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年的精神贫困及其纾解
2022-06-23郭婷婷郭峰
郭婷婷 郭峰
摘 要:农村青年是农村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是乡村变革与发展的希望所在。与农村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力”“中坚”地位相悖的,是农村青年群体出现的精神贫困症候。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塑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感,激发农村青年主体意识,引导农村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农村青年艰苦奋斗,帮助农村青年实现由精神贫困到精神富裕转化,更好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中坚和先锋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青年;精神贫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会议的召开,既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也昭示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幕就此拉开。那么,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进程中,谁才是最需依靠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毫无疑问,是农村青年群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际遇。农村青年见证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也必将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壮阔历程中。在此时代际遇下,农村青年群体应该以什么样的主人翁姿态投身伟大实践?是否具备履行时代使命所需的能力素质、精神品质?这是必须面对和回答的现实课题。
一、农村青年:审视乡村振兴的另一个视角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农民力量是农村变革和发展的基本力量。从土地革命、合作化运动的迅猛发展,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高歌猛进,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每一次农村变革,都源于对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对农民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更源于对农村青年生力军、先锋队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对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调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既要“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2],更要把目光聚焦农村青年,充分重视和发挥农村青年群体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和相关研究,目前我国14-35岁农村青年人口约有1.5亿。如果说整个农民群体是乡村振兴的“历史主体”,那么农村青年群体则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是农村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乡村变革与振兴的希望所在。相较于父辈,农村青年受到的教育水平更高,掌握的致富技能更广,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更快,发展思路也更开阔。他们既向往都市生活,也对自己家乡的发展抱有期待。他们中间不乏接受过高等文化教育的精英人才和脱贫致富的能人,在号召集体行动、提供智力支持上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加之教育的功利化,“农村青年一代不仅对农村农业缺乏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与乡村的隔阂日益加深,甚至穷尽一切办法逃离乡村”[3]。农村青年大量进城,农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谁来种田”“谁来建设”已成为乡村振兴面临的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农村青年群体自小浸染于贫困的成长环境和文化形态,很多人不同程度的带有精神贫困症候,既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子女的成长发展,又影响乡村振兴的成色。因此,重塑农村青年的价值观念,培养可以留得下来的崇农、爱农、懂农、兴农的新农人,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精神贫困:农村青年在乡村振兴中角色缺失的思想根源
新时代农村青年肩负实现乡村振兴的崇高使命。要完成崇高使命,就要付出非凡努力;而要实现非凡努力,就必须具备非凡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品质。对照乡村振兴和农村青年自身成长发展要求,理想信念坚定、人生目标明确、自我认同感高、关心和热爱家乡、对农村农业有较高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社会责任感强,思想解放、敢为人先、善于创新创造,自立自强、追求进步、脱贫致富志气足等优良精神品质应当成为新时代农村青年所具备的精神特质。
与农村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力”“中坚”地位相悖的,是农村青年群体出现的精神贫困症候。所谓精神贫困,“是指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是一个主要反映人的追求、信念的价值理性的范畴。”[4]农村青年的精神贫困既对自身及家庭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更不利于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生力军、先锋队作用。农村青年的精神贫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奋斗精神不足
富兰克林曾经说道:“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5]在脱贫攻坚中,对于贫困户的帮扶,政府的力度很大,扶贫干部工作也很投入,但是一些长期被帮扶的“老牌”贫困户,却依然是环堵萧然、別无长物。这样的贫困户,表面看来是交通不畅、土地贫瘠、天灾人祸等客观因素造成的物质贫困,究其根源则是思想贫瘠惹的祸。长期封闭的自然环境、世代沿袭的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发展滞后的市场经济、带有迷信色彩的文化传统等,在农村贫困人群中衍生出一种贫困亚文化。在这种文化浸染下,“贫困人群形成了一种对贫困的适应状态,一种被动和消极回应贫困的生活态度,一种习惯于贫穷、失去欲望和潜能的心理现象和价值观念。”[6]更为糟糕的是,贫困的成长环境和文化形态也塑造了农村青年一代的人格和价值观念,使贫困文化在农村青年群体中延续、固化。虽然部分农村青年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和个人打拼实现了“鲤鱼跳龙门”,但其自然习得的贫困文化烙印依然在其后续人生发展中产生着影响。受贫困文化的影响,一些农村青年眼界狭窄、观念滞后,发展思路单一;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创新意识不强。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出身贫苦家庭的农村青年却安于现状,“乘风破浪会有时”的进取心、“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不足,缺乏脱贫致富的志气。4527E859-265B-4656-90BC-D441ECB1BAB3
(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价值追求较自利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5年“五四”青年节,胡锦涛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达西村青年买买提·沙吾尔等回信,勉励广大农村团员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2016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广大农村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要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展现现代农民新形象”[7]。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归根结底都要靠人才,希望在农村青年。广大农村青年能否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使命,能否在实现乡村振兴进程中争做先锋、发挥生力军作用至关重要。当前,乡村振兴开始谋篇布局,一些农村青年“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击、浮躁风气的裹挟、功利心态的侵蚀”[8],却当起了过客、看客,不仅未发挥领头雁、生力军作用,一般意义上的主体作用也未凸显。他们或是从自我和小家出发,偏重个人发展,穷尽一切办法逃离乡村,既不愿扎根农村回报桑梓,也对家乡的建设漠不关心;或是长期依赖于父母的辛苦劳作,自己缺乏勤劳肯干的精神,不愿主动作为;或是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和干部的事,自己则置身事外、坐等振兴。
(三)人生目标不够明确,自我效能感较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9]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动力性作用,青年一旦有了坚定的信仰和明确的目标,就会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就能披荆斩棘、不断前行。不可否认,多数农村青年拥有较为明确的人生发展目标,但是也有一些农村青年长期遭受贫困文化浸染,人生目标模糊,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缺乏深刻思考,对人生发展路径没有长远的规划,或是好逸恶劳、不务正业,或是因陋就简、得过且过,或是随波逐流、浑浑噩噩。
