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大利时尚产业与国家设计政策

2022-06-21刘丽娴沈李怡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22年2期
关键词:意大利政府时装意大利

文/刘丽娴,沈李怡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 服装学院)

设计对于提升国家创新力与竞争力的作用愈加凸显, 越来越多西方国家将设计发展纳入了国家战略与国家政策制定的范畴, 先后对本国设计行业进行有计划的资源整合和宏观调整。 设计政策的服务对象在这一过程中被不断地扩充、丰富,从单一的工业设计逐步扩大至各个行业领域。回望历史,发现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能够引导时尚产业,最终贡献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因此,研究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国家设计政策制定如何贡献于时尚产业发展是本文的研究初衷。

一、“二战”后的意大利时尚产业转型

1804年于米兰创刊的意大利时尚周刊《女性邮报》(Corriere delle Dame)中,主编拉坦兹(Carolina Lattanzi)特意将意大利设计师原创的人体模型插图与来自法国、 奥地利和英国的人体模型插图并置, 试图彰显特有的意大利时尚审美, 迈出了意大利现代时尚产业发展的第一步[1]。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意大利政府将如何发展振兴意大利时尚产业作为一项文化与政治举措。 1919年, 创办时尚研究所(Ente della moda)、 国家服饰研究所(Istituto nazoinale dell’abbigliamento), 鼓励意大利纺织面料研发, 并尽可能不采用法国设计与原材料, 从而保证更加纯粹的“意大利制造”[2]。 而真正使意大利纺织服装业与手工业重获新生的,是“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意大利引进了美国工业化的纺织生产技术,同时与美国经济、文化的互动频繁。自此,意大利时尚产业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逐步建立起了世界时尚地位(见图1)。

图1 “二战”后意大利时尚产业发展阶段划分与对应特征

1.1 阶段一,意大利时装工业协同发展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 时装与工业的发展联合紧密。 当时的斯堪的那维亚设计产业发达,并已经形成了“政府、工业界和设计师的联合”[3]。 意大利时尚产业转型借鉴了斯堪的那维亚手工艺和工业化生产相结合的模式, 以此为设计师创造了更大的设计空间。 为了满足时装工业化的发展诉求, 积极引进美国时装生产技术, 发展本国成衣制造产业链。 当时的意大利在 “实用加美观” 的设计原则指导下, 经过设计师和工商界以及政府的努力, 结合本国原有的服饰时尚底蕴, 发展高级成衣产业, 并通过时装秀的成功举办吸引了美国时尚消费群体。

1.2 第二阶段,意大利时装产业转型升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全球化的新文化观念与生活方式为意大利的时尚价值观念树立了新的发展方向。 意大利政府将政府时装局搬迁至米兰, 米兰迅速蹿升为国际时装设计与贸易的重要之地[4]。 意大利涌现出了以乔治·阿玛尼(George Armani)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时装设计师。 其中,较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设计师与服装制造的紧密结合。 在新的社会思潮与时代精神影响下,以沃尔特·阿尔比尼(Albini Walter,时尚成衣之父、“时装设计师”)为代表, 意大利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场景逐渐从服装工作室变成了成衣制作工厂。 意大利时尚产业在转型与革新中形成的良性循环, 取决于意大利政府正确的设计政策支持以及时尚设计师的协作。 至此,“意大利制造”不再是代工的代名词, 而是高级成衣与高端品质的代名词。

1.3 第三阶段,意大利设计驱动经济发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在经历了两极分化、 冷战之后, 世界市场以恢复经济发展为主要导向, 以高级成衣闻名的意大利时装工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1980年, 随着影片 《美国舞男》(American Gigolo, 男主人公身穿意大利时尚品牌——Armani)电影的上映,阿玛尼成为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时尚的标识性品牌之一, 进一步推动了意大利打破法国巴黎以高级定制闻名的垄断地位[5]。 意大利时尚品牌有着牢固的工业化流程基础, 从设计生产、运输销售, 再到最后的商业运作与沟通机制, 整个时尚产业体系一应俱全。 与此同时, 意大利时尚品牌纷纷发展二线品牌以迎合更加年青的消费市场。

