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主题班会课的实践与反思
2022-06-23李晶辉
李晶辉
【摘要】2022年春,受新冠疫情影响深圳市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3月,时逢学校科技节启动,为配合学校层面的主题教育活动,班级组织开展15分钟微班会,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树立远大理想,勇攀高峰。本文以初一“居家玩转科技,云端助力梦想”主题班会为例,从线上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活动、教师的引领性活动以及教育素材的选择途径上探索线上主题班会课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线上教学;主题班会;实施策略
一、班会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思路
(一)教学目的
理想信念:通过学生访谈中介绍的“中国无人机”“冬奥会中的科技元素”等,感受中国当代科技的強大;通过体验魔术“中国环”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智慧,树立民族自豪感。
锤炼品格:通过在线实验“斜立易拉罐”,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向学生传递严谨认真、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人际交往:在混剪视频中学生真人出镜,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充分感受集体生活氛围。
生涯规划:通过班级同学参与发明活动并获奖的案例,优秀校友张云飞在初中科技小组中孵化科技梦想的案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树立远大理想。
(二)教学思路
班会课围绕“云端”和“梦想”两个关键词展开,包括四个基本活动。
1.学生收集与科技有关的资料,录制1分钟讲述视频“我眼中的科技”。一方面让学生亲身去感受中国科技和世界科技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增强学生个体的参与感和集体的凝聚力。
2.教师提出互动问题“易拉罐可以斜着立在桌子上吗?”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云端实验,让学生感受科技无处不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节活动;向学生传递严谨认真、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3.连线访谈在科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为全体同学树立科学榜样;给参与活动的同学鼓励,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借力学生的魔术“中国环”,推荐优质科技资源和线上资源。
4.观看优秀校友张云飞在初中科技小组中孵化科技梦想的案例视频;教师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二、线上主题班会课的实施策略
(一)以学生的参与性活动为起点
对于班会课上既定的“主题”,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些认识和看法是班会课的起点。在科技节主题班会召开的前两天,教师邀请每组一名同学,用1分钟视频的方式讲述自己眼中的科技。学生在居家生活中关心时事、关注科技的发展,在讲述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认为科技为生活创造了极大的便捷,战胜疫情、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无接触配送源于科技;人工智能,绘画软件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创造空间。在搜索资料和表达观点的过程中,孩子对于科技的理解更深刻了。将同学的观点用混剪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引发线上的讨论和思考,线上教学中集体的氛围和学生的参与感都增强了。
(二)通过教师引领性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班会课的开展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本节班会课借助教师的引领性活动,完成四维目标。
基于同学对科技的理解,教师提出看法“生活中很多小现象中也包含着科技”,并发起互动活动“易拉罐可以斜着立起来吗?”眼见为实,教师和学生通过云端实验的方式,发现易拉罐空着的时候,很难保持平衡;当倒入一些水后,易拉罐就能很轻易地斜着站在桌子上了。小实验中蕴含大道理,物体保持平衡的关键是重心,通过加水的方式改变易拉罐的重心,使它更容易保持平衡。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设计教师的引领性活动,带领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在实验并不能一次成功,师生可一起感受不怕困难、不断尝试的科学探索过程。课下,学生纷纷拿起身边物品做起了重心的小实验,还发现了更多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三)从身边人和身边事中寻找教育素材
身边人和身边事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在线上班会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班级同学的榜样案例或校园文化的典型案例中寻找育人素材。在接到科技节班会展示任务时,我在脑海中迅速检索出班上彭同学曾参与学校创客活动,发明作品获全国银奖。于是,笔者在班会课中连麦这位榜样同学,让他给大家讲述自己参与科技活动的哪些事儿,给大家解密魔术背后的科学原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对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更浓了。
在校园文化中不难找到班会课的契合点。在科技节主题班会中,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实验学校和无人艇的故事》。张云飞学长在初中阶段进入科技小组,从此种下了科学梦。当日科学小组的一艘小船,演变成了今日的大国重器。教师借此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社团和校园活动,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并且坚定地去落实这个梦想。
三、科技节主题班会的教学反思
本节班会课以云端和梦想做切入,在仅有的15分钟内,我和学生畅谈“我眼中的科技”,感受大国风采;一起走进“云端实验”,碰撞科学思维的火花、提升科学思维的能力;一起观看无人艇的故事,感受厚重的校园文化。与传统的线下班会课设计不同,本节课在策划和实施中更加关注吸引力和互动力。大家一起聊“科技”,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感,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立铁管、穿铁环,一个个简单却又趣的小实验,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起到科技节动员的效果;最后通过优秀校友张云飞在初中科技小组中孵化科技梦,将昔日科技小组中小船演变为大国重器的案例,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在追梦的路上勇攀高峰,将班会课主题升华。
参考文献:
[1]陈晓君.参与式主题班会课的探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2(5):97-98.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