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述评
——基于CNKI文献计量分析
2022-06-23王小萌王少媛
王小萌 王少媛
(1.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一些省市相继颁布相关政策,希望以此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完善。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发展模式发生了转变,一种以“互联网+”为背景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已经开启。本研究梳理了中国知网数据库平台2014年1月至2021年9月的相关文献,旨在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趋势。
一、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与研究特点
(一)文献数量与主题分布
本研究以“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以2014年1月至2021年9月为时间范围,针对CNKI文献平台进行总库范围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931篇。从主题分布来看,主题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文量最多,共977篇,占24.69%;其次是主题为“创新创业”的发文量,共585篇,占14.78%;主题为“互联网+”的发文量为435篇,占10.99%,其余还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等主题占有较大比例(见图1)。从年度发文量看,2014年2篇,2015年40篇,2016年142篇,2017年328篇,2018年461篇,2019年463篇,2020年327篇,预计2021年可达500篇左右(见图2)。
图1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主题分布
从图2可见,自2014年起,学术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并在2018—2019年达到顶峰,呈现较高的研究热度。这一趋势,与我国政府提出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时间线具有高度的拟合性。《意见》提出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逐步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达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在相关政策引导下,学术界围绕着“互联网+”背景、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专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主题展开大量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关注点,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内容,充分体现了学术研究向政策转化、政策倡导推动学术研究繁荣的规律。
图2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发文量年度趋势图
(二)相关文献研究的特点
1.研究热度仍在持续上升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检索可见,目前有关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文献正在每年呈三位数量的态势激增,预计2021年发文量将是2015年的12.4倍、2020年的1.52倍。学术界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关注,一方面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与引导相伴而生;另一方面,也源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深入推进,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落实国家政策,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改革已经成为重要趋势[1]。而且,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关键性问题亟待解决。
2.研究内容逐渐扩展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最初起于高校内部,相关研究主要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转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改进以及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等问题展开[2]。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研究关注点逐步由高校内部创新创业教育扩展到高校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用人部门的协同性研究,如:如何建立统筹推进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问题,高等学校与政府、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协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问题,探索建立校地、校企、校所、校校以及国际间合作育人机制问题,以及如何整合政府财政和社会资金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问题等[3]。相关研究表明,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界与社会其他各界特别是产业界的联系将越发密切,高等学校必须跳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高校自身事业的局限,充分加强与社会各界协同,并依托自身教学科研优势,强化与社会需求的融合度,加强与产业界的协同与合作[4]。
3.研究主体趋于多元
主体和学术期刊呈现出广泛多元的特点。从相关研究文献的作者群体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主体由以往单纯以普通高校的学者和教师为主体,拓展到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管理者共同关注、共同开展研究的局面;从文献来源看,开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题专栏的学术期刊,既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教育学类杂志,也包括经济、科技、管理、文化类以及计算机技术类杂志,总体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文献研究的趋势
从研究文献看,目前我国“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全面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的普遍共识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积极回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的现实需要[5]。随着国家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发布,各级各类高校的教育理念正在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新能力转变[6]。2016年8月,清华大学发布了《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其中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张超等学者根据伯顿·克拉克的“创业型大学五要素模型”,对清华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分析,认为清华大学具有强力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制度,国际化的办学制度使清华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教学[7]。浙江大学重视创业人才的培养,并把创新创业教育列入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依托在科技创新、人才资源、成果转化平台和创业基地等创业生态建设方面的优势,持续改革创业教育体系,探索出了“基于创新的创业”IBE教育模式[8]。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是当前各类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一致性目标,虽然各高校的具体着力点会有所不同,如有的高校注重从完善管理制度入手,重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完善教学体系;有的高校注重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入手,重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培养。总体来看,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具有一致性,都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9]。而且,从创新创业教育这一目标的实现路径看,与“互联网+”背景相契合,提倡以互联网平台来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利用互联网平台来推进大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成为高校较为普遍的做法。
(二)“理论+实践”是“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
相关研究成果显示,高校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主要措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实践”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把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即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企业实习实践中具体应用和训练。学者陈爱雪强调,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适当开展模拟实训,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运用,以提升其创新创业的能力[10]。学者许朗、贡意业提出将实际项目教学融合到创新创业教育中,该模式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以项目参与为抓手,设计或选择部分商业性项目,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经营与运作,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与技能[11]。学者季贵斌、卢嘉鑫认为实行校企合作的手段,不仅可以让高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而且可以达到企业为高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实践锻炼平台的双赢效果[12]。从已有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已经从高校内部逐渐扩大到社会层面,让学生通过在校内接受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再通过参与公司、企业项目实践进一步磨炼升华,已经逐步定型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模式。