1.4 第三阶段,意大利时尚产业系统升级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于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视, 意大利时尚产业也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不断摸索着适应自身国情的时尚发展模式。 为了谋求更为长远的竞争优势, 意大利时尚基于时尚产业的发展规律, 在不断调整中, 构建了适配于意大利时尚长远发展的时尚体系; 以时尚品牌为基本发展对象,纵向整合时尚品牌产业链、 横向整合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与时尚品牌3者相互勾连作用的时尚场域[6]。 值得一提的是, 时尚产业是意大利设计的重要衍生行业, 作为推动意大利时尚发展的重要组织架构, 意大利政府对时尚产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 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也趋于成熟。

二、意大利时尚体系构成与特殊性

2.1 意大利时尚系统构成的关键环节

时尚体系产生于生产与消费的二元关系中,同时两者之间还存在分配、销售、广告、邮寄、商店和购物等多个领域, 涵盖了从时尚制造到时尚消费的所有环节。 时尚产业所涉及到的设计生产、传播消费, 评价推广与人才输送所有阶段都需要各个部门协作完成[7]。 意大利时尚体系的不断完善是意大利时尚产业系统化、 制度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伴随意大利时尚产业的革命, 意大利形成了以 “意大利制造” 为主要特征的时尚体系, 涵括了政府、 行业协会、 时尚品牌、 设计师、 媒体与教育机构等一系列种类繁多且关系复杂的构成环节, 孕育着意大利时尚体系及其特有的时尚生态链(见图2)。

图2 意大利时尚体系构成环节

2.2 意大利时尚体系特点——权力场域

“场域”(Field)一词是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 原指物体周围传递重力或电磁力的空间。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提出“场域理论”概念,即从关系的角度思考, 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8]。 在后续对意大利时尚进行研究中发现, 以意大利政府为主体的意大利时尚官方管理组织具有特殊性, 即从宏观层面管控意大利时尚产业发展的意大利政府、 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 (Camera Nazionale della Moda Italiana) 以及意大利时尚相关行业协会间存在客观关系。 通过对场域理论的借鉴, 可以理解为3者之间存在时尚权力场域的相互关系, 对3者间相互关系以及作用的梳理, 多维度地探讨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的制定与意大利时尚产业发展间的互动。

意大利时尚体系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仅是部门与机构间时尚生态链的不断完善, 意大利政府、 商会与行业协会作为管理、 协调与发展意大利时尚的3大权力机构, 它们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架构形成了意大利时尚权力场域。 意大利时尚体系在3者的相互制约、 作用、 支撑下, 得以制度化、高效化运作, 推动意大利时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见图3)。

图3 意大利时尚权力场域

2.2.1 意大利政府 作为时尚体系构成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意大利政府在早期便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相关设计政策推动了时尚产业的发展。 在时尚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 更是通过专项资金资助时尚产业的发展、 制定相关设计政策支持商会对时尚产业的管理, 同时制定统一标准对时尚相关的行业协会进行等级认定,进一步规范时尚产业市场的标准化、体系化。

2.2.2 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 作为意大利时尚产业的官方代表性机构,商会组织结构涵盖广泛, 其中主要包括服装公司的顶级代表、 成衣生产商、 纺织品公司以及为意大利制造提供服务的公司等。 商会对外职责体现在通过媒体宣传协调、 保护、 加强意大利时装的形象; 组织国际活动 (如米兰国际时装周等), 同巴黎、 伦敦和纽约等世界时尚中心始终保持联盟关系。 对内时尚发展管理的集中表现则是作为政府等机关机构的代言人致力于国家时尚体系建设, 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机关推荐与时尚相关的行业协会, 并积极建立联系。

