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教育中家园沟通的艺术
2022-06-19何艳
何艳
摘要:家园共育是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沟通;艺术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是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这句话道出了家园合作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而在这重要的时期内,家长、老师是影响幼儿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人。家园是否能成功沟通,决定了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而作为一名教师,做到有效的家园沟通既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
“我的娃更小,这是大个的不对!”
“老师,你怎么看的学生,我的娃娃脚扭到了,你都不晓得!”
“老师,我家XX感冒了,在学校摸了冷水呀?”
“看嘛,娃娃带了图画书来,都撕烂了”......
面对这些质疑和非难,老师是欲哭无泪。因此,如何行之有效的进行家园沟通是学校,幼儿教师实际工作中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对不同职业的家长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
我们地处小乡村,家长一般分为全职家长和留守隔代家长。于全职家长来说,孩子是其全部的精神寄托,教师与之沟通时,首先要肯定其教育的成就,满足其个人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然后有针对性的与家长探讨孩子在学校,在家里的情况,沟通就不自觉地形成了。隔代的家长大多只注重孩子的吃喝拉撒,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这就需要老师细心,耐心地与家长交谈,让他们明白,幼儿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结合才能有效开展。
二、对不同性格的家长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一般说来,强势的家长优越感比较强,因此在个性上表现为比较强势。他也喜欢自己的孩子处处比别人强,还不能受一点点委屈,不希望听到任何与孩子相关的负面消息。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时要注意技巧,满足其心理需求。先肯定孩子各方面的优点,再引出孩子的问题,这样比较容易获得强势家长的认同,进而促进家园沟通的顺利进行。
还有一类多疑敏感家长,教师在与之沟通时,一定要注意相处的原则。对方告诉自己的相关事情,要严格保密,幼儿在学校的任何事情也及时告知家长,特别是好的事情。这样家长會非常高兴,无形中拉近了家园关系,让敏感多疑的家长对老师放心。
三、对不同年级幼儿的家长采用不同的沟通策略
小班的幼儿家长可以主要针对分离焦虑进行沟通。不仅孩子到了陌生环境焦虑不安,家长也总觉得有一百个不放心。老师可以采用班级微信群,邮箱,亲子活动、家长会、面对面交谈、调取监控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吃饭、睡觉、入厕,玩耍等一日常规活动,才能放心、安心地把孩子交给幼儿园。
对于中班的幼儿家长,开始关注幼儿的成长,期望值也明显增加。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采用科学的策略,告知家长多一些耐心,要多陪伴孩子,并多给予孩子机会,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要引导孩子多注意语言的表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对语言的组织和思维发展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运动锻炼,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与大班家长沟通时,要科学指导家长,很多事情要学会放手。为了让孩子能更快适应小学生活,家长要积极地与幼儿园配合,做好幼小衔接,为小学生活做准备。
四、对不同家教的家长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老师在与家长沟通前要充分了解家长,才能采用不同的方法与不同的家长进行沟通。
包办溺爱型的家长称得上是孩子的“高级保姆”,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小到吃饭穿衣。大到作业劳动,无一不包办到底。老师可以利用家访,亲子活动,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交流,除了让家长从观念上改变,老师还要教会家长方法,适时引导,让家长配合老师一起改变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家长学会对幼儿说“不”。
散养忽视型家长往往因为工作、离异等方面的原因无法关注孩子,把幼儿园当成圈养孩子的地方,老师自然就成了看管孩子的“临时保姆”,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也就淡化了。因此,老师要花时间和精力,找到这类家长的症结所在,加强沟通,及时反馈幼儿成长进步点点滴滴,同时提醒家长,不要固执地认为“不管”孩子就是能使其有独立性,孩子对基本的对错也还无法自己判断,家长一定要做到当管则管,讓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人和人相处,需多换位思考,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作为一名幼儿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是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家庭背景的人,要较好的胜任幼教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只要我们有饱满的工作热情,真诚的待人态度,适宜的沟通技巧,就能为家园共育搭建艺术桥梁。只有家园携手,方能让孩子心中的花开放,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段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33个技巧
[3]张仁贤.幼儿教师的核心素养与成长 2017.9