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愈“通业成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2022-06-21张艳芳
张艳芳
(周口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韩愈是中唐时期的重要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以“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相赞誉[1]1864,谓其文学创作接续“建安风骨”,振起魏晋以来文学颓废之势,又试图重振儒学道统以拯救时弊。因在文学上享有盛誉,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和作用。韩愈曾经担任过国子博士和国子祭酒,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培养出诸如李翱、孟郊、贾岛、张籍、李贺等颇有影响力的韩门弟子。他的教育思想也独成体系,主要体现在《师说》《原性》《原道》《进学解》等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篇章中,以“通业成德”为核心,丰富了古代的教育理论体系,不仅对传统教育产生过深远影响,也对当代师范生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韩愈总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通业成德”。韩愈在《进士策问》中讲到:“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通其业,成就其德也。”[2]439他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学生六艺的知识,同时使他们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通其业,成就其德”就成为韩愈的教育目的。
一、“通业”:韩愈的智育观
韩愈在《进士策问》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学生知识,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通业与成德就成了其教育思想的两个核心内容。《师说》亦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139清代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阐释其言曰:“传道,谓修己治人之道,授业,谓古文六艺之业,解惑,谓解此二者之惑。韩公一生学道好文,二者兼营,故往往并言之。末幅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仍作双收。”[3]162通业,即授业使之通,在韩愈的思想体系中,乃通“六艺”之业,即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等同于现代教育中的“智育”部分。
韩愈对人的智育非常重视。其《谢自然诗》云:“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4]7人所以为万物灵长,最重要的是其“知”与“识”。知与识,即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人类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途径获得的精神财富。知识的掌握和积累是智育最基本的内容。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4]507,知识、学问是人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知识要通过读书、学习得来。“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4]506如木材在优秀匠人手中,依规矩治理便成宝器,人也要就学方能成才。古往今来的学者、志士无不勤于学习。《新唐书·韩愈传》记其读书用功之勤云:“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5]5255。关于智育的内容,韩愈认为智育的学习内容应该包括系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各种基本技能。“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屠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货钱注记,惟上所使。”[2]2717正是在广泛学习各种知识的基础上,才有了广博的学识,有了创新、发展知识的可能。
智育过程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教师。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与传播者,无论何时,无论对于学生的个体成长,抑或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韩愈在《师说》中讲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139。人并非是生而知之的“圣人”,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困惑,如果没有教师指导,困惑无从解答。相反,在教师引领下学习,往往事半功倍。故韩愈在授业之上,更强调教师的“解惑”,认为学生只知从师学习句读,而不知问“惑”,乃是“小学而大遗”,是惑于小智,未见大道。所以古人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唐代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其《戏为六绝句》其六亦云“转益多师是汝师”[6]901,杜甫号为“诗圣”,被誉为“集大成”诗人,与其转益多师有着密切的联系。韩愈对中唐时期“耻学于师”的不良现象,痛心疾首,其《师说》云:“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2]139圣人尚且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世俗凡愚士子却不好学、耻于问,韩愈痛斥其不免“愚者益愚”之势。正因为韩愈认识到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才提出了尊师重教的思想,并真正地去实践它。
和韩愈所提出的教学方法相吻合的是,他提出的教学形式是生动、活泼的,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他的学生评价他“讲评孜孜,以讲诸生,恐不完美,游以诙笑啸歌,使皆醉义忘归”[7]101。可见,韩愈在讲课过程中不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解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是结合形式多样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韩愈的教学过程中,他能够把教学的知识性和生动性结合起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正因为韩愈提倡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个体发展,教学形式受学生欢迎,对学生以礼相待,所以韩愈和他的学生关系融洽,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韩愈在《送何坚序》中说过:“吾为博士,坚为生,生与博士为同道。”[2]1090他和学生之间形成了平等的师友关系。而且韩愈基于“圣人无常师”的观念,他认为应打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14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2]139,以“闻道”和“术业”为判断依据,师生关系可以互相转换,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广泛学习对方的长处。一方面,学生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习知识,有超越老师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师虚心向学生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完善自己。教师和学生平等探讨,在师与生的互动与转换中,教学相得益彰,教与学呈现为一种动态和谐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教学活动中得到益处,实现教学相长。
二、“成德”:韩愈的德育观
