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协同创新方式构建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

2022-06-23田富强

关键词:经管话语体系协同创新

田富强

摘 要: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涉及学术研究、专业教学、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等多个领域。经管学术体系、经管学术话语体系、经管课程体系、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经管课程思政体系等五个体系创新是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的基础。这五个体系关系紧密,其协同创新是构建新时代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关键与基础。经管学术体系是经管学术话语体系与经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决定了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理论高度与影响力,必须具有科学性、客观性与创新性。经管学术话语体系是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基础,体现了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专业性。经管课程体系是经管课程思政体系的基础,要保障专业能力的培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统筹兼顾专业性与思想性。经管课程话语体系是经管课程思政的传播載体,对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具有基础性价值。经管课程思政体系包括了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体现了前者的成果。五个体系必须协同创新,才能形成合力,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

关键词:协同创新;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学术;经管

新时代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对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掌握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需要在学术体系、课程体系、德育体系与话语体系构建方面形成合力(图1)。经管课程话语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协同创新,有机地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等三大体系融为一体,将话语体系创新主体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学术创新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

一、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综述

1. 话语体系创新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话语是表达思想、观念、情感、理论、知识、文化等的字词、句式、信息载体或符号;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1],决定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强弱[2]。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是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是打破西方话语垄断的战略举措,也是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了解的迫切需要[3]。

2. 思政话语体系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掌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自身发展的需要[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需要处理好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西方话语体系以及继承和创新的关系[5]。

3. 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同向”要解决政治方向、育人方向、文化认同的统一性;“同行”要解决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享发展问题[7]。课程思政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8]。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9]。

4. 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创新研究

课程思政具有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高校课程思政的话语表达促进教育教学变革[10]。价值话语体系与专业话语体系有效对接,诠释中国特色,建构中国话语,正确处理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关系[11]。

5. 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话语背后的力量是思想,是道。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不仅有如何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有说什么的问题[12]。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维度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增强思想的原创性、融汇理论资源、立足实践、彰显时代精神[13]。学术话语权折射着维护自身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能力的高下[14]。

6. 经管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15]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于经管学科。要用中国的经管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构建和优化“中国理论”,注重深刻性、原创性、丰富性、时代性[16]。

(二)问题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要进一步建立、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经济学体系,并切实运用到教学中”的重要指示对创新经管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并切实运用到教学中,促进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创新,增强中国经济发展话语权,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研究成果相对不足,数量与质量尚待提升。经管学术话语体系研究成果相对不足,对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支持不够。课程思政话语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协同创新研究成果较少,相关领域亟待进一步开拓。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课程思政、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高度重视。话语体系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是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创新的基础,协同创新课程思政话语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有助于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以经管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为基础,借鉴思政话语体系创新成果,聚焦课程思政目标,完善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探索课程思政话语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协同创新对策,有助于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二、经管学术体系在新时代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中的地位

学术与创新性紧密相关,以话语体系作为表达载体,通过课程交流传播,维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学术”与“话语”“课程”“思政”等紧密相关。学术体系创新研究,离不开对“学术”与“话语”“课程”“思政”等的关系的研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基于“话语”“课程”“思政”等,创新学术体系,建设新时代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经济管理是重要领域,构建新时代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十分必要。

(一)经管学术体系的核心价值及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要求

1. 经管学术体系的核心价值

经管学术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学术体系具有核心价值。学术与学术话语是内核与表层的关系,是思想与表达工具的关系,是本质与外在表现的关系,是内容与语言的关系,是第一位要素与第二位要素的关系,是主导要素与从属因素的关系,是实质与表象的关系,是决定因素与被决定因素的关系,是思想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理念与表达的关系,是心脏与皮肤的关系,是躯体与服饰的关系,是硬与软的关系,是创新与宣传的关系。

经管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学术体系具有核心价值。课程体系是为传授知识技能而形成的体系,具有更多的传达功能。如果没有完善高深科学的学术体系,再完善的课程设置都可能成为无源之水与无本之木。学术体系是课程赖以存在的基础,学术体系的水平与价值,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体系的水平与价值。