2.2.3 意大利时尚相关行业协会 作为沟通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 它代表着意大利时尚行业的共同利益。 各行业协会通过召开会议活动促进企业间的友好协作与良性竞争; 制定相关法规约束不遵守职业道德的企业经营行为, 使各企业按照规范行为进行运作。 诸多时尚行业协会的建立积极协调行业、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三、国家设计政策引领意大利时尚进程

3.1 设计政策的相关研究

设计政策最早在1985年被正式提出, 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 便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关于其概念的界定与推导也随之不断深入、 细化 (见图4)。 从原本较为单一的聚焦于设计产业, 发展至通过设计政策带动其他行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除此之外, 对设计政策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其概念本身, 大量学者以英国、 德国、 芬兰等设计政策发展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为典型案例, 通过单案例研究乃至多案例对比研究后认为, 国家设计政策对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将设计政策的讨论逐渐延伸至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规划与制定,从而推动设计产业乃至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以此带动国家文化、 经济、产业等国际竞争力、 创新力等综合国力的提升。

图4 设计政策概念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

综合上述, 基于艺术学学科门类与设计学学科视角, 本文关于设计政策的讨论聚焦于国家宏观层面对于推动设计行业发展进行相关设计, 探究国家推动设计发展政策支持的主要措施与方法, 利用跨学科理论推导国家设计政策多维度分析, 论证国家设计政策与时尚产业发展间的互动联系,以期对目前设计政策的学术讨论提供有价值的相关参考。

3.2 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渐进

早在1919年, 意大利政府便创办了时尚研究所(Ente della moda)和国家服饰研究所 (Istituto nazoinale dell’abbigliamento)[5]。 1926年,意大利成立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C.E.),着力于发展意大利时尚产业的海外扩张;依据不同的区域特色, 划定时尚产业发展的集群区域; 应对经融危机等致使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 通过对应经济鼓励政策, 协调时尚产业度过经济困境。 1948年, 成立服装中心, 协助意大利传统的家族式服装店企业化、品牌化发展;1951年,首次于佛伦伦萨举办成衣时装展, 将意大利时尚推向了国际舞台。 1958年6月11日在罗马大街的格兰酒店创建名为 “意大利时装工会”的服装组织,即“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的前身。 同年,意大利时装周移师米兰举办,此后,米兰成为全球每年举办时装周的4大主要城市之一。1960年, 由弗雷德里克费里尼编剧并导演的喜剧电影《甜蜜的生活》将意大利时装介绍给了国际观众。 以此为契机, 意大利时装借由好莱坞电影的传播以及诸多影星的名人效应风靡至全球的时尚消费市场。 随着“二战”后的生产与发展调整, 20世纪70年代末,意大利政府将时装局成衣化时装部搬迁至米兰, 至此, 意大利时尚发展中心转移至米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意大利时尚以其极繁主义美学而闻名,当今许多负有盛名的时装工作室都在这时开始蓬勃发展, 包括范思哲(Versace)、古驰(Gucci)等。

意大利时尚在战后重新崛起,区别于法国巴黎的“宫廷文化与高级定制”和美国纽约的“流行文化与大众成衣”,意大利服装产业的兴盛有着更为深刻的人文艺术底蕴。 不同于法国资产阶级的推动或美国工业化进程发展带来的必然性, 意大利时尚的变革与创新更多的是本身历史文化底蕴的加持以及人为的促成, 而这一切离不开意大利政府,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各个时尚行业协会以及时装设计师共同的努力。

近年, 随着国家设计政策的相关概念更加明确, 以及更多的西方国家集中于国家设计政策的深入研究与讨论, 意大利的国家设计政策更是从宏观层面推进展开。 2005年, 意大利纺织服装工业协会(Sistema Moda Italia,SM I) 成立, 紧跟纺织和时尚业的发展, 代表相关行业的企业间与政府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建立联系, 通过多渠道的服务和活动, 为相关企业提供支持。 2006年,意大利政府颁布Industria2015(2006)[9],是意大利政府相对明确的国家设计政策文件(见图5)。