相对于父辈,农村青年受到的教育水平更高,掌握的致富技能更广,对市场经济、互联网的接受能力更强,从小父母就向其灌输走出山村的人生信条,他们自身也更喜欢都市生活、期望能够扎根城市。但是城市激烈的竞争、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房价,使其很难在城市立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多重需要也难以得到满足。而回到家乡,农村青年既没有丰富的务农经验,又缺少在家乡创业兴业的科学文化知识,家乡也很难提供让其心满意足的工作岗位和薪酬。于是,他们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漂泊、徘徊,有较强的“相对被剥夺感”和身份认同焦虑,产生自我认同度低、“低人一等”的自卑感、难以改变命运的无助感等精神贫困的状态。
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筑农村青年精神底色的有效实践平台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着眼于时代需要、群众期盼,在基层深入推进、做实做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性、战略性举措。2018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精神风貌,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0]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着重“以县、乡镇、村三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10]。随后,在2019年、2020年、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强调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此带动乡村文明建设。由此可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可以成为重筑农村青年精神底色、实现农村青年由精神贫困到精神富裕转化的有效实践平台。
(一)重塑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感,增强对农村农业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
从土地革命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反“扫荡”,从“上山下乡”到“包产到户”,一代又一代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农村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生力军、突击队作用,与全体人民一起,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实现了农村的不断变革,取得了历史性发展成就。当前,我国正在广大农村谋篇布局乡村振兴。在此背景下重塑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其对农村农业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有利于凝聚全体农村青年力量,为农村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奠定价值和情感基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塑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感,需要在农村青年群体中开展系统性、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乡土乡情教育,厚植农村青年一代的农业农村情怀;需要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引导力度,培养农村青年的家国认同与责任担当,使农村青年认识到在农村农业领域也有大量的发展机遇,激发返乡创业、投身“三农”的熱情。
(二)激发农村青年主体意识,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青年应当变“沉默的大多数”为“历史的主人”,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一方面,要将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善乡村治理结合起来,为农村青年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村青年,特别是那些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毕业生、务工经商能人,他们有较为广阔的视野、有一定的资金和技能储备,也有参与家乡建设的愿望,但地方政府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参与建设的平台并不多,他们面临“想出力而无门路”的窘境。因此,有必要打造一揽子乡村招才引智项目,畅通农村青年参与政策制定、村务决策、活动实施、村务监督的渠道,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可以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建功立业。另一方面,要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摆脱“等靠要”思想,增强自我造血能力。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11],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谋划自身成才发展路径。4527E859-265B-4656-90BC-D441ECB1BAB3
(三)引导农村青年学习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现代化的农业需要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现代农民。文化程度低的农村青年,既难以在城市“闯出一片天地”,也无法迎接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的挑战。同时,文化素质偏低既是大部分农村青年出现精神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进乡村振兴,就要强化人力资本开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发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12]在国家层面,要加大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在地方层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开展持续的农校、职校、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各种方式的技能知识培训和生产知识宣传、科技普及与推广以及普法教育,提高农村青年的致富本领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要统筹推进县、乡、村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点)等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群团组织-青年主体-社会参与”的图书进村、科技进村、文化进村、网络进村、普法进村格局;要强化移风易俗,丰富农村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引导农村青年在业余开展健康、高雅的文体活动,改变其精神世界“荒漠化”现状。
(四)引导农村青年艰苦奋斗,增强致富振兴的志气
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需要农村青年甚至是几代农村青年接续奋斗。脱贫致富、实现梦想的幸福生活要靠奋斗,实现人生命运的重要转折、阻断家庭的贫困代际传递同样要靠奋斗。各行各业,均有诸多从贫困家庭走出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开挂人生”同样说明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奋斗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基层党政机关既要关注农村青年的各项需求,提供必要的帮扶和支持,更要通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加强农村中小学阶段的奋斗精神教育,加强致富典型、成才典型宣传引导教育,在农村青年中厚植奋斗精神,增强致富振兴的志气。
参考文献:
[1]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8.
[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5-01.
[3] 陈弘.以五四精神激励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伟业[N].湖南日报,2015-05-03.
[4] 余德华.论精神贫困[J].哲学研究,2002,(12):15-20.
[5] 鲁力.脱贫斩穷根得从思想上动刀[N].西安日报,2016-07-28.
[6] 冀建峰.论精准扶贫中的“思想扶贫”[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4):32-37.
[7]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
[8] 辛士红.敢做先锋 不当看客[N].人民日报,2016-05-04.
[9]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4-30.
[10]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Z].厅字[2018]78号,2018-08-24.
[11] 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1-28.
[12] 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08.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一般项目“基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乡村文化建设调查研究——以鹤峰县为考察对象”(2019SJJPA3008)
作者简介:郭婷婷(1990- ),女,陕西西安人,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郭峰(1986- ),男,河南泌阳人,湖北经济学院组织部七级职员,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4527E859-265B-4656-90BC-D441ECB1BA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