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的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
2022-06-24童惠
童惠
摘 要:自声乐教学改革活动深入开展以来,如何运用教学语言输出声乐知识并提升学生的声乐素养,是教师需要解决的教育改革难题之一。其中,有声语言、无声语言是师生进行互动的主要媒介,有利于提高声乐教学效率,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及掌握声乐知识。因此,对声乐教学的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以提高声乐教学的综合质量。
关键词:声乐教学;有声语言;无声语言
注:本文系安徽艺术职业学院2020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太和清音保护及传承研究”(SK2020A0839)阶段性成果。
声乐教学是高校培养声乐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在整个育人过程中,语言利用频率极高,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纽带。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精简明确,而且要满足教学需求,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可通过语言的自由转换与语言资源的科学重组完成声乐教学任务。然而,有些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存在语言应用效果欠佳的问题,既不利于科学育人,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为了推动声乐育人活动的良性发展,本文立足于课堂教学实况,探讨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的应用策略,以更好地提升声乐教学效果。
一、声乐教学对教学语言的总体要求
(一)教学语言需通俗易懂
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之前从未接触到声乐理论与专业演唱技巧,对声乐知识较为陌生,所以如何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产生探知兴趣,是教师在应用教学语言时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声乐教学中,教学语言要具有通俗性、亲和力、简明性,同时教师应通过教学设计剔除专业知识中晦涩难懂的部分,用自然朴素的教学语言进行讲解,确保学习内容清晰明了,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深耕教材。教师应深刻诠释教材内容,使声乐理论的讲解既不丢失本意,又通俗易懂。第二,了解学情。教师应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从思维模式、情感态度、学习需求、知识基础、专业素养等角度出发,对学情进行判断、评价、解析,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解声乐知识。第三,渲染气氛。教师可用轻松愉悦的教学语言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对声乐课堂产生亲切感,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进行思考、表达、提问。此外,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使声乐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下去,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语言需形象生动
在声乐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发展规律讲解声乐知识。与其他课程相比,声乐课程的特殊性较强,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演唱练习,掌握调动人体器官科学发声的知识与技能。通常情况下,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会侧重于讲解声乐理论知识,要求学生自主体悟,导致学生缺少直观感受,所以声乐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教师要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来讲解单一、重复、无趣的内容,使声乐原理的阐述变得更具趣味性,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豁然开朗之感。要想使教学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使用比喻修辞手法。以声乐训练中的高音区共鸣教学指导为例,教师可将软腭比作箱子盖,将下颚比作箱子底,将发音比作在箱子里取东西的过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高音的控制方法。第二,使用摹状词。教师可用摹状词使课堂意境更为优美,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教学内容。以教师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为例,教师可以这样描述:“清晨天空晴朗,朝阳洒在身上,温暖极了,走在满眼绿色的田野上不禁要高歌一曲,与轻风为伴,与小鸟合唱。”从而让学生身心放松,用最好的状态进行学习与实践。
(三)教学语言需准确规范