图5 Industria 2015(2006)截选

2011年, 米兰市政府连同米兰商务 部、Material ConneXion 推 广“un designer per le imprese”(商业设计师)项目计划;2015年,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卡洛·卡伦达(Carlo Calenda)表示, 意大利政府对于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将优先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1)资助大型贸易展会来支持意大利时尚行业发展 (如纺织面料展Milano Unica、男装童装展Pitti、纱线展FILO、皮革皮料展Mipel和Linea Pelle等);(2)政府将斥资2.61亿欧元支持“意大利制造”的相关项目, 以推进意大利时尚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2017年, 意大利政府收购了一支新成立的米兰主权基金的多数股权, 该基金旨在支持时尚行业在内的意大利本土企业。 FSI SGR (意大利战略基金) 建立的这支新的市场增长股权基金命名为FSI Mid, 时尚产业更是作为该基金重点关注的领域; 2018年, 意大利政府颁布 《企业激励计划》; 2016年至2018年期间, 意大利政府批准了针对 “意大利制造” 的投资拨款, 其中时尚产业的拨款达1.35亿欧元 (占比26%);2020年, 意大利政府颁布 《34号法令——时尚纺织业专项补贴》, 支持并激励时尚产业复苏。

四、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的多维度分析

意大利政府对于推动时尚产业发展, 早在20世纪10年代便开始了相关办法的实施。 在“设计政策”被正式提出之前, 意大利已经通过政府对于时尚产业的宏观干预, 使得意大利时尚产业在 “二战” 后崛起, 且受到了世界时尚消费市场的认可, 其时尚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在此期间, 意大利政府对于时尚产业的相关举措已颇具“国家设计政策”意味。

因此, 基于上文对于意大利时尚产业与时尚体系的文献整理, 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的多维度分析可归纳如图6所示。

图6 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分析纬度

4.1 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的决策主体

基于对意大利时尚产业与时尚体系的梳理, 其中, 意大利时尚权力场域的存在掌握并引导着意大利时尚产业发展。 因此, 与时尚产业相关的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的决策主体主要由意大利政府、 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与其他时尚行业协会组成。 意大利政府保留对于最终国家设计政策的决策与制定权力, 而商会与时尚协会的主要职责在于结合时尚产业发展现状或需求, 提议有利于时尚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其中, 商会作为国家层面的意大利时尚管理组织, 从宏观层面, 对意大利时尚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例如, 2020年, 商会呼吁意大利政府采取额外措施, 保护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意大利时尚产业。 同年, 意大利政府颁布 《34号法令——时尚纺织业专项补贴》, 从根本上支持并激励了时尚产业的复苏。 众多意大利时尚协会, 则是更聚焦于时尚产业中具体某一领域。 例如,2020年,面对恢复疫情背景下意大利奢侈品行业的发展,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 (Altagamma)将目标锁定到了中国市场, 通过意大利政府外交部门与中国相关部门的合作协商, 在上海成立了对应的意大利奢侈品俱乐部, 从而推动意大利高端时尚品牌在中国的发展。

4.2 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的表现形式

意大利设计政策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两部分, 直接表现与间接表现。 直接表现形式即明确的政策文件, 通过资料整理, 本文收集到由意大利政府发布的国家设计政策有: 2006年, 颁布Industria2015(2006)(资料收集存在一定难度,不排除有遗漏的可能)。 间接表现形式相对较多, 对设计支持相关项目的推进、 设计相关推广活动或建立设计中心等举措。 例如,2011年,意大利米兰市政府颁布“un designer per le imprese”,通过商业项目计划推动设计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2015年,在佛罗伦萨展览中心举办的国际男装Pitti Uomo展会, 其中邀请了近1 200多位参展商, 而意大利本国参展商更是高达700多位[10]。 意大利政府通过对时尚展会的支持, 推动意大利时尚产业的对外交流。

