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盛京内务府《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初探

2022-06-23苏卫国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村屯盛京辽阳

苏卫国 金 璇 徐 洋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现藏于辽宁省档案馆的盛京内务府户口册是反映清代东北人口及其组织体系的重要资料。此前已有佟永功、李中清、定宜庄等学者对此进行过概要性的阐述和相对系统的研究,但因其体量巨大,册类繁多,且与清代其他常规史料缺少有效关联,所以,对它的研究远未结束,尚需发掘的内容还有很多,许多疑难问题也待时日慢慢纾解。正如《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的绪论所言:“这是一个看似不大的题目,却涉及东北史、清代移民史、人口史以及民族史尤其是满族史等诸多领域,我们也借助了历史学以外一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当然,我们对这些领域的探讨与研究方法的尝试都只是初步的,许多都有待补充、纠正与完善;有些问题仅仅提出来了,却没有找到答案。”[1]笔者在相关研究中也有同样的感觉。可以说,对盛京内务府户口册进行全面系统透彻的揭示,还需要研究人员持续付出巨大而艰辛的努力。辽宁省档案馆编《盛京内务府户口册目录》记有较完整三旗人丁户口册共37种787册,每类户册多则近40册,少则不足10册。当然,由于部分有残缺破损情况的户口册未入目录,所以,数目还会更多一些。本文试就其中相对较多、内容较完整的《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册类进行初步的研究,力求系统全面,以便为其他册类的研究提供帮助。

一、现存卷册基本情况

据《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一书的统计(58页注),《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共有14册,但这仅是定宜庄等学者据档案馆目录所做的初步统计,实际调查显示,该册类在盛京内务府户口册档案中共有29册(如把光绪二十九年〔1903〕以来上下分册都统计在内的话,则为32册)。当然,由于我们对于该册类的信息特征掌握还算不上十分全面,不排除日后还会有新的发现。谨将29册的基本信息列表如下(见表1),以飨读者。

在共29册实例中,大多数是有册名题署的,一般题署为“厢黄旗×年刘二堡户口册”,后期在题署中增加“汉军人丁”四字,个别册“刘二堡”写作“刘尔堡”。从封面题署的格式和笔迹可以分辨出,有些封面并非编修成册时的原有封面,可能是日后发现封面残损后新加的封面。故而个别卷册有两重封面,如咸丰十一年(1861)册、同治十二年(1873)册、光绪十一年(1885)册。从中可以看出,原封面有装订孔,有钤印,年份书于中央(表1用“原”标识);新装封面则无装订孔,无钤印,部分年份书于左下(表1用“新”标识)。新装封面具体产生于何时无从判断,但从呈现的笔迹等特征来看,并不统一,可能是不同时期形成的。

表1 清盛京内务府《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卷册基本信息表

图1 清盛京内务府《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卷册封面示例

清代户口册每三年编审一次,在以上29册中,部分册例是上下连贯的,如嘉庆三年(1798)、六年(1801)、九年(1804)、十二年(1807)四册。从部分档案卷次编号的连续推断,原存放方式应该是同类依序摆放的,而之后顺序的打破并与其他册类混杂,可能是管理不善(因事调用后未能及时放回原位)或档案移换位置搬迁所致。虽然次序的打乱会给研究利用带来一些不便,但由户口册内容的特点决定,只要信息内容充分,次序是可以复原的,一些无年代题署的卷册可以推定其年代归属。

29册《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前后跨时达151年,虽然缺少一些年份的卷册,但其间的变化大致可以探知。从书写格式来论,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乾隆朝中期为第一时期,其特点是每一户人口的相关信息是依行连续书写的,最后一个成员信息后书写该人户的相关统计信息,下一户换行书写,每户开始会提格处理,每位成员的身份属性、与户主关系、属相以及病残等情况用小字双行书写。这在其他类别的户口册中也大致如此,从一些个例来看,至少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还在使用此类书写方式。第二时期始于乾隆朝晚期,户口册的书写格式改换为常见的一人一行的格式,并冠以人户所居村屯,而统计方面的内容放在了卷末,用“此屯共丁……”的句式,不再分户统计。《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的卷末统计信息书写格式截止于咸丰十一年(1861)。同治朝以后,仅列户内人员的相关信息,卷末再无“此屯共丁……”的统计数据,直到宣统二年,这是第三时期。

