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体适能融入小学大课间活动的探究

2022-06-21暨娟娟周岐俊

体育时空 2022年9期
关键词:体适能大课间活动小学

暨娟娟 周岐俊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5-093-02

摘  要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各方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愈加重视。同时,以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为基础,大课间活动开始受到重视。将体适能概念引入小学生大课间,不仅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益,还能培养他们终生锻炼的习惯和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以此为基础,本文从体适能概念入手,探究体适能有效融入小学生大课间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  体适能  小学  大课间活动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在北京发布。教育界一时间出现了一个热词——核心素养。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的又一个热词。这是好事,是国民属目教育发展的大好事,它标志着我国现在的教育目标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从广泛意义上讲,教育是为人类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活动。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高素质人才呢?核心素养的倡导者是这样认为的:高素质人才要具有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核心能力。根据总体框架可知,高素质人才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又要有一定的自主发展能力,还要有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总的来说,高素质人才就是全面发展的人。

作为教师,为实施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就要有“清新脱俗”的思想。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深刻理解其内涵和主旨。只有先弄明白是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做,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更多地要看到分数的背后,学生的参与、体验、获得、建构、形成的过程,不仅要把眼光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学习力,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体适能状况。

一、体适能的意义

体适能的概念有多种说法。世界卫生组织对体适能的定义是:“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劳,还有余力去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美国总统体适能与竞技委员会将体适能定义为“以旺盛的精力完成日常工作而没有过度的疲劳,有充足的活力去享受闲暇时间的各种休闲活动,并能适应各种突发情况”。日本认为,体适能就是体力,在他们眼中,体力不仅代表一个人的运动和工作能力,也能从一个人抗压力和环境适应力中体现出来。我国香港、台湾和澳门的一些学者浙江体适能定义为:“体适能是指一个人的身体适应生活、运动和环境的综合能力”。香港著名学者钱伯光提出,体适能包括两大范畴,一是与健康体适能,二是竞技体适能,如果健康体适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可以让人的身体保持充沛的活力,就算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之外遇到突发事件,也不至于感到过于疲惫。由此可见,体适能对青少年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和神经系统正出去发育的关键期,而体适能可有效提高青少年运动时的激素水平、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此外,对儿童青少年的肌肉、骨骼等身体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换个角度来说,一个人的运动能力和表现与其心理健康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体适能可以间接提升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通过提高一个人的运动表现能力,可以激发他对运动的热情,而在运动中可以消耗大量体能、分泌大量缓解紧张心情的激素,使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得以环节。总的来说,体适能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提升学生的健康管理意识

在小学大课间活动中融入体适能,不仅可以通过课间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可能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兴趣,并逐渐养成自主参与大课间活动的习惯。通过规律的运动,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自己身体素质的锻炼,提升学生的健康管理意识,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减少医疗费用的之处,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一个健康积极的状态,将体育强国的关键与青少年的健康联系起来。

(三)促进科学技术在学生中的普及

在教学的实际展开过程中,我国开始普遍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作为当代的主流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要将体适能科学地融入小学大课间活动,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帮助。例如,在大课间时,让学生佩戴运动手环参与活动,根据监测所得的身体数据制定科学、专业的体适能训练计划,以适应当代青少年的身体状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

小学大课间活动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补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如今,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小学都有大课间活动,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但实际状况是,很多学校的大课间活动都是形式主义。尤其是在偏远的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观念落后等,都导致难以使大课间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存在诸多问题,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大课间活动的形式枯燥、未受到重视、未与体育教学相联系等。

(一)大课间活动的形式枯燥

通过对多所小学的大课间活动进行研究分析,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多数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形式单一,基本为广播体操。千篇一律的活动不能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有时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有些人即使参与,也是在应付差事,有些人甚至会直接拒绝参与,这就使大课间活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而且,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单一的活动形式难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二)大课间活动未受到重视

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意义上毋庸置疑的,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而且可以提升学生间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正确地参与,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但是在很多小学,大课间活动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他们仍然认为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只是因为教育部的要求,才不得不开展大课间活动。正是因为教师的不重视,也就使他们不会要求学生必须参与,不会向学生宣传大课间活动的意义,学生自然也不会重视大课间活动。这种形式主义的大课间活動必定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41AEED44-0B2C-47D0-8390-C2D5D14E4E96

三、核心素养下体适能融入小学大课间的策略

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确实,他们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储备军。在核心素养下,各地区的小学都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深刻理解大课间活动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创新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将体适能科学地融入其中,为小学生体质的增强作贡献。

(一)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由前文可知,大课间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均为小学生,因此,其设计、施行都应以小学生为主体。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了解小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如运动能力、心理特点、骨骼状况等,据此设计真正适合小学生大课间活动,采用有效的组织方式,即可达到锻炼效果,又能避免不利状况的发生;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在设计大课间互动之前有必要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不同的活动方案,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更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最后,教师要听取学生意见,及时对大课间活动进行调整,使大课间活动更科学、专业,也更受学生的欢迎。

(二)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形式

通过对不同小学大课间活动的调研,发现大多数学校的活动形式都是千篇一律的,很难引起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这就失去了大课间活动原有的意义。由此看来,小学大课间活动的设计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定具有特色的活动形式。

首先,要注重大课间活动的差异性。教师要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根据他们的年龄、性别、性格、爱好等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的大课间活动形式,以此吸引不同的学生,引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尽可能做到人人参与,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例如,可以将多样化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引入大课间活动,形成一定的特色,如踢毽子、跳皮筋、竹竿舞、抖空竹、两人三足、太极拳、足球、啦啦操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形式,而且可借此检验学生体育课堂的学习成果。

其次,要注重大课间活动的丰富性。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活动形式足够丰富,其中总有一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的吸引,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必然会大增,学生的体质也就能逐渐增强。要使大课间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更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更多的活动形式,并将其引入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不断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最后,要注重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青少年时期是好奇心强烈的时期,要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重要的一点是有趣。这就要求教师借助各种手段,将枯燥的活动趣味化,如歌谣、游戏、比赛等。

(三)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作为小学体育教育的实施者,体育教师在健康体适能锻炼中可以不断提升小学生健康身体素质,其專业水平直接影响健康体能的功能。小学大课间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组织和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储备,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服务。另外,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重视体育课程,丰富体育教师队伍。体育教师作为小学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针对性创新模式,教师也需要将自身水平提升,及时掌握体育知识新方向。

四、结语

如今,素质教育对小学生的素质和体质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将体适能融入小学课间活动的问题迫在眉睫,这样可以培养小学生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小学的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丰富课间活动的形式,引起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课间活动的参与度,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艳.创新大课间活动 提升小学生体能[J].青少年体育,2020(09):66-67+47.

[2]万碧莲.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3):187-188.

[3]张贻旭.健康体适能有效融入小学大课间活动的策略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07):121-122.

[4]刘南希.体适能训练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9):58-61.41AEED44-0B2C-47D0-8390-C2D5D14E4E96

猜你喜欢

体适能大课间活动小学
体适能理论进展与健康关系的相关分析
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探析
体适能相关概念及其理论辨析
对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利用民间游戏让学生在大课间快乐运动
体适能训练概念的辨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