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许,其《答李图南秀才书》云:“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2]725其《题欧阳生哀辞后》亦言“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2]1296。因此,韩愈非常重视“道”之教育,云“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2]1109。教育的目的是“道”之传播与薪火相传。韩愈在《师说》中明确了教师必备的三大基本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韩愈认为教师应该把传道放到首位,并以此为己任,进行道的传承,其次才是进行智育和解答学生在德育和智育过程中的疑惑。授业是为传道服务的,传道是通过授业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在千百年前韩愈就对德育教育给予高度重视,认为“传道”,即德育工作,是教师任务的首要工作。
韩愈首先明确了其所传之道为“孔孟之道”。其《原道》云:
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之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其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2]4。
韩愈认为,先王之道传至孔子,孔子再传孟子以后,趋向不明。荀子与扬雄对孔孟之道语焉不详。其主张要上承孟子道统,摒弃其他诸家思想,以先王之道引导人民,使民皆有所养。而要学习先王之道,承继道统,则入门须正。其《送王埙秀才序》云:
夫沿河而下,苟不止,虽有疾迟,必至于海。如不得其道也,虽疾不止,终莫幸而至焉。故学者必慎其所道。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今埙之所由既几于知道,如又得其船与檝,知沿而不知止。呜呼,其可量哉![2]1114-1115
其以行船为喻,阐明了道德教育的真谛。道德教育首先慎于所“道”,明确德育的价值取向,只要方向正确,进度虽有快慢,然能坚持不懈,终期于必至。若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那么德育就变成了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其所行愈速,离其目标愈远。故而韩愈高度评价了王埙,认为其立意高远,即以孔子之道为志,其入门又“正”,即学道以《孟子》为始,便如顺水行船,又得舟楫之助,其前途不可限量。
其《原道》篇亦详细阐释了先王以“道”训导万民之法,云:“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蔬果、鱼肉。”[2]4韩愈从文、法,乃至衣食住行等方面详细阐释了先王教化之所由,旨在说明教化之“正”与“法”,其教材为儒家五经,教育手段不外“礼、乐、刑、政”四端,言己“其所读皆圣人之书,杨墨释老之学无所入于其心。其所著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抑邪与正,辩时俗之所惑”[2]646,以圣人之言及“六经”为学习之依归,崇尚“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2]700。先王教化有迹可循,“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2]4。先贤圣王以“道德”为教,其教育之道鲜明易知,教学方式易于践行。德育的进行、道德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遵循教育规律,积累而成。修养道德之人应严于律己,不断提升、改进,“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2]58,摒弃自己存在的瑕疵,修正自身的弊病,努力学习舜、周公等圣贤之德行。这样的功夫绝非一蹴而就的,应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2]700,个体道德修养如树木滋长,其积淀愈深,根底愈厚,其枝叶欲茂,故而道德教化、个人修养不可急于求成,应厚积薄发。韩愈《与崔群书》感慨自己与人交往十数年,交游不啻千百,亲交远近各不相同,“至于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阃奥,而不见畛域。明白淳粹,辉光日新者,惟吾崔君一人”[2]773。其最为尊敬、叹服的是崔群,以为其道德纯粹、进境不止,体现了儒家对道德的追求,正如《礼记》所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8]870,《诗经·淇奥》之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9]267,道德教化与个人道德境界是不断积淀升华的过程。教育结果则使人具备“仁义道德”,使其为己无往而不利,行于社会则有公正爱人之心,为国家则无处不当、无所不安。
韩愈对学生修德提出专门要求,《进学解》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2]146他认为,学业由于勤奋而精益求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韩愈所说的勤体现在“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矻矻以穷年”[2]147。他提倡的“业精于勤,荒于嬉”是勤奋刻苦的精神体现,是他治学多年的宝贵经验,也是对前人治学经验的总结,是在智育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品质。勤奋刻苦在个体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因此,勤奋的品质,从古至今都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歌颂和传承,历久弥新。“行成于思,毁于随”,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提高主观认识,认真深入地反省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坚定思想立场,不随波逐流,经常查看自身是否有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言行。反省是德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强调主体自身作用的修养方法。反省是推动个体进行道德实践的内在力量,是个体能否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严于律己、严于修身的关键。
当然,正如智育需要教师授业解惑,“欲用德礼,未有不由学校师弟子者”[2]3214,道德教育亦离不开老师的引领。教师要有坚定的“德育”信念,一是有正确的“道”。韩愈把择师的标准放在道上,他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139韩愈认为,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谁能够体道、传道,谁就能为师。因此韩愈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很高。他举荐赵德为潮州衙推、州学,其理由是“赵德秀才沈雅专静,颇通经,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论说且排异端而宗孔氏,可以为师矣”[2]3214。学者无常师,惟道是从,赵德能明先王之道,宗法孔孟,故可以为师。韩愈还崇尚教师自身具有高尚的德行,具有示范作用,极为推崇许由、龙逢、伯夷,乃由“是三人俱以一身立教,而为师于千万年间,其身亡而其教存,扶持天地,功亦厚矣”[2]3150。韩愈认为,许由悲于人与人相争,行退让以教化天下,龙逢以身就烹而教人以忠,伯夷饿死首阳山,教天下以义,其人虽身死,而其教化行于天下,有益世道人心。
二是有为“德育”而奉献、而奋斗的决心。韩愈本人即为典范,其德才兼备,有着为“道”献身的信仰与力量。他痛感孔孟之道淆乱于后世,欲以一己之力进行救治,其《与孟简尚书书》云:“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呜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2]888其明知恢复儒学道统之艰难,贤如孟子尚不能救之于未坏,何况处境与贤德不如孟子者!但其仍然以强烈的使命感,勇于承担重任,万死不辞、不悔!韩愈不仅有此思想、认识,也能付诸实践,其感于潮州“学废日久,进士明经,百十年间,不闻有业成贡于王廷试于有司者”[2]3214,在潮州设置乡学,并言“刺史出己俸百千以为举本,收其赢余以给学生厨馔”[2]3214,捐出部分个人薪酬,设置专项基金,供给厨馔,为学生改善生活。
三、韩愈“通业成德”教育思想对当代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高校师范生培养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高等教育,其目的在于为中学、小学等初级教育行业培养教师,其毕业生在培养规格与知识结构方面与其他非师范专业学生相比,有其特殊要求,即突出“师范性”。人们常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经师易求,人师难得”[10]807,师范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是针对师范专业制定的课程标准,其中强调师范专业的毕业要求应涵盖“践行师德”“学会教学”等方面,即首要做好“德育”与“智育”。而韩愈的“通业成德”思想正可作为有益之鉴戒。