声乐教学语言一定要规范、标准,以免产生歧义,出现教学成果与教学目标不符的现象。因此,教学语言既需生动形象,又需具有逻辑性、专业性、知识性、科学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声乐知识与演唱技巧。声乐课程是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合,名词、术语相对比较复杂,教学内容较为深奥。为了有效实现育人目标,使学生正确地学习并应用所学内容,教师在讲课时要规范教学用语,避免使用口语化表达,并且教学语言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和力求准确。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在三个方面来规范教学语言。第一,术语解说要规范。在讲解特殊术语时,教师需先說一遍术语的具体内容,解释术语的含义,并与相似术语进行对比分析,避免初学者因声乐基础较差而造成知识混淆。第二,解释过程要规范。声乐教学分为理论讲解及规范演示两个部分,教师需在结合育人目标的前提下开展实训活动,鼓励学生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理解专业知识,实现“教学做合一”。第三,普通话要规范。教师要主动用普通话讲解声乐知识,以保障学生不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同时要确保学生唱词、咬字、发音清晰,做到字正腔圆,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二、声乐教学的有声语言
(一)形象化和启发性语言
为了使学生能够明确教学目标,教师需将形象化语言作为有声语言,从而使声乐教学更加直观、简明。以声乐传统唱法中的“字正腔圆”教学指导为例,教师要先对“字正”和“腔圆”的标准进行解释,使学生明晰演唱过程中口腔要圆,吐字发音要标准,而后再给学生朗诵歌词、练习歌曲的时间。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出错误,帮助学生改正吐字不清、发音不准的不良习惯,使学生感悟到“字正腔圆”的内涵,确保声乐教学的有声语言具有较大的启发性。为了使声乐教学的有声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且具有启发性,教师可运用生活化教育理念。以气息下沉训练为例,教师可鼓励学生找一找深呼吸闻花香的感觉,在吸气的同时感受两肋外扩之力。在发声靠前训练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找一找声音坐上氢气球的感觉,想象自己在跳高,让声音用力并让身体向上抛,从而使发声轻柔且绵长。此外,教师可用“喊着唱”“吸着唱”“扁着唱”“收着唱”等形象且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取代学术用语,使声乐教学中的有声语言能被学生接受,在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二)叙述性语言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需对音乐艺术的历史、特征及歌曲的创作背景、目的、情感、作曲者的经历等内容进行讲解,以提升学生的声乐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掌握赏析声乐艺术作品的方法。因此,教师就需要用到叙述性语言,使教学语言更加平实、多变、丰富,从而为学生诠释佳作、解析唱词、驾驭唱法提供支持。以《教我如何不想她》声乐作品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解析唱词时提出问题,比如使学生思考为何在演唱第三段唱词中问句的答语时声音不宜过大,内在情绪要小幅度爆发,进而通过叙述性语言的应用使学生细致地处理歌曲,提升演唱水平。叙述性语言在课堂上并不影响课堂的活跃度与趣味性。教师可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对歌曲相关内容进行陈述,做好情境导入工作,还可引入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更好地演绎歌曲。以《烛光里的妈妈》高潮句的演唱指导为例,教师可叙述游子归家后看到母亲劳作的场景,使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真情流露,唱出感情,感悟歌曲内涵,从而使演唱声情并茂。
(三)指令性语言
指令性语言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语言,一方面与声乐知识的专业性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在声乐课堂上的表现有关。指令性语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实践与实现全面发展。在引导学生正确地打开喉咙时,教师可使用“后槽牙张开”“后咽壁拉紧”“抬起笑肌”“下巴往下吊”等指令性语言;在指导学生运用气息时,教师可运用“口鼻同时吸气”“在气上唱”“后背松弛”“两肋张开”等指令性语言;在引导学生善用声音时,教师可使用“将声音搁在气息上”“不要用力推声音”“唱出音色”“不要只关注音量”“在歌曲前面获得声音高位”“在高音前保持声音稳定”等指令性语言;在指导学生调整站姿时,教师可运用“身体立直”“两脚站稳”“双肩稍微向后延展”“双眼平视前方”“面部略仰”等指令性语言。这些指令性语言能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声乐表演与学习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保障身体的各个器官分工合理,生理机能调节到位,减少心理因素给演唱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经验并进行高效学习。
(四)诠释性语言
