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源性与外源性:“设计创新”的议题设置与学术传播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设计青年力”会议综述

2022-06-21鲍懿喜董玉妹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22年2期
关键词:设计创新设计

文/鲍懿喜,董玉妹,李 存(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模式, 也是学术信息传播的有效方式。自2020年疫情以来, 设计界与其他领域一样, 因受到线下学术活动的限制, 也将互联网作为了举办学术会议的重要平台。 从主体角度来看, 高校、 学术组织等掌握设计传播资源的能力被激活; 从传播空间来看, 构建设计对话性互动场域的 “开放生态”成为一种共识; 从传播方式来看, 利用各种在线会议平台和直播平台, 通过议题设置来推动设计交流的方式较为普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设计青年力” 论坛[1]正是在这样的互联网设计传播语境下开展的。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产品创意与文化研究基地作为举办主体, 于2021年10月8日和9日利用腾讯会议平台和美啊直播平台, 通过议题设置、 个人演讲与在线互动相结合、 直播与重播形成叠加效应等方式, 积极推动了设计创新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学术传播(见图1)。

图1 “设计创新”会议议题及相关议程

一、设置“设计创新”和“设计青年力”双重议题,形成学术舆论引导力

对学术会议来说, 议题设置是学术舆论引导力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议程设置,是传播理念、主张、决策的一种有效途径。 ”[2]会议议题的良好设置, 能有效引起广大公众对会议主题和会议议程的关注与回应。

本次会议的议题设置围绕 “国家战略与设计响应” 这一主题, 以党的“十八大” 提出的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导, 提出在国家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 设计学科和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将设计创新作为第一源动力, 系统性实现设计高质量、 可持续的发展。 “设计创新”作为会议议题的引入,将“国家战略与设计响应”这一主题具体化为可讨论的话题, 一方面体现了设计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使命感, 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创新在设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确立了会议主旨和研讨方向。

为使“设计创新”议题更具新意,会议又以演讲嘉宾的年龄特性设置了“设计青年力”这一议题。 演讲嘉宾是提供有价值内容的核心主体, 也是形成会议吸引力的人际因素。 在推动设计创新发展的进程中, 正是因为设计领域优秀的青年学者和设计师以特有的激情和充盈的创造力, 成为了具有开拓性和成长性的创新生力军,“设计青年力”自然具有了话题性。

本次会议邀请了10位来自高校和企业的40岁以下设计研究者和实践者, 分别来自伦敦国王学院、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中国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台湾大同大学、 同济大学、 湖南大学、 东南大学和主办方江南大学等国内外高校, 以及Google互联网公司、荷兰皇家飞利浦设计中心等企业, 以汇聚青年设计者的智慧、 彰显设计创新的青年力量为传播点, 吸引公众关注, 扩大会议成效。

开幕式上3位致辞嘉宾对会议议题从不同维度给予了深入阐述。 南京艺术学院校长、 江南大学产品创意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凌浩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 提出会议能让大家看到在整个设计变革中, 设计理论在进行内生的重组与重构, 技术的驱动又为设计的拓展带来了动力, 从而让我们进一步思考 “设计的主体是什么” “设计的主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等问题;设计青年作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力量, 通过论坛发声, 彼此激励, 有助于启发更多的设计创新。 同济大学副校长、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娄永琪教授在致辞中再次重申,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时代, 开创一个涉及经济、 社会和价值体系的全新发展模式,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贡献世界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 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设计研究与实践体系以及全新的设计教育, 期待来自国内外的设计青年多做建设性思考和对话, 让理论成果和设计实践成为中国设计发展创造新的内涵。 伦敦布鲁内尔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董华教授的致辞从新冠疫情带来的时代挑战和发展机遇出发, 肯定了在这一特定时期讨论设计创新的必要性; 同时针对2020—2030健康老龄10年和绿色与数字转型10年的发展议题, 提出设计中对人的关怀和对技术可及性的关注在当下显得越发重要, 同时还将布鲁内尔设计学院青年学生主导的“Made in Brunel” 平台与本次会议的 “设计青年力” 主题做了呼应。

