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域下我国高校音乐美育改革探究

2022-06-24杨馥嫚娄芳

大观 2022年5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美育

杨馥嫚 娄芳

摘 要: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美育的背景下,以音乐美育为着力点实施美育是提升大学生审美感知、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有效途径,对实现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世界一流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音乐通识教育为考察对象,分析其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总结其多轨制的授课安排,解析其多维度的教学模式,在跨文化视域中挖掘音乐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我国高校音乐美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美育;人文艺术;音乐美育;通识课程

注:本文系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201906085049)研究成果。

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城市匹兹堡,是美国最早的十所大学之一,创建于1787年。作为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匹兹堡大学一直位居世界百强名校之列。该校利用丰富的学科资源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建成了十分完善的音乐通识教育体系,充分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因此,笔者对其音乐通识教育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音乐美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一、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匹兹堡大学通识教育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探索广泛的文化领域、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侧重未来就业岗位相关技能的习得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一纲领的指导下,其音乐类通识课程的开展以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基础,以拥有国际声誉和较高教学能力的教师为依托,这为该校音乐艺术教育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匹兹堡大学2022年2月8日公布的最新通识课程目录中,包含音乐类通识课程54门①,涵盖音乐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理论、流行音乐、爵士乐、音乐表演多个领域。承担此类课程的教学单位是该校肯尼斯·P·迪特里希艺术与科学学院音乐系(Kenneth P. Dietrich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Department of Music),由18名全职教师和35名兼职教师构成②,全职教师为音乐学、音乐理论、民族音乐学、爵士乐等方向,具有极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兼职教师多为著名艺术家和音乐家,主要负责音乐表演教学。该系教师每年都会研发并新增多门课程。动态的课程结合艺术创作、表演活动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得以广泛探索音乐领域,从而进入“多元文化的世界,从不同的视角感悟音乐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多样性

多样性特征在音乐类通识课程中非常突出。音乐是种族、民族、文化的象征与符号,而了解不同种族、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音乐,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文化的多样性。如有关音乐与种族的课程有灵歌的文化政治、吉普赛音乐等,有关音乐与宗教的课程有音乐与宗教、伊斯兰教音乐等。此类课程不仅促进学生对音乐风格差异的理解,了解不同音乐的特征及促使其产生的文化因素,而且能够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更快地适应发展日益多样化、多元化的当今社会。

(二)地区性

不同地区和国家在音乐文化方面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音乐类通识课程中,开设大量专题课程讲解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如1945—2005年的法国音乐、匹兹堡音乐史等具有强烈的地区音乐属性的课程,以及东南亚音乐、南亚音乐、拉丁美洲音乐、非洲音乐等全面深入讲解世界民族音乐的课程。以跨文化视角赋予世界音乐地区性标签,深入研究和分析特定地区音乐,打破以欧美音乐为中心的审美标准,通过对世界音乐的了解和思考,促进学生对人类文明社会的客观理解。

(三)创造性

创造性特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新兴课程与跨学科课程的研发。音乐从属于艺术学科,并受历史、社会、文化、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致使当今社会音乐与其他学科关联愈加紧密,该校音乐类通识课程紧跟时代发展,开设许多新兴的、跨学科的课程,如音乐、文化与技术,电影音乐,音乐与体育等。其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匹兹堡大学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爵士编曲、爵士乐即兴创作、配器法等课程,进行技术和实践方法讲解,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全球性

全球化日益加速下,音樂研究也逐渐以宏观视角展开。匹兹堡大学开设全球流行音乐、全球嘻哈音乐、全球音乐议题等全球性音乐主题通识课程,引导学生对某一流派、某个时期、某种音乐现象或特定艺术家进行考察和研究,以理性和客观的学术态度分析总结。这些课程以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为引领,使学生进入多元的音乐文化世界,从宏观视角揭示音乐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挖掘音乐与现今社会各领域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加快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二、多轨制的授课安排

第一种授课安排的课程时长为50分钟,每周3次课,包括两次讲解课(Lecture)和一次复习课(Recitation)。采用这种授课安排的课程具有较强的普及性和引导性。讲解课由主讲教师讲授,选课学生统一时间上课;复习课安排在两次讲解课结束后,通常将选课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由助教组织学生开展总结复习、交流讨论、答疑指导等。

第二种授课安排的课程时长是75分钟,每周2次课。此类课程更具专题性和专门性,涉及音乐表演、历史学、人类学等领域,侧重对学生个人表现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三种课程时长150分钟,每周1次课。采用这种授课安排的课程多采用研讨会(Seminar)的形式开展,课程内容更具难度和深度,大多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研究与讨论,并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观点的机会。同时,定期邀请著名学者进入课堂做学术报告,与学生共同探讨学术问题。

这种根据学情特点、课程类别、难易程度等综合因素制定的多轨制并行的授课安排,既兼顾了学科特征与知识结构,又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确保了该校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

三、多维度的教学模式

(一)以“乐”为本

匹兹堡大学音乐系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效聆听音乐,掌握音乐风格与流派特征,激发学生对音乐、对艺术的兴趣,增强人文艺术修养,提升其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1.发挥电子教材的辅助作用

