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交城竖石佛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2022-06-20徐忠雨武新华
徐忠雨 武新华
(1.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 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
竖石佛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岭底乡竖石佛村南约500米处,地理坐标:37°37′57″N,112°8′29″E,海拔1055 米(图一)。1982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佛寺石刻);1996年被公布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竖石佛村摩崖造像);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竖石佛摩崖造像),编号8-0483-4-006。《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下)》85-D2条对其有百余字的简短介绍[1]。笔者于2019年8月,2021年1月及5月,三次对竖石佛摩崖造像进行实地调查与测绘,在此基础上对摩崖造像的题材、修建沿革及所反映的信仰进行初步研究。抛砖引玉,恳请方家教正。
图一 竖石佛摩崖造像位置示意图
一、摩崖龛像
(一)摩崖形制
竖石佛村四周的山群属于页岩地质,山上没有大面积裸露的陡直岩面,但却有数处上窄下宽的砂岩单体三角形巨石,竖石佛摩崖造像正开凿于其中最大的一块巨石之上,该石坐西朝东,邻村最近(图二)。石高约7.48、底部宽约8.94、厚约2.7米,立面面积约66.8平方米。巨石顶部南北两侧为人工开凿的阶梯状平面,自下而上共有两层(图三)。下层宽2.85、长1.75米;上层宽2.75、长0.2米;上下两层平面高度差0.24米。北侧情况与南侧相似,两侧阶梯状平面应为搭载木构横梁之处。巨石顶部共有四处方形凹槽,南北第一层阶梯平面各一处,宽0.11、长0.1、进深0.7米;巨石背面两处,两槽相距3.3米,宽0.15、长0.2、进深0.13米。
图二 竖石佛摩崖造像远景及周围环境
图三 竖石佛摩崖造像顶部阶梯状平面
(二)造像内容
竖石佛摩崖造像均开凿于巨石东面,现存造像龛70龛、造像136身、摩崖造像塔1处,造像均为高浮雕(图四)。此次调查由北向南,自下而上编号为SSF-1~70(图五)。大部分龛像头部残损严重,下文中未说明面相、五官特征者均属于此类情况;个别造像残留有明清两代的包泥补塑痕迹。此外,SSF-14、38、39、44等4龛仅线刻圆拱龛形,并未向里剔刻,均未完工。
图四 竖石佛摩崖造像近景(南→北)
图五 竖石佛摩崖造像龛编号示意图(南→北)
1.SSF-1
圆拱形龛,宽0.6、高0.69、进深0.2米。因龛右侧残毁(注:本文之左右均以物像自身为基准),现龛内仅剩一佛一菩萨一供养人(图六~图八)。龛顶残留明清彩绘的流云纹壁画及部分头光。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43、高0.54米。面相方圆,肉髻较低,短额,双耳下垂;眉目修长,眼帘低垂,薄唇;颈短粗,刻有三道纹,圆肩,肩宽胸厚;着双领下垂式佛衣,内着僧祇支,佛衣底端不覆座;左手置腹前,右手抚膝,施降魔印;方形台座。左侧胁侍菩萨宽0.21、高0.45米。袒上身,显露胸肌,帔帛横膝一道;右手上扬,左手执帔帛径垂体侧;下身着下裙式菩萨衣,衣纹呈泥条状;身姿呈S形。菩萨左下方有双手合十的供养人一身。
图六 SSF-1主尊线图
图七 SSF-1左侧胁侍菩萨及供养人线图
图八 SSF-1
2. SSF-2
圆拱形龛,龛左右两壁崩毁,宽0.45、高0.54、进深0.14米。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38、高0.47米(图九)。面相方圆;颈短粗,刻有三道纹,肩宽胸厚;着双领下垂式佛衣;双手置腹前。
图九 SSF-2
3. SSF-3
圆拱形龛,宽0.68、高0.62、进深0.22米。龛上方左右两侧各有一圆形小柱孔。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5、高0.55米(图一〇;图一一)。面相方圆,肉髻低平,短额,双耳下垂;颈短粗,刻有三道纹,肩宽胸厚;着双领下垂式佛衣,内着僧祇支,佛衣底端不覆座,衣纹简练;右手置腹前,左手抚膝;长方形台座。龛右侧底部有两身小型造像,左侧底部有一身小型造像,均残损严重,宽0.4、高0.1米,似为供养人。
图一〇 SSF-3
图一一 SSF-3主尊线图
4. SSF-4
尖拱形龛,宽0.6、高0.61、进深0.24米。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5、高0.56米(图一二)。面相方圆,肉髻低平,双耳下垂;唇上薄下厚,唇角微扬;颈短粗,刻有三道纹,肩宽胸厚,身型丰圆;着双领下垂式佛衣;双手置腹前。
图一二 SSF-4
5. SSF-5