学术体系在经管课程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具有核心价值。课程话语体系要表述的课程内容,课程以学术体系为旨归,课程话语体系要体现学术思想,必须以学术体系为基本遵循。

在经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过程中,学术体系具有核心价值。课程思政要妥善处理学术性、教学性和思想政治性的关系,并以学术性作为最基本的思想内核。学术性是课程思政具有效果的基础与核心。

学术体系在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具有核心价值。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关键词包括学术、课程、思政与话语。在这些关键词中,学术看似与课程思政话语体系距离最远,实际上并非如此。学术是根柢,课程是主干,思政是枝条,话语是叶子,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是花朵。学术看似距离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最远,却最不可或缺。

2. 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对经管学术体系的要求

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对学术体系创新的第一个要求是树立国之大者的战略意识。要意识到学术体系不仅是科学创造的结晶,而且关系到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在学术体系构建过程中具有话语权意识。

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对学术体系创新的第二个要求是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意识。学术没有国界,但不意味着学者没有国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以国家利益为重,构建经管学术体系,需要在学术体系的独立性、创新性、对本土实践的解释力、促进本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等方面有所作为。

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对学术体系创新的第三个要求是树立只争朝夕的紧迫意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经管学术体系创新,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也不再是可以满足于跟跑状态,必须意识到环境的急剧变化对学术创新的压力在迅速增长,必须意识到经济管理实践对学术体系创新的更高水平的要求如何紧迫,必须要在关系到本土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解释与对策研究方面全面领跑。

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对学术体系创新的第四个要求是树立破除卡脖子瓶颈的奉献意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经济管理学术体系构建,不能再满足于对基于域外经管实践构建的学术体系修修补补、全面照搬的低水平工作,要在可能出现的学术脱钩背景下,具有勇于攻关、善于创新的理论勇气和研究能力,将学术生命奉献给卡脖子领域的独创性工作。

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对学术体系创新的第五个要求是树立协同作战的系统意识。单打独斗的学术创新可以促成学术体系构建。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构建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仅有单打独斗的学术创新是不够的,必须围绕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协同作战,系统创新,构建适应国家需求的学术体系。

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对学术体系创新的第六个要求是树立聚精会神的聚焦意识。经管学术创新过程中,可以漫无目的,洋洋洒洒,平均使用精力。但在域外博弈压力剧增的背景下,有必要聚精会神,集中精力,解决事关战略全局的问题,基于国之大者进行学术创新,构建于国有用的学术体系。

(二)经管学术体系与其他体系的协同创新关系

1. 经管学术体系与经管学术话语体系的协同创新关系

学术需要实现实时传播,学术传播的载体是语言,语言形成学术传播的话语体系。没有学术话语体系,再精深的学术研究成果都无法实现更大范围的交流与更高层次的提升。没有精深的学术研究成果,话语体系的深邃性大打折扣,流于浮泛之谈。

学术体系是话语体系的精髓。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具有紧密关系。学术体系以话语体系作为表现形式。在表现学术体系的载体中,既有作为话语体系核心工具的语言,还有公式等非自然语言的工具。从表现工具维度分析,学术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可以等量齐观。

與学术体系相比,话语体系有其独特特征。

一是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利益倾向。学术体系很难判定利益倾向,尽管学术研究主体也有其特定利益,属于利益主体,代表特定国家与国家群体的利益,但与话语体系的利益倾向相比,学术体系的利益倾向更为隐晦,不容易察觉。以前沿学术领域的世界标准制定为例,为了抢夺规则制定权,不同国家与国家群体力推的科技标准具有不同的学术体系,规则制定权的争夺,以学术体系的竞争为依托。以前沿技术的首创权的认定为例,不同族裔科学家的前沿技术代表了不同学术体系,在认定哪种技术路径最先出现的过程中,如果不同技术路线的首创权争执激烈,具有裁决权的利益群体往往会做出有益于自己族群利益的裁决,学术体系之争,卷入激烈的利益争执。学术体系卷入利益争执后,学术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的界限逐渐模糊,学术体系之争有演变为学术话语体系之争的趋势。