在声乐教学中,解释说明必不可少。诠释性语言一方面可对叙述性、指令性等语言进行补充,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发挥启发式育人的功能,并且诠释性语言需具有简明、重点突出、用词准确的特点。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抬起小舌时,有些学生并不理解教师的用意。此时教师需进行解释,使学生明晰小舌对高音演唱具有一定的影响。小舌又叫悬雍垂,声乐理论中将抬起小舌称为悬雍垂缩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需将其抬起,但在演唱过程中,小舌的位置关键,犹如喉咙口处的门帘,抬起小舌有利于声波输出并导向头腔,能使演唱效果得到优化。因此,学生需要重视小舌的作用并按照教师的指令学习如何顺利地将其抬起。诠释性语言的应用生本性较强,例如教师在发现有些学生结束句的演唱不到位时,可引导学生按照收声、收气、收情的流程处理结尾,同时为学生讲解该流程的科学性,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调整演唱方式,妥善处理乐句的表达。为了使诠释性语言的应用效果更好,教师需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专业名词诠释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第二,将诠释视为拓展教学内容的手段,结合学情决定是否需要对声乐教学内容进行扩充,确保课堂上的教学语言精简、明确、有效;第三,诠释性语言与形象化语言、叙述性语言的应用并不冲突,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调配有声语言资源。
三、声乐教学的无声语言
(一)表情性语言
表情是人们抒发情感并接收信息的重要媒介,通过观察表情能实现双方或多方交流互动的目标。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需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合理地运用表情性语言。在学生演唱歌曲时,教师可通过变化表情使学生及时调整状态。比如,如果教师对学生做出了微笑、点头的表情,则说明学生的演唱状态较好,并对学生的演唱予以肯定,这能使学生增强自信,顺利完成演唱任务;如果学生演唱时呼吸不顺畅,气息不充足,教师可动一动鼻子或张一张嘴巴,引導学生口鼻同时吸气,以确保演唱气息充足。为了使表情性语言的应用具有更好的效果,教师需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与学生达成默契,使学生能够迅速捕捉到教师的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并在学习与练习中尽快调整状态、纠正偏差;第二,规范表情性语言,并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达到借助表情性语言阐述育人内容的目的;第三,表情性语言切忌过于夸张,要突出声乐教学的专业性与学术的严肃性,从而使学生用严谨的态度进行学习与实践。
(二)手势性语言
在声乐教学中,手势性语言较为常用。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音乐节奏的强弱、旋律时,应合理地利用手势,以起到指挥作用。在声乐合唱表演中,手势性语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教师可运用手势性语言展现声音的空间感及运动趋势,使学生识别并理解音级关系,并且通过使用手势性语言,学生能降低或升高音级,从而更准确地进行演唱。第二,在表演短小的乐汇片段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唱出音高,在此基础上完成听觉训练任务。同时,教师还可应用手势性语言进行记忆练习,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第三,在应用手势性语言训练多声部演唱时,教师可用两只手分别表示各声部的音高,进行多声部片段训练,同时调整学生的音准,使学生的听觉能力得到提升。第四,教师可运用手势性语言辅助转换主音的音阶、调式,使学生在练习中感受音阶与调式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
(三)体态性语言
体态性语言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体态来传递教学信息的无声语言。在声乐教学中,体态性语言的应用频率较低,在发声训练时较为常见,教师应引导学生放松身体,不要夹肩缩膀,双肩要自然向后,与发声无关的部位要保持松弛状态,双眼要向前平视,脊椎要挺起,双脚要站稳。为了使体态性语言的应用效果更好,教师需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经常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体态,起到示范作用,使学生能在教师体态的指引下端正身姿,重视个人体态;第二,将体态性语言与声乐教学中的表情性语言、指令性语言融合在一起,发挥体态性语言辅助育人的作用;第三,赋予体态性语言专业性和知识性,使学生在解读教师体态性语言的过程中,从视觉的角度出发,加深对声乐知识的印象,打造听觉、视觉兼备的多模态声乐教学模式,丰富声乐内容的输出路径,提升声乐教学中无声语言的育人效果。
声乐教学中的有声语言包括形象化语言、启发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指令性语言、诠释性语言,无声语言包含体态性语言、手势性语言、表情性语言。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妥善运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确保教学语言能够得到优化,并根据学情恰当地应用教学语言,健全教学语言应用体系,以更好地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声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修订版.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4]董鹏.声乐教学与文化修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
[5]郑永江.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6]季晓林.歌唱的训练[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7]刘瑾怡.声乐教学语言特点及其合理应用[J].艺术研究,2018(1):182-183.
[8]童媚娟.浅谈声乐艺术的语言教学[J].民族音乐,2010(5):88-90.
作者单位:
安徽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