圆拱形龛,宽0.18、高0.20、进深0.05米。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14、高0.18米(图一三)。风化严重,残泐不清。
图一三 SSF-5
6. SSF-6、7、8、9
均为圆拱形龛,大小相似,宽0.55~0.66、高0.62~0.7、进深0.18~0.29米。龛内均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5~0.6、高0.6~0.68米。四龛均严重风化。SSF-6(图一四)及SSF-8造像双手置腹前;SSF-9龛右侧有一圆形小柱孔,造像面相方圆,双耳下垂,身体硬直(图三〇)。其余特征难以辨认。
图一四 SSF-6
图三〇 正中主龛为SSF-24;下方为SSF-9(陈恒发摄)
7. SSF-10
圆拱形龛,宽0.54、高0.63、进深0.12米。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4、残高0.5米(图一五;图一七)。颈以上已残;肩宽胸厚,细腰,显露胸肌,体态丰硕;着袒右式佛衣,佛衣底端不覆座,衣纹简练;左手置腹前,右手抚膝,施降魔印;圆形台座。
图一五 SSF-10主尊线图
图一七 SSF-10
8. SSF-11
圆拱形龛,宽0.5、高0.55、进深0.2米。龛上方左右两侧各有一圆形小柱孔。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3、高0.42米(图一六;图一八)。面相丰圆,馒头状肉髻,短额;颈短粗,刻有三道纹,肩宽胸厚,鼓腹隆胸;着双领下垂式佛衣,佛衣底端不覆座,衣纹简练;双手置腹前;扁长方形台座。
图一六 SSF-11主尊线图
图一八 SSF-11
9. SSF-12
圆拱形龛,宽0.35、高0.35、进深0.07米。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图一九)。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19、高0.25 米。面相丰圆,馒头状肉髻,双耳下垂;方肩,鼓腹隆胸;双手置腹前;长方形台座。二胁侍菩萨风化严重,残泐不清,宽0.08、高0.2米。
图一九 SSF-12
10. SSF-13
圆拱形龛,宽0.64、高0.6、进深0.09米。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图二〇;图二一)。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36、高0.49 米。面相方圆,肉髻低平,双耳下垂;颈短粗,刻有三道纹,肩宽胸厚;着袒右式佛衣,佛衣底端不覆座;双手置腹前。二胁侍菩萨宽0.2、高0.37米。特征同SSF-1胁侍菩萨,均一手执帔帛径垂体侧,一手上扬。
图二〇 SSF-13
图二一 SSF-13线图
11. SSF-14
仅线刻圆拱龛形,并未向里刻凿。宽0.23、高0.31米(图二二)。
图二二 SSF-14
12. SSF-15
圆拱形龛,宽0.2、高0.22米。龛内造像风化严重,残泐不清(图二三)。
图二三 SSF-15
13. SSF-16
圆拱形龛,宽0.39、高0.4、进深0.12米。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27、高0.35米(图二四)。面相方圆;颈短粗,刻有三道纹,肩宽胸厚;佛衣特征风化不清;双手置腹前。
图二四 SSF-16
14. SSF-17
圆拱形龛,宽0.42、高0.44、进深0.08米。龛内雕二菩萨,宽0.16、高0.33米(图二五)。左侧菩萨腰以上已残,着下裙式菩萨衣,左手执帔帛径垂体侧;右侧菩萨胸厚腰细,着下裙式菩萨衣,身姿呈S形,富有动感。
图二五 SSF-17
15. SSF-18
圆拱尖楣龛,梁尾作漩涡状向外翻卷;无柱头,长方形龛柱;龛宽0.78、高1.28、进深0.52米。龛顶残留明清彩绘的流云纹壁画及部分头光。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6、高0.9米(图二六;图二七)。面相清瘦,下颌较尖,肉髻低平,双耳宽大,耳垂外侈;柳叶眉,唇角上扬;颈细长,刻有三道纹,斜肩,身体扁平;着双领下垂式佛衣,衣纹疏朗,佛衣底端不覆座;双手置腹前。佛身左侧残留有明代包泥补塑痕迹,包泥衣纹宽大。
图二六 SSF-18主尊线图
图二七 正中主龛为SSF-18
16. SSF-19
尖拱形龛,宽0.4、高0.5、进深0.14米。龛顶残留流云纹壁画,龛左侧残毁。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风化严重,残泐不清(图二八)。
17. SSF-20
圆拱形龛,宽0.4、高0.45、进深0.2米。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风化严重,残泐不清(图二八)。
18. SSF-21
圆拱尖楣龛,龛楣中心施忍冬纹,梁尾作漩涡状向外翻卷;无柱头及龛柱,龛左侧残毁;龛宽1.2、高1.65、进深0.62米(图二八;图二九)。龛顶及三壁残留流云纹壁画及头光彩绘。龛上部有四处圆形小柱孔,为搭建窟檐处。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7、高1.2米。面相清瘦,下颌较尖,肉髻低平,双耳紧贴面颊;眉目修长,眼睑微开,作下视状,唇角微扬;颈细长,斜肩,身体扁平;着双领下垂式佛衣,内着僧祇支,佛衣底端不覆座,衣纹疏朗;双手置腹前。
