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高句丽移民《李仁晦墓志》考论*

2022-06-20王连龙黄志明

文物季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句丽辽东辽阳

王连龙 黄志明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高句丽政权是汉唐统治时期由高句丽族在东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自建立伊始,就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宗藩关系,接受册封,成为中原王朝藩属朝贡体制下的一个重要成员。在十六国[1]及北朝时期[2],曾有大量高句丽人移民中原王朝。至唐总章元年(668),唐王朝灭亡高句丽,恢复高句丽故地及辽东地区统治秩序,迁徙数十万高句丽移民进入内地,分散于陇右、两京、河南、江淮等地区,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融合中重要一环。关于高句丽移民事迹,传世文献记载较少,近年发现的碑志文献中屡见相关史料,《李仁晦墓志》即是其中较有代表性者。《李仁晦墓志》,全称《大唐故幽州清化府折冲兼大同军副使李府君墓志》,出土于河南洛阳附近,北京大学图书馆有拓本传世[3],气贺泽保规《新编唐代墓志所在总合目录》[4]亦有著录。根据墓志记载,李仁晦系高句丽移民,来自乐浪李氏,历任幽州清化府折冲都尉、大同军副使,开元中,卒于大同任上,享年四十八岁。墓志内容不见传世文献所载,可补史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今拟结合传世文献及其他碑志材料,对《李仁晦墓志》略作考论,以期于唐代民族融合及相关问题研究有所裨益。

为行文之便,先誊录释文如下:

志盖:大唐故李府君墓志铭

志文:大唐故幽州清化府折冲兼大同军副使李府君墓志并序

君讳仁晦,字游,辽阳人也。立性刚猛,艺能超捷,五才动运,七德施张。曾祖道,后魏渤海太守。祖于,随安东都护。父弗卒,皇朝右武卫冠军大将军、南苏州刺史,有子九人,敕于四方,次当第十,依仁志道,早经四任。转授幽州清化府折冲,充大同军副使,巡察九围,抚安群品。神威下震,似南山之雷;渥泽遥沾,若散东溟之雨。埋轮京市,则不问狐狸;掔辔澄天,则清平贼盗。或督察群小,采访英寮,无滞不疲,干将立断。全耳目平,心气不下,爱人如子,奉公无私。春秋卌有八,终于大同之官。呜呼哀哉!嗟余孤子,幼遭大斩之仪。以开元十八年岁次庚午三月乙酉朔廿八日壬子权葬于龙门之南,伊川之北刘村原,礼也。将恐代祀绵邈,凌谷迁移,是用封树记时,勒铭刊石。其词曰:

法本不生,物常无性。从缘起灭,随心垢净。其一。嗟彼亲友,惊悲竞集。望室摧心,瞻颜雨泣。其二。龙门之右,伊川之上。嵩岳南瞻,邙山北望。其三。是非交竞,高下相倾。宅火不息,海浪常惊。其四。

关于李仁晦世系,墓志上溯三代,即曾祖李道,祖李于,父李弗卒。

李道,见于传世文献所载。《魏书》卷三十四 《王洛儿传》云:“元绍之逆,太宗左右唯洛儿与车路头而已。昼居山岭,夜还洛儿家。洛儿邻人李道潜相奉给,晨昏往复,众庶颇知,喜而相告。绍闻,收道斩之。”[5]《北史》《资治通鉴》载同。北魏天赐六年(409),拓跋绍弑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避难于侍卫王洛儿家,邻人李道仗义相助,后为绍所杀。上引《魏书》接载,及拓跋绍乱平,拓跋嗣以“洛儿等授命不移,贞操逾恳”,赐王洛儿爵新息公,加直意将军,又追赠其父为列侯,及洛儿卒,赠太尉、建平王。李道与王洛儿等同在忠臣之列,又为保护明元帝而丧命,墓志所载“渤海太守”亦属赠官。至于李道世系所出,史志无载,可据“渤海太守”略作推论。李道去世时,与王洛儿同在平城,卒后赠官“渤海太守”。依中古常制,赠官多与郡望相关联,可知李道来自渤海郡。西汉置渤海郡,历代因之,至北魏太武帝改为沧水郡,几经反复易名,地辖今河北省河间,东至沧州,北至安次,南至山东省无棣,皆其地[6]。考察李道来到平城的缘由,应该与北魏移民有关。《魏书·道武帝纪》载,天兴元年(398)春正月,拓跋珪攻取后燕中山后,“辛酉,车驾发自中山,至于望都尧山。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万余口,以充京师。……二月,车驾自中山幸繁畤宫,更选屯卫。诏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受田”[7]。李道所处渤海郡正于移民范围之内,随后被拓跋珪迁徙至平城附近,分业定居,计口受田。

