备条件。
三是市场融合。“非遗”与研学有共同的对象,在市场宣传、销售上要做好统筹规划。做到宣传形象、口径、阵地、人员、步调“五统一”,利用好“互联网+”,扩大传播的空间,提高传播的时效。
四是政策融合。“研学+”和“非遗+”的理念已各自形成,那么如何真正实现深度融合,带动以研学为方向的教育旅游事业、产业和以“非遗”为方向的文化传承事业、产业的共同发展,必须依赖政府的政策指导,在人才供给、经费配套、空间共建、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共同发力,协同创新,推进“非遗”做研学,大师变导师,研学有“非遗”,传统入课程。这对“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将带来崭新的面貌。
“非遗”和研学的融合,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相遇,只有彼此欣赏,才能持续推进“非遗”与研学达成文化多样性的共享。在文旅、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融合是大势所趋,只有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量”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迎来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共同创造文旅、文教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冯显容.“非遗”和“研学旅行”融合的现状与对策[J].艺海,2019(10):158-159.
[2]牧青. “非遗+旅游”,活态传承的“薪火”[N]. 中国文化报,2021-01-30(4).
[3]刘中华,焦基鹏.场景理论下上海文化记忆机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J].文化遗产,2021(2):126-134.
[4]陈海峰.当下非遗研学游的思考[J].人文天下,2020(12):83-84.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