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为什么会疏远我?
2022-06-23黄雪梅
黄雪梅
小华是一名初一学生,成绩中等,性格比较文静、内向,喜欢了解天体学,爱好绘画。最近小华妈妈感觉小华在家闷闷不乐,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试探性地问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谁料小华伤心大哭起来,“我的好朋友疏远我了,她交了新的好朋友。”妈妈不禁问道:“是不是你说错了什么话让别人不舒服了?朋友没了,再交一个不就可以了吗?” 小华既委屈又愤怒地吼道:“你什么都不懂,我又没做错什么,你以为维持友谊那么容易的吗?”说完,“嘭”的一声关上了房间的门。
自小学以来,小华身边的好朋友比较少且常常因换座位而发生变换。她渴望有稳定的友情,因此在交友过程中,一旦她认定了这个人是她的朋友,她就把对方当作唯一。刚升上初中,小华与前桌的小玉成为了好朋友。可是随着班上同学的彼此熟悉和了解,小青开始出现在了她和小玉的友情里,小华似乎无法参与她们的话题,因为她对这些话题不熟悉也不感兴趣。渐渐地,小华觉得小玉疏远了自己亲近了小青,小华对此感到不解和沮丧。
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人際关系是他们的生活重心,与朋友间的关系变化会时刻影响着他们的情绪,这个阶段的孩子很需要被认同和肯定,而稳定的友情恰恰可以满足孩子的归属感和被认同感。在我的心理辅导室,如何维持良好且稳定的人际关系一直是人际交往困扰主题里面的高频问题。究竟不稳定的友情会给青春期的孩子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
第一,负面情绪长久积压无法得到有效排解。案例中的小华原本只有小玉一个好朋友,现在小玉疏远自己,自己的疑惑和沮丧不知道与谁诉说,而父母又不理解自己,因此容易产生情绪问题。
第二,打击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交往不深的友情发生疏离,可能彼此不会因此产生太强烈的感受;但如果是交心的友情,孩子情感卷入程度比较高,尤其是经历过多次情感的疏离,则难免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失去信心而不再主动交友。
第三,不利于形成稳定的自我概念。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反馈认识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友情波动,就有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我是不是不够好?”的自我否定和怀疑,进而影响自我评价。
1.告诉孩子,“你重视这段疏远的友情,爸妈重视你。”
昔日好友远离自己,孩子第一感受肯定是难过和不解,甚至有一种被背叛感、被抛弃感。“为什么她不跟我做好朋友了?”“是不是我说错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所以别人才不跟我做好朋友了?”“是我没有新朋友魅力大吗?”诸如此类的话。当家长听到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时,首先就要给予倾听和共情。小华的妈妈可以尝试这样回应:“好朋友疏远了自己,确实让人想不明白而且很难过和遗憾,你的反应让妈妈感受到了这份友情对你的重要意义。”父母需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重视自己的感受就像自己重视这段友情一样,避免让孩子觉得父母轻视自己的感情而产生被二次伤害的感受。
2.帮助孩子提高交友的技巧,树立交友的信心。
与孩子一起复盘这段友情的变化原因,提高交友的技巧,树立交友的信心。比如,小华妈妈可以从小华与好友的互动方式了解彼此的交往情况,肯定小华做得好的地方,比如善解人意、换位思考。但是也提醒小华一味地迁就对方,不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可能会让对方因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而觉得难以交流。所以交友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积极沟通,才有可能让友谊长青。通过复盘,让孩子正确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交友优势和不足之处,树立交友的信心。
3.告诉孩子,“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交友需求都不同,所以友情出现变动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代表是你的问题。”
要让孩子知道人在交往过程中都有自己的需求,而需求是波动变化的。有些人可能在这个阶段就希望通过友情满足娱乐的需求,而在另一个阶段可能就希望满足学业进步的需求。所以一旦交友的需求出现了变化,而原来的这段友情满足不了新的需求,就可能产生变动。所以小华的妈妈可以告诉小华:“友情的变动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交友的需求都可能产生变化,这不能说明是你的问题或者你不够好。”
小华妈妈在听取了以上建议后,再次跟小华了解她的交友情况。由于这次妈妈注重对孩子情绪的疏导,表达出对孩子的重视,小华逐渐打开心扉,与妈妈一起复盘自己在这段友情的表现,肯定自己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接纳了妈妈的意见,尝试与小玉沟通。经过沟通后,小华了解到小玉之所以疏远自己,是因为小青和小玉一样都有共同喜欢的明星,而小青还有很多关于这个明星的物件,这对小玉来说极具吸引力,但是她没想到会因此伤害了小华,小玉也为此感到愧疚并主动道歉。小华和小玉最终重归于好。
无论是在真实的生活还是虚拟的世界,青春期孩子都渴望被接纳而担心受排挤。对他们而言,友情的稳定象征着某种支持和保护,而他们也将通过人际的交往培养自尊进而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尽管友情的不稳定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如果家长把握住这个教育契机,引导得当,相信能转危为机,助力孩子维持稳定的友谊。
编辑/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