户口册前后书写样式的变化,反映了人口管理日趋规范,也强化了其身份管控及满足征收差役和租税等需求的功用。比如:第一时期,户内人员全部标明与户主的亲属关系,这在记录上会稍显烦琐,查询也会较为费时,辨别度不高;第二时期,亲属关系的称谓改为更为直观的父母兄弟夫妻子女的方式,以提格或缩进来反映层次,并辅以户主的父祖信息以及户内人员的生辰信息,同时有规范的统计汇总信息,更便于管理使用和发挥功用。当然,随着近代以来农村自然经济的渐趋瓦解,户口册中丁壮的职责也由纳物应差渐次改为以纳银为主,户籍记录的原有功用有所弱化,这也带来了户口册由第二时期向第三时期的变化。比如:第三时期不仅没有了“此屯共丁……”的统计,甚至到宣统二年(1910),连装装样子的生辰信息也不再记录了。可见,此时的户口册的编审已经徒有其名,完全脱离了迅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现实。

当然,还应该指出的是,虽然第一时期的书写格式不够“科学”,但也有其朴素而信息真实的一面。户内人员一些不见于以后户口册中的特征在这里是有充分记录的,如“瞎子”“吐血”等,其中人员属相的记录也大多属实。另外,也不能简单地以为后期的户口册就完全没有价值了。尽管如属相、生辰等信息已完全失真,但并不等于说所有的信息都不真实了。通过前后对照可以看出,相同人员的年龄信息大多是无重大偏差的,而且身份的变化也往往能够得到如实反映。也就是说,户口册还一直发挥着其固有的功用,只是这种功用在变动的社会中愈加微不足道了。

二、册内村屯略考

据初步统计,《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涉及的村屯名称共达27个,依大致的先后次序分别为刘二堡、锦州西二佛庙、岔沟、骆驼背、石山坨、獐狼堡、湾岭河、喇叭屯、沙沟子、锅坑子、天鹅笋、西边上蒲河口、罗家台、郎家厂、古榆树、夹河、闯家屯、南新堡、新城堡、双楼台、铧子峪、马官桥、包相屯、章士屯、九里沟、本城、邢家台子。当然,这里的27只是约数,其中可能会有同一地点前后用多种不同名称的情况,在未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我们暂将其作为多个村屯看待。

按道理来讲,近现代的村屯一般是比较好落实的。不过,盛京内务府户口册某一册中的村屯往往交错于府州县系统的多个属地之间,而村屯名称又常常多有同名者,甚至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内重现也很常见,同时,还存在晚近新增村屯名与之相同或近似的情况,这都为村屯位置的考证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因此,我们考证的策略是:尽可能从时代接近的地方志所留存的地理信息记录中寻找根据,辅之以同时代的文书、档案、笔记等。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地方志记录了相对系统的基层区划与村屯地名信息,这是晚清以来城镇乡地方自治推动的结果,往往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源于扎实的调查,是比较好的参照系。《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中的村屯名大多可以在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2]、宣统二年(1910)重编《承德县志书》[3]等地方志书籍中找到,现依次考证如下(见图2、图3)。

图2 《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刘二堡附近村屯分布示意

图3 《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距刘二堡较远诸村屯分布示意

1.刘二堡。属辽阳厢白旗界,又写作“刘尔堡”“刘二卜”。此地点很明确,即今刘二堡镇所在地。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第七区有刘二堡河南、刘二堡河北、东刘二堡、后刘二堡等多个名称可以印证。

2.锦州西二佛庙。实际地点当作“二佛庙”,“锦州西”是对村屯所在地的说明。地点在葫芦岛市南票区小凌河边,今为南票区九龙街道办事处所属行政村——二佛庙子村。《葫芦岛市志(综合卷)》在行政建制篇中对民国十二年(1923)南票属地的考察中讲到:第四区区公所驻地金沙锅屯,其中主村有二佛庙寺,附属村屯有二佛庙子[4]。1994年版《锦州市志(综合卷)》提道:“1960年,朝阳管辖的二佛庙子、大西沟、赵家屯、高家屯划为南票镇人民公社。”[5]虽行政区划归属时有变化,但村屯名称一直保留。