该校音乐类通识课程大多选用电子教材。除更易保存和携带等优势外,电子教材随书配备有庞大的视听资源。如课程“1750年后的西方音乐史”,选用的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发现音乐》(Discovering Music)电子教材,在聆听指南中以不同色块清晰展示作品曲式结构、主题旋律,点击色块即可播放相应音乐片段。这样的电子教材不仅有助于学生有效进行课后复习和听赏练习,还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帮助学生逐步培养音乐听觉分析能力,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

2.利用现场音乐增强体验感

音乐表演具有二度创作和一次性的特征,相比欣赏音频和视频,现场音乐更能体现音乐的魅力。该校音乐系教师不断创新并优化课堂教学中的音乐聆听环节,力求以真实的现场音乐实现极佳的审美体验。一是邀请表演嘉宾进入课堂,为学生讲解乐器构造、发声原理,并进行现场音乐表演。如“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主讲教师邀请非洲鼓大师进入课堂,为学生展示形制各异的非洲打击乐器,使学生更为直接、直观地感受非洲打击乐器的艺术魅力。二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将教学场地扩展至音乐厅、剧场、博物馆等,通过观看演出排练、欣赏现场音乐会、考察艺术作品创作背景等活动,使学生多感官、立体式地体会音乐之美。

(二)以“论”促思

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审美体验的沁润,更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该校音乐类通识课程在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的同时,兼顾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通过文献阅读、研究讨论等环节,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文献阅读是延伸教学内容深度的有效方式,它促使学生深入研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研究的能力。该系教师有计划地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布置相关文献阅读作业,将文献阅读广泛应用于音乐类通识课程教学。课前,学生完成指定阅读任务并梳理归纳作者观点;课上,师生共同探讨并得出结论;课后,通过阅读巩固所学内容。大量的文献阅读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既能更为全面深入地理解知识,又能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研讨活动在教学中有序化、常态化进行。教师会提前公布研讨议题,让学生以学术报告形式陈述观点并进行讨论。这种“研讨式”教学方法摒弃了单纯的知识灌输方式,突破了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方法的限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出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与此同时,使学生的收获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研讨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探索答案”的学术训练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以“论”的形式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可以说,研讨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更加广泛的知识,而且促进了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大幅提升。

四、我国音乐美育改革举措

(一)创新教学形式

在音乐美育的实施过程中,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课堂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形式。通过分析匹兹堡大学音乐通识教育模式,可借鉴以下举措,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索、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其一,开展体验性活动。音乐表现内容是抽象的,音乐审美是感性的,但音乐的实现又是具体的。对于日常很少接触现场音乐表演的非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坐在教室里聆听音响、观看视频,远不及观看现场音乐表演带来的体验感真切。因此,可开发并利用学校、社区、城市的资源优势,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音乐厅、剧院、博物馆,结合聆听现场音乐、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其二,组织合作性活动。当代教育已经逐步从传统知识讲授转变为能力引导培养,并越来越多地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自我探索和团队合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跃升。在音乐美育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音乐表演、音乐创作、主题展示等活动。这样的合作交流不仅能够缓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还能提升其艺术品位和综合素养。

其三,增加音乐表演技能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音乐表演技能课程,大多面向的是音乐特长生和有相当音乐基础的学生。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有通过对演唱或乐器的学习,了解声音的产生过程、音乐的组织方式,才能真正迈入音乐的世界。因此,可以开设流行歌曲演唱、合唱,以及民族打击乐器、非洲鼓、尤克里里、钢琴初级演奏等乐器教学课程。

(二)调整授课安排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音乐美育课程大多安排在周中晚上或周末时间集中授课,以教师讲授课为主,不设单独复习课。这种惯用的授课安排有其优势,但对于音乐美育而言并不十分适用。一方面,因课程被安排在非主要教学时间,势必降低学生对音乐美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统一的课程时长并不符合音乐美育课程的学习规律。

匹兹堡大学音乐类通识课程授课安排十分合理,采用的多轨制授课安排,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普及性和引导性课程中,知识点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学生需要进行课后复习与练习,才能顺利进行下一知识点的学习;而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言,则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技术练习与合作表演。因此,建议根据课程内容、学生基础、课程类型等因素,合理调整此类课程的授课安排,以提升音乐美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完善课程体系

目前,应尽快健全完善音乐美育课程体系,扩充课程门类。

我国高校音乐美育课程体系以鉴赏类、历史类等理论性课程为主,但面对音乐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受众群体,很多教学内容只能从理论层面展开讲解,无法真正实现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升。因此,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基本乐理、音乐素养等课程,普及音乐基础知识,建立良好的学科基础,为后续音乐表演、艺术创作等较为专业的课程教学奠定扎实基础。

同时,应尽快健全音乐美育课程体系,扩充课程门类。如开设世界民族音乐、全球流行音乐、音乐与科技等新兴课程,使学生了解多元音乐艺术,体验文化多样性,开阔视野。此外,还可增加艺术美学相关课程,如音乐美学、音乐表演美学、音乐评论等。从美学角度出发,结合理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审美,发挥音乐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并以此为起点发现美、创造美,提升生活品質。

注释:

①信息来自匹兹堡大学通识教育网页——https://www.asundergrad.pitt.edu/academic-experience/general-education-requirements。

②信息来自匹兹堡大学音乐系网页——https://www.music.pitt.edu/people/core-faculty。

参考文献:

[1]陈列.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审美体验与实践:浅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音乐教育的培养路径及特点[J].艺术教育,2018(19):61-64.

[2]TODDR L.Discovering Music[M].2nded.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20.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美育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美育教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