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化视角下初中体育武术单元教学实践

2022-06-20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练技击套路

◎ 杨 辉

2021年武术被列入上海体育中考项目,这引起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沪教版初中武术教材“十步拳”单元为例,从体育结构化教学的视角出发,开展初中武术单元建构,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武术项目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促进学生在武术学练过程中浸润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的实践与思考。

一、十步拳传统教学分析

十步拳是在小学五年级五步拳套路基础上,增加了“虚步亮掌”“并步对拳”“仆步抡拍”“抡臂砸拳”五个动作而构成的一个武术小套路。这个教材内容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经过一至六年级的武术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武术基础,而且套路中的大多数动作小学均已学过,套路学习难度不大。

十步拳教学,大多数教师在课中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练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武术套路教学模式,学生“依葫芦画瓢”地识记、机械模仿、重复练习状态,表现为浅表学习,限制了高阶思维和深度学习的发生。这与学生武术学习的期望值有较大出入,导致学生学练兴趣严重下降,出现抵触、厌学现象,教学效果差。究其原因,与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有关,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缺乏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缺乏对武术项目的理解及对武术教法、学法的研究,也是当前武术教学质量堪忧、学生武术学练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在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整个教学仍以单个课时为单位,未能从学生现有武术学习经验、认知结构和未来武术学习需要出发,没有从武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和单元教学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整体的思考、构建。第二,没有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对武术技击性、表演性和健身性等学习需求变化和身心特点发展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第三,没有营造使学生充满乐趣的教学环境和学以致用的真实情境,影响学生武术学练兴趣及武术运动技能的掌握。

二、“十步拳”单元教学设计与思考

根据传统武术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学生期望能掌握武术的攻防技巧,而传统模式的套路教学,与学生的期望有较大出入。若在套路教学中注重发掘武术项目攻防技击的本质特性,用攻防技击来设计、串联武术学习者应具备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升思维品质,而且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提高武术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本单元建构的重点,首先,将从建构武术功能性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套路动作攻防技击含义的解析、运用及演练,帮助学生理解套路来源于技击,集技击性、表演性和健身性于一体,促进学生对武术套路技击功能、艺术功能、养生功能的了解、掌握,建立起武术功能性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对武术功能性的理解,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练兴趣。

其次,从单元教学视角出发,把十步拳套路作为武术结构化教学单元中的一个小单元,依据十步拳教材内容,将本单元划分为预备式—并步对拳、马步格拳—歇步冲拳、提膝穿掌—收势,共3课时。以“结构教学,学以致用”为指导思想,分别从结构教学,确定教学目标;明理激趣,建构教学内容;情境创设,提升思维品质;多元评价,促进教学相长四个角度出发,开展武术套路“打练融合,明理激趣”结构化教学策略与“打练融合,学以致用”实施路径的实践探索,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评价进行完善与建构,形成符合学生实际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武术教学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的设置,将“会学”“会用”贯穿单元教学始终,让学生在掌握十步拳动作的过程中,学会解析动作攻防技击含义,激发巩固学生的武术学习动机,提升思维品质,发展合作交流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锻炼学生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发展速度、力量、柔韧、灵敏、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使学生了解武术学习与评价方法,理解武术形神兼备的演练要求,初步建立武术项目的结构化概念,能够将武术学练与生活相联结,实现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掌握武术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养学生尚武崇德的优良品质与文化自信,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提高武术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从套路动作学练延伸至武术基本功练习、武术自主学练方法、单个动作的攻防技击要义解析与运用、对练编排、赏析与评价等内容。在学练安排时,注重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相互穿插使用,并以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标准等多元评价方式,提升学练思维品质,激发学生武术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十步拳”单元教学实践

基于沪教版中小学武术教材全面的理解与分析,“十步拳”单元教学设计在强化武术基本功及拳术动作结合练习的基础上,着力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武术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着眼于学生未来对武术项目的多元化学习及发展需求。

因此,本单元分别以单个动作的攻防技击含义的解析作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掌握武术学练方法;在十步拳套路的演练过程中强调情境创设,突出动作攻防技击的艺术体现、情感演绎,促进学生对武术套路“精气神”和“形神兼备”演练要求的理解;在体验武术功能性结构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武术项目结构化概念,提高武术评价鉴赏能力,能够将武术学练方法、武术的功能性与他们的学习、生活需求相联结,促进武术知识、技能的进阶发展,实现“实践创新”“学以致用”的单元学习目标。在教学方式、方法运用上,以情境创设激发学生乐学善思的求知欲,提升合作交流等积极社会性情感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创能力,培养学生朝气蓬勃、坚毅刚强、尚武崇德的优良品质。

