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背景下高职教师新媒体技术应用现状研究——基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评价分析

2022-06-22刘成琦

科学咨询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政班级课堂

刘成琦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江苏苏州 215000)

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构建“三课堂联动”模式,基于TPCK理论下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作为教育的主体(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除了掌握传统教学方法,还应该积极使用新媒体技术,巧妙地将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呈现更好的课堂教育。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特点

借助数字电视、交互网络设备、智能终端,作为“第五媒体”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数字网络的宠儿,引领新的信息公共领域的崛起。得益于新媒体的技术支持,思想教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的呈现也愈加丰富,但是一些未经细分的“个性化”新媒体也能在短时间内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和表现手法,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新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探究出符合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客观规律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让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结合实际、结合生活、结合学生”。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将传播内容融入全新的传播空间,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性化愈加突出、选择面日益丰富、表现手法更加完善和时效性更为突出。新媒体借助无线互联网络、移动终端设备,能够打破原有的时空限制,“24+”随时随处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发布,并且借助新媒体的“易检索性”,使快速满足用户信息的需求成为现实。

二、新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极大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将数字工具融入思政教育,给思政教育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新媒体技术实施思政课堂教育,能够有效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打破原有的单向灌输教育,通过“热点”驱动的方式,构建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实现真实有效的思想情感交流;基于新媒体技术实施思政课堂教育,可以缓解目前思政教学队伍不足与思政教育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实现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多平台教学;基于新媒体技术实施思政课堂教育,教师借助新技术对理论知识教学进行再次加工,让教学实践活动更加生动化、形象化、灵巧化,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学习转化率,加深课后对学生受教育的真实反馈和实际需求的把握,进一步优化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教育路径。

新媒体思政教育带来巨大的发展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遇的严峻考验。第一,弱化思政教育的课堂教育效果。新媒体技术依托的网络媒介打破传统课堂教学限制,拓展了传统教学的空间,这对如何更好地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链,生成高效的教学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增强教师-学生-新媒体间的良性交互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二,对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影响愈加重要。新媒体信息体量巨大,传播快捷自由,内容良莠不齐,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造成很大冲击,极易给学生思政教育带来消极影响,滋生学生的负面情绪,这给如何利用新技术手段更好地正面呈现思政教育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第三,活动缺乏深度易流于形式。新媒体思政教育极易因单方面追求表达内容的新颖,片面强调表现的多样性,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的发掘不足,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新媒体技术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第四,对思政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新媒体技术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思考方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表达情感、展现自我的重要舞台,但教育工作者对于新技术的开展和使用却比较被动,往往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新媒体技术不了解,不熟悉,应用技术水平差等现象。

三、基于TPCK理论框架新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技术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的机遇和挑战,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须遵循新媒体的内涵和特点,结合思政教学的客观规律,合理搭建“三课堂联动”的教学模式,即处理好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的第一课堂,以任务驱动实践为主的第二课堂,以技术整合传播为主的第三课堂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在坚持以第一课堂为根本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的展开形式,并合理将第三课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探索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的转化效率,通过三个课堂的联动,提高课程“思政”的学习效率。因此,如何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TPCK理论,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自己课堂思政教育的思路,巧妙地将理论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无缝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更好地呈现课堂思政教学,是实现 “三课堂联动”教学的关键 。

(一)TPCK理论框架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两位学者Mishra和Koehler在基于2005年舒尔曼提出的PCK模型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TPCK模型(基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模型),后来由Angeli C和Valanides N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现场的教学情景模式,构建出新型教师知识框架,即ICT-TPCK(网络化科目教育学知识)[1]。

TPCK理论模型由三个核心组成元素,分别是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通过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基于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CK)体系[2]。如图1所示,该体系主要考虑如何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技术和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的交叉融合,利用技术的方法更好呈现教学目标,使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学科教学法的展现形式更加立体化、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实践更充满交互性和前瞻性。高职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为主的信息化技术丰富课堂形式,并借助信息技术穿插社会热点,抓住契机进行思政教育。

