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2-06-23王琳娜任超
王琳娜 任超
摘 要:中职英语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在中职英语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有助于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职业素养,拓展国际视野。本文探讨了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四个切入点,并基于课堂教学和早读两个方面的实践,提出了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程思政;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王琳娜,任超,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一、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关键课程作用,在其他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这就为中等职业院校探索课程思政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长期以来,在中职院校各类非思政课程中,思政教育弱化现象严重,思政课程与非思政课程难以有效形成思政育人合力。因此,在中职院校各类非思政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在中职英语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课程属性来说,中职英语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其工具性体现在中职英语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其人文性体现在中职英语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拓展国际视野,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实施课程思政使教师摆脱了过去教学中偏重课程工具性的倾向,把思政目标放到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二,从授课对象来说,中职英语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判断能力不足,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这就需要中职英语课程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对学生加以引导。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正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青少年学好英语,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能够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二、中职英语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职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了使中职英语课程更好地发挥隐性育人的作用,教师需在日常教学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找到恰当的课程思政切入点。
(一)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职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中职学生还是未成年人,对各类信息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外界信息影响而对西方文化产生盲目崇拜。因此,作为中职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进而自觉地传播中国文化。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将四大发明、京剧、武术等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各种线上、线下红色资源进行党史教育,举办“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演讲比赛等。
(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国之基、民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中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教师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积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努力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强化职业认知教育,弘扬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养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
与普通高中不同,中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要坚持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突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特点。“中职教育在立德树人、以技化人的目标牵引下,其具体任务就是为培养大国工匠而展开的职业生涯奠基教育。要将中职学生真正培养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就必须加强与之匹配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隐性职业素养的教育。”因此,中职英语课程要将职业认知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各行业劳模的优秀事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培育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四)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当今时代,国际合作日趋紧密、国际交流日趋频繁是不可抗拒的潮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利用国际新闻等资源,加强学生对于外国先进文化的了解,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理解多元文化。随着我国深入参与产业的国际分工,国际视野已经逐渐成为产业国际化对产业工人的基本要求。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是中职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体现。国际视野也意味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關注。教师可结合我国积极与各国分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以及向多国提供援助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英语教学实践
(一)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践
课堂是落实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搜集补充思政资源。笔者所在学校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英语(基礎模块)》,该教材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编写,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应用型人才的成长规律。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每一单元的主题都包含思政元素,如第一册第一单元“Personal and Family Life”体现了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异同,第二单元“Transportation”蕴含了绿色出行的理念,第三单元“Shopping”倡导人们理性消费等。下面,笔者将以《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第八单元“People and Events”的听说模块和读写模块为例,探讨如何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
1.教学内容分析。“People and Events”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中外历史上重要的发明创造,属于中职英语课标中“科学与技术”主题。听说模块包括两个热身活动、三个听力活动和三个口语活动。读写模块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一篇关于詹天佑设计京张铁路的文章,包含两个阅读任务和一个写作任务。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谈论中外历史上重要的发明创造,了解京张铁路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授课对象是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贯通培养项目中职一年级新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词汇储备和阅读能力,但整体来说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听说能力不足,学习自信心有待加强。学生对于本单元的主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要用英语来谈论这一话题还是不小的挑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加强词汇和句型的积累,使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有所获。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与中外历史上重大发明相关的词汇以及讨论相关话题的句型。