学术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利益性,代表不同族群与国家和国家群体的利益。这与话语体系的表面性紧密相关。学术与学术话语具有表里关系:学术是学术话语的里子,话语是学术的面子,二者是核心部分与表面部分的关系。话语的宣传性强,导致话语的倾向性强。如果说从深层关系分析,学术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利益群体的利益,那么,学术体系是隐秘地体现利益群体的利益,话语体系是旗帜鲜明、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体现利益群体的利益。

二是话语体系具有更多的话语权色彩,学术体系往往只有科学意义上的价值,这是学术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的重要区别。有了利益之争就有权利之争,学术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的竞争,可能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话语权之争。为了抢占学术话语权,话语体系可以具有鲜明的国家或族群色彩,但学术体系往往必须以科学的形式体现话语权之争。学术体系创新过程中,某国或某族群可以独辟蹊径,建立独特的学术体系,但不能为了抢占学术话语权而有意违背基本的学术规律,学术体系的独特性不等于有意突破规律而强求标新立异。

三是学术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的竞争性及其竞争的显著性不同。话语体系竞争性更为激烈,竞争性也更明显;学术体系竞争性也很激烈,但往往是隐藏在大众舆论背后的激烈竞争。

四是学术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难度不同。学术体系创新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也需要长期的学术积累。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层次相对比较浅,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获得突破。

2. 经管学术体系与经管课程体系的协同创新关系

就学科而言,课程思政兼有思政课与专业课的特质。从学术体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分析,学术体系为课程思政体系提供了学术基础和支撑,后者强化了前者的价值导向。从学术体系、课程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关系分析,学术是基本内容,话语是表达方式,课程是传播途径。以学术体系创新为基础,以话语体系创新为载体,课程思政创新取得成果。

学术需要实现代际传承,代际传承才能够保证学术薪火代代不息,才能确保学术发展有积累有创新。课堂是学术传承的主要渠道,课程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课程体系建设对学术体系的绵延功不可没。

课程体系的建设者往往是教师,学术体系的建设者包括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与从事教学工作的研究人员。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可以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发掘学术体系中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潜质。从事教学工作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要有意识树立课程观念,将适宜于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作为知识技能创新目标之一,有助于经管学术体系与课程体系的协同创新。

经管学术体系是课程体系创新的基础。课程是教育教学领域的范畴,学术是科学研究领域的范畴,二者互相区别又紧密相关。教育教学可以为科学研究提出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切入点;科学研究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可供讲授的知识技能素材。没有科学研究做基础,教学内容无从保证;没有教育教学环节,科学研究成果无法普及。为了创新经管课程体系,必须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能够全面解释中国经济管理实践、能够指导中国经济发展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系相对完整、具有独创性的经管学术体系。

经济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往往具有鲜明的借鉴性、移植性、盲信性与释外性。借鉴性是指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管理理论体系基本上从零开始,主要通过借鉴域外经济管理理论,形成本国经济管理理论体系的主体。虽然长期以来我们努力构建独创性的经济管理理论体系,但借鉴的成分仍然比较多。移植性是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管理理论构建初级阶段,不经过适应性调查,没有去粗取精,大面积移植域外经济管理理论。之所以存在未经严格审视就直接移植域外经济管理理论的现象,与盲从盲信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管理理论紧密相关。盲信性主要体现在一种新的经济管理理论在域外出现后,不是以本国经济发展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及成效为标准,没有考虑是否适应本国经济发展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约束条件,没有考虑是否具有促进效应、负面影响是否可控,而是以域外理论为本,削足适履,强制改变本国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违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释外性是指引入的部分域外经济管理理论,是基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与治理实践总结、归纳形成的理论体系,对特定经济体具有较好的解释效果。但是,因为该理论的适应条件并不总在任何经济体中存在,部分经济管理理论引入发展中经济体后,完全或部分水土不服的情况比较多见,域外经济管理理论解释本国经济管理实践的精确性有待商榷。

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国家利益与以人民为中心。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特点是实:实用、实践、扎实、有用。来自域外却损害本国利益、影响国计民生的经济管理理论不是课程思政的主要研究对象。经管课程思政要以国家利益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经济管理学科的实用、实践、扎实、有用等学科属性。