(三)实行个性化教学是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路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独特的教育体系,外部驱动力源于政府、高校和社会协同作用,而内部驱动力则依赖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对象——大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由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大学生群体展开的,因此,大学生的思维意识、学习需求等要素是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成效的关键性因素,也是高校实施恰当的教学方式、科学的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13]。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只有充分把握大学生兴趣爱好,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方向,为每位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否则会导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足[14]。当下,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并由此创设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加便捷的学习条件、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更加开放的学习空间,为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学者马和民等人提出,个体社会化是主体和客体在其相互作用中将社会所需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知识能力等进行内化,形成一定行为特征和个性特征,以改造社会,并发展其自身的过程[15]。“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将培养的人才内化到社会的需要中去,高校应充分应用“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培养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四)构建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重要方向
互联网技术为高等学校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崭新平台。学者黄娟认为,高校师生应该熟练掌握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有效结合,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16]。陈爱雪等学者认为,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各类学科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而为大学生提供实时的资源库,进行高效且及时性的指导帮助,实现创新创业意识的启蒙和专业知识的加固[10]。章巧眉认为,互联网平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线课程、项目作品资源、企业资源和各类专业库,实现资源共享[17]。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与实践提供了无限可能,在未来实践中,高等学校还需要结合现实校情,不断优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平台的功能设计,积极推动从理论构架到现实的实践应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五)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保障
教师是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相关研究文献对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一是系统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当代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相关文献认为,教师是否思维活跃,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过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是否具有实际创新创业的经验等[4],是考察高校教师基本素质的主要指标。二是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相关文献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应以能够开展互联网技能、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指导的专职教师为主体,大力引进具有社会资源和项目的创业专家及行业实践人才作为兼职教师,通过行业专家引领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能够融入具有前沿技术和最新创意的社会环境中,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8]。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聘用与学生创新创业领域方向相匹配的兼职教师,进一步开拓相关领域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建设好一支能够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要的师资队伍[19]。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一)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研究有待深化
在当前研究成果中,大多数文献关注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而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构建校内外多部门协同、跨专业融合、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协同机制文献较少,部分研究仅仅围绕着高校内部如何完善创业教育体系,而对如何构建校内外相结合的长效合作机制鲜少提及。“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推进,除高校自身努力外,必须协同外部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社会多方参与的开放协同机制[20]。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案例研究不足
从当前研究成果来看,尽管各类高校都在加快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但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却差距较大。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最近六年冠军项目获胜者都是高水平理工类高校,由于理工类院校多数在“互联网+”技术上具有学科优势,因而在项目的技术设计方面比较优秀,但是这并不意味其他类型院校就一定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参赛数量、获奖项目上的较大差距,足以说明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度、学生教育普及程度还不足。目前,有关研究成果几乎没有针对高水平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案例的实证研究,还缺少对高水平院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实施路径的实践案例研究。
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基于一定专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要素,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观测点。因此,应将创新创业质量评价列入高校专业人才的评价标准中,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是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十分稀少,基于CNKI数据库平台,以“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搜索到1 931篇文献,有关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文献22篇,仅占文献总量的1%,且其中较少是核心期刊文献,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亟待重视。
(二)研究展望
1.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研究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21]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侧重于实践的教育工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高校内部治理和完善,更多的是需要高校、社会、政府和企业等多元化主体的参与。高水平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构建政、校、企和社会多元协同开放机制,而互联网作为多方机制联合的有效媒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的应用空间以及多元主体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高效率融合协作机制等问题,是未来值得研究的重要方向。
2.加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案例研究
从已有文献研究所见,目前多数成果比较偏重在理论层面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能力培育方式等,也比较重视从操作层面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教学改革措施和平台构建策略等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既涉及理论研究,更指向实践操作。因此,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特别是有关院校的成功案例研究,通过个案的分析与总结,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共性规律,着力破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就业化”“学科化”倾向,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面向少数具有创新意愿和创业理想的学生转向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则更有现实意义,是现有研究中亟待补充的空白点。
3.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随着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日趋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纳入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重要趋势。未来相关研究应高度关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机制问题,深入探索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之中,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构建合理的考评制度,从根本上保障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