(一)师范生培养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如前所述,韩愈极为重视教育之“传道”作用,从教育内容、师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反复论说,其所传之“道”,或须扬弃,但其对“传道”功用的论述,仍然闪耀着智慧之光,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首先,师范生培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新时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主要原则是“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11]。师范生是未来的基础教育师资,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做好师范生教育,就是做好祖国未来人才的教育,因此师范专业要牢记为国家育人才的光荣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使师范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成为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在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共产主义伟大事业代代相续。
其次,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师德师风。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2]培养师范生成为未来的合格教师,树立好师范生的师德,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所在。教育是一种光荣使命,也是一种需要付出艰辛劳动的事业。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往往要牺牲很多的业余时间进行备课、家访、作业批改等琐碎工作,这些工作之成效不一定显著,其劳动过程不为一般人所知,很多时候是一种默默付出的状态。因此,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帮助其坚定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使师范生形成教师职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品质,能自觉履行对社会和教育事业应尽的义务,成为有责任、有奉献精神的教师至关重要。
再次,教师与师范生要“以身立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他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正处于个体成长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教师的道德水平、言行举止等对其有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和向师性的特点,须要有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道德、具人格魅力者作为榜样,而中小学教师长年生活在学生中,可以发挥表率、榜样、楷模的作用,成为学生崇敬的人,成为学生效仿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13]。同理,高校师范专业的教师也应该以自己高尚的道德、高洁的情操,以及奉献、钻研、奋进等精神品格,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个体道德和职业品质。
(二)师范生应坚持智育为基础,以知识底蕴铸牢道德根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专业知识,即智育决定了教师能否“教好书”;道德水平,即德育决定了教师能否“育好人”。因此,德育和智育是紧密联系的。智育是德育的基础,“在人的德性培养中,如果缺乏了知识的基础,人的德性就会流于空洞的善的意愿和善的情感,不会转化为人现实的德行”[14]4。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接班人,德育和智育的培养缺一不可。师范生首先是学生,在学校要进行“业”的系统学习,以便在之后的教学中更好地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在智育部分,师范院校的智育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教育理念,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具有过硬的教学基本技能、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具有独立学习和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师范生的智育包含基础知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因此,师范生不只学习基础教育阶段必备的学科基础知识,还应该学习让学生如何获得学习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开发学生智力的方法,所谓金针度人,授人以渔。
韩愈提出的平等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创造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建构知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友好、互相尊重、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这为教师进行智育活动提供了最佳条件。
为了更好地实现“通业”“成德”的教育目标,韩愈提倡的因材施教的方法依然是必不可少的,时至今日仍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15]可以看出,注重因材施教已经成为了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大基本理念。因材施教需要教育要着眼于“因”字,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制宜。在培养高校师范生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方法,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发挥其特长,这可以解决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能力差异较大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充分发展。同时因材施教方法的实施依赖于良好的环境,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更强,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师范生教育要坚持不懈地做好智育、德育,要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近年来,多元价值观盛行,社会以及学校出现一些不良风气。比如,在学习上,怕吃苦、缺乏努力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在生活上,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攀比享乐之风盛行;思想上,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择业上,缺乏劳动观念,“眼高手低”。因此,加强和改进师范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无论在哪个年代,艰苦奋斗的精神都永不过时。新时代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承载着民族与国家的期望,只有勤奋刻苦、艰苦奋斗才能去体悟幸福真谛,创造幸福生活,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16]“行成于思,毁于随”强调的是德育过程注重的是学生自我反省。韩愈认为道德观的败坏在于放荡随便,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从主观上提高认识,需要个人深刻的思考,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刻的学习和认识,从而避免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西方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此之外,还要经常与道德规范进行对照,通过自省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个检视的过程,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不断提高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