图二八 正中主龛为SSF-21;SSF-19~23;SSF-37~40
图二九 SSF-21主尊线图
19. SSF-22、23(图二八)
SSF-22,龛残毁,仅剩轮廓。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41、高0.45米。SSF-23,尖拱形龛仅残留龛楣部分,内无造像。
20. SSF-24
圆拱尖楣龛,梁尾残;无柱头,左侧龛柱残毁;龛宽1、高1.1、进深0.37米。龛顶及三壁残存流云纹壁画及头光彩绘。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48、高0.89米(图三〇;图三一)。面目较长,下颌较方,肉髻低平,双耳紧贴面颊;颈细长,刻三道纹;斜肩,身体扁平;着双领下垂式佛衣,衣纹疏朗,佛衣底端不覆座;双手置腹前;方形台座。
图三一 SSF-24主尊线图
21. SSF-25~30
此6龛位于SSF-24右侧,均为圆拱形龛,大小相似,宽0.2~0.3、高0.25~0.39米(图三二)。龛内为结跏趺坐佛,均风化严重。
图三二 SSF-25~30;SSF-41~43(陈恒发摄)
22. SSF-31
圆拱形龛,宽0.5、高0.54、进深0.2米。龛上方有一处圆形小柱孔。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图三三;图三四)。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22、高0.42米。面相方圆,双耳外侈;颈短粗,圆肩,肩宽胸厚;着双领下垂式佛衣,佛衣底端不覆坐;双手置腹前,结禅定印;圆形台座。二胁侍菩萨形象一致,宽0.09、高0.37米。袒上身,显露胸肌,腹微鼓;帔帛横膝一道;一手持杨柳枝上扬举于肩前,一手执帔帛径垂体侧;下身着下裙式菩萨衣;身姿呈S形。
图三三 SSF-31线图
图三四 SSF-31
23. SSF-32
圆拱形龛,宽0.3、高0.35、进深0.2米。龛左上方有一处圆形小柱孔。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图三五)。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2、高0.27米。面相方圆,馒头状肉髻,双耳下垂;颈短粗,刻有三道纹,圆肩,肩宽胸厚;着双领下垂式佛衣,佛衣底端不覆坐,衣纹简练;双手置腹前。左侧胁侍菩萨风化严重;右侧胁侍菩萨宽0.09、高0.21米。特征同SSF-31胁侍菩萨。
24. SSF-33
圆拱形龛,宽0.5、高0.52、进深0.23米。龛左上方有一处圆形小柱孔,与SSF-31、32柱孔处于同一水平面。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图三五)。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24、高0.43米。面相方圆,馒头状肉髻;颈短粗,刻有三道纹,圆肩,肩宽胸厚,鼓腹隆胸;着双领下垂式佛衣,衣纹简练。二胁侍菩萨风化严重,残泐不清,宽0.1、高0.4米。左侧胁侍菩萨双手合十于胸前;右侧胁侍菩萨右手上扬,左手执帔帛径垂身侧。
图三五 SSF-32、33
25. SSF-34
圆拱形龛,宽0.31、高0.3、进深0.1米。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18、高0.23米。头部残毁,肩宽胸厚,双手置腹前。左侧胁侍菩萨风化严重,残泐不清;右侧胁侍菩萨宽0.08、高0.2米,特征同SSF-31胁侍菩萨。
26. SSF-35
圆拱形龛,宽0.59、高0.62、进深0.2米。龛内设坛。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图三六;图三七)。主尊倚坐佛宽0.2、高0.5米。覆钵状低肉髻,短额,面相方圆;眼帘低垂,唇角上扬,双耳下垂,耳垂外侈;颈短粗,刻三道纹,肩宽胸厚;佛衣风化难以辨认;双手扶膝;倚坐于方形台座,跣足分踏小型素面圆座。龛左侧风化严重,左侧弟子及胁侍菩萨残泐不清。右侧弟子宽0.1、高0.37米。面相方圆;双颊饱满,眼帘低垂,唇角上扬;颈短粗,隆胸;双手于胸前相交;身体笔直。右侧胁侍菩萨宽0.11、高0.45米。特征同SSF-31胁侍菩萨。
图三六 SSF-34~36
图三七 SSF-35线图
27. SSF-36
圆拱形龛,宽0.24、高0.3、进深0.05米。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16、高0.25米(图三六)。面相方圆,肉髻较低;颈短粗,刻三道纹,圆肩,肩宽胸厚;着袒右式佛衣;双手置腹前。
28. SSF-37
圆拱形龛,宽0.52、高0.54、进深0.2米。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佛身外部残存明代包泥补塑,是摩崖造像中包泥补塑保存最完好的一身,龛正壁残留流云纹壁画及红色头光彩绘(图三八)。头以上已残,宽0.29、残高0.35米。着双领下垂式佛衣,内着僧祇支,胸前束带打结,衣纹疏朗;圆形台座。
