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要”与“不要”
2022-06-23白玉萍
白玉萍
作为心理教师,如果你遇到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中的学生,给予心理帮助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到什么,避免什么呢?
案例:初一年级的小东,父母离婚后,妈妈带着妹妹走了,爸爸生闷气好几天不回家。他像被父母抛弃了一样,心里充满了怨恨,恨父母为什么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他和心理老师说:“我一个人在家很害怕,心里很慌,不想上学了。”
每逢大事须静气,平稳情绪才能带节奏,运用智慧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老师要稳住,切忌承载着学生的害怕与慌乱,跟着学生的节奏说:“他们真的太不负责任了,他们真的很过分。”老师要看到学生内在资源,肯定学生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与学校各方合力一起帮助这名同学。
案例:小青每周逃课去网吧1~2次,迷上了网络游戏。小青的父母忙于生意,只关注分数,教育孩子简单粗暴。小青在网吧一夜未归,第二天早上睁着红肿的眼睛,说着大不了辍学不读书了,被班主任领进了心理辅导室。
共情、接纳、理解是心理老师爱的能力,不要忽略当事人的反应,用关切和爱来陪伴和促进学生的改变。告诉学生:“这个辅导室是很安全的,老师看到你眼睛困得红肿,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等你想聊聊的时候,我们再做辅导。”小青躺在沙发上,盖着老师的羽绒服睡着了。让学生小睡一会儿,其实是让学生放松,是建立关系,这已经就是在做辅导了。
案例:小欣的妈妈胃癌去世,小欣无法接受,觉得天都塌了,把自己关家里一周后来到学校,眼神呆滞、满眼含泪,来到心理辅导室。
老师不要说道理,切忌说:“你这样不行啊!你必须振作起来!”老师要给予希望,要让学生领悟到任何困难或困境都是暂时的,在未来是能够有所改变的,要引领学生发现和调动自己的内在资源。可以说:“我很惊讶,对于妈妈去世,我不知道你这一周是怎么面对的,你是怎么做到让自己回到校园的?”
案例:毛毛被网友性侵,并且拍照和录视频威胁她。向班主任求助后,班主任做了报警处理。心理老师为毛毛做辅导时发现,毛毛出现了幻听、幻觉。
幻听、幻觉属于心理健康水平严重偏离常态,要做危机评估,不要回避事态严重性,要客观理性地看待毛毛的心理危机,了解自己的局限,建议家长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或者医院为毛毛做心理治疗。
案例:四年级的小峰被高年级学生欺凌,午饭被抢走,还被几个同学在推搡中擦伤手背。小峰问心理老师,能不能把伤害他的同学关进监狱。
心理教师要为学生先提供实际帮助,再做心理辅导,例如拿一些食物、用碘酒和创可贴帮助学生先进行手部擦伤处理,但是不盲目承诺能否把欺凌者关进监狱。
案例:心理老师辅导自杀未遂的小宁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使她情绪趋于稳定。小宁提出要求,希望老师能够重点关心帮助她,做她生活上的朋友。老师回应她的信息比她预期得晚,她就對老师发一顿脾气。
小宁沉溺在自身的伤痛里,希望老师时时刻刻能够关心她。老师要有边界的设置,要学会反省与抽离,按照约定时间进行辅导,以免深陷其中而不自知。要跟学生做职业上的朋友,而不是生活上的朋友。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优先关注课题“中小学生危机处理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EEA2020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张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