二、规划“内源式创新”和“技术驱动式创新”两个议程,深化学术传播原动力

设计创新的内容非常丰富, 设计创新的方式多种多样, 为深化设计创新作为学术信息进行传播的原动力,即 “由于学术信息自身存在的需要而产生的传播动力”, 会议拟定从设计创新动力机制出发, 聚焦 “内源式设计创新” “技术驱动式设计创新” 两个维度, 一方面期待关注设计学科内部要素的系统性重构, 围绕设计物的属性、 服务属性、 体验属性和文化属性等, 探讨设计学科内生的创新趋势; 另一方面期待关注技术发展对设计创新的强大驱动, 围绕大数据、 人工智能、 智能硬件等技术创新与设计创新的整合变革, 探索技术+设计的创新路径。 为此, 会议依据这两个方向分别规划了两段会议议程。

2.1 “内源式设计创新”议程聚焦设计本体创新动力,关注设计内涵的演变

在 “内源式设计创新研究与实践” 议程版块, 5位演讲嘉宾都站在了设计本体角度来思考设计创新的路径与方法, 有的做了面向感性领域的探索, 有的做了基于理性方法的构建, 演讲内容分别涉及无障碍与包容性设计、 参与式设计、 设计战略、 体验设计等重要话题, 让我们看到内源式设计创新既体现在设计内涵从物到意义的演变, 也体现在设计理论框架的构建成为推动设计发展的支撑力,还体现在设计越来越注重与社会创新战略实现对接等层面。 其中, 嘉宾带来的 “为所有人设计” “设计幻象”(Design Fiction) “聚焦心情的设计”(Mood-focused Design) 等设计理念与概念, 不仅具有前沿性, 而且具有生动性。

Google安卓无障碍设计主管夏冰莹女士以 “无障碍与包容性设计: 不止为少数人, 也为所有人” 为题第一个进行在线分享 (见图2)。 她先以在谷歌做的读屏软件、 盲文输入法、 实时转写等丰富的设计实践案例, 示范了无障碍设计在改善残障群体生活方面发挥的作用; 接着, 她提出障碍在人群中存在的广泛性和多元性, 并以人行道斜坡和打字机等人们熟悉的设计品, 阐述了针对少数人的无障碍设计是如何使更多人受益的; 最后她通过自动门、 智能音箱uber等大众设计案例说明为大众带来便利的产品和技术能为残障人士带来颠覆性改善。 她演讲的核心主旨是倡导通过设计和技术弥合大众和残障人士在能力上的差异, 打破为大众的设计和无障碍设计之间的鸿沟, 创造更平等和人人受益的理想世界。

图2 嘉宾夏冰莹在线演讲内容

随后, 任职于中国香港理工大学的吴逸颖博士作了 “设计幻象: 实现更公正和多元未来的参与式方法” 的演讲, 介绍了设计畅想和创造未来的新思潮, 探讨了如何通过 “设计幻象” 来创造更公正和更多元未来的新方向 (见图3)。 在演讲中她不仅从批判未来学的视角带领听众去思索什么是美好的未来、 应该是谁来讲未来的故事、 应该讲怎样的故事、 故事的核心是什么等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反思和回答, 挑战了以少数精英阶层和以技术为话语主导的主流未来故事版本, 而且她还分享了创造多元未来的诸多方法, 包含批判性方法、 参与式方法、 介入式方法和话语性方法, 将批判未来学从观念层面引入设计实践层面, 从而提出了创造多元公正未来的多种路径。

图3 嘉宾吴逸颖在线演讲内容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刘硙是这一议程中的第3位演讲嘉宾, 带来了 “设计管理与创新研究” 的演讲内容 (见图4)。 刘硙博士在演讲中将设计置于创新生态系统中, 着眼于真实社会问题, 以发表的高水平研究为主线, 阐述了设计如何在战略管理层面发挥作用的问题。 她的演讲展示了3个不同角度的研究,一是从新产品开发管理来看设计, 二是从生产制造来看设计, 三是从企业管理来看设计, 从而帮助大家从不同侧面理解了设计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意义和价值。 她还重点分享了新冠疫情背景下, 面对防护用品和资源的缺失, 设计是如何助力加速式创新的最新研究成果。 最后她建议, 如果想要更好地发出设计的声音, 可以争取在其他领域权威和高影响力的期刊发表成果, 并且使用其他学科熟悉的语言去讲故事。