图三八 SSF-37
29. SSF-38、39
此二龛位于SSF-21上方左右两侧,大小、形制一致。仅线刻圆拱龛形,并未向里刻凿。宽0.24、高0.3米(图三九)。
图三九 SSF-38
30. SSF- 40、41(图三二)、42(图四〇)、43(图三二)
图四〇 SSF-42
此4龛均为圆拱形龛,宽0.36~0.53、高0.41~0.56、进深0.04~0.1米。龛内均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3~0.45、高0.35~0.5米。均面相方圆,肩宽胸厚,双手置腹前。
31. SSF-44
位于SSF-31左上方。仅线刻圆拱龛形,并未向里刻凿。宽0.28、高0.33米。
32. SSF-45
圆拱形龛,宽0.55、高0.59、进深0.23米。此龛外部有轮廓线一周,顶部被SSF-65打破。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2、高0.5米(图四一)。面相方圆,肉髻低平,双耳下垂;颈短粗,刻有三道纹,肩宽胸厚;着双领下垂式佛衣,佛衣底端不覆座;双手置腹前,结禅定印。
图四一 SSF45~47;SSF-65、66
33. SSF-46
圆拱形龛,宽0.67、高0.72、进深0.2米。龛内设坛。坛上雕一佛二菩萨(图四一)。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33、高0.45米。面相方圆,肉髻低平,短额,双耳下垂,耳垂外侈;眉目修长,眼帘低垂;颈短粗,刻有三道纹,肩宽胸厚;着双领下垂式佛衣,佛衣底端不覆座,衣纹简练;双手置腹前。胁侍菩萨风化严重,宽0.08、高0.3米。特征同SSF-31胁侍菩萨。
34. SSF-47
圆拱尖楣龛,龛梁中间施忍冬纹,梁尾作漩涡状向内翻卷(涡纹上有翎毛,但无嘴及躯干,似为简易的凤鸟);无柱头及龛柱,龛左侧崩毁;龛宽1.27、高1.51、进深1.1米。龛顶及正壁残留明清彩绘的流云纹壁画及绿色头光。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左侧胁侍菩萨凿毁。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6、高1.1米。面相方圆,肉髻低平;颈短粗,刻有三道纹,圆肩,肩宽胸厚;着双领下垂式佛衣,内着僧祇支,胸束带打结,裙裾遮座,呈现四个连续的圆弧状,衣纹呈同心圆下垂;右手置腹前,左手抚膝,施降魔印;圆形台座(图四二;图四四)。右侧胁侍菩萨头部、右臂及左手、双足残毁,残宽0.3、残高0.79米(图四三;图四五)。袒上身,项佩联珠项圈;圆肩,腹略鼓,身体丰满,腰微扭;着下裙式菩萨衣,衣纹呈泥条状;跣足立于圆台之上。
图四二 SSF-47主尊线图
图四三 SSF-47右侧胁侍菩萨线图
图四四 SSF-47
图四五 SSF-47右侧胁侍菩萨
35. SSF-48、49、50、51、53、54
此6龛分别位于SSF-52龛柱两侧(图四六),左侧4龛SSF-48、49、50、51,右 侧2龛SSF-53、54。大小相似,造像内容一致。均为圆拱形龛,宽0.27~0.35、高0.32~0.45米。龛内雕一佛二菩萨,SSF-49因SSF-52龛柱崩毁,右侧胁侍菩萨残损。主尊均为结跏趺坐佛,宽0.1~0.15、高0.24~0.3米。面相方圆,肉髻低平;肩宽胸厚;双手置腹前;着双领下垂式佛衣。二胁侍菩萨宽0.05~0.1、高0.02~0.4米。或双手于胸前合十,或一手上扬,一手径垂体侧;身姿呈S形。SSF-48主尊趺坐于莲台之上,其余主尊皆无台座。
图四六 SSF-48~54
36. SSF-52
圆拱尖楣龛,梁尾作漩涡状向外翻卷;无柱头,长方形龛柱;龛宽1.5、高1.65、进深1.51米。龛上方有四个并排的圆柱形小孔。龛左侧崩毁。龛顶、正壁及右壁残留明清彩绘的流云纹壁画及红色与绿色头光。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图四六),左侧胁侍菩萨残毁(图四七)。正壁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64、高1.4米(图四八)。面相丰圆,馒头状肉髻,短额;眉细长,双目圆睁,唇上薄下厚,唇角微扬,双耳紧贴面颊;颈短粗,刻有三道纹,圆肩,肩宽胸厚,显露胸肌,身型丰健;着双领下垂式佛衣,内着僧祇支,胸束带打结,裙裾遮座,呈现三个连续的圆弧,衣纹呈同心圆下垂,线条细密,富有垂感;左手置腹前,右手抚膝;圆形台座。两腿之间残留有包泥补塑,有沥粉痕迹。右侧胁侍菩萨头部残毁,宽0.45、残高0.95米(图四九;图五〇)。袒上身,斜披珞腋,项戴忍冬纹项圈,并垂有一串短饰,帔帛横膝一道;左手执帔帛径垂体侧,右手持莲茎上扬;身体丰满,鼓腹,身肢扭动,富有动感;着下裙式菩萨衣,衣纹细密;跣足立于仰莲台之上。
图四七 SSF-52左壁
图四八 SSF-52主尊线图
图四九 SSF-52右侧胁侍菩萨
图五〇 SSF-52右侧胁侍菩萨线图
37. SSF-55
圆拱形龛,宽0.1、高0.12、进深0.03米。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风化严重,残泐不清(图五四)。
38. SSF-56