经管课程思政的重要基础是构建为本国经济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的独创性的经济管理理论体系,该体系能够解释本国经济发展与治理实践的成就,能够切实解决本国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问题,对本国未来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不能不加辨别地盲目引进既不能很好地解释本国经济发展与治理实践又对本国经济发展与治理实践没有切实指导作用的域外经济管理理论。

3. 经管学术体系与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协同创新关系

经管课程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在把握学术精髓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体现学术体系的思想性与价值性。以学术体系为基础,衍生出课程体系与课程话语体系,经管课程话语体系与学术体系的距离逐步拉开,很容易因此忽视作为根柢的学术体系的核心价值,导致课程话语体系的肤浅、错讹、油滑甚至伪科学。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创新,必须随时接受学术体系的监督,以学术体系创新成果滋润、支持、融化、催生课程话语体系创新成果。

4. 经管学术体系与经管课程思政体系的协同创新关系

学术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有意识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学术体系看似与课程思政关系较远,实际上,学术体系与课程思政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代代新人是在課程思政的哺育下成长为创新性人才的,也是在课程思政的培养下具备学术体系构建能力的,学术体系创新是课程思政的必然结果,学术体系创新与课程思政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经管学术话语体系在新时代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中的地位

(一)经管学术话语体系的核心价值及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的要求

1. 经管学术话语体系的核心价值

学术体系的核心价值决定了经管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核心价值。经管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是新时代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创新的源泉,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确保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创新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两种话语体系创新具有相互借鉴、相互传承、相互激励、相互影响、相互促成的密切关系。

2. 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对经管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要求

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创新为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矫正方向。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很难摆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大国博弈语境。域外学术脱钩的巨大压力,凸显了国内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紧迫性、方向性与国家利益导向。必须认准并服务于国家经济管理战略利益,加快构建有利于国家经济管理战略利益的学术话语体系,消解不利于国家经济管理战略利益的学术话语体系。

(二)经管学术话语体系与其他体系的协同创新关系

1. 经管学术话语体系与经管课程体系的协同创新关系

经管课程体系设计要服务服从于国家经管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与构建。经管学术话语体系往往体现了国家的经济管理战略利益,有助于国家的经济管理实践。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经管课程体系必须服从国家的经济管理战略利益,有助于抢占经管学术话语权。

2. 经管学术话语体系与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协同创新关系

课程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区别较多。一是区别在于教学语言与学术语言的不同。学术语言以清晰说明学术成果为标准,教学语言以深入浅出地介绍给教学对象为标准;二是话语的对象差异。课程话语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至少有两个目标,一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二是通过专业课程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卡脖子技术的意识。学术话语的目标是抢占国际学术话语权。抢占国际学术话语权,才能在大国博弈过程中有理有据,也才能够为国家经济管理实践争取充足的发展空间。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既要做出学术成果,还要以独创性的研究成果有效服务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

课程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共同点在于构建维护国家利益的话语体系。无论是教育学生,还是说服国际学术界,所构建的话语体系必须言之成理,逻辑清晰,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3. 经管学术话语体系与经管课程思政体系的协同创新关系

经管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目标是确立以解释、指导、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为主体的学术体系,在国际学术界掌握中国经济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领域的话语权。经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以解释、指导、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为主体的学术成果,让学生感受中国独创性经济管理研究成果的价值,树立为解释、指导、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做出学术贡献的信心,掌握应有的能力,为中国经济发展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课程以话语为载体。话语是课程的表述工具与精髓。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过程中,以学术话语为载体,撷取学术话语精华,通过教育教学维度的消化吸收和再创造,将话语隐含的学术信息传授给学生。因此,学术话语体系创新过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要时刻考虑学术话语创新对课程建设特别是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影响;要尽可能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角度,以卡脖子技术突破为目标,充分发掘学术话语的思政价值,在学术话语体系创新过程中积累课程思政建设的素材。

四、经管课程体系在新时代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中的地位

(一)经管课程体系的核心价值及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的要求

1. 经管课程体系的核心价值

课程体系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学术传播价值。课程以学术传承为目标,以话语为载体,通过转述学术话语,形成适应受众的课程话语,促进学术成果在代际之间的有序传承与发展创新。没有课程体系及以课程话语体系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学术成果无法实现代际传播与发扬光大。