图4 嘉宾刘硙在线演讲内容

其后, 江南大学设计学副教授、硕士师导师李瑞博士围绕 “新文科思维驱动下的用户体验设计” 从4个方面做了分享, 内容涉及用户体验的概念和方法、 国际用户体验设计的趋势报告、 用户体验设计研究实践案例和体验数据度量工具包 (见图5)。 在趋势报告部分, 李瑞博士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 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了国际用户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 在案例分享部分, 他聚焦于汽车和驾驶情境下的交互体验, 分享了3个研究成果, 并详细介绍了支持这些研究的体验数据度量工具包。 这3个研究成果分别是:(1)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布局可用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2)平视显示感知对有经验和无经验驾驶者行车安全的影响;(3)真实路况下多功能方向盘检测驾驶疲劳研究。

图5 嘉宾李瑞在线演讲内容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薛海安博士作为此段议程的最后一位演讲嘉宾,以 “聚焦用户心情的体验设计” 为主题, 从体验设计研究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导入, 介绍了体验设计从关注物理人因, 到关注屏幕交互可用性, 再到关注短时愉悦, 进而到关注长期福祉的演进过程, 继而引入情绪(emotion) 和 心 情 (mood) 两 个 概念, 区分了关注前台体验的短暂情绪和关注后台体验的长期心情, 并阐述了两种心理状态对体验的影响 (见图6)。 演讲将讨论聚焦于关注心情的用户体验, 结合在Design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和Sheji期刊上的发表, 深入阐明了心情的种类、 描述方式, 以及在设计流程中的应用工具, 为设计师提供了理解心情和体验的更细致和精准的维度。 最后, 演讲结合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与荷兰皇家航空的合作课程, 介绍了聚焦心情的体验设计方法如何帮助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2.2 “技术驱动式设计创新”议程聚焦设计外部动力,关注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在 “技术驱动式设计创新研究与实践” 议程版块,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5位演讲嘉宾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智能技术、 跨学科合作、 交互设计、人性化等关键词也反复出现在嘉宾的演讲内容中。 各位演讲嘉宾从各自的专业背景和研究专长出发, 提供了丰富的设计案例, 涉及智能机器人、 智能装备与平台、 智能织物、 数据可视化、 眼控交互等领域, 而创新鸿沟(Innovation Gap)、 主动健康 (Active Health)、 Data Design、 眼控交互等概念也带来了启发性思考。

中国台湾大同大学教师、“耐克大学”俄勒岗大学人体生理学系访问研究员林楷洁博士, 以 “科技创新与设计思考方程式” 为主题, 开启了此段议程的演讲 (见图7)。 她在演讲中针对智能机器人的设计现状指出, 以技术为导向的产品创新会带来产品无差异的问题。 每年不断创新的科技研发技术, 要转变成消费者想用和觉得好用的产品, 需结合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跨领域合作, 借由探索生活形态、 使用者经验以提升价值。 她通过如何针对高龄化、 少子化的人口结构问题来进行机器人设计的案例,总结了以下几点: 设计的初衷是回归到人的需求, 以人为本关怀社会, 寻找创意原点; 透过服务科学, 分析有利的机会; 利用设计思考, 寻求有利的解方; 了解科技发展, 掌握创新的脉络。 最后, 她强调要形成跨领域合作与整合机制, 并将它们贯彻在设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图7 嘉宾林楷洁在线演讲内容

第二位演讲者是来自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硕士生导师、 新一代“飞天"舱外服工业设计主创设计师罗建平博士, 他的演讲主题为 “复杂装备的整合设计方法与实践案例”。

罗建平老师指出, 复杂装备产品是指有人参与交互的装备类产品, 其核心特点包括两个, 一个是技术系统的复杂性, 另一个就是人的参与的复杂性, 这两个复杂性在复杂装备产品中的融合需要跨越设计和工程之间形成的“创新鸿沟”。