圆拱形龛,宽0.67、高0.7、进深0.2米。龛内设坛。坛上雕一佛二菩萨(图五一)。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31、高0.4米。面相丰圆,肉髻低平,双耳垂肩;颈短粗,斜肩,身体丰健;印势及佛衣形制不清,腹部及左臂残留包泥补塑。二胁侍菩萨风化严重,宽0.11、高0.35米。
图五一 SSF-56~60
39. SSF-57
圆拱形龛,宽0.66、高0.7、进深0.21米。龛内设坛,坛中间浮雕香炉,两狮蹲踞相向并有跪姿供养人两身。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图五二;图五三)。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29、高0.37米。特征与SSF-56主尊一致,着双领下垂式佛衣,衣缘覆手呈叶片状,内着僧祇支,胸束带打结,佛衣底端不覆座;双手置腹前。二弟子宽0.1、高0.29米。面相方圆,五官不清;双手于腹部相交;着双领下垂式僧衣;立于圆台之上。两侧胁侍菩萨宽0.11、高0.31米。左侧胁侍菩萨右手上扬,左手下垂于身侧;袒上身,着下裙式菩萨衣,裙腰外翻。右侧胁侍菩萨双手合十于胸前,袒上身,帔帛横膝一道径垂体侧,着下裙式菩萨衣,裙腰外翻。
图五二 SSF-57
图五三 SSF-57线图
40. SSF-58
圆拱形龛,宽0.52、高0.56、进深0.22米。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身,宽0.21、高0.5米(图五四)。风化严重,残泐不清。
图五四 SSF-55、SSF-58
41. SSF-59
圆拱形龛,宽0.44、高0.5、进深0.18米。龛内设坛。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图五五)。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21、高0.3米。面相丰圆,肉髻低平;肩宽胸厚;双手置腹前。诸胁侍均风化严重,残泐不清。
图五五 SSF-59
42. SSF-60
圆拱形龛,宽0.4、高0.48、进深0.14米。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图五一)。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25、高0.45米。风化严重,残泐不清。二胁侍菩萨宽0.1、高0.4米。特征同SSF-31胁侍菩萨。
43. SSF-61、62
均为圆拱形龛,宽0.35~0.37、高0.43~0.45、进深0.1米。龛内设坛,坛上雕一佛二菩萨(图五六)。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21、高0.3米。风化严重,残泐不清。二胁侍菩萨宽0.08、高0.25米。或双手于胸前合十,或一手上扬,一手下垂于身侧。
图五六 SSF-61~64
44. SSF-63
圆拱形龛,宽0.4、高0.45、进深0.1米。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图五六)。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3、高0.4米。二胁侍菩萨宽0.08、高0.38米。均风化严重,残泐不清。
45. SSF-64
摩崖造像塔高1.6米。方形塔基,基座正面左右两侧刻有两跪姿供养人。塔身南面开长方形门,上饰尖拱楣;门内剔刻结跏趺坐佛一躯,风化严重,残泐不清;莲花座,莲茎连接门槛。第一层作盝顶,平顶四面坡,其顶部出挑两层枋板。上枋顶部浮雕一兽,似作正面观龟。龟上浮雕两层造像龛。其上置莲花露盘,露盘之上置葫芦形刹珠(图五六)。
46. SSF-65
圆拱形龛,宽0.5、高0.55、进深0.2米。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21、高0.46米(图四一)。颈以上已残;颈短粗;肩宽胸厚,鼓腹;着双领下垂式佛衣,内着僧祇支,胸束带打结;双手置腹前;扁圆形台座。二胁侍菩萨宽0.11、高0.4米。特征同SSF-31胁侍菩萨。
47. SSF-66
圆拱形龛,宽0.8、高0.87、进深0.21米。龛内设长坛,坛上残存有狮子、供养人痕迹。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颈以上均残(图四一)。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33、高0.45米。颈短粗;圆肩,肩宽胸厚;着双领下垂式佛衣,佛衣底端不覆座;双手置腹前;高台座。二弟子宽0.11、高0.31米。颈短粗,圆肩,胸鼓;僧衣形制不可辨;双手置腹前;身形直立;立于台座之上。二胁侍菩萨宽0.11、高0.33米。袒上身,宽肩,腹略鼓;双手于胸前合十,帔帛横膝一道径垂体侧;着下裙式菩萨衣;立于莲台之上。
48. SSF-67