若进一步言之,李道可能并非渤海本地人,而是后燕迁徙而来的高句丽人。笔者以为原因有三:其一,十六国时期,三燕政权曾经迁徙十万数高句丽人进入辽西地区,后辗转迁入邺城及中山地区。这一点,笔者有专文研究,此不赘述[8]。其二,李道高句丽人身份,可以得到其子嗣职官除授、籍贯叙述等情况的证明,下文有详述。其三,李道应该与王洛儿一起来自海东。上言王洛儿,《魏书》《北史》本传作“京兆人”,不确。王洛儿,少善骑射,服侍拓跋嗣,生活在代北,与京兆无涉。及护王有功,王洛儿被赐爵新息公。洛儿卒后,子长成袭爵。长成无子,弟德成袭爵。王德成又徙建城公,“官至散骑常侍,典作长安”。德成卒,子定州袭爵,孝文帝初,除为长安镇将。所以,载籍所谓王洛儿“京兆人”,实系其后人仕于长安所改。代北王氏多自乐浪,传世文献所见王氏[9],及历年平城地区出土乐浪王氏碑志[10],均可为证。加之,李道与王洛儿互为近邻,定居一地,同是来自天兴元年大移民,一起来自乐浪。

李于,史志无传,墓志言其曾官隋安东都护。根据《旧唐书》等所载,唐廷灭亡高句丽后,“分其地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县一百,又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擢其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及县令,与华人参理百姓”[11],是现存史籍载安东都护府始置于唐初。不过,墓志明确记载李于曾任“随(隋)安东都护”,也不可忽视。大业八年(612),隋炀帝亲帅水陆两军征伐高句丽,三月,过辽河,围攻辽东城,命刑部尚书卫文昇、尚书右丞刘士龙安抚辽东之民,给复十年,建置郡县,以相统摄。那么,在此期间,隋置“安东都护”类职官,并授予李于,也在情理之中。而且,与“安东都护”相类,隋也曾设有“安西都护”诸职,唐《康留买墓志》[12]《康磨伽墓志》[13]《宋知感墓志》[14]《史乔如墓志》[15]等碑志文献都存在相关史料。上举诸志主任“安西都护”者多为内迁西域胡族,均与李于高句丽人身份官“安东都护”情况相同。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即李于曾在高句丽担任“安东都护”职位相当的职官,其子嗣仕途发达,在追忆先祖时,有意淡化仕丽归唐事迹,笼统称为隋官,意图制造家族久在辽东的印象。无论如何,李于“安东都护”的除授,都可以反映出李氏家族势力强大,已经发展成为辽东望族。这也为李弗卒的仕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弗卒,墓志载为唐右武卫冠军大将军、南苏州刺史。右武卫冠军大将军,秩正三品,内迁高句丽移民李仁德、泉男生、高质、高乙德等都曾除授同品秩职官。比较之下,南苏州刺史更值得关注。南苏,系高句丽重要山城,东晋时期已建成。《晋书》卷一百九《慕容皝载记》载,永和元年(345年),“慕容恪攻高句丽南苏,克之,置戍而还”[16]。义熙十年(414)《好太王碑》云:“守墓人烟户:……新城三家为看烟。南苏城一家为国烟。”[17]大足元年(701)高句丽移民《高乙德墓志》谓乙德父高孚“受宝藏王中里小兄,任南苏道史”[18]。关于南苏城位置,学者多有争论,笔者曾据《翰苑·藩夷部》等相关史料,证明南苏城即是铁岭催阵堡山城[19]。唐王朝灭亡高句丽,设置安东都护府,南苏州系高句丽移民降户十四州之一。相比李于仕隋,墓志特别强调李弗卒“皇朝”之官,是其右武卫冠军大将军、南苏州刺史除授在唐初。前引《旧唐书·高丽传》所载唐灭高句丽后,安东都护府所辖州县职官设置情况,“擢其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及县令,与华人参理百姓”。近年出土的高句丽移民碑志对此多有印证,如《高钦德墓志》[20]《高远望墓志》[21]载高瑗、高怀、高千、高钦德四代连任建安州都督,《南单德墓志》[22]言南狄曾任磨米州都督,其子南于除归州刺史,《高提昔墓志》[23]谓高支于授唐易州刺史,《高英淑墓志》[24]记高路行师州刺史等。凡此诸种,皆与李弗卒相一致,力证其为高句丽勋贵,协助唐庭治理高句丽移民。

