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实施策略
2022-06-24黎桂宁
黎桂宁
【摘 要】本文主要探究了项目式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实施策略,旨在通过对项目式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探究,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从社会阅读现状出发,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通过项目式学习活动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升的途径,从语言项目、文化项目、审美项目、思维项目四方面提出了项目式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实施策略,以期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
为了发展学生思考与判断的能力,语文教育呼唤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阅读教学方式,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理念,以期通過整本书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方式指导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项目式学习的内涵
项目式学习英文为project based learning,这种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用一定的关键要素构成的学习环境中,组建团队解决开放式问题进行学习。项目式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看重在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技巧和能力,例如怎样获取知识,怎样计划项目,还有怎样控制项目的实施,怎样加强小组沟通和合作等。
二、核心素养下项目式学习指导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借多元化项目,树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下,项目式学习首先要面向学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出发,项目的选择和确立要来自真实世界,源于现实生活,贴近学生需求。由于世界是复杂的、多变的,因此,在项目的选择和确立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项目,促使学生在选择和确立项目的过程中观察世界、思考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树立与培养。
(二)借项目任务,促综合发展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项目任务,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感受语言的奥秘。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本书阅读,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加强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从书籍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项目任务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三)用项目探究,启动态课堂
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提供整本书阅读需要的真实具体的实践探究环境,提供充足的选择和良好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动态的活动中实践体验,内化吸收,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获得知识、技能与方法,加深整本书阅读内容与真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掌握正确、高效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真实、宽松、和谐的阅读氛围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独立思考、自由讨论,能够增强学生思维的活跃度,提高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三、当前项目式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划分不够细致
在项目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中,部分教师对项目划分得不够细致。在项目的划分中,教师对项目的认识不够全面,项目的设计与划分不够合理。有的项目的选择面比较窄,对项目的划分不够细致,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应该从何处下手,从哪一方面或哪一环节进行探究学习,导致学生整本书阅读效率不高,很难抓住整本书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制订项目式学习的活动和实施方案,强调任务型、探究性、结构化的项目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对项目进行适当的拆解,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大任务、小活动,科学安排项目活动的课时,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和充足的探究时间,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理分工。
(二)项目式学习实施过程需要完善
在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适时进行帮助和指导。但在大多数项目式活动中,教师的项目内容不够具体,没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项目式学习氛围,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阅读效果不明显。另外,在整本书阅读项目的选择上,部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得不够透彻。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实施,教师不仅要深入分析教材,还要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科学选择并确立项目。在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核心素养下项目式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实施策略
(一)语言项目:探究用词精细,解读语言奥秘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阅读经典著作,深入探究文章用词的精准,品味语言,感受文章中表达的情感与思想,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解读语言的奥秘。因此,在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学习设计中,教师应立足语文核心素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项目,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阅读,加强语言知识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通过深入分析、类比、归纳和探究,充分解读语言文字的奥秘,体味人生的多姿多彩,在语文实践中获得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以《红楼梦》为例,教师运用项目式学习,先组织学生自由讨论,确定有价值的研究议题。经过短时间的探讨后,教师和学生明确项目化议题的具体内容:(1)如何认识宝钗对宝玉的感情;(2)如何理解袭人和宝玉的关系。在“如何认识宝钗对宝玉的感情”这个议题中,学生分别持两种观点,并从文本中找出依据。一方认为宝钗是在演戏,并无真情,文本依据:(1)神态:和林黛玉“哭”不同,宝钗是“笑”着和袭人告别的。
(2)动作:宝钗手里托着一碗药走进来,有沽名钓誉、收买人心之嫌……另一方认为宝钗对宝玉是真情流露,文本依据:(1)神态: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与平时端庄不同。(2)语言: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学生通过探究文章用词的精准,解读语言的奥秘。B961BF06-2413-4BCF-BEF6-D7CB5F28E2AB
(二)文化项目:深入阅读背景,感知传统文化
在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要素是十分重要的,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宽泛,既包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包括外国的优秀文化。在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整本书的背景,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增强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感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对不同国家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的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价值,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营养。
以《紅楼梦》为例,在整本书阅读学习前,教师为学生推荐丰富的阅读参考资料,如周汝昌的《泣血红楼》《石头记》《红楼梦小引》;樊志斌的《曹雪芹传》;王蒙的《红楼梦启示录》等,引导学生了解时代的背景,借鉴名家的观点。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以小组的形式搜集名著的创作背景资料,逐一清除知识背景、阅读心态、内容重难点等障碍,了解作者“生于繁华,终于沦陷”的人生际遇和创作动机,感知《红楼梦》中的服饰与饮食、礼仪规范、宗教哲学、婚姻制度等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为整本书阅读学习做好铺垫。
(三)审美项目:阅读如诗如画,文创潜力无限
阅读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在不同的书中,学生能感受到不同的人生,体会到不同的情感,感悟到不同的道理。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引导学生走进书籍、走进人物,深入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会文章艺术的表现力,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每个小组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人物的基本特征、情感变化和言行举止,绘出心目中的人物形象,通过项目式活动充分挖掘学生文化创作潜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以《红楼梦》为例,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认识了率性、多情、温和、善良的贾宝玉;敏感、细心、淡泊、真实、容易伤感的林黛玉;外表冷漠、内心炙热、雄心勃勃的薛宝钗;尖酸刻薄、两面三刀、心狠手辣的王熙凤等人物。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以小组的形式,根据《红楼梦》中的文字描写以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出书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四)思维项目:借助思维导图,探寻角色关系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逆向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等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借助项目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描绘思维导图的比赛,进而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脉络,探寻复杂的人物关系,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以《红楼梦》为例,这是一部复杂的长篇小说,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需要理清人物的关系,才能真正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故事的情节,加深印象。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项目式学习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用思维导图探寻角色关系。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插入各个章节的思维导图。小说以贾府、史府、王府、薛府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各个小组通过抽签的形式决定探究的人物,以小组1为例,小组1负责梳理贾府的人物关系,进行简单的绘制:先将贾府划分为两大类,荣国府和宁国府,再根据人物的地位和出场顺序,合理排列人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项目式学习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教学手段。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思想,有效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加强整本书阅读与真实世界、现实生活的联系,落实“语言、文化、审美、思维”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从个体学习转变为合作探究,丰富整本书阅读的形式,营造活跃的课堂阅读环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索中解读语言的奥秘,感知传统文化,挖掘学生文化创作的潜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哲.项目式学习在高中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1.
[2]郑萍,于利建.项目式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实施策略探究——以《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的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9(12):3-8.
[3]史威.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策略研究[D].佳木斯:佳木斯大学,2021.B961BF06-2413-4BCF-BEF6-D7CB5F28E2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