(2)能力目标:
①能够理解关于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讨论,并能获取相关信息;
②能够交流对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看法;
③能够运用抓时间标志词的阅读策略,借助时间线等制作信息图表,梳理文本关键信息。
(3)思政目标:通过了解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设计并修建京张铁路的过程,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职业理想。
4.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任务1:将人物或城市(蔡伦、亨利·福特、北京、詹天佑)与对应的事件及图片相匹配。
任务2:猜一则英文谜语:I am not very old, but I am thin. I can wear your colorful paintings, and I can help you record and share knowledge. What am I?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积累的百科知识,为本单元后续的学习作语言和背景知识的铺垫。
(2)听力活动。
任务1:听一段两名学生谈论蔡伦造纸术的录音,勾选出对话的主题。
任务2:再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任务3:再听录音,补全有关造纸术的思维导图。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教师可补充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英文表达(paper making、gunpowder、printing 和 the compass)和相关介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所听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认识,为下一步的语言输出做好准备。
(3)口语活动。
任务1:听一段两名学生讨论各自最喜爱的发明的录音并跟读,注意模仿语音语调并标出谈论偏好及解释原因的语句。
任务2:两人为一小组,根据所给信息谈论自己最喜欢的发明并阐述理由。
任务3:两人为一小组,选择情景和角色进行对话。教师选出部分学生进行展示,然后引导学生互评并给予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范例中的重点句型、替换关键词模仿练习等活动,使学生掌握谈论重要人物和事件的语言表达。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将语言知识和口语表达技能迁移到实际语境中的能力。
(4)读写活动。
任务1:学生在课前利用iSmart小程序预习词汇,教师在课上通过填空练习检查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
任务2:观看介绍京张铁路的视频,说出当时设计和修建京张铁路有哪些困难。
任务3:阅读一篇介绍京张铁路设计和修建过程的文章,结合时间线提示,补全与詹天佑有关的具体事件。
任务4:再次阅读文章,判断所给说法的正误。
任务5: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京张铁路信息卡。
任务6:学生根据任务3和任务5,撰写文章提纲并复述。
【设计意图】课前使用小程序预习词汇,为阅读扫清词汇障碍。通过观看介绍京张铁路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于文章的兴趣,更好地理解京张铁路在我国铁路史上的重大意义。结合时间线补全信息和判断正误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填写信息卡活动让学生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升归纳总结能力。最后的复述活动可以使学生内化所学的词汇、短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作业。四人为一小组,利用互联网搜集图片和资料,制作介绍京张铁路的PPT,并在班级范围内进行汇报展示。从内容、逻辑、语音三个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汇报展示,有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提高了讲中国故事的能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在英语早读中落实课程思政
英语早读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使课程思政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助于实现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除课本内容以外,笔者所在的英语教研室还选取了《你好,中国》(Hello, China)系列短片作为早读材料。该系列短片选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100个最具代表性的词汇,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短片语音纯正,同时配有中英文字幕,便于学生理解。短片按照科技发明、文化艺术、传统节日、名胜古迹、哲学思想等主题进行播放,教师从视频中选取一部分核心词汇让学生朗读和记忆。通过早读,学生增强了家国情怀,坚定了文化自信,提高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此外,每月安排一次党史专题的早读,重点学习与党史有关的词汇,使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四、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通过实践,笔者总结了三点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策略,以期为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方法和思路的借鉴。
(一)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
落实课程思政,教师是关键。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大力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为教师提供提升思政素养的学习、交流平台,同时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以高尚的道德品行引领学生成长。从教师个人层面来说,要提高政治站位,利用“学习强国”App、China Daily等媒体平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二)拓展教学资源,探索教学方法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避免一味地说教,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以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一方面,教师需要拓展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思政素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广泛应用翻转课堂、头脑风暴、演讲、辩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汇报展示等新型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三)课程思政要体现专业特色,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
笔者所在的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在2016年加入了北京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该项目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经济社會发展的人才需求,为有志于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初中毕业生提供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学习机会。2021年,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共有三个招生大类:人力社保类、养老护理类、安全交通类。根据未来专业和职业方向,三个大类的课程体系从中职阶段开始就各有侧重。中职英语课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三个专业大类的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仍然可以根据其专业特点创设不同的与职业有关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提升职业认知和职业素养,使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张杨.新时代全面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职教通讯,2021(9):28-33.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侯雨欣,侯建东.课程思政协同发力中职思政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20(10):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