2. 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对经管课程体系的要求

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要求经管课程体系兼具学术性、思想性与政治性。脱离科学性与客观性的经管课程建设,会使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成为无源之水。忽视家国关怀与思想政治性的经管课程建设,可能走偏方向。新时代经管课程的专业性与思想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越是强调经管课程的思想性与政治性,越要经得住学术检验。

(二)经管课程体系与其他体系的协同创新关系

1. 经管课程体系与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协同创新关系

课程是以语言为表达工具的,课程体系的建设成果要在话语体系传播过程中得到检验。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经管课程,必须有意识构建具有独创性、有深度、能有效解释本土经管实践的课程体系,以科学、客观、理性的话语加以传播,确保课程话语体系具有竞争力。

2. 经管课程体系与经管课程思政体系的协同创新关系

普及课程思政是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对经管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经管课程体系建设与经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虽然是不同的范畴,却具有相近的内涵。经管课程思政建设,并不局限于某一门经管课程,也不局限于某个经管专业的课程,而是覆盖经济管理学科全部专业每一门课程的任务。无论哪一门经管课程,都有建设经管课程思政的任务,都有將课程思政建设融入课程建设的要求,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课程的基本要求。经管课程的专业性并不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实现。

五、经管课程话语体系在新时代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中的地位

(一)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核心价值及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的要求

1. 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核心价值

与学术话语相比,课程话语具有一定的内敛性。课程话语的内敛性与课程讲授对象有关。目前我国经管课程主要面对国内学子。与经管课程相比,我国经管学术交流的外向性突出,中国学者走出国门,与域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域外学者来我国进行经管学术交流。与经管学术交流的外向性相比,经管课程交流的外向性稍弱,经管课程向域外扩散的范围有限。

课程话语体系是提升经管课程影响的工具。课程与课程话语的外向性不完全相同。与课程话语相比,课程具有特定情境,其传播性往往较低。在经管课程无法大面积传播的条件下,构建并强力推动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传播,有助于提升经管课程影响力。

提升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影响力,可以助推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影响力。经管课程思政带有一定的思想性与政治性。以经管课程话语体系为基础,提升经管课程话语的专业性与科学性,基于经管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的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得到保障。

2. 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对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要求

专业性、客观性与科学性是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对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基本要求。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必须建立在专业性与科学性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只有基于专业知识技能扎实、创新性较强的课程话语体系,才能构建经得起检验的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

思想性、政治性与战略性同样是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对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基本要求。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如果存在问题,即使专业性再强,也存在根本性缺陷。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对课程话语体系的思想性与政治性进行严格检查,确保不出问题。

(二)经管课程话语体系与经管课程思政体系的协同创新关系

1. 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必须得到保障

经管课程话语体系建设的目标至少有两个。一是满足课程推广的需要。课程的推广应该与课程话语体系的推广同步进行。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构建与推广,可以助推经管课程的普及。二是基于国家利益,为掌握话语权服务。课程话语体系是话语体系的类型之一,是以课程为载体的话语体系类型。课程话语体系建设,要高度重视思想性与政治性,才能够维护国家利益。课程思政体系对思想性与政治性的要求,完全适用于课程话语体系建设的需要。

2. 经管课程思政体系要通过课程话语体系建设得到有效传播

普及推广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是比较便捷的路径。在建设课程话语体系过程中,促进了课程思政的普及与推广。经管课程建设目标是全面建设经管课程思政,经济管理类课程都要建立独具特色的经管课程思政。普及经管课程思政的过程中,经管课程话语体系的建设,为经管课程思政的推广普及奠定基础。

六、经管课程思政体系在新时代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中的地位

(一)经管课程思政体系的核心价值

1. 经管课程思政体系包括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

经管课程思政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以课程思政为依据,推广普及经管课程思政,为提升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覆盖面奠定基础。

2. 经管课程思政是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

经管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决定了经管課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建设水平,为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科学性、专业性与客观性提供保障。从学术体系到课程体系,再到课程思政与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思想性与政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与科学知识技能的坚实基础的距离越来越大;尽管如此,科学知识技能的客观性、专业性永远是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坚实基础;思想性与政治性越强,对专业性与科学性的要求越高,越重视科学基础的扎实根基。如果忽视科学基础的扎实根基,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将失去可信性、深刻性与科学价值,甚至可能沦为肤浅的学术宣传。