3.岔沟。属岫岩正黄旗界,又写作“乂沟”。今岫岩及其周边有“岔沟”字样的地名较多。在1989年版《岫岩县志》所记民国十二年(1923)区村情况中,仅见一区有“南岔沟”“南岔沟外”地名[6],与今地名缺少直接对应关系。因为一区的其他村屯地点大致可知,那么在这些村屯地点圈划出的大致范围附近可找到“岔沟”“岔沟村”两处地点(见图4),谨供读者参考。

图4 民国十二年(1923)岫岩县一区村屯分布示意

4.骆驼背。属辽阳厢白旗界,又作“骆驼贝”。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第八区有大骆驼背、小骆驼背村屯名。

5.石山坨。属辽阳厢白旗界(个别为正白旗界),又作“十三坨”“十三坨子”“十三蛇子”“十三台子”。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未见。民国时期地图有标注,在刘二堡西北约15公里,近太子河。

6.獐狼堡。属辽阳厢白旗界,又作“张良堡”。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第七区有大张郎堡、小张郎堡村屯名。在刘二堡东北约5.7公里。

7.湾岭河。属辽阳厢蓝旗界。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未见。嘉庆十二年(1807)以后诸册中不见该村屯名,具体位置待考。

8.喇叭屯。属辽阳厢白旗界。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第七区有喇叭屯。位置在刘二堡东南约2.5公里。

9.沙沟子。属辽阳厢白旗界。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第八区有沙沟子。位置在刘二堡西偏北约13公里。

10.锅坑子。属辽阳厢白旗界,又作“锅岗子”。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第九区有锅坑子。在刘二堡西北约13.5公里,有锅坑村,有些地图也写作“郭坑子”。

11.天鹅笋。属辽阳厢白旗界。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第九区有天鹅村。在刘二堡北偏西13.8公里,近太子河,今有天鹅村,当是此地。

12.西边上蒲河口。属辽阳厢白旗界,又写作“西力蒲河口”“西遥上蒲河”“西边土蒲河”“高力浦口”,猜测为抄写之误。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未见。此地点直至宣统二年册亦见,且人口渐多。据字面推测当在浑河与浦河交汇处附近,东南距刘二堡20余公里,不管是参照刘二堡或辽阳城来讲,都可称“西边”。此处附近多见孙家蒲河、王家蒲河、吴家蒲河等地点名称,也大致可以辅助这一推定。

13.罗家台。属辽阳厢白旗界,又写作“罗家台子”。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未见,待考。

14.郎家厂。属辽阳厢白旗界。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第七区有郎家厂。位置在刘二堡西南约3公里。

15.古榆树。属辽阳厢白旗界。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第一区有孤榆树,是否同一地点不详。

16.夹河。属辽阳厢白旗界。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未见。辽阳地区称韩夹河、庞夹河、肖夹河等一类名称的地名非常多,所以很难确定此村屯为何指,存疑。

17.闯家屯。属辽阳厢白旗界。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第九区有大闯屯、小闯屯村屯名。在刘二堡东北约18.8公里,太子河边。

18.南新堡。属辽阳厢白旗界。地名前后变化较大:道光二年(1822)始,写作“西新堡”;道光十四年(1834)始,改为“西新台”;光绪五年(1879),又写作“西新堡”;光绪十一年(1885),又改成了新城堡。尚不清楚这些地名是否指一地,但从人户组成的相对固定看,大约是同一地点的多个称谓,推测与下个地名“新城堡”有一定关联,或者在其附近。

19.新城堡。同属辽阳厢白旗界。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第三区有“新城”地名,今有新城村,在太子河东。《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二)》摘有一则《奉天辽阳州客民刘青因散伙算账不清被殴身死案》档案,其中提到城东新城堡,时间是嘉庆廿五年(1820)[7],可见该村屯名称早已有之。此村屯名在该户口册中始见于光绪十一年,查其中人户为高姓,与南新堡(西新台、西新堡)的人户是同一群体,猜想大约是原居南新堡的高姓人家于光绪十一年左右迁居于此,而非简单地南新堡改名为新城堡。