图1 TPCK模型结构图

(二)基于TPCK理论框架新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信息在传播中具有的交互性与时效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文本个性化与社会群化等特点[3],借助以电子杂志、社交网络、移动电视和触屏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介质得以实现。而基于TPCK理论下的新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用于课堂教学的改善实践,尤其是在思政教育方面。

为了更好地检验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实践效果,笔者选取平行班级的相同课程进行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实践教学,通过对最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验证新媒体技术在提升教学效果中的效度。《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是许多高职院校的公共课,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黑板+粉笔+PPT”,但是其中很多列举的实例缺乏时效性,对学生的触动不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不大,所以笔者尝试借助新媒体技术挖掘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事件,遵循TPCK教学规律,迭代更新教学方法,完善学科知识内容,整合新媒体技术打破原有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的枷锁,更加积极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在书本原有知识点和案例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留痕迹地进行思政教育。为了更好证明新媒体的教学效果,将结合新媒体技术取得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将利用统计数据加以分析说明。

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商贸系2018级商务英语(2)班和2018级物流管理(2)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两班人数分别为37人和35人,研究时间跨度为一个学期。对于18商务英语(2)班,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将18物流管理(2)班作为实验班,运用TPCK教学理论,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并通过选取期初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使用独立样本检验的方式对两个教学班级的成绩进行比对,通过观察对比数据的差异,验证不同教学方法对于授课班级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班级成绩描述

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8商务英语班期初考试平均成绩是80.97,期末成绩是81.05;18物流管理班的期初考试平均成绩是74.17,期末成绩是72.23,两个班级的期末成绩对比期初均有上升,但是仅仅凭借配对样本还是没有直接判断成绩差异是否显著,这时我们继续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测,根据采集样本数据,对独立总体均值是否出现显著的差异进行推断,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两个班级的期初方差差异显著度为0.537>0.05,说明方差是相等的,并且其显著度水平为0.955>0.05,这意味着在实施新媒体技术教育前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初始水平上并没有明显的差距。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通过期末测试成绩分析,我们发现两个班级的方差差异度为0.008<0.05,说明方差是不相等的,并且其显著度水平也是小于0.05,这说明两个班级的成绩差异性很大,由此可以认为,经过新媒体技术实施辅助教学的班级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班级。

考虑到学生成绩的提高有多种客观成因,为了进一步证明学生成绩显著提高确实和新媒体技术教学有关,我们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分析数据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通过检验各自班级在期初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的差异度,查看在进行新媒体技术后对应班级的成绩是否有显著变化,以此来检验新教学方法的效度,检验数据查看表2。

表2 班级成绩配对检验分析报告

通过观察表中的数据信息,我们可以看到18商务英语2班的显著度值为0.89>0.05,说明两者成绩的差异性并不明显,这也说明了通过常规学习,在没有引用新技术教学辅助的情况下,学生的成绩有自然的变化,且前后的变化没有显著改变;而18物流管理2班的显著度水平为0.001<0.05,说明期初和期末的成绩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样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在沿用传统教育方式的情况下,18商务英语班级的学生成绩没有太大的突破,而借助TPCK理念,采用了新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后,18物流管理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通过最终结果发现借助TPCK理论,使用新媒体技术方法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此外《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本身带有很多社会性话题,涉及的内容非常贴近生活,通过利用新媒体技术快速响应热点话题,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形成思想共鸣,对实现教育效果优化和教育思政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基于TPCK理论下的融合新媒体技术的思政教育,首先要创新思政教育理念,要充分发挥学校和老师的集体智慧,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集合新媒体技术,构建新型教育理念;其次要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思政教育,使得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在知识传播、信息获取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让学生更加容易投入课堂;第三要创新思政教育内容,从实际教学出发,通过优化组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的互补作用,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开放性、感染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真理,形成信念;最后要推进思政教育队伍的建设,学校和教师要真正做好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必须做到“采用好方法、改善老方法、探究新方法”,不断为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保证思政教育的鲜活性和前瞻性,从而保证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思政班级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班级“四小怪”
美在课堂花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