关于李弗卒子嗣,墓志记载“有子九人,敕于四方”,子嗣众多,人丁兴旺。比较而言,“敕于四方”信息量更大。与《李仁晦墓志》说法类似,已见高句丽移民《南单德墓志》也提到“分隶潦东,子弟郡县散居。公之家,子弟首也,配仼安东”[25],从而涉及高句丽移民安置问题。在以往研究中,学界多关注进入唐王朝内地的高句丽移民。实际上,在内迁移民同时,唐王朝还曾在辽东地区安置大量高句丽移民。就传世文献记载而言,唐王朝在辽东设立诸多降户州,用以安置高句丽移民。《旧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载:“初置领羁縻州十四,户一千五百八十二。……新城州都督府,辽城州都督府,哥勿州都督府,建安州都督府。南苏州,木底州,盖牟州,代那州,仓岩州,磨米州,积利州,黎山州,延津州,安市州。凡此十四州,并无城池。是高丽降户散此诸军镇,以其酋渠为都督、刺史羁縻之。”[26]此外,《新唐书》卷四十三下《地理志》也记载了隶于安东都护府的高句丽降户十四州。新、旧《唐书· 地理志》记载虽然细致,但在州县数目上与《旧唐书·高丽传》出现差异,即“州四十二”与“州十四”的不同。对此,《新唐书·地理志》解释为“高宗灭高丽,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后所存州止十四”[27]。从宏观角度上看,因为高句丽遗民的叛乱及新罗的侵掠,唐王朝在仪凤元年(676)将安东都护府的治所从平壤迁到辽东。此后虽然几经迁徙,但在神龙元年(705)之前,安东都护府的治所大体都在辽东地区之内。这表明唐王朝在失去对高句丽东部、南部故地的控制后,仍然保持着对辽东地区的有效统治。新、旧《唐书·地理志》所载的十四个高句丽降户州均在辽东地区,也是这种有效统治的例证。此即《新唐书·地理志》所谓“州四十二,后所存州止十四”说法的由来。但这种说法也很容易掩盖另外一个事实,即这十四个降户州为高句丽降户最初安置地所在。以《李仁晦墓志》等记载观之,总章元年后唐王朝已经将部分高句丽贵族豪酋降户集中安置于辽东地区。换言之,这十四个州最初即作为降户州用以安置高句丽移民。此外,上引《旧唐书·地理志》在罗列安东都护府所辖诸高句丽降户羁縻州时,也已经明确讲到“初置领羁縻州十四,……是高丽降户散此诸军镇,以其酋渠为都督、刺史羁縻之”。一方面认定南苏州等十四个高句丽移民降户州属于处置领羁縻州,另一方面“降户散此诸军镇”也与《李仁晦墓志》所反映的安置政策相一致。这都说明在安东都护府设置初期,十四个高句丽降户州也随之出现在辽东。至于出现“州四十二,后所存州止十四”的现象,只是唐王朝在高句丽故地控制力发展情况的反映,与高句丽降户州的最初设置情况不能混淆。