(二)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对经管课程思政体系的要求

1. 专业性与学术性必须得到保障

与作为根基的学术体系、基于学术体系的课程体系、基于课程体系的课程思政体系相比,课程思政话语体系位于学术体系与课程体系等知识体系的上层、表层与浅层。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表达性、工具性与宣传性更强,如果其专业性与学术性得不到保障,很容易流于肤浅,成为宣传性话语,失去对学者、教师、学生与知识阶层其他人员的吸引力与价值。

2. 思想性与政治性必须得到保障

课程讲授有多种形态,可能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与利益导向,也可能在思想性与政治性方面出现问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正确的思想导向与政治立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石,也是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基本要求,不能忽视课程的思想性与政治性。从建设符合课程思政标准的经管课程体系入手,融入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精髓,构建思想性与政治性较强的课程思政话语体系,需要兼顾专业性、学术性与思想性和政治性。

七、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协同创新的路径

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涉及的范畴包括学术、课程、思政与话语,涉及科研、教学、德育与宣传等四个领域。这四个领域紧密结合并融为一体,有助于构建具有专业性、科学性、思想性与政治性,具有学术传承价值,能够抢占话语权的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围绕话语体系创新,经管课程教学、科研与思想政治教育三管齐下,共同推进。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配合默契,相互启迪,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从教学和科研领域协同推进话语体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重要论述指导经管教师分别从政治层面、治学与教学层面、修身层面提高素质,为推进话语体系协同创新,培养思想政治觉悟高、学术能力与教学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治理现代化”“民族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进行高质量学术创新,构建“理论中的中国”;厚植中国话语优势,占领道义和舆论制高点,增强国际话语权。在课程教学中把政治性、学理性、大众性和世界性相结合,实现目标共识、思想共识、价值共识与表达共识。

(一)强化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结构

1. 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层级越高,越需要坚实的基础

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层级、境界与“调子”越高,解释性越强,越普及,就越需要植根于更为深邃的土层,构筑最坚实的基础。万丈高楼如果只有方寸根基,就有可能坍塌。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基础包括学术体系、课程体系、德育体系等。学术根基要牢固,经得起检验;课程体系要完善,德育体系要有系统性,这样构建的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就可能更有影响力。

2. 构建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要重视学术体系建设

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底层是学术体系,顶层是话语体系。学术体系距离话语体系距离最大,因此最容易被忽视。鉴于学术体系的根本性与基础性,位于底层的学术体系距离位于顶层的话语体系越远,越要夯实作为基础的学术体系的根基。否则,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就可能经不起学术检验。

3. 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结构紧密

组成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各个部分,必须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无论是哪个组成部分出现短板,都可能降低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价值。如果学术体系创新性不足,影响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可信性;如果课程体系存在不足,影响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对学生的传播效力;如果德育体系存在不足,影响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如果话语体系存在不足,影响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对域外的传播效果。

4. 从不同视角检视,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都要无懈可击

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面对的群体具有多样化。其以学术体系为基础,需要经受学术界的检验,必须对学者开放。课程话语体系由教师参与构建,需要由教师传达相关信息,因此必须适应教师的需要。课程主要面对学生,话语体系对学生的影响最大。话语体系强调获取话语权,因此,也要对域外的学者、教师与学生开放,经得起域外相关群体的检验。

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面对的群体的多样化,意味着需要从不同视角接受检验。从学者的视角检验,话语体系不仅不能有硬伤,而且要具有一定深度,能够传达已有学术体系的创新性成果,还能够创造性传达已有学术体系尚未发掘并亟待发掘的信息,对国内外学术界都具有启发性。从专业教师的角度检验,话语体系能适用于专业课教学,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从思政课教师的角度检验,话语体系具有思想性和政治性,能够坚持正确的立场,阐释正确的理念。从学生的角度检验,话语体系既传授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也能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出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从域外学者、师生的视角检验,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应该具有客观性、借鉴性和说服力,有助于域外学者、师生构建本国的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