另外,在单元建构过程中,立足于学生学习与成长,将武术套路动作的“会学”与“会用”贯穿于单元教学的每一课时,建构单元教学结构。

(一)打练融合,明理激趣,突显武术功能性结构

“十步拳”单元教学建构过程中,强调突出武术的技击性,以“打练融合,明理激趣”为教学策略,紧扣“打练融合,学以致用”教学路径,通过解析武术套路动作的攻防技击意义(打),明理激趣,提高学生套路练习积极性和演练水平(练),实现在演练过程中艺术性地表达武术的动作之美(形),体现武术的表演性,帮助学生在套路演练中以动作的轻重缓急、目光神态等变化来准确表达演练动作的技击性、情感体验和攻防意识(神),追求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武术韵味,充分体现武术的技击性、表演性和健身性,构建起武术套路的功能性结构(见图1)。

图1 本单元武术功能性教学结构

在热身导入部分,每课时两个武术热身游戏,在单元教学中,形成3个课时之间纵向进阶、逐课递进的结构化单元武术游戏单元(见表1)。“角力”“石头剪刀布”“指上打下”“声东击西”“隔山打牛”“巧夺秘籍”等传统与自创武术小游戏,让学生在攻防技击实战“打”的练习情境中,体验通过眼神、手上脚下的假动作、人体重心的虚实变换、步法的灵活移动等,达到迷惑干扰对手、掩护进攻或防守的战术意图,营造浓厚的学练氛围,激发学生武术学习的兴趣热情,不仅强化武术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法、柔韧、灵敏等基本功练习,而且逐步加深了学生对武术战术意识的理解、运用和建构。武术游戏培养了学生对武术技击的认知与攻防转换的中国古代兵学思维,为后面十步拳套路动作攻防技击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表1 武术热身游戏序列及其教学意义

在基本部分以“打练融合,学以致用”为单元教学实施路径,以武术的套路和散打两种运动形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解析套路动作的攻防技击含义、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注重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进阶发展,构建十步拳知识、技能的纵向结构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横向结构,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动作的攻防意义,准确把握每个动作发力的起止点、着力点所在,让学生在掌握动作攻防技击意义的基础上,体会动作规格、节奏变化,感悟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性),提高武术演练水平。另一方面,从第1课时“识图自学”到第2课时“动作解析”、第3课时“变式练习”,让学生在逐层递进中不断将所学知识进行组织联系,在旧知基础上学习新知,在新情境与新问题迁移应用,逐步掌握武术学练方法。

在结束部分,采用太极拳放松,让学生在宁静放松的身心状态下,以柔和缓慢的运动方式,在“尾闾中正、气沉丹田、以意导动”的要求下,展现出武术不可替代的养生价值,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生活需要。

在“十步拳”单元教学中,将攻防技击贯穿教学的始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征、自我意愿和内在需要,尽量满足其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克服困难,提高和完善武术技能,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

(二)打练融合,学以致用,培育自主学练能力

本单元以“打练融合,学以致用”为教学实施路径(见图2),着眼于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提升,从“识图自学”“武术动作解析”“变式练习”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厘清思路,提炼方法、分析动作,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正确路线、动作所表达的攻防内容、技击意义、套路编排的内在逻辑,并在“打练融合,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体悟武术套路内在情感,理解、判断、内化武术文化。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增大学生的思维容量,促进其思维进阶发展,促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使武术通过学生的“学、练、用”活化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让武术学习过程成为满足学生多元需求、促进全面发展的成长过程。

图2 “打练融合,学以致用”自主学练实施路径

一是提高学生武术的识图自学能力。本单元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图解动作的名称,将静态的文字描述、定势图画、动作路线,转换为动态的、连贯的武术动作,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图片、文字背后的内容与意义,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挑战欲,培养学生武术识图自学能力,改变模仿练习及视频学练过程中限于记忆和被动接受演练者风格特点的弊端,提升武术学习思维品质,促进加深对武术动作的理解。