4.3 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的利益受众

聚焦于意大利时尚产业的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 其直接受益对象, 必然是意大利时尚产业。 通过各种举措, 使得意大利时尚产业得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与时尚产业相关的其他社会领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受益。 例如, 时尚产业在发展扩张的同时, 其发展所需的必要诉求亦会相应增加, 例如对制造行业的生产需求、教育行业的培养需求等。 通过时尚产业受益, 带动各个行业发展, 从而使得意大利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时尚文化与影响力的提升、 国家竞争力与创新力的提升, 以意大利综合国力提升为表现的最终受益者, 仍是意大利政府本身。

4.4 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的目的指向

站在公共政策的功能角度出发,公共政策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合理分配社会资源, 规范社会行为, 解决社会问题, 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而设计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 其目的直接指向设计领域。 对于本文聚焦于时尚产业的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而言, 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推动意大利时尚产业的发展。 通过国家资源的合理分配, 支持时尚产业发展,解决时尚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挑战, 从而更好地建设意大利时尚产业, 完善意大利时尚体系。 意大利时尚产业得以发展, 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建设与进步, 从而达到提升意大利的国际竞争力、 创新力以及综合国力等最终目的。

从上世纪初开始, 意大利政府的相关举措便颇有国家设计政策意味,但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真正的发展历史却只有短短几十年。 相较于芬兰、丹麦等设计政策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来说, 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正处于极速上升的阶段。 从上文对于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的梳理可以看出,(1)意大利政府确实对时尚产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存在推动作用;(2)意大利政府更多地选择了通过间接形式来推动时尚产业发展, 且收益明显;(3)对于明确以国家设计政策形式颁布的意大利国家设计政策文件相对较少, 且尚无颁布直接指向时尚产业的国家设计政策, 其政策利益受众的涵盖范围相对较广。

以2006 年颁布的Industria2015(2006)为例,2018年2月,安德烈亚·格拉内利 (Andrea Granelli)发表了关于该政策的政策逻辑与计划操作说明(见图7)。

图7 意大利工业创新项目说明截选

该政策中, 意大利政府以产业创新与工业创新为两大主要版块, 通过项目资助、 资金支持等手段辅助意大利工业生产竞争力的提升以及相关产业的创新能力提升。 这是目前来说,意大利可查阅相关资料中, 唯一一部明确以国家设计政策形式颁布的相关文件。 该政策中以工业化水平的提升, 推动意大利制造的进一步发展为主要目的。 意大利时尚产业作为意大利制造的代表产业, 同样成为了该政策的利益受众之一。

综上所述, 不难发现意大利关于国家设计政策的建设尚且存在不足以及需要完善的地方, 但意大利通过结合自身国家发展特色,推动以“意大利制造”为特征的意大利时尚产业发展,其中的国家设计政策与时尚产业间的内在逻辑与客观规律是有迹可循的。

五、结 语

通过对时尚产业历史发展进程的梳理,可以发现各国政府在时尚产业的积极改革与创新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由此,引发了关于政府相关政策与时尚产业发展间关系的思考。本文基于国家设计政策这一研究视角,以跨学科理论作为研究基础,探讨相应国家设计政策的分析纬度;其次,以典型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借助历史样本研究,讨论时尚产业发展与国家设计政策间的互动联系。进一步深化观点:(1) 国家设计政策是政府能有效推动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2) 在不同历史阶段,国家设计政策在推动时尚产业发展的同时, 自身也处于阶段化调整之中,并随着时尚产业的发展、时尚体系的完善而不断成熟;(3)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设计政策, 不仅有利于带动时尚产业、 设计产业发展与进步,更能通过产业的进步,提升国家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最终反馈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上。

综合意大利时尚产业与国家设计政策的发展分析来看, 意大利时尚产业依托国家设计政策的有效制定与执行, 得以快速发展。 对于时尚产业与国家设计政策间互动联系的相关研究, 不仅可以丰富设计政策的相关学术研究, 提供可参考文献资料; 通过深入探讨设计政策的发展、 成熟, 建构设计政策结构框架, 可以为我国未来国家设计政策提供发展路径与建设方向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意大利政府时装意大利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意大利:承诺不再扩大赤字
时装
放肆玩酷街头时装客
时装问答
时装问答
意大利
前人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