圆拱尖楣龛,梁尾作漩涡状向内翻卷;无柱头及龛柱;龛宽1.27、高1.43、进深1.4米。龛顶及正壁、左壁残留明清彩绘的流云纹壁画及绿色、褐色与红色头光。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左壁胁侍菩萨残毁,其余造像五官风化不可辨(图五七)。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61、高1.1米。面相丰圆,肉髻低平,双耳紧贴面颊;颈短粗,刻有三道纹,肩宽胸厚,体态过于丰硕;着双领下垂式佛衣,裙裾覆座,呈两个连续的圆弧,衣纹呈同心圆下垂;左手置腹前,右手抚膝,施降魔印;圆形台座。二弟子宽0.21、高0.85米。面相方圆;颈短粗,宽肩,胸鼓;双手于腹前相交;着双领下垂式僧衣,衣纹疏朗简练。右侧胁侍菩萨宽0.31、高0.88米(图五八)。高发髻;颈短粗,袒上身,显露胸肌,腹部鼓起,帔帛横膝一道;左手上扬,右手执帔帛径垂体侧;下身着下裙式菩萨衣,中间系带结扣下垂,衣纹呈泥条状;身姿呈S形;立于圆台之上。
图五七 SSF-67
图五八 SSF-67右侧胁侍菩萨及弟子
49. SSF-68
圆拱尖楣龛,龛楣顶部施三瓣忍冬纹,梁尾作漩涡状向外翻卷;无柱头,无龛柱;龛宽1.75、高1.7、进深1.31米。龛顶及三壁残留明清彩绘的流云纹壁画及红色与绿色头光。龛内雕三佛二弟子二菩萨,右壁胁侍菩萨残毁,右壁主尊、左壁主尊及左壁胁侍菩萨头以上已残(图五九)。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65、高1.4米。面相方圆,馒头状肉髻;眉目修长,眼帘低垂,隆鼻,唇较小,唇角微扬,两腮微鼓,双耳紧贴面颊;颈短粗,刻有三道纹,肩宽胸厚,身体丰健;着双领下垂式佛衣,内着僧祇支,胸束带打结,裙裾遮座,呈现连续的圆弧状;双手置腹前;圆形台座。右壁主尊结跏趺坐佛宽0.61、高1 米。宽肩,胸部鼓起,极近丰圆;着双领下垂式佛衣,内着僧祇支,佛衣底端覆座,呈现三个连续的圆弧,衣纹呈同心圆下垂;双手置腹前,圆形台座。左壁主尊倚坐佛宽0.6、高1.1米。宽肩,胸部鼓起;着通肩式佛衣,裙裾遮座,衣纹呈同心圆下垂;双手扶膝;高台座。正壁主尊两侧弟子宽0.35、高0.99米。身体微侧,颈短粗,身形健硕;着中衣直裰式僧衣,双手于胸前相交。左侧胁侍菩萨宽0.45、高0.95米。肩宽,胸鼓;斜披络腋,裙腰外翻;着下裙式菩萨衣,衣纹简练;身姿呈S形;立于圆台之上。
图五九 SSF-68
50. SSF-69
圆拱形龛,宽0.66、高0.71、进深0.21米。空龛(图六〇)。
图六〇 SSF-69
51. SSF-70
圆拱形龛,宽0.67、高0.7、进深0.23米。龛内设坛,坛上正中浮雕香炉,两狮蹲踞相向。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图六一)。主尊宽0.3、高0.38米;二弟子宽0.11、高0.3米;二胁侍菩萨宽0.14、高0.31米。其特征与SSF-57完全一致。此龛右侧有一长方形柱洞,龛上方有线刻莲花。
图六一 SSF-70
(三)竖石佛寺建制及遗物
竖石佛寺又名石佛寺,其寺山门东向,面临山崖。寺院地基以石块堆砌,寺前残存有六根地基柱(图六二)。地基柱上垒砌砖石,背砌圆券形石墙,原有形制应为石砌券洞。最北侧砖墙上开有圆券型门洞,似为寺前驻锡之所。中间两道地基柱之间预留通道,直通竖石佛寺二进院门。院门进深1.92、宽0.83米,南北两侧残留抱鼓形门枕石各一。其后为南北廊道,各有两级台阶,南侧廊道有一座四角形石灯台(图六三)。廊道后为正殿三间,歇山顶,残存4个柱础,进深2.9、面阔9.1米;正殿基座设置较高,与竖石佛摩崖造像第二层平齐,明间下方开桥形门洞,高1.85米,直通殿内;南北梢间各有台阶可登正殿基座。北侧梢间有石碑两通:《重建石佛寺记》碑,大明正德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吉时立石,内容为重建大兴石佛寺金妆圣像圆满碑记,碑阳为功德紏首,碑阴为助缘人,姓名从略;《重修数十佛寺记》,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吉日立石,内容见附录一。南侧梢间有石碑一通:无碑额,内容为重修竖石佛寺碑记,道光七年榴月谷旦立石,内容见附录二。正殿后为竖石佛摩崖造像,青砖铺地,背砌石墙与南北梢间相连。其寺庙结构完整,布局清晰,是标准的石窟寺建制。
图六二 寺前地基柱
图六三 南北廊道
二、竖石佛摩崖造像的特征与年代
关于竖石佛摩崖造像的时代,目前尚有争议。第八批国保(编号8-0483-4-006)将其年代定为北齐—唐[2];《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下)》词条85-D2认为其年代为宋代[3]。由于摩崖本身并未刊刻题记,相关资料阙如,基于龛形、造像特点及摩崖造像塔等,认为摩崖造像的开凿年代应分为两期。
第一期为北齐至初唐时期。以SSF-18、SSF-21、SSF-24等3龛为主体,兼周围小龛(图六四)。
图六四 以SSF-21为中心的第一层摩崖造像
第二期为中晚唐至五代时期。以SSF-47、SSF-52、SSF-67、SSF-68为主体,兼其他小龛。摩崖南侧的SSF-64(摩崖造像塔)及其周围的SSF-61~63则晚至五代时期。
如SSF-25~30等龛,风化严重,造像特征难以辨认,不纳入分期。
(一)龛像特征
第一期龛形多为圆拱形龛。SSF-18、SSF-21、SSF-24三龛为圆拱尖楣龛,SSF-21上有梁尾。龛较浅,顶略弧。龛形方面,在山西地区,圆拱尖楣龛在云冈一期出现以后即成为北朝窟龛中的常式,东魏、北齐至隋唐时期均有流行。其区别主要在于龛楣、龛梁、龛尾三部分的细节处理。