他具体分析了技术驱动的工程思维和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维两者的差异, 即前者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以可靠性和 “解决方案应该是什么和实际是什么” 为关注点, 后者以意义建构为导向, 以有效性和 “解决方案可能是什么” 为关注点。 接着他结合智能多功能农业动力平台、 智能天车远程操作平台、 5G远程驾驶舱、 纯电动无人矿卡等设计案例, 提出并论证了通过设计知识整合转化和原型建构来跨越“创新鸿沟”,实现高可靠性与良好的人际交互、行为方式、美学体验等相融合的方法和路径。 他特别强调了原型作为一种可以感知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载体,既是跨学科知识整合的桥梁,也是跨越创新鸿沟的桥梁(见图8)。

图8 嘉宾罗建平在线演讲内容

任职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智能织物设计研究者王琦博士随后带来了 “面向主动健康的2.0可穿戴设计” 的演讲 (见图9), 内容包括可穿戴系统的4个应用层级、 智能织物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团队在面向主动健康应用方面的设计案例等。 王琦老师指出, 在皮肤界面 (on-skin)、 配件(accessory)、 嵌入式 (embedded) 和整合式(integrated)这4个可穿戴系统的层面中, 可穿戴2.0主要在后两个层面展开, 智能织物 (Smart Textiles) 的概念是从新材料和计算 (new material and computing) 的交叉中产生的, 服装可能成为未来人机交互的重要织物界面, 并能在健康管理方面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 王琦老师通过分享团队的“Smart Legging”、 智能康复服装等案例, 展示了面向主动健康的可穿戴2.0的设计理念、 研究路径、 实施过程和相关成果, 并探讨了当前的跨学科挑战与可穿戴设计的新趋势。

图9 嘉宾王琦在线演讲内容

第四位演讲嘉宾于滨博士目前在荷兰皇家飞利浦设计中心从事基于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健康医疗产品设计(见图10)。 在题为“数据设计:以数据为设计物料创造含义、 共情、 体验”的演讲中, 他用具体案例介绍了“Data Design”, 一种将采集到的数据作为设计原材料, 在人机交互中驱动用户体验, 并通过可视化途径生成意义、 形成洞见的方法。 “RESonance Mind-Room” 案例展示了一个通过实时采集人的心率、 呼吸、 皮电等参数, 以声音场景和环境光营造沉浸式用户体验, 从而达到减压效果的生物反馈(biofeedback)系统。“Biomirror”案例则是关于如何以3D墙纸作为交互界面, 来呈现用户压力水平的设计尝试。 此外, 于滨还分享了将生物数据应用于儿童体育课或艺术创作中, 用心率创造可视化形式, 以激发人的参与和情感体验的设计实践。“StressTree”和“Heart-Bloom”则 示 范了让数据变得更有意义和吸引力的设计方法。 演讲中, 于滨探讨了数据设计的两个方面: 一是如何基于不同的使用情境和数据内容, 将数据转变成一种更吸引人、 更容易理解的可视化呈现, 以增强用户和数据的联结; 二是如何创造新的用户——数据界面,通过多模态的交互媒介实现更丰富、更舒适的用户体验。

图10 嘉宾于滨在线演讲内容

东南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牛亚峰博士作为最后一位演讲嘉宾, 进行了关于 “眼控系统页面元素工效学评价研究” 的分享 (见图11)。 他首先梳理了眼控系统的概念 (Hasse C,2015) 和该系统中的注视、 扫视、 平滑跟踪、 眨眼、闭眼和眼势等动作指令。 接着他指出眼控交互目前存在着两个科学问题:一是Midas接触问题, 即眼控系统无法区分用户注视某元素是为了交互还是为了获取信息; 二是低空间精确度问题, 即眼睛注视点位置与实际目标元素的偏差较大, 导致误触发临近元素。 随后牛亚峰老师介绍了为解决这两个问题他们课题组做的相关研究。针对Midas接触问题, 课题组开展了眼控系统界面元素时空表征的求优研究; 针对低空间精确度问题, 他们提出了设计新型眼控方式的解决方案。最后, 牛亚峰副教授还带来了他们在眼控交互中的开发与应用案例, 如对于自闭症儿童注意力训练的眼控软件开发和肌肉萎缩患者的交互系统开发等, 体现了眼控系统深远的潜力和科研工作者的人文关怀。