20.双楼台。属辽阳厢白旗界。民国十七年(1928)《辽阳县志》第七区有西双楼台、东双楼台、腰双楼台村屯名。位置在刘二堡南偏西约11公里。

21.铧子峪。属牛庄正红旗界。民国十一年(1922)《海城县志》第三区有铧子峪村屯名[8]。

22.马官桥。属盛京厢白旗界。宣统二年(1910)重编《承德县志书》东路第七分驻所辖村屯有马官桥,距城15里。

23.包相屯。属盛京厢红旗界,又写作“包相公屯”。宣统二年(1910)重编《承德县志书》南路第五分驻所辖村屯有宝相公屯,距城70里。

24.章士台。属巨流河界,亦写作“张士台”,在新民境内。今新民市大民屯镇有东章士台村、西章士台村。《新民地名概览》称:此地原有烽火台,民间相传有一章姓大人葬于此地烽火台上,因此人们把这个地方叫“章大人台”。清顺治年间,改称“章士台”[9]。

25.九里沟。属盛京厢红旗界。宣统二年(1910)重编《承德县志书》北路第二分驻所辖村屯有九里沟子,距城60里。

26.本城。未详所指,沈阳城、辽阳城均有可能,从人口登记的先后次序分析,沈阳城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7.邢家台子。属盛京厢红旗界。宣统二年(1910)重编《承德县志书》南路第五分驻所辖村屯有邢台子,距城58里。

三、人口、身份与姓氏

除地点外,户口册还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人口、身份与姓氏等信息。在咸丰十一年(1861)以前,户口册是有人口统计信息的。下面,以表格的方式将各册内容汇总(见表2)。

表2 《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人丁统计信息表(一)

盛京内务府户口册对人丁的登记主要是为了征收差役和租税的。因此,丁数是至为重要的,在统计中,居首列出。不过在总丁数中,有些是要去除掉的,如退丁、逃丁,再有像执事人等一类也可以免役或减役,占用丁数就是这些需去除的部分,“实剩”则是总丁数减去“占用”。此外,还有未入丁数的各类男女人口,即所称“女大口”“男小口”“女小口”“大口”为成年,“小口”为未成年,而将未入丁数的各类男女总数加上总丁数,即为最终合计总人口。从表可以看出,户口册人口在总体上是千人级别的,即使未有总数统计的1759年人数也在1 800人左右。在近百年时间里,人口是渐进增长的,当然,也偶有降低的情况,如1825年。查《辽阳市志(水利志)》,道光二年(1822)六月大风雷雨,千山太极石翻身、太子河水泛滥、辽阳一带一望成湖,农作物几乎全部被淹[10]。很可能是洪灾与粮食歉收导致了人口的减少。道咸间统计数据的趋同大约是公职人员未能尽责所致,从各年户口册的总页数来看,每次都是有数量增长的。乾隆六十年(1795)的户口册恰好是300页,宣统二年(1910)上下两册累加有1 365页之多,由此我们可以估算宣统二年(1910)人口数应达12 800人左右,增长规模是相当可观的。这一增长过程被户口册如实地记录了下来。

户口册中的数量统计还常常会关注到一些特定的身份,这是与赋役和待遇直接相关的。这一问题在《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第三章有所讨论,但具体到特定类别的户口册来讲,很多问题还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对此,笔者尚有诸多疑难未能解开,故暂列相关统计数据如下,容待日后分析解说(见表3)。

表3 《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人丁身份统计信息表(二)

《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大约涵盖了刘、李、钟、赵、王、苏、黄、栗、张、徐、翟、罗、高、周、闵等15个姓氏。从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这15个姓氏在一百多年间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在居住地点上也变化不大。下面以乾隆五十四年(1789)户口册为例,列出诸姓氏与居住地间的关联(见表4)。

表4 乾隆五十四年(1789)《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姓氏地点分布统计

以上,我们从盛京内务府户口册中拣出《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一类,对其基本信息做了一番初步的整理工作。当然,《镶黄旗刘二堡户口册》可揭示的内涵与意义还远不止此,其中,许多内在逻辑是值得推敲的,也可能会给研究者带来意外收获,这是我们日后要努力的方向。文中不足之处,还望方家指正,以推动盛京内务府户口册研究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村屯盛京辽阳
论盛京文化——从清前史规划讨论谈起
辽阳雷锋纪念馆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盛京往事
吉林省整村屯美化创建标准(试行)
清代盛京刑部四题
辽阳冮官屯窑址的调查与发掘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村屯绿化浅谈
信息化,“盛京”加速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