石窟造像如云冈一期的第16窟南壁明窗的东西两壁佛龛,梁尾部分为扭首立龙,由力士或持莲菩萨托举,同时在龛楣部分浮雕七佛造像。云冈二期的第11窟,南壁明窗西壁,梁尾转换为莲花柱;西壁南侧龛,梁尾则为上卷忍冬纹。云冈三期的西方窟群的龛梁装饰基本沿袭第一、二期,只是内容趋于简化。北魏末至东魏初的天龙山第2窟,东西两壁柱头皆雕刻龙首;第3窟正壁龛两侧施八角龛柱,柱头施莲花及凤鸟。同时期的山西左权石佛寺第1号窟也出现了梁尾作圆卷状的情况[4]。北齐的天龙山第1窟,龛梁装饰与第3窟相同;第3、4窟之间的摩崖列龛则表现出了龛楣顶部施忍冬纹,梁尾作上卷忍冬的情况。同时也存在如山西陆师嶂摩崖造像第6龛[5],山西安泽上寨摩崖造像东龛等梁尾上卷的情况[6]。北周时期开凿的麦积山第141窟内龛,柱头为圆形,上饰莲瓣及摩尼宝珠。隋开皇九年的河南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梁尾作涡状上卷。开凿于隋大业十一年至十二年的河南博爱石佛滩摩崖造像则呈现出石榴花与忍冬纹点缀、莲花与忍冬纹点缀等组合形式。约开凿于唐高宗至武周时期的天龙山第6窟、第13窟、第17窟不设龛柱,仅梁尾作涡状向内翻卷。集中开凿于唐高宗时期的山西盂县上文村摩崖造像共有13组24个小龛,其中16个圆拱龛,6个圆拱尖楣龛,2个尖拱龛;8个龛饰龛楣,均为尖状龛楣。仅11号龛有龛柱。梁尾装饰均作涡状翻卷[7]。按上述总结可见,早期龛楣、龛梁、龛尾的设计较为复杂,甚至出现龛楣内分上下两层装饰的情况。入唐以后,三者的细节部分被简化,梁尾的扭首立龙、凤鸟、摩尼宝珠、忍冬纹等逐渐转化为简单的涡状翻卷纹饰。因此,在考虑到SSF-18、SSF-21两龛梁尾作涡状翻卷,但SSF-21同时保留有北齐至周隋时期龛楣中心装饰对生忍冬纹的特征。仅从龛形而论,认为其开凿时间更加贴近于北齐至初唐时期。
造像特征方面,SSF-18、SSF-21、SSF-24三龛中的主尊造像皆素面低平肉髻;面相较清瘦,五官紧凑,下颌较尖,双耳紧贴面颊;颈细长,双肩下削;身体扁平,修长,身形硬直,双腿部分斜倾;多结禅定印。着双领下垂式佛衣,佛衣下摆较短,仅覆盖住腿部。此种形象的造像多流行于北周至隋,并延续至初唐。石窟造像如麦积山北周时期的第12窟、第31窟、第109窟等,隋开皇九年的河南安阳宝山大住圣窟,隋代的河北磁县赵王庙摩崖造像第4、5号龛[8],隋代的河南焦作博爱县石佛滩摩崖造像一区第1、2号龛等[9]。单体造像如隋大业二年罗文造二佛并坐像[10]、隋大业四年铜二佛并坐像等[11]。
雕刻技法方面,造像衣纹简练。工匠不重视衣纹的处理,仅用大笔勾出衣轮,细部不加雕琢,正为北朝至隋的过渡特征[12]。造像内容方面,造像均为单身结跏趺坐佛,不设胁侍,异于竖石佛摩崖造像的二层、三层。一层造像多结禅定印,符合隋代的信仰倾向与造像主流,在文、炀二帝所造的著名寺院中,均推禅定为首名[13]。据此推测SSF-18、SSF-21、SSF-24三龛系北齐至隋时期的作品大致不误,是北朝旧样式的延续期。SSF-2~17、SSF-19、SSF-20、SSF-22、SSF-23、SSF-31~43等龛中的主尊面相趋近丰圆,躯干逐渐丰满,具有了唐代的特点。与盂县上文村摩崖造像风格一致[14]。同时部分龛像也延续了SSF-21三龛双腿部分略斜倾;着双领下垂式佛衣,佛衣下摆较短,仅覆盖住腿部的风格特征。其时代应为初唐时期。其中倚坐佛及双菩萨的出现可能与武周时期的信仰有关。
第二期为中晚唐时期,以SSF-47、SSF-52、SSF-67、SSF-68为主体,兼其他小龛。龛形方面,SSF-47、SSF-52、SSF-67、SSF-68等四龛由于体量较大,因此在龛楣及龛尾的装饰上较为复杂,借鉴了前期梁尾作涡状翻卷,龛楣装饰有忍冬纹的特点。但所有小龛均为圆拱形龛,延续了中晚唐时期的风格。
造像特征方面,主尊造像皆素面低肉髻,面相丰圆,两腮微鼓,肢体丰满,肩宽胸厚,但身体比例并不协调,稍显呆滞。圆拱尖楣龛由于空间较大,因而在造像处理上更加细致繁复,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主尊衣纹呈同心圆状下垂,胁侍菩萨项戴璎珞,同时帔帛横膝一道径垂体侧。此种形象的造像多流行于中晚唐时期。石窟造像如山东临朐石门坊摩崖造像群中的北崖壁唐代像龛[15],山东东平理明窝摩崖造像[16];陕西麟游东川寺摩崖造像中的大顺元年(890年)主尊像[17];四川广元唐代石窟第三期石窟造像[18];四川巴中南龛中晚唐造像[19];四川仁寿牛角寨石窟唐代造像[20]等。单体造像如闻喜县博物馆藏唐大和四年(830年)造像[21];唐景福元年阿弥陀坐像(892年)[22]等。此外,由于本摩崖内菩萨像及弟子像多为胁侍,与主尊佛造像同时开凿,可与上述石窟中的诸胁侍相类比。其中胁侍菩萨的显著特点为小腹略鼓,下裙式菩萨衣在双膝处表现为密集的平行上弧线(图六五)。这与山西寿阳阳摩山石窟第四期中晚唐造像[23],陕西麟游东川寺摩崖造像大顺元年(890年)第二龛胁侍菩萨[24]等特征一致。
图六五 SSF-1左侧胁侍菩萨的下裙式菩萨衣
造像组合方面,主要流行一铺三尊式(一佛二菩萨组合)、一铺五尊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组合),大多数龛内设坛,这种形式不见于第一期造像,而是中晚唐时期的流行题材。SSF-68 为三壁三佛,与天龙山石窟唐代龛像组合内容一致[25],可能表现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佛内容。应受到了高宗、武则天崇奉佛教,开凿大量以三世佛为主要题材的洞窟,宣扬佛教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的影响。