二是用“武术动作解析”形式,分析、论证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含义,解释动作路线的合理性,解决情境问题,培养武术动作解析能力,提高对武术元知识的理解。在“识图自学”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所给识图内容,自学套路并创设两人攻防对练情境,以“武术动作解析”形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打”与“练”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培养学生武术攻防技击意识。在演练中体会、表达出自己对武术动作攻防技击含义的理解与情感想象,提高学生武术演练水平,体现对武术形神兼备的理解和精神气的准确把握。例如,学生识图自学过程中,发现教材“歇步冲拳”的冲拳方向的文字描述为“向前冲拳”,无法判断“正前方冲拳”“前下方冲拳”还是“前上方冲拳”。教师引导学生两人一组,紧扣武术的技击性,根据动作路线、力学原理,设计攻防情境,解析动作,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分析、比较、修正动作攻防技击的合理性,判断、检验冲拳方向。最终,将歇步动作路线与散打“接腿涮”的动作路线相比对,从而不仅圆满地解决了冲拳方向问题,也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了本动作中歇步的步法、冲拳的短促发力和眼神配合的问题。这个例子以“动作解析”的方式来论证“打”的合理性来确定“练”的正确性,促进学生“练”的形神兼备和精气神的体现;反观“练”又能提高“打”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这个以“歇步冲拳”为代表的“武术动作解析”过程让学生加深了武术套路动作演练过程中身体重心的升降起伏、手眼身法步的协调、动作顺序、结构、节奏、劲力的处理等演练要求的理解,让学生意识到创编与演练武术套路时,动作攻防技击的理解、情境的想象和情感的投入是武术形神兼备和精神气魄的情感表现。

三是用“变式练习”将所学武术动作、知识进行条件化、趣味化处理,带入具体情境练习之中,将武术动作放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知识情境化),让学生一步步发现、探索,来解决武术套路动作与技击动作“似与不似之间”的复杂问题,提升课堂思维品质,激发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第2课时“弹腿冲拳”为例,这个动作拳腿齐出,“似拳法又不似拳法”“似腿法又不似腿法”,传统教法因为学生不明理,往往会造成了学练困惑,导致动作无力,站立不稳,目光漂移,动作完成质量差。本课通过热身活动部分铺垫的“指上打下”“声东击西”两个武术战术小游戏,启发学生将游戏中的战术意识,结合“散打格斗式、左右直拳、格挡基本技法”视频,与“弹腿冲拳”产生迁移与应用,两人一组持靶进行“弹腿冲拳”套路动作的武术动作建模和攻防变式练习,分析攻防技击含义,让学生理解这个套路动作可以变式为蕴涵“指上打下”或“指下打上”战术的右弹腿或左直拳,并让学生在条件练习中模拟实战情境,反复运用,体验武术套路动作中蕴涵战术,动作的虚实、劲力、眼神在技击中的使用,产生新的学习经验,增强对武术精气神的理解,体现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套路演练要求,由“走近武术”到“走进武术”。

(三)打练融合,创新实践,关注育人价值体现

在单元教学中武术育人价值的发掘与培育,主要体现在对武术项目不同表现形式的体验、课堂学练中的人际交往、武术文化、单元课外拓展四个方面。

在“十步拳”单元中通过武术套路技击性、表演性和健身性等功能性结构的构建,学生对散打、套路、功法等武术的不同表现形式,有了初步的学习、体验,加深了学生对武术的核心知识和项目结构的了解。学生在“打练融合,学以致用”的学、练、赛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武术以巧取胜的技击性、表演的艺术性和功法的养生性,感悟到了武术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人类的格斗力量与实战智慧的艺术展示,是一种对人类勇于挑战外来强制的精神气魄的情感表现,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武术富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以及坚毅、勇敢、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打练融合策略,让学生在武术动作建模、变式练习及一招多用的论证、辨析、创编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沟通、合作、竞争等活动,如教师的启发、引领,探究活动中同学间交流、沟通、合作、竞争、合作。学生在合作学练过程中从产生分歧到彼此理解再到达成共识,很好地锻炼了倾听、开放性思考、有分歧地合作等方面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性是武术的灵魂,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我们将武术文化融入教与学的全过程,除了教套路动作,我们还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武术的方法手段,并且在学练过程引导学生感知、认识、体验、欣赏、创造武术之美。比如,武术中尊师重道的礼仪之美;形神兼备、以形传神的神韵之美;以弱克刚、以巧胜拙的技击之美;拳打千遍的意志品质之美,讲礼守信、点到即止、宽容待人的武德之美;从武术表演服描龙画凤中的民俗文化,到太极拳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还有攻防进退的兵家学说等。因此,我们要以武术教学为载体,提高自身武术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涵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尚武崇德,实现以“武”育人、学科育人的终极目标。

在单元拓展学习部分,组织学生观看武术比赛视频、影视作品。相关视频中,双人对练、多人对练、徒手对器械等对练套路,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单元教学建构的思考与实践,充分体现了单元教学在赋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材分析、理解和把握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仔细研读课标、认真钻研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与个性发展需求,关注学生的学练过程,以评促练,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建立起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建立起不同运动项目的整体能力结构,为学生适应未来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学练技击套路
体育教学中的顿悟学习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眼下有套路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