图11 嘉宾牛亚峰在线演讲内容

综上所述, 两段会议议程各有侧重,内容上又相辅相成。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魏洁院长在闭幕致辞中诠释说,第一场演讲旨在内观设计本源, 对于设计学科而言, 创新驱动战略面临的挑战,不仅体现在用户个体层面,而是要抛掷于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中接收更大范围的检验, 由此形成从问题解决到意义构建的系统性设计创新,形成设计赋能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场演讲以期“外观设计”的边界,不论是以技术为本, 来回答设计创新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还是聚焦于产业与需求变革, 促使设计创新不断思考自身的发力点, 无不藉由技术成果搭建起使用者与新技术的桥梁,跨越鸿沟,进而探索智慧未来的生活形态、 交互模式和沟通方式。

三、以在线问答与圆桌讨论形式发挥网络平台互动效应,提升学术传播影响力

学术会议的活跃度是科研活动创新度的重要体现之一。 通过网络平台, 设计研究者或实践者们以演讲这一非正式的学术传播方式, 使学术思想进行了即时碰撞, 学术共同体之间形成了互动与对话; 同时, 会议听众在网络媒体上的反馈、 留言、 评论、转发等形式实现了对会议信息的 “放大效应”, 不仅推动了对 “设计创新”议题的多方探讨, 而且提升了学术传播影响力。

从互动形式来看, “内源式设计创新研究与实践” 议程阶段安排了每一位嘉宾演讲结束时进行在线问与答(Q&A) 的环节, 形成了演讲嘉宾与在线与会者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 观众提问踊跃, 内容多元, 既有与嘉宾演讲内容相关的专业性问题, 也有咨询有关高校博士招生情况的资讯性话题。 观众的提问能体现出他们理解演讲内容的深入度, 如 “无障碍设计和全 设 计 的 区 别 ” “ 元 宇 宙(Mateverse) 正在构建的各类产品是否非常贴合design fiction的研究和工作方法” “设计思维如何提升工程教育” “Mood的现象学研究是否会控制人类学的一些相关因素” 等问题充分显示了开阔的专业视野。 另外, 可用性测试的具体操作、 设计研究方法的有效性评价、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工具、 研究过程与研究细节等问题的提出也反映出观众对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操作层面, 以及对嘉宾所述理论在具体设计中如何运用等层面的关注。

第二阶段的 “技术驱动式设计创新” 议程版块则安排了在嘉宾分享结束之后举行圆桌讨论这一互动方式,旨在形成演讲嘉宾之间对某一议题的相互交流与碰撞。 此次圆桌讨论的话题围绕 “如何理解技术在技术驱动型创新、 应用驱动型创新和设计驱动型创新3种创新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展开, 旨在进一步加强大家对设计与技术两者关系的对话。 经过圆桌讨论, 嘉宾们基本形成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技术是3种创新模式的基石, 设计创新始终需要借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二种观点持中立态度, 将技术驱动与设计驱动看做是两种创新路径, 认为在某些发展阶段,技术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核心动力, 而到了另一些发展阶段, 创新的推动力量可能来自于设计或其他非技术因素; 第三种观点则强调设计的整合与连接作用, 提出运用设计思维、 场景和需求定义等方法来整合技术, 将技术应用到最合适的地方。

通过10位嘉宾的演讲, 以及在线问答和圆桌讨论等互动形式, 大家看到, 设计在未来所面临的将是更加复杂的社会语境, 适应性是未来创新模式当中的重要特质, 跨学科模式、 整合创新模式就成为这个时代设计领域最核心的培养机制, 设计人员需要具有与设计、 技术、 商业等相关的更全面的知识。

四、结 语

回顾“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下的设计青年力” 论坛, 全程采用在线方式, 充分利用了会议平台开放的讨论区和发表评论的功能, 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 烘托了会议氛围。 从传播效果来看, 会议举行期间, 腾讯会议平台观众峰值达到近500人, 美啊平台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达1.6万人次; 而美啊平台的回放功能又使会议信息突破了时间、 空间的限制, 通过后续回放获得的收看量累计达到2.3万人次(数据截至2021-11-15), 实现了会议的预期目标。

猜你喜欢

设计创新设计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BUBA台灯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有种设计叫而专
方城黄石砚石工艺品产业升级途径探讨
研究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融入书籍中的积极影响
江西民间竹器物审美形态研究
陈国兴设计作品
机械工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设计创新初探
创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