(二)摩崖造像塔的特征及其开凿时代
SSF-64(摩崖造像塔)塔基呈正方形,塔身部分向内剔刻佛龛。塔作为造像主题(或与龛像作为组合出现)的时间较晚,此类摩崖造像塔的形象多流行于晚唐至五代宋初时期。石窟中的摩崖造像塔如四川安岳圆觉洞舍利塔(晚唐)[26];四川邛崃金华山天宫寺第一区5号龛摩崖造像塔(五代)[27];四川邛崃飞仙阁第25、28龛摩崖造像塔(五代)[28];四川邛崃磐陀寺1号龛造像塔(晚唐—五代)(图六六)[29]等。除此之外,本塔塔身部分的“正面观龟”形象极为罕见,就笔者目前所见,应为摩崖造像及佛塔中的孤例。河北武安市沿平寺唐代造像塔的基座部分整体被雕刻成并列伏卧的双龟,其四壁分别辟两个椭圆形壸门,使得双龟仿佛置身于壸门内,时代为唐玄宗开元中、晚期的可能性最大[30],是与SSF-64较为相似的一例。除此之外,尚未见观龟形象成为塔上的组合元素。值得说明的是,盛唐及以后,人们在看待塔、幢的时候,对二者的概念已经有所混淆,以至于有“经幢是塔”[31]的认识。因而,经幢也可以作为一个侧面与本塔进行类比。晚唐五代时期,动物形象(多为虎、狮等瑞兽)开始从幢座上升到幢身部分,如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敬母寺经幢[32],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经幢[33],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松江经幢[34],晚唐封崇寺经幢[35]等等,亦可佐证SSF-64开凿于晚唐至五代时期。
图六六 四川邛崃磐陀寺1号龛造像塔(晚唐—五代)
根据本次调查及研究整理,竖石佛摩崖造像的沿革与发展可大体概括为:肇始于北齐至隋之际,兴盛于中晚唐时期,毁于明末战火,复建于清康熙、道光。具体参见表一。
表一 竖石佛摩崖造像修建沿革表
三、结 语
竖石佛摩崖造像是交城县摩崖造像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其开凿时代从北齐至隋一直延续到五代时期。造像内容多元,其中摩崖造像塔SSF-64塔身正面观龟的形象更为罕见,是研究交城地区民间佛教艺术史的宝贵材料。
附录一:
注:录文中标点均为笔者添加;“」 ”代表录文在石窟中的自然段落;“□”代表一字磨灭不清。
碑额:重修数十佛寺碑记
重修数十佛寺记
我交邑在县治北二十里许,数十佛村数十佛寺不知创自何时。里中相传,当」年一具顽□石挺然独峙。一曰者迅雷震□,祥光万丈,顷刻之间□石也。□现」古佛数十尊,鬓眉□具,工巧异常。乡人奇之,修大殿□楹,高楼□□载之,□□」诚胜地也。
岁久圮坏,紏首陈其选、陈辅汤等目击而心伤。荐于康熙三十一□」季春。或捐己资,或募人力,毅然重修。越明年仅□其栋宇墙垣。因丰年雨□,□」尔中止。至□十年仲夏复兴前工,方得告□。虽仍三楹旧制,□彩势弘敞,□□」改观。然圣像犹为尘封,终属缺典。五十三年□秋,紏首陈荣楎、陈奇□、□□□、」紏首陈尔聪,紏众募缘,□以丹□绘,不数月金碧辉煌,焕然一新。且寺右有」关圣帝君庙,皆邑庠□陈常创建。兵燹之后,尽为丘土,□亦补之是举□□。」
始于康熙三十六年三月,□□落成于五十三年七月中旬谨□芜□为此
儒学生员邑 丁梦松撰并书及篆额
陈辅汤 曹 明 陈相威 陈 德
紏首陈奇选 马 旺 陈雨聪 陈奇威 马祚文
陈荣楎 □ 璿 马祚永 陈永□ 陈国栋
康熙五十四年岁次乙未三月吉日立石 土工 高雨□
附录二:
重修竖石佛寺碑记
县治东北二十里而遥有寺曰竖石佛,村以寺名所谓竖石佛村者也。交邑佛刹载在县志者以百数,俱有朝代岁月可考。」惟此寺止列其名,谓之数十佛寺而俗谓树石佛寺,余谓皆非也。观明正德十六年金妆碑书曰石佛寺则可,而康熙」年间一碑书曰数十佛寺则沿县志之讹也。夫命名取象竖者立也,大石矗立凿成佛像宜曰竖石佛,而曰树曰数一适」贤笑柄耳。寺在村之南,隔涧离立,依山面壑,众木掩映,凭眺亦佳第。地迫于崖,殿宇岿然,而之游肩,尚为憾事。故老相传」金元之际,西山云雾香霭,闻斧凿之声不绝,云开而石佛见。鸟兽语,近怪岂。当时好事者为之,而故托诸神奇物抑实有」其事而难以寻常论也。
是以」国初修志时载寺名,而不详创造始末,亦以其荒诞不可为训也。大石高二丈余,阔三丈,计三层凿成佛像大小百余躯。相」貌端严,天女侍者浮屠毕备,视其工作有非可以日月计者。小屯僻在山陈,土著十数家,无此物力似又非人工所为也。」阅明时碑尚有常住僧徒善友极众,经明季兵燹,遂皆汤然。此屯有余舅氏别墅,舅陈氏市崇坊人,令其子孙屯居。自其」先于康熙年间重修,后迄今又百三十余年,孔飘顶穿,不葺将圮,乃与村之好善者冯照金、曹庆等,公议重修,各捐己资,」而加以募化,同心共襄,历数月而工竣。
殿旁有」圣庙是康熙五十一年庠生陈常所建,一并鼎新。俱各完好事成,以无记无以垂后,乃求余记之,因详叙其命名沿袭之」讹及神功之难以尽信,为之辩正。若夫募化布施俱镌碑阴,是为记。
道光七年岁在强圉大渊献榴月谷旦,木工杨永兴,泥工梁万豹,画工□生宾,土工贾镇邦仝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