关于志主李仁晦,因为英年早逝,加之权葬,墓志于履宦、婚姻等情况记载较为简略。细审之,其中有两点需要展开讨论一下。

其一,辽阳人。

墓志开篇明义提出李仁晦系“辽阳人”,这和一般高句丽移民墓志略有不同。稽之已见高句丽移民墓志,述其籍贯大致有“辽东人”[28]、“辽东郡平壤城人”[29]、“辽东三韩人”[30]、“朝鲜人”[31]、“高句丽国人”[32]、“渤海蓨人”[33]、“卞国东部人”[34]等。相比之下,“辽阳人”的提法较为特殊。因为墓志未载李仁晦卒年,若依葬年、享年逆推,其大略生于高宗永淳二年(683),距离高句丽亡国已经过去十五年。考虑到李弗卒宦绩情况,李仁晦应该生于南苏州或者两京地区,而与辽阳无涉。如此,就有必要分析一下辽阳的特殊性。梳理高句丽疆域扩展史,可以发现高句丽对辽东觊觎已久,并与慕容燕展开长期的争夺,最终于四世纪末、五世纪初好太王执政时期攻占辽阳,完成对辽东的侵据[35]。此后,辽阳也成为高句丽势力西部扩张中的重要军事据点,凭之与隋唐政权相抗衡。至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同年五月收复辽阳,改名辽州。就此而言,墓志所谓“辽阳”,也可以等同辽东。当然,意义还不止于此。秦始皇二十五年,灭燕,置辽东郡,辽阳为属县之一,西汉因之,东汉改属玄菟郡,故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辽阳历史文化悠久,《史记》 《汉书》之《朝鲜(列)传》言其地系真番、朝鲜所在,后为燕国侵占,朝鲜迁入今朝鲜半岛,是为乐浪朝鲜[36]。此与前文言李道与王洛儿来自乐浪,形成互证。李仁晦祖先来自辽阳所迁之乐浪,自称辽阳人,也有其历史文化渊源。在上述背景下,《李仁晦墓志》言仁晦籍贯为辽阳,恰与辽阳特殊性相契合。其实不惟《李仁晦墓志》,《高乙德墓志》也提到朱蒙“大治燕土,正统辽阳”,《泉男产墓志》感叹“辽阳何许,故国伤心”[37]等,在表明高句丽人身份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辽阳的特殊情感。

其二,大同军副使。

在李仁晦短暂人生中,大同军副使是一个重要的经历,也是其仕途顶峰。墓志载仁晦以“幽州清化府折冲,充大同军副使”。按,《通典》卷一百七十二《州郡二》载,“河东节度使所统大同军,雁门郡北三百里。调露中,突厥南侵,裴行俭开置”[38]。相比较,《唐会要》卷七十八《诸使中》记载更详悉:“大同军,置在朔州,本大武军。调露二年,裴行俭改为神武军。天授二年,改为平狄军。大足元年五月十八日,改为大武军。开元十二年三月四日,改为大同军。”[39]是大同军之设,源于裴行俭平叛调露元年(679)突厥阿史德温傅之乱。依唐初兵制,“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其军、城、镇、守捉皆有使,而道有大将一人,曰大总管,已而更曰大都督”[40]。其中,“诸军各置使一人,五千人已上置副使一人,万人已上置营田副使一人”[41]。作为雁北重要军事部署,大同军原属天兵军节度,开元十八年(730),“更太原府以北诸军州节度为河东节度。自后节度使领大同军使,副使以代州刺史领之,复领仪、石二州”[42]。大同军升镇大抵在李仁晦任副使时期。蕃夷移民入唐,首领仕为藩将,部民入为兵士,这是唐代蕃夷移民身份转变的基本规律和特征。这些藩将兵士无论是在唐王朝建立过程中,还是在政权维护中,都做出了特殊贡献。如高句丽移民高远望曾以平州卢龙、幽州清化二府折冲都尉兼安东镇守副使[43],百济移民勿部珣以右金吾卫将军领天兵中军副使等[44]。