同一个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要能从不同视角得到合理解读,可以适应不同维度的透视与检验。无论是对教学领域的师生,还是对学术界的研究者,无论是对国内学者、师生,还是对域外学者与师生,话语体系都能具有圆融无碍的解释力。

(二)破解经管课程思政话語体系悖论

1. 名实之间存在悖论

中国哲学体系中,“名”与“实”分别表示实体与对实体的宣传。话语体系有宣传学术体系、课程体系、德育体系的功用。如果将学术体系、课程体系、德育体系看作是“实”,话语体系就是宣传学术体系、课程体系、德育体系的“名”。中国哲学体系中,在极端条件下,名与实往往具有非此即彼的相对关系:对“名”的过分宣传,可能损害“实”;反之亦然。逻辑悖论下,对话语体系等“名”的过分宣传,可能伤害对学术体系、课程体系、德育体系等“实”的深入研究与探索;对学术体系、课程体系、德育体系等“实”的深入研究与探索,往往需要牺牲对话语体系等“名”的彰显。

2. 破解名实相对的悖论

名实相对悖论,往往是二元对立思维的结果,也与投入有限不无关系。为了突破二元对立下的名实相对关系,需要建立名实兼顾的关系模式,投入与学术体系、课程体系、德育体系构建等同等的力量,用于话语体系构建。

“名”是对“实”的宣传。加大投入的条件下,对“名”应该采取谨慎态度。学术体系、课程体系、德育体系构建等是“实”,话语体系就是“名”。在名实相对、表里有别的条件下,既要谨慎构建严谨科学、扎实有效、客观有用的学术体系、课程体系、德育体系,还要谨慎构建严谨科学、扎实有效、客观有用的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在处理名实关系的过程中,不以名害实,不以表伤里,妥善破解名实对立的悖论。

(三)协调学术创新性与话语体系与时俱进的关系

1. 学术创新对话语体系提出要求

学术的价值在于创新,创新意味着创造性毁灭。创新性越强,对已有知识技能不断更新的速度越快。长期固守已有知识技能,意味着经管领域的研究落后于实践的发展与需求。

与学术创新的日新月异相比,话语体系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话语体系往往是系统性工程,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够完成。传播过程中的话语体系不能朝令夕改,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够体现话语体系的可信度。

在日新月异的学术创新与相对稳定的话语体系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话语体系宣传的是过时的学术成果,话语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学术性、时效性与价值将大打折扣。

2. 话语体系要与时俱进

一是打通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沟通关系。学术体系处于话语体系的底层,与课程体系和德育体系相比,最容易被忽视。构建话语体系过程中,要建立沟通机制,随时检视话语体系是否与学术体系匹配,确保话语体系的学术性。

二是遴选学者型的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者。探索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者的学术水平,甚至邀请处于学术前沿的学者参与话语体系构建,可以部分解决话语体系更新迟滞的问题。

三是建立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创新性检测机制。构建按期检测话语体系是否跟进学术体系创新速度的机制,定期检视话语体系传播的学术知识技能是否过时,并对过时甚至已被科学检视认为错误的观点进行修正。

四是加快经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效率。高效的构建过程,对于快速检测话语体系的学术性、快速发现存在的学术性问题、快速修正话语体系、缩短话语体系构建与修正时滞必不可少。

參考文献:

[1] 张国祚.中国话语体系应如何打造[N].人民日报,2012-07-11(007).

[2] 韩庆祥,陈远章.建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要义[N].光明日报,2017-05-16(015).

[3] 吴杰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学术话语体系[N].光明日报,2012-06-11(001).

[4] 乔靖文.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7.

[5] 郭凤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83-86.

[6]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7] 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8]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9]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10] 李晓培,胡树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话语表达与当代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00-104.

[11] 杨琳.文化殖民反思与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中国话语建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133-136.

[12] 汪信砚.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2,(7):4-25+203.

[13] 刘同舫.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五个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8-22(001).

[14] 沈壮海,等.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理与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5] 王文.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N].光明日报,2021-05-17(001).

[16] 张宇.关于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2-08-20(001).

猜你喜欢

经管话语体系协同创新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模拟教学平台项目建设问题及分析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