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纠错本有效应用策略的研究
2022-06-21叶菲娜
叶菲娜
摘要:数学是一门包含了大量抽象逻辑知识的学科,无论在哪个年级对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养成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数学学习和练习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犯错的点,这个时候纠错本对于他们的订正修改和后期复习巩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纠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对其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就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错题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纠错本;有效利用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优化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我们都知道,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多种方式,而建立一个纠错本,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事半功倍,并能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逐渐加深记忆,进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目前,由于各小学缺乏对学生进行纠错思考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的纠错效果不良好,最终学生的纠错本是为了形式而设,这就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思考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什么在练习中常犯错误?
1.1他们不能理解数学语言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成人还有很大的差距。尽管高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年龄较小,依旧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答题过程中他们时常难以理解某些题目的语言,进而导致对答案的判定错误。此外,在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上,教师依旧沿用“题海战术”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解题能力提升,这样呆板枯燥的训练模式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往往会敷衍了事,无法仔细阅读和审题,导致出错的几率大大增加。另外,由于小学生对数学语言的了解还不够透彻,无法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解,最终导致学生在遇到大量数学语言的问题时,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恐惧,从而很容易犯下错误。
1.2基础不够扎实
大多数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不高,因为没有兴趣,所以也没有积极性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导致认真听讲、自主完成作业的几率也大大降低,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不够扎实,以至于当他们遇到数学问题时,尽管他们有了一些想法,但是他们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反而往往会不知所措,从而造成错题频发。
1.3容易产生畏惧心理
高年级小学生由于受到教师“题海战术”的影响,对数学学习和训练的兴趣直线下降,一旦碰到新的问题就会感到恐惧,不愿意去进行探索,所以无法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式,从而导致错误发生,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业停滞不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减少他们对新问题的畏惧心理,让他们积极思考并总结,以期让教学适应新时期的具体需要。
二、纠错本在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意义浅析
2.1全面记录和分析错题,避免再犯
学生在构建自己的纠错本时,会将自己的错误整理归纳好写在笔记本上,并对错误原因和重点知识点进行标注,并附上正确的解答步骤,以供复习参考。这样的话,学生们就可以在纠正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对某个领域的认识有误,然后再去纠正和领悟。纠正本能使学生对错题进行反复的思考和深入的剖析,加深对错题的认识,避免他们再犯相同的错误,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2.2认真审题,仔细分析题目意思
纠正本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可以辩证看待自己的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纠错本的设立,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适当增加了学习的负担,降低以后类似错误的发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更清晰的认识,进而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小学数学学习中高年级学生如何利用纠错本?
3.1建立纠错本,让学生对错题的理解和认识更深刻
尽管大多数的教学实践都表明了应用纠错本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错误纠正缺乏监督,甚至忽略了错误纠正的作用,仅仅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这就让学生的错题越堆越多,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为数学知识和题目的逻辑和抽象性很强,一些问题小学生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所以造成了解题的偏差。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纠错本并把一些有代表性的错题范例带到课堂里进行深入讲解,以解决学生的疑问,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学习苏教版《简易方程》时,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用简易方程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但由于小学生是刚刚接触方程,他们很难完全掌握,因此老师可以让学生多做一些经典的例题,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当学生出現错误时,老师要指导他们利用纠错本纠正错误,并把最常见的错误错误呈现在黑板上,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错误,也能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3.2整理思维和思路,提升解题能力
数学之路,本就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一路上,总会有一些波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知识也在不断积累,最终,他们可以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全部掌握并能够充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而高年级的小学生,由于数学题的逻辑性比较强,再加上各个知识之间的串联性,导致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若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改正,将会对学生的学业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数学《小数的乘法与除法》的“乘法”相关知识时有一个经典的例子:“一根玉米6.5元,商家给出的优惠是买三送一,那么学生一次性买了三根可以便宜多少钱?”三个玉米要19.5元,而现在19.5元就能买四根玉米,这让很多同学们都一头雾水。老师可以在学生完成问题解答后,要求学生进行认真检查,整理自己的思维,避免盲目答题,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
3.3关注日常练习,及时改正错误
纠正错误要及时,也就是在平时做题的时候,老师要仔细地检查,找出问题所在,及时纠正,避免重蹈覆辙,造成成绩下滑。事实上,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因为小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很多细节都会被忽视,从而造成很多的小错误。
3.4加强教师监督
多数老师对学生的错误纠正工作无动于衷,甚至是听之任之,而小学生因为思想尚未成熟,自主性又较弱,老师一不注意他们的错误,他们就会变得懒散,再也不去纠正错误。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改正错误,并定期收集校对,把错误率高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中深入剖析,加深印象。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点名表扬那些在错误纠正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以此作为一个模范,使他们能够主动改正错误。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四、结语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学数学中,有改正错误的意识和正确地改正错误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问题,还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为此,在新课改中,数学老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而且要让他们亲自去参与,才能真正实现提升教学水平和学习效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荣荣,王崇广.小学数学教学中纠错本运用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1(47):12.
[2]陈素蓉.巧用作业“纠错本”,提高数学学习力[J].读与写,2020,17(11):221,250.
课题编号:2021-GHYB-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