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创业为指导的“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2022-06-22滕晓朦

文教资料 2022年6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滕晓朦

摘 要: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但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理念存在偏差,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复合型教师资源力量不足,且缺乏真实环境的实践教育平台。为此,本文提出以创新创业为指导的“电子商务”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意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 电子商务 教学改革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也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创业创新浪潮。2015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创新创业提升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当前大众创业教育背景下,社会各阶层和各岗位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职院校也将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和历史使命,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切入点,不断深化育人模式,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质量。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是培养法律、 管理、国际贸易、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该专业学生既要学习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网站维护、网店运营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当前的网络信息发展相契合。大众创业教育正是给予电子商务专业高校毕业生的一次绝佳的创业机遇。

一、以创新创业为指导的“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迅速发展,如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等电商,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产值,企业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为此,电子商务对于人才的要求正在逐渐提高,不仅需要具备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力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电子商务成交规模数据可见,电商交易规模正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2011年至2017年间,总交易额增长了近五倍,由2011年的6.09万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9.16万亿元。2017年的电子商务总交易额同比增长11.7%,合约类电商交易7.33万亿元,同比下降28.7%;商品服务类电商交易额21.83万亿元,同比增长24.0%。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正在不断地扩大,同时也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规模,创造了世界领先的产业创新活力。

(二)电子商务对双创型人才的需求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这也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机遇。2017年的电子商务企业调查发现:技术性人才缺口为37%,电商运营人才缺口为71%,推广销售人才缺口为50%,供应链管理人才缺口为17%,产品策划和研发人才缺口为15%,综合性高级人才缺口为22%。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电子运营人才、推广销售人才以及技术性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各大企业的最迫切需求的人才种类。但是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储存量不足,并且在能力方面出现非常严重的断层,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地适应企业的需求。电商企业在录用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后发现其岗位适应能力差、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创新创业精神缺少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电商人才发展需求与电子商务教学模式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地探索电子商务教学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新经济形势下对电商人才发展的需求。

(三)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创新创业能力欠缺、文化基础薄弱等多方面的问题,而西方发达国家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所以,我国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模式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方面的经验,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构建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电子商务教学新模式。

当前,高职院校已经陆续进行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教学的操作性,并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合理的课程方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以训带学,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提高本专业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素养和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推动电子商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此外,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通过“人才需求订单”的模式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在实习和训练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地丰富自己对岗位知识的理解和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而推动电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理念偏差

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往往存在较大的誤区。教师将创新和创业两者分隔开来,忽略两者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就创新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引导。所以学生在创业层次方面也就仅限于具备基本生存性的创业能力,缺少创业项目的创新力。这说明教师本身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其对创新创业的教育认知就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和误区。[2]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合理

不少高职院校电商专业教育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相互独立、相互脱节,两个专业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设计,既没有在电子商务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也没有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体现出电子商务的特点,未能构建起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简单的通识课或者是第二实训课堂,并没有在专业教育课程中融入,也没有贯穿整个“电子商务”理念教学,所以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有效融合,不符合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发展趋势。

(三)复合型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具备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理论丰富的复合型创业导师非常稀缺。在对已经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调研中发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师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工作指导老师,在企业从事管理岗位后转来的教师。这也造成了明显的问题,即从事政治教育的和从事管理岗位的教师,仅能从自身的专业领域出发对学生开展教育,销售不懂技术,管理不懂营销。而且经过多年的教学,大多数教师已经形成了适合自己风格的教学方式,对自己所教的专业已经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很难再实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这说明教师更注重知识的纵向发展,忽视了学科融会贯通的横向发展,不能适合应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发展需求。

(四)缺乏接近真实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配备了电子商务专业模拟实验室,但是软件更新速度非常慢,造成教学平台与现实之间的严重脱节。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实际不契合,教学内容出现严重的滞后性。而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有别于其他的教学体系,更加注重实践性和真实性,但现在软件服务商以及行业之间的协作能力很难实现真实环境的同步,即使软件有所更新,也很难及时反映处于快速发展的行业情况。学校、软件服务商、企业三方之间的需求存在信息不同步的情况,这导致即使学校非常注重电子商务实现教学,但培养的学生依然无法快速适应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以创新创业为指导的“电子商务”教学改革路径

以创新创业为指导的“电子商务”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针对当前“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注重实践教学,以赛促学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应当本着以创新创业为指导的原则,强调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效融合,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此外,“电子商务”教学可通过引入比较典型的电子商务案例来诠释基本的商业理念模式和创新应用。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现实的电子商务案例,将自己作为案例中的角色,去应用所学理念、解决实际问题。在资源建设方面应当更加注重软件的更新和实际场景应用,学校可以购买系统强、功能齐全且能够符合实际情况的模拟软件。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将真实的运营项目引入电子商务教学。同时,高职院校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电子商务大赛,如“互联网+”大赛、全国三创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实现以赛促学。

(二)以创新创业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再设计

教师应当积极地挖掘课程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融合点,并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课程内容中来,对原有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进行再设计,构建其包含“理论+实践+创新创业”三大板块的专业课程体系。

首先,理论板块。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对创新创业进行积极探索,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创新创业的定义、类型、原则、要素等各方面更新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这一板块主要涉及电商的主要内容、发展趋势以及在电商创业过程中的优秀案例。其次,实践板块。该阶段教师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决策能力、职业能力等多维度的创新创业素质,让学生能够了解政府的基本政策和新时代的创业背景,牢牢地抓住可行的创业机会。[3]该板块主要涉及物联网、移动电商、电子支付、网络技术等。最后,创新创业板块。经过理论基础和实践板块之后,学生要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应用到实际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撰写创业计划,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创新创业环节。该板块主要涉及网络营销、电商网站设计和规划、电商平台等。

(三)建设具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师资生态链

以创新创业为指导的“电子商务”课程是一门具有高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完全可以打破学院的界限,依照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要求,实现多学院的联合授课。不同专业的教师负责相应项目模块的教学任务,如经济管理学院教师负责网络营销和电商物流,电信学院的教师可以负责电商安全体系和电商网络平台等。此外,还可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部分的分模块教学,由校内教师负责理论知识的讲解,企业教师负责实训部分的教学任务。高职院校可以聘请电商运营一线的专家作为校外企业教师,向学生讲解实训的教学项目,并不定期开展专业讲座,让高职院校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到电商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前沿动态。这样既能够丰富学生有关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学校还应当鼓励教师积极地参与企业顶岗实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到优秀的高职院校进行课程观摩和学习,提升学生对于“电子商务”课程学习的兴趣。

(四)打造电子商务创业云服务实践教学平台

互联网技术逐渐向云技术发展,并开始影响教育行业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要适应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就应当进行软硬件设备的升级,打造“云资源库”“云存储”和“云机房”等,构建“学校云”“企业云”和“软件云”的“云服务”平台。前文提到,当前高职软件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电子商务运营的真实性,而“云服务”恰恰能解决这些问题。

高职生可以通过“学校云”参与周期性舉办的创业论坛和创业大赛等综合性的创业文化活动。“企业云”则可以为电子商务的人才提供培训基地,让学生更快地参与电子商务经营。“软件云”搭建模拟、创新创业大赛,并构建真实的运营环境,让学生快速参与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四、结语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创新要做到与时俱进,要以科学的创业理念为依据指导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打造电子商务创业云服务实践教学平台,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促进电子商务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晗.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0(1):66-70.

[2] 吴怡莹,胡桃.创新创业背景下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研究[J].对外经贸,2020(2):138-140.

[3] 张金香,苏义林.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3):124-128.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