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

2022-06-24尹蕾

江西教育C 2022年6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尹蕾

摘   要:传承与理解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为了追求生命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要重视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涵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为依托,从立足文本、利用媒体、激发想象、开展活动四个方面探究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革命文化”   教学策略

“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统一使用教育部统编版语文教材,这版教材突出强调革命传统教育,仅小学阶段就有40余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师如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为依托,开展追求生命质量的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呢?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策略。

一、立足文本,以语言文字为抓手

革命文化题材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都是以“语文”的方式呈现“革命文化”,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文学作品。因此,教师要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立足文本,以语言文字为抓手,开展革命文化教育。

(一)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理解和感悟,是小学阶段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但是在教学时,有时会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帮学生搭建起从语言文字到情感体验的桥梁。因此,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去感受写作背景、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例如,在教学《军神》时,笔者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刘伯承语气平静,镇定自若;沃克医生由起初“冷冷地”到后来的肃然起敬。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读出人物情感的变化,从中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革命理想,不怕吃苦、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抓关键词句

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句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在文中起着体现文章核心要义的作用,抓住关键词句,可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冀中的地道戰》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中心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由此句联系上下文,学生能了解到冀中地道战的出现、结构和作用,体会到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智慧,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

(三)积累升华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具象性,学习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是强化学生自我体验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可以围绕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讲述。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怎样的死是有价值的死,怎样的死毫无意义。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围绕观点,层层递进,揭示了革命者的生死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内化了文章的语言,又完成了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

二、利用媒体,以补充资料为桥梁

“缩短”革命文化因时代久远与学生产生的距离,是教学此类题材课文的难点。教师要发挥革命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将集图、文、音像于一体的多媒体引进课堂,有效地缩短革命文化与学生的时空距离,拓展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出现了“租界”“中华不振”等词语,教师可以补充相关的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宽广胸怀和宏大志向,从而树立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在学习《延安,我把你追寻》时,教师可以补充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字资料,如“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等,帮助学生理解延安精神。此外,很多经典革命题材的课文都被拍成电影,教师可以利用课程资源,将优秀影片引进课堂。这样既再现了文中情景,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让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激发想象,以思维碰撞为提升

统编版教材选编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既有悲怆雄壮的先烈故事,也有激情满怀的时代赞歌,历史与现实交织,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想象,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一)图文结合

统编版教材大多数课文都是图文结合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插图中和插图外的画面,并通过语言表达重现画面。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结尾“老班长牺牲”部分时,笔者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启发他们想象老班长和小战士们当时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并在文章已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叙述,让当时的情景真切地呈现于眼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更加深刻,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就植根在了学生内心深处。

(二)创设情境

教学要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以情感人。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语言描绘情境、用表演模拟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把抽象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引发共鸣。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笔者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五壮士中的一员,描述在悬崖峭壁之上如何痛击追击上来的敌人。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更能体会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爱国主义的信念。

(三)填补“留白”

统编版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给人意犹未尽之感,这是作者刻意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揣摩,留下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 “留白”,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为文章补白。例如,《小英雄雨来》中有这样一句话:“雨来还想说什么,可是门哐啷响了一下,就听见爸爸走出去的脚步声。不大一会儿,什么也听不见了,只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雨来还想说什么?作者没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把自己想象成雨来去补白。通过想象,学生能感受到雨来亲眼看到爸爸作为民兵去对抗鬼子的“扫荡”给雨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他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四、开展活动,以综合实践为支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挖掘身边的革命文化资源,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把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与感悟。

(一)表演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金色的鱼钩》等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感人。在学习课文后,笔者引导学生编排表演革命情景剧,再现当年悲壮的革命斗争场景,展现先烈们不屈不挠、大义凛然的英雄壮举。情景剧编排和表演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的过程,也是学生价值观念、品格素养不断丰富和健全的过程。

(二)访问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好身边典型,学好革命文化,树立正确的榜样观。例如,学习了《七律·长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访问身边的革命红军后代,听他们讲述红军的长征故事,理解长征精神。在学习了《黄继光》之后,访问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听他们讲述朝鲜战场上的英雄事迹,了解上甘岭精神。通过访问,学生能从革命英雄那里汲取精神力量,精神受到洗礼,思想获得升华。

(三)参观

学习了《黄继光》《小英雄雨来》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参观黄继光纪念馆、雨来纪念园等革命教育基地,了解英雄事迹。学习了《朱德的扁担》《延安,我把你追寻》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井冈山、延安革命旧址,了解艰苦的革命斗争历程。在参观学习这一过程中,革命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总之,革命文化是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将革命文化的教育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水平.统编版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的编排及教学指引[J].小学教学设计,2019(19):8-10,50.

[2]王颖.创优红色教材   激活红色基因[J].基础教育参考,2020(9):75-76.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六安路小学)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