墓志最后载李仁晦终于大同之官,享年四十八岁,开元十八年(730)三月二十八日权葬于龙门之南,伊川之北刘村原。李仁晦卒于大同,后迁葬洛阳。这里涉及唐代高句丽移民安置地及葬地等问题。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这个问题,下面综合统计唐初第一代及第二代高句丽移民葬地信息,绘制成表一。

表一 唐初第一代及第二代高句丽移民葬地信息统计表

从总体上看,高句丽移民葬地集中分布于长安和洛阳两地。分析高句丽移民卒年与葬地关系,大体可分为三个时间段:高宗时期,武后时期,及玄宗时期。具体而言,在高宗时期,高句丽移民多葬于长安地区,仅泉男生一例在洛阳。进入武周时期,情况发生变化,高句丽移民葬地以洛阳为主,只有高乙德葬于长安。到了玄宗时期,情况较为混乱,一部分高句丽移民葬于长安,一部分葬于洛阳。其中,李仁晦的葬地即在洛阳。结合历史背景,高句丽移民葬地变化与唐早期政治形势发展密切相关。总章元年(668),唐王朝灭亡高句丽,当年即迁徙高句丽王族、贵族等进入长安。《旧唐书》卷六十七《李勣传》载,“经月余,克其城,虏其王高藏及男建、男产,裂其诸城,并为州县,振旅而旋。令勣便道以高藏及男建献于昭陵,礼毕,备军容入京城,献太庙”[60]。这批高句丽贵族人员大部分被安置于京师长安附近,此举也符合秦汉以来战争移民中贵族迁徙的惯例。但是到了武后时期,甚至早到高宗末期,情况开始发生变化。麟德元年(664)十二月,武则天灭族企图废后的上官仪,赐死李忠,外放郭广敬,罢免刘祥道,“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61]。高宗大权旁落后,武后着手武周革命,试图摆脱关中政治本位,建立以洛阳为中心的政治架构。嗣圣元年(684)九月,“大易官号,改东都为神都”[62]。垂拱四年(688)二月,毁乾元殿,于其地筑明堂。天册万岁元年(695)四月,建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武则天在改易都城,修建宫殿,建造明堂、天枢之外,还迁徙大量人口至洛阳。天授二年(691)七月,徙关外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在此背景之下,作为四夷酋长的高句丽勋贵们自然要从西安迁居洛阳。而且,上举诸洛阳政治中心建设过程中,都可以看到高句丽移民的身影。如豆善富曾任右金吾卫郎将,监东都大和库[63]。泉献诚在天授二年(691)奉敕充检校天枢子来使,兼于玄武北门押运大仪铜等事[64]。及证圣元年(695)造天枢成,高足酉获封高丽蕃长,渔阳郡开国公[65]。因为武周革命时,迁居洛阳的多是第一代高句丽移民,他们卒后,即葬于洛阳北邙一带,成为祖茔所在。所以,作为子嗣的第二代高句丽移民即使卒于外地,也纷纷归葬洛阳。李仁晦就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一员。这也是玄宗时期高句丽移民葬地混乱的重要原因,即一部分高句丽移民随政治中心的变化,又迁回长安,还有一部分卒后归葬于洛阳家族墓地。

猜你喜欢

高句丽辽东辽阳
辽阳雷锋纪念馆
中国北方民族世界文化遗产
曲麻菜
心向辽东
澳大利亚辽宁商会考察团走进辽阳
蝉诉
忠旺系
“箕子东适”考辨
高句丽独特丧葬习俗探析
乱世飘摇中的纵横捭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